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镰斧,《通信原理》主讲教师。先后担任《数据通信》、《通信原理》、《随机信号与系统》等课程教学工作。曾获机电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在本科教学预评估中,刘镰斧教授在“听课环节”获得优秀。
深秋金阳,温而不懊。通信大楼五楼的一间教室里,刘镰斧教授正指导学生上实验课。讨论声充盈于室,学生紧张地忙碌着。谈起学生和教学工作,刘镰斧教授神采奕奕地打开话匣。
对教学的热情永不衰竭
怎样才能像磁石吸引铁一样吸引学生呢?“热情!”刘镰斧不假思索地回答,“教学是互动的。教师的热情可以感染学生,吸引学生。”刘教授在长期的教学生涯中体会到,老师丰富的专业素养固然可以引导学生掌握知识,但是倘若没有热情,学生感觉不到老师由衷的关心,师生之间缺乏情感交流,教学效果难以达到最佳。反之,有热情的教师,可以减轻教学的阻力,顺利引领学生领略科学殿堂的魅力。
正因为刘镰斧心底有永不衰竭的热能,在他的眼里,教学就不只是一项工作,更是一项需要全心全意对待的事业。刘教授讲授的《通信原理》等课程都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与扎实的理论知识相结合。“要把科研的东西讲懂是很不容易的。”因为教师的知识储备、科研水平远高于学生,学生的思路也和教师的差异很大,为了让学生听懂听透,刘镰斧常常花一天的时间来准备半小时的课。一方面,要把科研层层分解,正确估计学生理解的程度;另一方面,要及时更新教学中的科研实例,把丰富的实践经验融入教学中。没有充分的备课,难以在课堂上做到信手拈来、实践与理论浑然一体。
“支持我的是对学生的热情,而不仅仅是对这门课的热情。”他这样强调。面对求知若渴的学生,教师的激情永不衰竭。正因为这份热情,刘教授才会在一点一滴教懂学生后感到高兴,才会在一届届学子毕业时,由衷地感到欣慰。这份成就感又转化为饱满的热情倾注在下一届学生身上,如此良性循环,教学生涯永不会感到厌倦烦躁。
传授知识,更是培养能力
“他们只是想,老师把整个方法过程讲出来,自己背就行了。”刘镰斧谈到一些学生的情况有些焦虑地说,有些学生思维模式还停留在中学阶段,习惯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没有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针对这一情况,在教学过程中,刘教授说,重要的是吃透听懂,考试成绩不是目的,学有所用才是关键。
他讲公式的推导,注重公式推导的过程对学生的启发意义。在这一过程中,刘教授有意识地强调工程环境,工程目的,启发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在探索中,培养良性的学习思路。虽然有时,不同的思路获得相同的结果,殊途同归,但是在推导中,学生拓展了思维的空间,过程的意义远大于结果。
“弄懂‘电阻’,‘电感’这些原理,只是学到一门课程。”刘教授对于优质效果的标准是,能把学习方法用于相关学科书籍的自学,“这才是学到实质性的东西”。如果为学习而学习,考试完就丢掉一半,“毕业时一想,什么也没有学到”。如果学生为能力而学,教师为能力而教,这份财富才会在学生未来职场生涯中历久弥新。
同事常交流,师生多互动
刘镰斧教授的课大多在晚上,课后有充裕的时间与学生交流。他也有意识地利用这一时间解答大家的疑惑,了解学生的情况。学生接受知识的程度不同,水平差一点的学生学得怎样呢?刘教授在交流中充分了解,耐心解答。有时也根据他们的需要,补一堂课,开开“小灶”。成绩好一点的学生可能觉得学得还不够,在答疑中,刘教授也进一步满足他们对知识深度的探求,鼓励他们向上攀登。
同一课题组里,刘镰斧和他的同事们经常讨论教学。经验交流启发了集体的智慧;在教学探索中,一个人可能会偏离航向,但是集体的探讨却可以及时纠正这一问题;集体分工合作,可以更加高效快捷地完成一个课题。他还让学生们听不同老师的课,提意见。在比较和吸取意见中,改进教学方法,调整教学进度。
银杏叶底,一丝一丝漏下金秋的阳光。刘镰斧教授从教十余载,教学路越走越远,而他以热情支持、心血浇注,在教育事业上默默耕耘,得到了丰硕的成果。其中甘苦滋味遍尝,更觉教学之责的沉重与伟大。
(杨丽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