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昧时期的散文
流传至今的蒙昧时期的散文与蒙昧时期的诗歌相比,数量微不足道。这并不是因为阿拉伯人轻视散文,实际上他们很喜欢发表演说、使用成语、讲述历史的和虚构的故事,散文之所以流传下来的很少,是由于他们只依靠记忆而不是书写来传播它。但这也不意味着阿拉伯人不懂得书写,实际上书法和写作在阿拉伯地区,特别在文明地区,是比较流行的。但他们对书写的了解十分浮浅,还不知道抄录书籍、故事和文学通信,只限于为商业和政治目的服务。据贾希兹考证,阿拉伯人把书写的政治契约称为“羊皮纸”。当时的书写很简单,谈不上什么艺术和技巧。
流传至今的蒙昧时期的散文很少,历史价值也不大,也缺乏真正的艺术价值。传诵人任意改变散文的内容和形式,使它失去了真实性和本来面貌。
蒙昧时期的散文是自然描写事物的作品。不事雕琢和夸张,尽管有某些近似雕琢的成分,如通过对词汇和句子的交错运用获得某种音韵,讲求句子的顿挫、使用韵脚等。
蒙昧时期的散文用的是活语言,因为它是各阶层人民的语言,反映了贝督因人的道德和生活。它言辞有力、结构紧凑,但思想浅显,在语句和风格上注重简明和音律性,内容分散,缺乏统一的思想联系。
阿拉伯人把散文用于各种目的,它是娱乐、教育的手段,也是社会和政治活动的手段,它有若干形式,其中主要有成语、演说和故事。
1.成语:成语是用在与它所产生的事物相似的事物上的一种表述,如说:“懦夫的母亲既不高兴也不忧伤”。许多成语明晓易懂,但有的也隐晦费解,只有加以注释才能明白,如阿拉伯人说:“以我盯着你的目光……”,是迅速之意,它的意思是靠听力来理解,而不是由辞义判断。
阿拉伯人擅长运用成语,他们中的鲁格曼·阿德和艾克苏姆·本·绥菲最为有名。一些经常使用的成语流传至今。其后,尤其在阿拔斯时期,一些学者对成语进行搜集、整理工作,如穆法德勒·达比、艾布·海拉勒·阿斯凯里编纂了《成语汇编》、梅达尼编纂了《成语集》。
蒙昧时期的人们精通文学中的这一门艺术,为我们留下了比诗歌和故事更能表现他们思想和道德的遗产,这是因为成语是各阶层人民的语言,表达了他们的不同状况和思想。由于成语是人民大众的语言,大部分未经过加工,如说:“鳄蜥最先露出的是它的尾巴”。
2.演说:由于多种原因,蒙昧时期的演说十分盛行。阿拉伯部落是原始的,没有明文法令和行政制度对它进行制约。他们的演说是自发的,用它互相矜夸、炫耀、维护自己和部落的尊严和荣誉,调解地区与地区、部落与部落之间的敌意和纠纷,呼吁和睦谅解,鼓动战斗、复仇,在部落首领和他们的长官,或在国王和他们的委任者之间进行联系。贝督因人特别喜欢在收获季节、盛大集会和各种市场上发表演说。
由于这些原因,演说家很多,他们的作用也很大。然而流传至今的演说却很少,它们散见在各类历史书籍中。流传下来的蒙昧时期的散文的大部分,从历史角度看,由于传诵和抄录时间相隔太久,其真实性也是很难令人信服的。
蒙昧时期的著名演说家有古斯·本·萨尔代、阿慕尔·本·姆尔迪·卡尔布、阿慕尔·本·库勒苏姆。没有哪个部落像泰米姆部落那样以演说著称,它的雄辩的演说家有艾克苏姆·本·绥菲和阿慕尔·本·艾赫泰姆·曼格里。
蒙昧时期阿拉伯人有他们自己的演说规则,如每逢繁荣季节和盛大集会,他们骑在骆驼上发表演说。他们又习惯站在高地上,演说时挥动手中的长矛、棍棒或弓箭。对一个演说家来说,人们赞赏的是声音洪亮、雄辩有力、论据充分、沉稳持重,他们看不起语无伦次、临阵怯场和软弱无力的演说者。蒙昧时期的散文的特点是:语言简短,多用格言、成语及短小韵句。蒙昧时期的演说家利用这种韵句表现多种内容,注重对它的润饰,以便对人们听觉产生有效影响。
演说中包括训嘱,它是当事人在一定时间内为达到趋利避害的目的而发出的告诫,如父亲在弥留之际对儿子们的遗嘱,部落首领在重大事件上对部落成员的嘱咐等。演说中还包括占卜师的韵辞,他们佯称通晓幽冥之事,佯称他们每人身边有一个帮他打探消息的精灵,通过它可以预卜人们未来的吉凶祸福。著名的占卜师有赛特哈·惹比、沃什格·本·穆斯阿布·安玛里、欧宰·赛里迈。他们的卜爻都是韵辞,其间故意夹杂着各种怪僻含义、隐语以及指天划地的誓词等。
3.故事:在古阿拉伯人的文学中,故事占有重要的地位。他们的故事都是围绕所谓阿拉伯人之日——即蒙昧时期各部落间发生的战斗进行,多在夜间讲述,称为夜话,如讲达赫斯和埃布拉战曰,或阿拉伯人与别民族间发生的战斗,如西班部落和波斯人之间的惹嘎尔战日,这场战斗的结果是阿拉伯人获胜。阿拉伯人还有另外一些含有爱情内容的故事,也有许多从邻近民族如波斯人和其他人那里引进的故事。
代表作家
古斯·本·萨尔代(约600)
他是纳吉朗地区的主教、阿拉伯的演说家、当时的智者和仲裁人。他常到欧卡日市场当众演说,劝诫人们放弃偶像崇拜,提醒人们避免真主的惩罚。他离开尘世浮华,过着俭朴的生活,以行动劝诫人们虔拜真主。他享有高龄,约于600年去世。
他的演说风格朴实自然,多用短小韵句,同时借助成语和格言。下面是历代传颂的他在欧卡日市场的一段演说辞:
“人们啊,你们要听清、要明白!你们明白了,就将获得益处。生者必死,死者必逝。凡该来者自当前来:雨露和植物、资财和口粮、父亲和母亲、生者和死者、团聚和分离,一个个奇异之事,漆黑的夜晚,高高的屋顶……上天当知道一切,地上可引为借鉴……”
艾克苏姆·本·绥菲(630)
他是蒙昧时期最著名的阿拉伯智者、演说家和仲裁人。为人正直廉明,阿拉伯人都愿意请他断案,从不拒绝他的判决。他以睿智著称,他说的话有不少成为成语。据说努尔曼·本·蒙泽尔听到波斯王艾努·舍尔汪侮辱阿拉伯人的谈话,内心受到刺伤。他为向波斯王表示阿拉伯人的智慧和功绩,便派了数名名士和智者到他那里去,其中即有艾克苏姆·本·绥菲。艾克苏姆在波斯王面前发表了著名的演说,全是精妙的格言和成语,其中一段是:
“最好之物为其崇高者,最崇高之人是为君王者,最好之君王是普降恩惠者……纠正臣民之腐败强似纠正君主之腐败……最坏的国家是无君主之国家,最坏之君王是无辜者畏惧之君王。”
他临死前把儿子们召集在一起,留下遗嘱:
“孩儿们啊,世事教训了我,我亦想将你们教训。我要给你们留下防身处世之方。孩儿们啊,行善吧!善行能延年益寿,增殖财富!要紧闭你们的嘴巴,须知杀身之祸皆由口出!”
他把自己的理智作为影响力的手段,避免夸张,多用短小精悍的、内容高尚的格言,风格总的稳健平缓,但缺乏统一的构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