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603000000017

第17章 中国共产党的纲领(1)

通过学习本章,把握党的纲领的内涵以及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关系,认识党的纲领对于党的事业和党的建设的重要作用。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时起,就明确规定了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当前我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在现阶段的奋斗目标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符合中国国情,符合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中国发展、走向富强的正确道路。每一名共产党员都要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同时要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同党在现阶段的具体奋斗目标紧密结合起来,成为党的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统一论者。只有这样才能坚定理想信念,才有了立身之本,才站得更高,眼界更宽,才能更加自觉地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努力工作。这也是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精神动力。

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任何政党都有自己的纲领,通过纲领表明自己的政治主张和奋斗目标。一个政党的纲领就是一面旗帜,是全党团结的政治基础,是政党存在的一个基本特征。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阶段中,我们党既有每个阶段的基本纲领即最低纲领,也有确定长远奋斗目标的最高纲领。我们党是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统一论者。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把自己命名为“共产党”,就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规定:“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从而表明了党的最高纲领。

一、共产主义是人类历史上最美好的社会制度

自从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建立一个没有阶级压迫和剥削的“大同”社会就成为人们一直追求的美好社会理想,历史上许多仁人志士为此作了艰辛的探索。在我国古代,人们就憧憬着“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16世纪和17世纪,出现了理想社会制度的空想描写,代表著作是英国人莫尔的《乌托邦》和意大利人康帕内拉的《太阳城》。在近代西欧,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也对人类的未来作过天才的设想和描绘,并提出了人类摆脱压迫和剥削的种种方案,力图建立一个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由于他们所处时代的局限和唯心史观,决定了他们学说的空想性。

19世纪40年代,欧洲资本主义发展进入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这就是产业革命的兴起,使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由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生产阶段过渡。这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为加深对资本主义的认识,科学地论证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提供了可能。马克思、恩格斯正是在这样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在继承前人优秀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并运用这些学说深刻地分析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发展规律,从社会化大生产和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发展的历史趋势中,科学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必然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的客观规律。人类社会的发展,一般要先后经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最美好的社会制度。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共产主义社会形态按其成熟程度可分为两个阶段,即低级阶段和高级阶段,也就是通常说的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关于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一书中描绘了共产主义社会制度的基本轮廓:“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在迫使个人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形已经消失,从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也随之消失之后;在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后;在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他们的生产力也增长起来,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权利的狭隘眼界,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在其他著作的论述,综合他们对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制度的观点,共产主义社会具有以下六个方面的特征:

第一,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在共产主义社会里。由于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空前提高,这就使得物质财富能够源源不断地涌入,社会产品能够达到极大丰富的程度,可以充分满足整个社会和全体成员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这是共产主义得以实现和存在的物质基础。

第二,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占有全部生产资料。在共产主义社会,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彻底摆脱了私有制的束缚,每个劳动者对全部生产资料都有同等的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和管理权,每个劳动者都是完全平等的社会主人,他们既是劳动者,又是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者。

第三,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在共产主义社会,劳动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每个劳动者都将尽自己的能力,最大限度地为社会劳动,社会在分配个人消费品时,不再规定每个劳动者应当领取的份额,而是由劳动者根据自己的实际生活需要自由取用。这就不仅从根本上消灭了私有制社会人剥削人的不平等分配制度,而且也消除了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存在的形式上平等、实际上不平等的现象,真正实现了所有社会成员事实上的完全平等。

第四,彻底消灭了阶级差别和重大社会差别。在共产主义社会,由于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人们的科学文化水平的极大提高,每个社会成员都将从旧的社会分工的束缚中彻底解放出来,产生剥削阶级的社会条件不复存在,阶级和阶级差别都将被消灭,城乡之间、工农之间、脑体之间的差别也将随之消除。

第五,全体社会成员都具有高度的共产主义觉悟和道德品质。在共产主义社会,劳动已经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人们生活的第一需要。劳动者具有高度的科学知识、广泛的专业技能和道德品质。自由、平等、博爱,人的本质及其人道精神将得到最充分、最为完善的体现,全体社会成员获得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成为共产主义新人。

第六,国家消亡。在共产主义社会,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同时作为阶级统治工具的国家也将随之完全消亡,那时,公共管理机构虽然存在,但它的社会职能已失去其阶级的属性。

以上这些特征,尽管只是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大致轮廓的描述,但它已经表明:共产主义是人类历史上最美好、最进步、最合理的社会制度。唯有如此,它才成为千百万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共同追求并为之奋斗的崇高理想。

真正的工人阶级政党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党。毛泽东指出:“我们共产党人从来就不隐瞒自己的政治主张。我们的将来纲领或最高纲领,是要将中国推进到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去的,这是确定的和毫不疑义的。我们党的名称和我们的马克思主义宇宙观,明确地指明了这个将来的、无限光明的、无限美妙的最高理想。”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高举起共产主义的旗帜,就在自己的纲领中写上了铲除私有制,消灭剥削,始终不渝地为共产主义而奋斗。在新民主主义时期,党的直接奋斗目标是推翻三座大山的压迫,同时我们党毫不含糊地亮出自己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终目标的政治主张。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到严重挫折时,我们党的最终目标没有动摇。在共产主义大目标的指引下,我们党领导的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已经经历了两个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进程。一是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人民的解放和民族的独立;二是顺利实现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建立起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现在党正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沿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胜利前进。

二、实现共产主义是空前伟大而艰巨的事业

共产主义不仅是一种理想的社会制度,而且是一种科学的理论体系,同时它还是一种“现实运动”。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共产主义有了新认识,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的讲话,在科学总结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突破了过去对共产主义的认识,把中国共产党人对共产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他说:“我们坚信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必然走向共产主义这一基本原理。共产主义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将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必须看到,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过去,我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较肤浅、简单。经过这么多年的实践,现在,我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要全面和深刻得多了。我们对社会未来发展的方向可以作出科学上的预见,但未来的事情具体如何发展,应该由未来的实践去回答。我们要坚持正确的前进方向,但不可能也不必要去对遥远的未来作具体的设想和描绘。以往的经验教训已充分说明,这样做很容易陷入不切实际的空想。大家都应该深刻认识这个道理。”

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这个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曲折的历史过程。共产主义事业与其他新生事物一样,是在曲折中前进的。历史上任何一次社会形态的更替,都不可能是旧制度自然瓦解的过程,都要经历翻天覆地的社会变革和新旧势力之间长期的、复杂的、反复的斗争,要经历漫长曲折的历史过程。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是一种剥削制度代替另一种剥削制度,都经历了多次复辟与反复辟的斗争才得以巩固。而共产主义事业是要消灭地球上的剥削制度,高度发展生产力,是历史上空前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当然更要经过艰难曲折历程。

首先,从社会发展规律看,任何新旧社会制度的更替,都需要有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当新生的社会制度还比较幼小的时候,旧制度将会利用自己占据的优势处于进攻势态,其间必然要经过激烈的复辟与反复辟的反复斗争。以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为例,从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算起,英国资产阶级和封建王朝进行了长达一百三十多年的斗争。从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的出现,到1871年德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后经过二百二十多年的较量,在世界范围内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才成为定局,即使这样,至今还有一些国家存在着封建制度。新生的、稚嫩的社会主义要同已高度发展的资本主义进行较量与斗争并彻底取得胜利,最后消灭私有制,消灭剥削,实现全人类的彻底解放,必然要经历更加复杂、艰巨、漫长的历史过程。

其次,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看,生产关系的变革依赖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是决定因素。现在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因为科学技术的进步还有一定的余地。只有当社会化大生产发展到一定程度,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也无法容忍生产力的发展时,资本主义才会灭亡。当然,这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同时,社会主义制度是在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建立起来的,更需要用很长一段时间,集中精力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社会主义只有创造比资本主义更发达的社会生产力,才能真正体现其优越性,才能为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奠定强大的物质基础。

再次,从新生事物成长规律看,曲折和反复总是不可避免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走过的道路也是艰难曲折的。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到1949年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升起,整整进行了28年艰苦的斗争。革命几起几落,成千上万的革命志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社会主义建设走过的道路也是艰难曲折的。建设初期,我们巩固了革命政权,恢复了国民经济,并成功地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但是,后来的“大跃进”、“共产风”、“文化大革命”等给我们以深刻的教训。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苏东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到严重挫折,处于低潮。然而社会主义并没有像某些资产阶级预言家所预言的那样遭遇“大失败”。在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风景这边独好”。它告诉我们,共产主义事业是艰巨的,道路是曲折的,它需要几代人、几十代人的努力。每个共产党人和要求入党的同志对共产主义运动的长期性、曲折性要有清醒的认识,做好思想准备,为共产主义的实现奋斗终身。

在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出现曲折和反复,是一种普遍现象,这是不足为奇的。关键在于如何正确对待曲折和反复。一是不可轻视,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尽最大努力将曲折和反复带来的危害降低到最低程度;二是不要惊慌失措,不能一遇到曲折和挫折就动摇社会主义信念,要把曲折和反复看成继续前进的新起点。历史证明,正是经历了一次次挫折之后,我们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努力探索,才取得一个个胜利,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开辟了更为宽广的道路,使社会主义在新的实践中继续前进。

同类推荐
  • 皇权的战争

    皇权的战争

    对于权力之残忍,春秋时的范蠡有一句名言:“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正如马基雅维利所讲,“对于君主作恶比行善更有利”。拿破仑的密码塔列朗也曾说过:“与人为善便是恶,作恶多端才是善。”宋襄公的“仁义之师”只能给后人留下历史的笑柄。中国历史上,有的皇帝为了追求最高权力,可以不顾父子之情,母子之恩,兄弟之义,朋友之谊而大开杀戒。弑父弑兄、屠杀功臣已成为他们打败敌手,爬上或坐稳皇帝宝座,获取最高权力的惯用手段。
  • 记忆变迁

    记忆变迁

    本书内容以典型的事件、具体的人和故事生动地反映了普通群众在改革开放30年的切身感受,忠实地记录了改革年代的社会变迁、成就和人们的感悟。在内容编排上,“改革足迹”和“百姓生活”是以新疆为背景反映时代发展和生活变迁的纪实,“旧闻新看”是对各个不同时期国家和新疆本土发生的新闻进行选择性的回放,“流行语”汇集了特定时期和特定背景下产生的特殊文化符号。“大事记”是国家以及新疆本土的重要历史事件的简明回顾。
  • 党建工作实务丛书:“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党建工作实务丛书:“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加强和改进包括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在内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关系到我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实现,关系到包括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在内的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和全国人民切身利益的一件大事。高度重视对下一代的教育培养,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保证,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在人类社会进入新世纪,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之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意见》,充分表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这项事关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战略任务的高度重视。
  • 大学生村官的使命与创业

    大学生村官的使命与创业

    本书包括:大学生村官的使命,大学生村官创业的理性认识,创业项目的选择与项目计划书的编写,创业资金的筹集,创业企业的组织形式与创业团队组建,创业企业的市场竞争策略以及企业文化建设。
  • 统一之路与分裂之痛

    统一之路与分裂之痛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政治生活中出现了两个特别引人注目的现象:其一是一些分裂的国家重新统一了,如德国、越南和也门等;其二是一些原本统一的国家又分裂了,如苏联、南斯拉夫和捷克斯洛伐克等。分裂国家为什么能重新统一?统一国家又缘何会出现分裂?本书与你一起研究和探讨国家的统一与分裂问题,如德国、越南和也门等的重新统一给仍处于分裂状态的国家提供了哪些宝贵的经验?苏联、南斯拉夫和捷克斯洛伐克等国的分裂又为那些多民族国家如何保持统一防止分裂提供了哪些有益的教训?都将一一进行分析。
热门推荐
  • 天下无歌

    天下无歌

    有人说,花无歌是妖,吸人魂魄。有人说,花无歌是魔,见之便生心魔。我说,花无歌是一个人。一双桃花水眸,似是有情却无情。一双黑色妖瞳,诱人痴迷,魅惑天下。一个女子关于亲情,友情,爱情,兄弟情的传说。一个女子关于权利,地位,江山,自由的史诗。一个让人惊叹的红尘梦幻。一个女子的一生传奇。文章结局还没有想到最后无歌会选择谁,大家可以给些参考意见。梨子感激不尽。
  • 鬼雾迷林之迷雾

    鬼雾迷林之迷雾

    这是一个神秘的森林。恐怖的传言使得森林成为一个死亡禁地,没有人敢踏足!然而,某一天,四个年轻的大学生,因好奇进到了森林,发现了一些古怪的东西……
  • 落幕故人情

    落幕故人情

    亲情:如果问落萱最崇拜谁,那么一定是她大姐落凌;如果问落萱最喜欢谁,那么一定是她的二姐落安;如果问落萱最疼爱谁,那么一定是她弟弟落宁友情:“我不管她现在是何身份,但只要我在她面前,就不容许你伤害她一丝一毫!”“走吧,我们回二重天,你当你的苏扎公主,我当我的荃善子民,就像之前那样,你保护我,我也保护你。”爱情:“落英红素暗沉香,萱草纷飞柳絮扬。这是我的承诺,我至死都会记得。”“我不想去烦他了,若他娶妻生子,我祝福他,若他名垂千古,我敬佩他,若他能记得来找我,无论他说出什么话,我想我都会依他,就像,他来陪我那样,只不过,我不勉强他。”综上所述,本文又名《团宠萱的三种感情》
  • 人道剑帝

    人道剑帝

    剑道末法,他道盛行。人族末世,妖魔横行。混沌剑火,劈裂箴禁。天人五衰,三花聚顶,五气朝元。妖可破,魔可破,人可破,天地亦可破!我自一剑在手,扶摇天地而上,是为剑帝!
  • 圣灵征途

    圣灵征途

    简介:现代人类已经不能在强化己身,而是在寻求着外部的力量,为什么?那是因为通往强者的道路已经断绝,但这种断绝却没有发生在王浩的身上,也许是上天的注定,王浩意外的穿越了各种各样的世界,三国,秦时代,封神榜,西游,等等未知的世界里,在这些世界里,王浩找到了通往强者之路的属于他的浩瀚征途。每日两章送上!!!
  • 反转女二

    反转女二

    她视他为守身玉,他视她为心头血,可最后意难平。什么?女二和男主这么相配为什么结局死了?男主还和女主成婚了?气得我合上了《幽幽白纸书》,年纪轻轻的我热血沸腾起来。摇身一转,我竟穿越到书中去了?!还是女二?不过正和我意!既然来了,就要为她扭转结局!注:本文情节内容均依照《幽幽白纸书》而写,且《幽幽白纸书》并未在现实中某个网站发表,一切都是作者自己的臆想。
  • 穿越战国成白起

    穿越战国成白起

    现实世界的死宅少年被一个系统带到了一个平行世界,他的记忆被修改,他将抛弃过去的一切,从今往后,他即为白起!用鲜血铸就的丰碑,将在这以武称王的年代永远矗立!哪怕面对百万虎狼之师,都无所畏惧,因为他的名字是——白起!
  • 揽光

    揽光

    我想揽一束光,在广阔无垠的草地上奔跑。当我倒在躺在草地上时,我死了。不过我的身子和心都是热的。
  • 地狱百相刀

    地狱百相刀

    世间诸般罪恶,地狱种种残刑。身处乱世,世人皆罪。看我如何提起地狱百相刀,屠尽人间千般罪。
  • 上古世纪:祖窟

    上古世纪:祖窟

    他的同胞,族人,甚至他自己的父亲都希望他死。从族中落荒而逃,他来到了一片陌生的土地,为了生存,他被迫拿起了长剑——刃指家园。只要是写下来的,就是真实的。可惜真实的,就是可以改写的。三百年的谎言与欺骗以他为中心开始爆发成一朵朵鲜红的生命:当他最后的愿望,是成为一个“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