[江南第一读书人家]
地址:苏州临顿路悬桥巷顾家花园4号与7号
那日,偶遇苏州范烟桥故居后,我继续四处晃荡,沿着临顿路溜达,后转入悬桥巷,沿着河边慢慢走。若一直前行,便可见著名的平江路,那里保留了古街坊原貌,不过我半途中又转进了岔路,走上顾家桥,史学家顾颉刚的故居就在附近一条小巷里。
又是一次不期而遇。这是一条极普通的苏州小巷,却有个颇霸气的名字——顾家花园。据说,这一带当年真的是顾家的私家花园,也叫宝树园。顾颉刚的先祖于明朝万历年间迁至苏州,在城中先后建过七处宅第。明末清初时,顾家先人、复社成员顾其蕴购得宝树园,往来无白丁,其孙顾秉忠又在园中建“安时堂”。入清后,顾家先人入仕者众,且个个清廉耿直,学者也不少。康熙下江南时,曾称顾家为“江南第一读书人家”。但乾隆年间,顾家受某赈灾案牵连,遭抄家,就此家道中落,不过宝树园仍得存。太平天国起义后,此园被征用,太平军失败后,又被籍为官产,遭严重破坏。
如今,宝树园已基本无存,在其原址上开辟了这名为顾家花园的小巷,只有名字可让人念及往昔。
顾颉刚就在这小巷中出生、长大,他所住的是顾家花园4号和7号。小巷的斑驳墙面上,挂着“顾颉刚故居”的铭牌。所谓祖宅,其实仅是当年的一小部分,且极为残旧。南边的小院目前已独立封闭,其实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由顾颉刚之父加建而成,有三间正房,两个厢房,天井阔大,不过却是煞风景的水泥地。据说当年是石板地,后来铺了水泥,门上还有砖雕,门楣上可见“子翼孙谋”四字。大厅有落地长窗,居然还有吊顶,显然是苏式老宅加了西方元素。厅后仍有人居住,据说是顾颉刚后人的住处。
另一侧现为民居,也是平房,住了几户人家,更残旧些。说起平房,这当中还有典故,据说顾家从不建楼房,当年各处宅子都是平房,只因苏州话中“顾楼”与“孤楼”同音,颇不吉利。不过信不信这风水之说都好,顾颉刚这位历史地理学的奠基人、民俗学的倡导者、史学大家,曾在多个大学任教,桃李满天下,其身不孤,理论也不孤。
他1893年出生,从小读书便极用心。1913年,他考入北大预科,就此辗转各地,除探亲、奔丧等家事及短期休养外,极少回苏州。1923年,年方而立的他提出“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观”,引发史学界大讨论。三年后,他出版《古史辨》,胡适称之为“中国史学界的一部革命的书,又是一部讨论史学方法的书”。
抗战胜利后,他曾重返老宅,在此住了两年多,那是他1913年离苏赴京读北大预科后,在这里待得最久的一段时光。当时,他任交通书局编辑所所长,将老宅一分为二,一部分自住,一部分提供给交通书局作办公地点和宿舍。其间,他还任国立社会教育学院的图书博物馆系和社会事业系教授,并主编刊物《文讯》和《文史杂志》。
想来,那时的老宅一定高朋满座,恢复旧时盛景——其实,一处故居的动人之处,往往不在建筑本身,而在于来往之人,无论昔时宝树园,还是此时半壁老宅,莫不如此。
如今漫步苏州,小河流水、粉墙人家,莫不是旧时模样,虽然不免车马喧嚣,但比起其他许多城市,苏州古城尚存原貌,已是大幸,这之中同样有顾颉刚的功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举国拆城墙毁旧城,苏州也在计划之列,顾颉刚坚决反对,如今这点留存,不能不说是托他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