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第一次数学考试满分以外,夏夏又在下一次数学考试中再次荣获第一名,一方的雄起,必定预示着另一方的陨落,这句话果然所言不错。
夏夏的化学在初中是出了名的优秀的,一模二模的化学成绩均是全校第一名,中考的时候化学又是满贯,所以上了高中后,夏夏也并没有过多担忧自己的化学。袁先生的化学更是不必说,优秀的一批。
第一次化学考试来得猝不及防,不过夏夏并没有发挥失常,凭借初中优秀的功底和对新知识的理解,竟考了94分,拿了个班级第三,而反观袁先生,仅仅得了77分,在这个新班级谁都不了解谁,一瞬间,夏夏俨然成为了同学眼中的学霸,袁先生初中“学神”称号反而销声匿迹。
古话说得好:欲要其灭亡,必先让其膨胀,许是这三次考试的成绩都非常不错,夏夏逐渐失去了刚入学的雄心壮志,又赶上父母因为一些事天天吵的不可开交,夏夏的成绩突然一落千丈。
在第二次考试中,夏夏最引以为傲的化学堪堪得了47分,从上次的全班第三,一落到倒数第二,而袁先生却得了92分,班级第一。可是,这样的事情并没有停止,英语随之而来的考试更是雪上加霜,倒数第三的成绩就那么赤裸裸的被公布在了班级群里。
夏夏的班主任举哥和夏夏的父亲是拜过把子的兄弟交,再加上两人又是同事,于公于私,夏夏光荣的被请到了办公室,然而举哥苦口婆心的并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父母整日的争吵,使夏夏根本无法集中全力学习。
夏夏最讨厌妈妈说的一句话就是:“要不看在你,我和你爸这日子还能过?你还不让人省心,你太让我失望了。”
学习的挫败加上父母的双重打击,夏夏反而更加坦然了,更准确的说,夏夏承认了自己的堕落,甘于居之人后。青春期的孩子们,内心最为敏感,一件看似不起眼的小事,一句不经意的话,影响的,都是他们一生。
那一阵子,夏夏成了各科老师办公室的常客,然而尽管老师们恩威并施都并没有祈祷多大的作用,回到家父母气急败坏的责备,痛心疾首的劝导夏夏都充耳不闻。后来的几次考试,夏夏最好的成绩是倒数第五,原来,堕落的种子一旦种下,便会发了疯的肆意生长,想要连根拔起,几乎是不可能。
用夏夏自己的话来说:“那段时间是我人生中最为黑暗的日子,四周全是压抑,压抑的我透不过气。”
在那段老师失望父母责备的日子里,夏夏将无处寄托的希望与爱全部倾注在袁先生身上,或许正是从那时起,夏夏才算真正的喜欢上了袁先生。
夏夏还是如同往日一般每天下课就会去找袁先生,两人都很有默契的只口不提夏夏成绩的事情,哦,对,在这段期间,袁先生屡次的第一名,又帮助他坐稳了“学神”这个称呼。
袁先生一般都会选择默不作声,任凭夏夏挑起什么话题,袁先生总是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忽略眼前的女孩儿,后来,夏夏实在是找不出什么可以和袁先生说了,便只是静静地看着袁先生。
夏夏终于明白自己对袁先生的感情,而夏夏喜欢袁先生在班里也早已不是一个秘密,只是夏夏不说,袁先生也不想挑破而已,但夏夏能感受到,袁先生开始渐渐疏远自己。
终于在一天晚上,夏夏在把所有和她一起吃饭同学都耗走了之后,悄悄移到袁先生面前,试探着问:“你以前处过对象吗?”
迎来的却是一个袁先生看智障一样的眼神,“我不喜欢整那些没用的。”袁先生淡淡地说。
“高中也不打算吗?”夏夏不死心的又问。
“不会。”袁先生矢口否认道。
“那……那假如,你要找一个,有什么标准吗?”
“那怎么也得找一个自己班的吧。”袁先生依旧是淡淡的。
夏夏不禁窃喜,至少她达到了标准,“嗯,然后呢?”夏夏的语气明显透露着此刻的好心情。然而袁先生的下一句话,却让夏夏顿时如雷轰顶。
“至少和我水平相当。”袁先生万年不变的语气听不出他此刻的情绪,但从他的脸色上看,他的心情很不好,回答完这个问题后,袁先生起身便离去,这是袁先生第二次一声不吭的便转身离开,但是夏夏反而没有了第一次的尴尬,反而是楞在原地,很久才回过神。
回到班以后,夏夏什么都没有说,没有人知道她是怎么想的,或许连夏夏自己都不知道此刻的想法,只是突然感觉,有一束光打了进来,将她从堕落的深渊拉出来。
再用夏夏自己的话说:“我身处暗夜,而袁先生是光。”夏夏仿佛终于找到了一个努力的理由,老师不知道,同学不知道,父母不知道,他们所知道的,只是在又一次考试中,夏夏得了第三名,还比袁先生多了2.5分。后来夏夏在班里的各种考试中再也没有到过倒数,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袁先生就是夏夏的光,是夏夏的救赎,然而夏夏此刻还不知道的是,她的性格,她的不要脸的坚持,对袁先生也有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她也成了袁先生的不起眼的微光。
袁先生到底经历了什么呢?请看后文。(皮一下很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