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踏进张鹰教授的办公室,眼前的办公桌干净、整洁,一身休闲打扮的张鹰教授虽已鬓角染霜,却显得格外精神。他微笑起身,伸手示坐,谦虚地说:“我不太爱说话。”
认识张鹰教授的人都说他“不太说话”,但学生们佩服他那渊博的学识和开阔的视野,喜欢他平易近人和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就像与张鹰教授同课题组的魏贤华博士后说的:“我们对张老师是真心的佩服和崇敬。他不仅在本专业薄膜材料的研究上有所建树,而且课讲得好,知识面广,精通数字电路。如果说张老师有什么‘缺点’的话,就是他仁慈、没架子。”
好老师要善于化枯燥为乐趣
“在张老师的课上我们找到了一种学习兴趣。”“张老师的课幽默风趣,易懂好记,我们听起来轻松,就是喜欢。”对于同学们来说,能选到张鹰教授的课是一件幸事。
张鹰教授主要研究“薄膜材料及元器件”,但他承担的课程却是和“数字电路”方向交叉的VHDL、《数字集成电路设计》、《信号与系统》等大课。张鹰教授谦虚地说,在做产业工作时,为了推广“磁光盘”产品自学了“数字电路”方面的知识,重拾教鞭后,学院又恰巧缺少教这类课程的老师,“就只有上了”。非科班出身的张鹰教授却将这些专业课教得游刃有余,听课的巡视员都赞叹地说:“如此枯燥的课讲得那么生动,而且能完全不用讲义,如此可见他把这门课吃得多么透彻!”
怎么才能把晦涩枯燥的专业课上得轻松有趣呢?张鹰教授说:“教学也是一种研究,研究如何吸引学生注意力,如何处理课堂教学的重点。老师在课堂教学时,要注意知识间的相互对比和逻辑性,寻找共同点,让学生始终认识到学习的方向和内容,能用尽可能短的时间、尽可能少的精力,学到尽可能多的东西。这样的课听起来会更合理,也更吸引人。”
拿《信号与系统》这门课来说,张鹰教授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卷积运算”作为该门课程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一般的图解讲解方法和解析讲解方法存在弊端,不仅课堂讲解费时,学生也只忙于掌握数学方法,而对卷积运算的物理概念缺乏理解,缺乏明确的思路,对今后的学习有一定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张鹰教授对原来的教学讲解方法进行了改进,总结出“图形化教学形式处理信号卷积的方法”,收到了良好的课堂效应和学生反馈。同学们都说,听张老师的课是一种享受。
张鹰教授始终不能适应点名的规章制度。他说,“学习是不能逼迫的”,自己更看重的是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因此他的课从不点名。在同学们看来,这样的老师“很仁慈”。然而,“仁慈”的张老师也同样有严厉的一面,他曾经因为学生考试作弊而拒绝阅卷,整个班级重考。
微固学院的靳敏书记评价张鹰老师道:“作为一名‘亲和严厉型’的老师,张老师关心学生,爱学生,也希望学生在他的严格教育中学到知识,而这两点他都做到了。”
做研究需要创新精神
在张鹰教授看来,研究生的学习贵在自动自觉,而这种自动自觉是建立在思想的活跃、知识的丰富和创新思维的基础上。“做学问不能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思考问题不要一成不变,一条路走不通要及时退回去反省;学会从细节的地方入手,把握关键的问题。”研一的陈同学一口气总结出了张老师的教育之道。“在科研上,张老师启发我们从感兴趣的方向着手,联系相关的知识,逐步明确研究的方向,却不会明确地告诉你要去做什么或者应该做什么。他还经常鼓励我们,只有敢于打破思维定式,学会创新,才能在科研上有所进步。”
“张老师自身扎实的研究功底、极强的动手能力和他的鼓励,对我们不仅是鼓舞也是奋斗的目标。”学生接文静说。正是在这样的鼓舞下,张鹰教授和他的学生一起前进,近年来,已有多名研究生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被SCI和EI收录,其所在课题小组参与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二十余项,并有多项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
浓浓师生情
“张老师人特好,总是笑呵呵地对我们,课间还和我们聊天呢。”“你做得不好的时候,张老师不会骂你,只会更加鼓励你”……在成电走过的23个春夏秋冬,与学生亦师亦友的关系使张鹰教授和学生之间产生浓厚的师生情谊。张老师教过多少学生,他已记不清,然而上过他课的学生,无不表示出对他的崇敬之情。一位曾上过他课的研究生说道:“每次上课前,张老师总是静静地坐在讲台前,笑呵呵地看着每一位学生进来,这种感觉很少有过。”
“张老师平时还会让我们在课余时间看些悬疑、悬幻小说。”正如张鹰教授自己所说:“我们做教师的就是要让学生学会融会贯通,这样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闲暇之余,悬疑、悬幻如西游记、封神榜、佛经、古兰经以及武侠小说,甚至网络小说《诛仙》,都是他的最爱。这些不同的思想方法使张鹰教授尝试用新的视角去看待现实中的问题,而他也喜欢给自己的同学推荐书籍,通过这些他进入了年轻人的世界,更拉近了与学生的心灵距离。
对教学的热忱和对学生的关怀在张鹰教授身上闪耀光辉,在教学科研的事业中,在辛勤育人的工作中,他马不停蹄疾步前行,不断谱写着新的绚丽篇章。
(常宁 张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