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弘在窗前听着,冯章的话字字句句仿佛针刺一般扎在心上,一方面让他觉得全身无力难受无比,一方面他热血沸腾怒火中烧。他的手紧紧握着窗沿,一个转身,步伐沉淀有力的朝着偏殿门口走去。
“项弘!你去哪里?”祝玉瑾两步上前,拉住了项弘的胳膊。
他的身体僵硬,脸上阴沉,“放手。”声音冷冽仿佛自冰雪中来。他要出去!他要拉起那个冯章!如此以死明志的臣子哪怕犯过错也要珍惜!更何况冯章的一番话让他犹如醍醐灌顶!
“项弘,你不能出去!”祝玉瑾握紧了项弘的胳膊。
“我说了让你放手!”他怒吼一声,头也不回,胳膊猛地一甩,突然之间力气大增,一把甩开了祝玉瑾。
祝玉瑾猝不及防,更没想到项弘会有这么大的力气,一下摔出了近半丈之远,恰好砸在了桌椅上,那桌椅瞬间倒塌,仰面而下,直直的朝着她的脸部砸来,她下意识的把头部挪动了一下,那桌角‘哐’的一声砸在了地上,接着桌面压住了她的脑袋(万幸没有砸到她的脸)。
项弘转头看到祝玉瑾倒地又被桌子砸到,身体动了动,想上前把祝玉瑾扶起来,但是又停住了动作,继而转身离开了偏殿。
祝玉瑾努力睁开眼睛,她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不能让项弘走出养心殿!但是眼前一片昏暗,脑袋里觉得天旋地转,手部发力,一下推开了那桌面,摇摇晃晃的走出了偏殿。
冯章还在殿外声嘶力竭的说着话,那字字句句含着血一般的明志,也难怪能让项弘不顾一切的想走出殿外去见冯章,因为他想要向冯章表明:他不是一个窝囊的皇帝!他不是!
“焕洲!你给我放手!”项弘眼睛通红,腿部抖动着,想要甩开抱着他腿部的冯焕洲。
冯焕洲是祝玉瑾事先安排在正殿里的,他接到祝玉瑾的指示是:倘若看到皇上想要走出殿外,拼死了也要拦下,所以他不顾疼痛,抱住项弘的腿部,在地上拖住了他。
恰在这时候,殿外传来了曹禄中愤怒的声音:“快把这个胡言乱语神志不清的罪臣处死!”很显然,曹禄中不知道冯章会出现在养心殿外,并且这般的说出了所有的实情。
冯章看到曹禄中带着大批侍卫走了过来,双眼通红,咬牙切齿的道:“曹禄中!你不得好死!总有一天……”
冯章话未完,御前侍卫官郎寅拿着长枪快步往前,银枪一闪,血光喷溅,接着,‘咚咚’两声,冯章的脑袋掉在了地上,滚落到了一旁,他的身体也顿时瘫软倒地。血慢慢的流出来,蔓延在殿外的白色大理石上;冯章的嘴巴长着,瞳孔涣散,还保持着那副惊恐的面容。
养心殿内被冯焕洲拖住腿的项弘听到了这样的响动,他心中仿佛是一个瓷器被打碎了一半,脸上的怒容僵住,就在他马上要怒吼一声时,脖颈处突然遭到了痛击,接着眼前一黑,倒在了地上。
冯焕洲一愣,看了看倒在地上的项弘,转头,看到了祝玉瑾那冷冷的神情以及带着伤痕的脸庞。他张口想问祝玉瑾怎么会受伤,还未开口,只看到祝玉瑾一掌朝他劈来,接着便没了知觉。
祝玉瑾看了一眼冯焕洲,随后抱起项弘,快步走向了东暖阁内,把项弘放在了床上,脱掉了他的衣服,又给他盖好棉被,整个动作快速流畅;祝玉瑾站在床边,看着项弘静静的睡容,心中忍不住想道,为什么睡梦中的他和醒着的他差别这么大呢?
冯章在养心殿外的一番闹腾,最大的受害者是项弘,但项弘也是最大的受益者,因为他有可能会因为这件事后幡然悔悟,不再沉迷女色。同是曹禄中也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在他走进养心殿的时候,甚至都想到了如果项弘做出了什么反应,他可以当场把项弘处决了,再对外宣传是冯章害死了皇上。
想着,曹禄中走进养心殿,朝着东暖阁走去。
“这是怎么回事?”当曹禄中看到昏倒在东暖阁外的冯焕洲后,疑惑的问道。
身后的郎寅上前探了探冯焕洲的呼吸,而后回身道:“回摄政王,他昏倒了。”
曹禄中眼中闪过一丝疑惑,看了郎寅一眼。
郎寅点头遵命,继而小心翼翼的打开了东暖阁的门。
暖阁内静悄悄的,一副桌椅倒在了地上,风吹动内堂的帘布,轻飘飘的,祝玉瑾的脸庞若隐若现。
郎寅上前一步,扯掉帘布,“祝少傅,你在做什么?”
帘布掉了下来,只见祝玉瑾坐在床上,双手紧紧的捂住项弘的耳朵,看到曹禄中后,吃惊的说道,“摄政王,恕臣不能给您行礼。”说完,又看了看床上躺着的项弘。
曹禄中眼睛眯了一下,猜测着祝玉瑾捂着项弘耳朵的目的,随后,他脸上浮出一丝缓和的光芒,“无妨!祝少傅,你做的很好!冯章突然表忠心的事发突然,你的反应机变能力很强,本王果然没有看错你!”这话完,曹禄中赏识的看了祝玉瑾一眼,转身欲离开,又说道:“本王看到你受伤了,过会儿就让李三阳把赏赐和医药给你一并送去。”这话完,匆匆离去。
“多谢摄政王。”祝玉瑾低头说道。看到曹禄中和郎寅等人离开养心殿后,她才长舒了一口气,走出暖阁,扶起地上躺着的冯焕洲后,才十分疲惫的离开了养心殿,回到了清雅阁。
她之所以没有让项弘出养心殿,是因为知道冯章前来以死明志本来就是一个双层的圈套,倘若项弘走出了养心殿,并且扶起冯章,君臣互相扶持,那么下一刻曹禄中的到来就恰好看到这一幕,那么项弘也会在不久后被陷害殒命,哪怕是她也救不了他。
把项弘打昏过去,并捂着他的耳朵,一来是保护项弘,二来是自保。
李三阳恭敬送来了赏赐和医药,并且对祝玉瑾的态度变得非常恭敬;李三阳在宫中混迹近二十多年,审时度势的事拿捏的非常好,临走时,还不忘奉承祝玉瑾几句,并硬要给她安排几个宫女太监伺候着,祝玉瑾百般推辞才没有留下那几个宫女太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