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日常生活中初期火灾的应急处理
1.电路着火首先关闭电源开关,然后用干粉或气体灭火器、湿毛毯等将火扑灭,切不可直接用水扑救;
2.电视机起火电视机万一起火,决不可用水浇,可以在切断电源后,用棉被将其盖灭。灭火时,只能从侧面靠近电视机,以防显像管爆炸伤人。若使用灭火器灭火,不应直接射向电视屏幕,以免其受热后突然遇冷而爆炸;
3.油锅起火油锅起火时应迅速关闭炉灶燃气阀门,直接盖上锅盖或用湿抹布覆盖,还可向锅内放人切好的蔬菜冷却灭火,将锅平稳端离炉火,冷却后才能打开锅盖,切勿向油锅倒水灭火。
4.煤气、液化气灶着火首先关闭进气阀门,然后用湿布、湿围裙或湿毛毯压住火苗,并迅速移开气瓶、油瓶等易燃易爆物。
5.衣服、织物及小家具着火迅速拿到室外或卫生间等处用水浇灭,切记不要在家中乱扑乱打,以免引燃其他可燃物。
6.固定家具着火先用水扑救,如火势得不到控制,则利用消火栓放水扑救,同时迅速移开家具旁的可燃物。
7.汽油、煤油、酒精等易燃物着火切勿用水浇,只能用灭火器、细沙、湿毛毯等扑救。
8.身上衣物着火千万不要奔跑,可就地打滚压灭身上火苗。
9.电线冒火花不可盲目接近,以防发生触电事故,应先关闭电源总开关或通知供电部门,断电后再进行扑救。
10.密闭房间内着火扑救房间内火灾时不要急于开启门窗,以防新鲜空气进入后加大火势。
(五)参加灭火的注意事项
火场是人员多、情况复杂的场所。要迅速有效地扑救火灾,必须统一指挥,才能保证灭火工作的整体性和协调性,避免影响扑救效力,更好地完成灭火工作。
1.一切行动听指挥;
2.注意自身安全,避免伤亡;
3.用水扑救带电火灾时,必须先将电源断开,严禁带电扑救;
4.使用水龙带时防止扭转和折弯;
5.灭液体火灾时(汽油、酒精)不能直接喷射液面,要由近向远,在液面上10厘米左右扫射,覆盖燃烧面切割火焰;
6.注意保护现场,以利于火因调查。
第五节火场人员疏散与自救逃生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公安部关于《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精神,以预防和遏制重、特大火灾,尤其是群死群伤恶性火灾事故为目标,各高校都制定了相应的预案。一旦发生火灾,特别是人员聚集场所发生火灾,就必须采取一切措施保护人员的生命安全。人员疏散是重中之重,是第一要务。不仅要求指挥员头脑清晰、指挥若定;还需要被疏散人员积极配合,防止混乱;最大限度疏散抢救人员,减少国家财产损失。
一、火场人员疏散
(一)高校火灾的特点
1.具有火灾事故突发、起火原因复杂的特点
学校的内部单位点多面广,设备、物资存储较为分散,生产、生活火源多,用电量大,可燃物特别是易燃物种类繁多,工作人员的管理水平不一等造成起火,有人为的原因,也有自然的作用,任何环节的疏忽,都有可能造成火灾。从时间上看,火灾大都发生在节假日、工余时间和晚间;从发生的部位上看,多发生在实验室、仓库、图书馆、学生宿舍及其他人员往来频繁的公共场所等存在隐患的部位及生产、后勤部门及其出租场所,这些部位一旦发生火灾,往往具有突发性。
2.高层建筑增多,给火灾预防和扑救工作带来巨大困难
高校因受扩招、大办各类成人高等教育等教育产业化的驱动,以及高校之间教学、科研的竞争,各个学校的建设规模都在不同程度上迅速扩大,校园的发展较快,校内高层建筑增多,形成了火灾难防、难救、人员难于疏散的新特点,有的高层建筑还存在消防设备落后、消防投资不足等弊端,这些都给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
3.火灾容易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
高校教学、科研、实验仪器设备多,动植物标本、中外文图书资料多,一旦发生火灾,损失惨重。精密、贵重的仪器设备,往往是国家筹集资金购置的,发生火灾损失后,很难立即补充,既有较大的有形资产损失,直接影响教学、科研与实验的正常进行,更有无形资产损失。珍贵的标本、图书资料是一个学校深厚文化积淀的重要标志,须经过几十年、上百年的积累和保存,因火灾造成损失,则不可复得。因而,这类火灾损失极为惨重,影响极大。
4.人员集中,疏散困难
火灾往往造成人员伤亡,社会影响极大高校人口密度大,集中居住的宿舍公寓多,宿舍公寓内违章生活用电、用火较多,吸烟现象普遍,因用电、用火不慎而发生火灾后,火势得不到控制能很快蔓延,火烧连营,在人员密度大、影响顺利疏散逃生的情况下,难免会造成人身伤亡。高校是社会稳定的晴雨表,是各类信息的集散地,一旦发生火灾,会迅速传遍社会,特别是出现人身伤亡,会造成极为严重的社会影响。
(二)火场人员疏散的基本要求
1.正确通报,防止混乱
在遇险人员还不知道发生火灾,而且人数多,疏散条件差的情况下,学校义务消防队员应首先通知处于出口附近或最不利点的人员,让他们先疏散出去。然后再逐步扩大范围,使大部分人员安全疏散后,可视情况公开通报其他人员。如火势猛烈,且疏散条件较好时,亦可同时公开通报,但必须注意方法,防止发生混乱。
2.创造条件,疏导掩护
起火后,义务消防队员在发出火警通报的同时,要设法将所有的逃生通道和照明设施打开。通道较少时,可组织人员利用窗口、打洞等方法,开辟新的疏散通道。由于人们急于逃生的心理作用,起火后可能会一起拥向有明显的标志的出口,造成拥挤混乱。义务消防队员要设法引导,为人们指明其他疏散通道;同时要以镇定的语气不断呼喊,消除人们猝然遇险后产生的恐慌心理,使人们有条不紊地安全疏散。
在火势较大,直接威胁人员安全,影响疏散或可能造成建筑物倒塌时,义务消防队员要利用水枪等灭火器材,全力堵截火势发展,掩护被困人员疏散。如人员较多,聚集在出口时,要派人疏导,向外拖拉。有人跌倒时,还要设法阻止人流,迅速扶起摔倒人员,防止出现伤亡事故。
二、火场人员自救逃生方法
火灾,不仅顷刻之间可以烧掉大量物质财富,而且还可能危及人的宝贵生命。火灾造成大量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是人体吸入了火灾现场的生成物——烟。烟中含有大量的一氧化碳、氰化氢、二氧化碳、硫化氢和三氧化氮等有毒物质,对人体的危害很大,极易造成火灾现场人员因缺氧、窒息、中毒、高温而死亡。保护生命是人的本能,但逃生无术,往往使人身临绝境,造成伤亡。所以,遇到火灾发生,要克服惊慌失措,过度紧张、丧失正常的思维和判断能力,克服恐惧心理和盲目求同心理,除消防人员设法营救外,还要想尽一切可能的办法自救。
1.熟悉环境,临危不乱
每个人对自己学习、居住所在的建筑物的结构及逃生路径平日就要做到了然于胸;而当身处陌生环境,如入住酒店、商场购物、进入娱乐场所时,为了自身安全,务必留心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等,以便在关键时候能尽快逃离火场。
2.保持镇静,明辨方向,迅速撤离
突遇火灾时,首先要强令自己保持镇静,千万不要盲目地跟从人流和相互拥挤、乱冲乱撞,应背向烟火方向离开。
3.利用标志引导脱险
在公共场所的墙上、顶棚上、门上、转弯处都设置“太平门”“紧急出口”“安全通道”“火警电话”和逃生方向箭头等标志,被困人员按标志指示方向顺序逃离,可解“燃眉之急”。
4.尽早逃生,不贪财物
在火场中,在一般情况下,火势由初起到狂烧,只需十几分钟,留给人们的逃生时间非常短暂。人的生命最重要,不要因害羞或顾及贵重物品,把宝贵的逃生时间浪费在穿衣服或寻找、搬运贵重物品上。已逃离火场的人,千万不要重返险地。
5.简易防护,掩鼻匍匐
火场逃生时,要保护呼吸系统,经过充满烟雾的路线,可采用湿毛巾掩住口鼻,如果烟雾较浓,膝、肘着地,匍匐前进,以避免烟雾熏人导致昏迷或者中毒和被热空气灼伤呼吸系统软组织窒息致死的危险。另外,也可以向头部、身上浇冷水或用湿棉被、湿毯子等将头、身裹好后,再冲出去。
6.善用通道,莫入电梯
规范标准的建筑物,都会有两条以上的逃生楼梯、通道或安全出口。发生火灾时,要根据情况选择进入相对较为安全的楼梯、通道。除可利用楼梯外,还可利用建筑物的阳台、窗台、屋顶等攀到周围的安全地带;沿着下水管、避雷线等建筑上的凸出物,也可滑下楼脱险。千万要记住,高层楼着火时,不要乘普通电梯。
7.避难场所,固守待援
假如用手摸房门已感到烫手,此时一旦开门,火焰与浓烟势必迎面扑来。此时,首先应关紧迎火的门窗,用湿毛巾、湿布等塞住门缝,或用水浸湿棉被,蒙上门窗,然后不停用水淋,防止烟火渗入,固守房间,等待救援人员达到。
8.传送信号,寻求援助
被烟火围困时,尽量待在阳台、窗口等易于被人发现和能避免烟火近身的地方。在白天可向窗外晃动鲜艳的衣物等;在晚上,可用手电筒不停地在窗口闪动或敲击东西,及时发出有效求救信号。在被烟气窒息失去自救能力时,应努力滚到墙边或门边,既便于消防人员寻找、营救;也可防止房屋塌落时砸伤自己。
9.火已及身,切勿惊跑
火场上如果发现身上着了火,惊跑和用手拍打只会形成风势,加速氧气补充,促旺火势。正确的做法是赶紧设法脱掉衣服或就地打滚,压灭火苗。能及时跳进水中或让人向身上浇水就更有效。
10.借助器材缓降逃生或滑绳自救
高层、多层建筑发生火灾后,通常使用的有缓降器、救生袋、网、气垫、软梯、滑竿、滑台、导向绳、救生舷梯等。若无上述器材可迅速利用身边的绳索或床单、窗帘、衣服等自制简易救生绳,并用水打湿后,将其拴在牢固的管道、窗框、床架上,从窗台或阳台沿绳滑到下面的楼层或地面逃生。
11.低层跳离,适用于二层楼
要注意选择有水池、软雨篷、草地等地方跳。跳前先向地面扔一些棉被、枕头、床垫、大衣等柔软的物品,以便“软着陆”,然后用手扒住窗户,身体下垂,自然下滑,以缩短跳落高度。但千万要记住莫跳高楼,因为从10米以上(三层楼高)的高度往下跳,十有九死,很少活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