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笔者的总结:对于最后这三章,笔者本人是完全不满意的,无论是悬念的设置,还是文字表现的艺术,甚至是对于其中哲学的映射,对世界观的补完和讨论,都是远远不达标的。
整体的语言都很粗糙,未经过打磨,但没办法,个人原因(就要开学了),所以只能拼命赶稿在力求挤出时间在开学之前完成,基本上就是写完了就扔上去了,改都没改。在写这三章的时候笔者内心只有一个基本框架,没打草稿,照着框架把内容直接填进去了,几乎等同于高考的即场作文,基本上记得什么就写什么,连书都没查。所以不要问为什么没写引用——笔者也不是百科全书,但一些乱七八糟看来的知识还是记得挺清楚的,就写上去了。不过,除了这些问题以外,笔者认为这三章的框架结构是没有问题的,因为,这三章的目的就是为了真正呈现出这部小说的真实结构——观众们的本质并不只是观看,观众也是舞台的一部分。——演员在演,观众在看,这两者结合才是舞台——有时候,观众们也能跃上舞台,成为这部剧里面演员的一部分。“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所以笔者选择的方法也很直接:直接打破第四面墙,让读者也成为这个轮回的一部分,甚至推动这个轮回的发展。这也恰恰是这个故事伏笔的一部分——前面通篇以第一人称书写其实是一个巧妙的陷阱,让读者以为自己在扮演男主角阿空,这个伏笔在倒数第三章的结尾终于揭开了:读者扮演的只是寄宿在他人大脑中的一个视点!读者扮演的是阅读着这本小说的和小说人物不处于同一维度的“读者自己”!“读者”阅读着小说,然后和小说中的人物对话,最终成为了这部小说的一部分!
基于这点讨论的话会牵扯到meta元素的话题,因为这种手法在现代文学里面也不算少见。举最大众化的游戏例子:《君彼》,《心跳文学部》都是用meta手法达到心理恐怖的目的的。但笔者认为对于这本小说的理解来说恐怖只是手法,并不是根本目的,根本目的在于小说结构的构造。笔者更愿意把它归结为后设主义的影子——跳出小说的基本叙事结构,探求作品之外搭建结构的可能性——这也跟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不谋而合:世界之外的可能性,既然不能“说”,就不要“说”,但它确实存在——这也是为什么笔者在前几章解读里面多次强调《逻哲》的观点是这本小说的核心——它就在那里,这本小说构筑的形而上的世界。
倒数第二章的结构无非就是读者观看并参与到小说之中去,标题的纸带既指的是第二章标题《纸带》的再演,也指前文猫头鹰讨论的原胞自动机的纸带,意思是这部小说仍处于宏观的计算之中。而最后一章在结构上的作用其实重要得多,可以说是最重要的。读者看到了小说的全貌:这是一个轮回,这个轮回有复数的叙事层。读者参与到轮回之中:“读者”欺骗了以前的“读者自己”。同时,开局的伏笔一一收回,这样,一个逻辑上完整的圆完成了。
至于写作风格的讨论,笔者最近受《电锯人》藤本的分镜(还有《刃牙》)影响有点大,有点上头,在倒数第二章很明显体现出来(其实根本原因是懒癌发作,写几个镜头,打斗全靠想象)。台词借鉴了很多东西,天主教方面就不展开说了,引用宫泽贤治那边笔者差点没把因果交流电灯又写了一遍(当时化用了永诀之朝和其他几首诗但发现太悲情和朴素就删了,笔者看了看旁边那部砖头一样的算法露出了胆怯的神情)。剧本台词里面有伏笔,但和上一次的剧以及前面的章节一样,伏笔要在后面几卷慢慢揭开。
另外有人看完这部小说告诉我说它像黑魂或者血源风格,笔者是不太同意的。这部小说最开始构思的参考物,其实是土笔老贼的《来自深渊》(和《少女歌剧》)。叙事风格就很明显是同样的处处埋伏笔,然后再一步步揭开。剧情上也是如此:先是童话风的可爱描绘让观众放松警惕,然后和主角一同走向深渊,愈是迈向深渊,愈是绝望,而且不能回头,也不会有任何希望和救赎。所拥有的唯一东西,便是探索未知的人类的勇气的赞歌,像一盏微弱的灯火。这部小说所想表达出来的主题之一,正是如此。另外两点,就是对绝对理性思考和自我献身精神的推崇,这点在文中很多地方有明显的讨论,相信读者们也并不陌生。
总的来说这部小说逻辑上面是没有大问题的,笔者的目的也达到了。其他方面相信读者也能在文中有所收获。是的,这本小说只是一个迈向高处梯子,当你到达了,请扔掉它。
就这样吧。摸鱼了,该歇了。下卷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