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导致我国消费需求不足的主要原因
导致我国消费需求不足既有历史形成的原因,又有现行的体制、政策原因,可以归结为消费能力不足、消费预期与消费愿望不强以及消费环境较差。
(1)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收入差距拉大所导致的消费需求能力不足
消费是收入的函数,收入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了即期消费能力的大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不断增长。2006年,全国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759元,比2002年增长了52.7%,其中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587元,比2002年增长44.9%。但目前中国仍然是一个低收入的国家,2006年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在世界上的排名是第129位,与我国经济总量世界第四的排名极不相称,较低的收入水平是导致我国消费需求不足的最直接的原因。
另一方面居民收入增速放缓是影响我国消费需求不足的另一主要原因。从1997~2006年的十年间,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率一直低于GDP的增长率,其中2006年我国的GDP总量达到209407亿元,增长10.7%,而同年我国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实际增长10.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7.4%,比GDP的增长率分别低了0.3和3.3个百分点。收入增长率长期低于经济的增长速度,直接导致了我国的内需不振,也为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埋下了隐患。
此外,收入差距的拉大特别是城乡收入差距的拉大,也成为制约我国消费需求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2006年,全国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759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587元,城乡收入比达3.28∶1,剔除掉非货币因素,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是世界上最高的。收入差距的扩大严重影响了我国消费需求的增长,一方面高收入者边际消费倾向低,消费需求不高;另一方面低收入者有消费欲望却无消费能力。
(2)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导致我国居民支出预期不稳定,即期消费愿望不强
居民的消费需求除了受即期收入的影响外,还与居民对未来的预期有关,社会保障体系健全与否是影响居民即期消费水平的又一重要因素。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的转型期,社会保障体系和收入分配方式等改革,加大了我国居民未来收入和支出的不确定性,考虑到年老、生病、子女教育等问题,大多居民不敢消费,而是将收入中的一大部分储蓄起来以备今后不时之需。
(3)消费环境差、消费市场不健全
消费环境是在消费过程中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外在的、客观的因素,也是影响消费需求的原因之一。良好的消费环境有利于刺激消费者的消费欲望,使消费者放心消费。相反,消费环境差、消费市场不健全将抑制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近几年,假冒伪劣商品、价格欺诈、虚假广告等现象屡禁不止,严重恶化了我国的消费环境。特别是在我国的农村市场,还存在着市场规模狭小、交通不畅、通信不畅、售后服务较差等问题,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都阻碍了我国消费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三)切实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为了实现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我们必须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1)进一步提升城镇居民的消费能力
第一,要提高城镇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者的收入。中低收入者往往有较高的消费倾向,但消费能力不足。为此,我们一方面要认真实施修改后的所得税法,适当提高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补助标准,降低中低收入者的负担;另一方面要通过切实执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并及时调整最低工资水平、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和工资指导线制度以及调整特殊行业的岗位津贴标准,提高我国居民的实际收入水平,提升其消费能力。
第二,要扩大就业,增加居民的收入来源。没有工作就会导致收入低下甚至没有收入,严重制约了消费能力,为此,我们要积极采取种种有利于扩大就业的经济发展政策,通过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引导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为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通过健全再就业中介机构,加强再就业培训和服务网络,提高居民的就业能力;通过积极落实和完善就业政策,鼓励企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第三,要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减轻居民增加消费的后顾之忧,扩大即期消费。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是稳定我国居民支出预期的重要手段,首先要通过深化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加快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设,加强失业保险制度建设,健全廉租住房保障制度和完善住房公积金政策等改革措施完善各项社会保险制度,缓解我国居民生活中买房、看病、养老等实际问题所带来的压力,改善其对未来的预期;其次要不断扩大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面,缩小城乡社会保障水平的差距,将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中;再次,加大政府对社保资金的投入,2007年我国中央财政用于社保和就业支出达2419亿元,今后还应继续加大对社会保障的投入,稳定社会保障制度的物质基础;最后,加紧出台和完善社会保障的相关法律法规,为社会保障制度提供有力的法律法规支持。
第四,要进一步完善消费环境和政策。改善消费环境首先要规范、整顿消费品市场,工商管理等相关部门要采取严厉措施坚决制止假冒伪劣产品进入消费品市场,对流通的商品特别是食品和药品,进行广泛、多层次的监督和整治,积极打击市场欺诈行为,以此改善我国现有的消费市场环境,消除城乡居民的消费顾虑;其次,改善居民住、行条件,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事业和交通设施建设,使居民的消费得到便利;然后,积极发展旅游、文化、健身等服务性消费,提高居民消费结构,培养新的消费热点,进一步丰富我国的消费品市场;再次,要完善鼓励消费的财政、金融政策,合理调整消费税,抓紧清理、修订现行抑制消费的不合理规定和政策,制止流通环节乱收费,减轻居民的消费负担,规范和发展消费信贷,刺激居民的消费积极性;最后,加紧制定和完善保护消费者权益的相关法律措施,减少消费纠纷。
(2)扩大我国消费需求要格外重视开拓农村消费市场
我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56%,是一个具有巨大潜力的消费市场。如何释放农村消费能力,扩大农村消费需求,是当前我国扩大消费需求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要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要求,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进一步挖掘农村的消费潜力。
第一,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特别要在“多予”上采取更多措施,增加农民收入,进一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使农村的潜在消费能力转变为现实消费能力。首先,要加大政府财政对农民的支持力度,通过提高转移支付、增加对农村及基础设施的投入,促进农业生产效率的进一步提高,为现代农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使农民收入实现稳步增长;其次,要加大对农民创业的支持力度,改革我国金融体系和财政政策,通过积极发展农村金融合作组织、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鼓励农民创业,增加农民的收入渠道;最后,要逐步解决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工资偏低的问题,落实最低工资标准,建立并完善防止工资拖欠的法规和机制,保证农民工资性收入的提高。
第二,着力改善农村的消费环境。农村消费环境较差一方面表现在基础设施落后,恶劣的基础设施制约了农民的消费欲望,交通不畅阻碍了城乡商品交流,缺电缺水降低了家电产品在农村的普及。因此,政府要切实增加对农村墓础设施和公共产品的投入,加强农村流通体系建设,为农民增加消费提供便利;而另一方面的原因是假冒伪劣产品猖獗,工商管理等部门应加强对农村消费品市场的监督和管理,净化农村消费品市场,使广大农民放心消费、安全消费;此外,改善农村的消费环境还应进一步完善农村消费品市场体系,建立便捷、多样化的商品流通渠道,丰富农村的消费品市场。
第三,大力发展农村的社会保障事业,使广大农民敢于消费。首先要健全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这三种基本社会保险制度:全面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财政补助标准,确保农村居民无疾病后顾之忧。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家庭为主、社区保障和社会救助相结合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以应对传统土地保障功能下降带来的挑战,使农村居民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此外,要在增加政府财政对农村社会保障的投入的同时,通过发行社保彩券和开征社会保障税等方式,扩宽社会保障资金来源。
(四)优化企业组织结构
在企业的组织结构上要处理好大型企业与中小企业的关系。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我们按照专业化分工协作和规模经济的原则,既要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竞争力较强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又要积极扶持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作用,逐步形成“大企业强、小企业多”,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的格局。
1.当前我国企业组织结构的现状以及所面临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企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从2003~2007年,我国内地企业入围世界500强的数量由11家上升到22家,与此同时,我国的中小型企业也把握住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数据显示,截至2006年年底,我国中小企业的数量已达4200多万户(包括个体工商户),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8%,中小企业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从国际竞争力的层面来看,我国企业粗放型的增长方式仍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大企业不强、小企业不活”的问题凸显。
(1)中国大型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
加入WTO以后,中国企业如何与国外企业竞争,成为一个令人关注的问题。当前的国际竞争已不再单纯是企业规模和价格的竞争,而是包括技术创新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开拓市场能力等在内的综合实力的竞争,其中最根本的就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强弱。所谓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通过对资源的充分利用和有效整合而形成的企业独有的、支撑企业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我国大型企业尽管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但与国外企业相比,大型企业的整体素质还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具体表现在:
一是中国大型企业技术开发意识不强,自主研发投入低。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是一个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突出表现,技术研发费用的投入往往是企业提高其自主创新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发达国家,大型企业技术研发费用的投入占当年销售额的比例一般在4%~10%之间。而在我国,2006年中国企业500强中,411家企业的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不足1.5%,远远低于发达国家,这表明我国的大型企业还远远没有成为技术开发的主体。
二是中国大型企业以垄断性企业为主。世界企业500强的排头兵大都是竞争性领域的企业,而中国的大型企业却以垄断性企业为主,如电信、民航、铁路等基本上都是国有资本“一统天下”。这表明中国的大型企业并不是经过市场的历练而形成的,其发展壮大往往要依赖政府的力量。因此,在国际市场上,我国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与国外知名企业存在明显的差距。
三是中国大型企业的重化工业特征还十分明显。按照2006年进入我国企业500强的数量来计算,排在前三位的行业是钢铁冶金业、建筑业和煤炭业,其企业数量占到500强的26%。这表明中国的重化工企业发展迅速,在企业发展格局中仍占据头把交椅,也使得我国企业的组织结构仍带有明显的重化工业特征,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并未得到根本转变。重化工业的发展格局使我国脆弱的环境承受能力和紧张的资源、能源供应能力面临着巨大的考验,也使得我国的国际竞争能力难以进一步提升。
四是中国大型企业的国际化程度较低。加入WTO以来,我国企业的国际化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非金融类直接投资从2002年的27亿美元增至2006年的176.3亿美元,年均增长60%。与此同时,对外投资领域亦不断扩展,涉及采矿、制造、商务服务等众多领域。但从全球水平来看,我国企业的国际化水平与国外企业仍有很大的差距。就对外投资存量而言,从1998~2005年,全球对外直接投资外向存量占GDP比重呈明显上升趋势,为7.14%~23.89%;其中,发达国家为7.85%~27.88%,发展中国家为3.70%~12.48%,而我国为0.73%~2.08%。(资料来源:《中国企业国际化战略报告2007蓝皮书》)不但落后于发达国家,也大大落后于发展中国家,凸显中国企业国际化水平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