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时,我在青岛长大,那时,它是一个遍布着欧式庭院的城市,一栋栋老房子依坡而建,眺望大海。
那时不知这个城市的美,因为那是我眼中的全世界,没有对比,就没有美丑。我只管背着小书包,在一个个院子里游荡,爬墙爬树,捉虫打鸟。
外公外婆家也是这样的老庭院,近十户人家挤在一栋三层老房子里,院内有两棵高大的银杏,我还曾在树下挖出一窝小刺猬,一个个蜷缩着,刺极软。
后来,我离开了那里,随父母返回故乡中山。再后来,我懂得了一个道理:离开才会想念。也正因为对青岛的想念,我喜欢上了建筑。
又过了很多年,我才知道,那些我视若无睹的老庭院老房子不仅美丽,还有着无数故事。比如,它曾是一家餐厅;比如,它曾是一个官邸;又比如,它是某个人的故居——如今居住在里面的人们,往往并不知道过往的故事,哪怕他们在此居住了几十年,生儿育女,从壮年到白发,熟悉这楼里的每一块木地板。
可我对此有着莫大的兴趣,于我而言,建筑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外观,也在于故事,不管是沧桑悲凉,还是美丽动人。
我庆幸自己在这样一个城市中长大,就在我出生的五十年前,这里曾名家云集,是当时中国的人文重镇,梁实秋、沈从文、闻一多、洪深……我在青岛寻找着一个个名人故居。再后来,我不局限于这个城市,开始背着包在其他一个个城市中晃荡,或做足功课专程拜访,或无心插柳只盼惊喜,每当我在民国史料中见到一个或熟悉或陌生的名字时,我便想去他的故居看看——那也许是最好的沟通,只要我的手触摸故居斑驳的墙,彼此时空便可重合。
寻访故居,已成我旅途的最大目的。
这些年来,去过的民国名人故居已有一二百处,像上海、青岛、杭州、苏州、天津和南京等城市,建筑均富特色,名人故居也最为集中。本书选择了四十处故居,并无特别脉络,只是信马由缰,想到一个便写一个,青岛的略多些,权当我“私心作祟”好了,毕竟,谁人不思乡?
书中的插画是必须要提的,感谢这些宛如梦幻的美丽插画,它们不仅仅画出了故居的神韵,也让我的记忆完美盈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