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大金宁远相信王韬是富二代,也不敢相信有人不到一年的时间能用100万赚到3亿。
“这都是得益于那段时间运气好,此外也和大环境有关系,我买的几只股票上涨前,都有利好的消息。股价也有些低,虽然当时不起眼,可是来都是连续二三十个涨停。”王韬笑着说道。
他把这一切都归结于运气,高大金也只得点头。
此时酷酷的工作人员看着弹幕上网友的信息仿佛是洪水一般袭来,连绵不绝。
他甚至都看不清楚网友们在提问些什么,虽然高大金只有一天的宣传时间,可是毕竟王韬的热度太大。
这才短短十几分钟,直播间就挤进来了几百万人,人数还在持续不断的上升。
还有酷酷方面对此有所准备,倒也不会出现明显的卡顿情况。
很多网友都在感慨王韬的运气,当然也有人觉得这是王韬的说辞,他肯定有什么内幕消息,可不管谁发的什么信息,几乎都不会在屏幕上停留超过眨眼的时间,就算是他们想带节奏都带不起来。
“除了这个问题之外,还有观众好奇,你收购信利的资金是哪里来的?”高大金看了一眼导播的提示,想王韬问道。
“最近最火的你知道是什么么?”王韬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话,而是反问道。
“最火的?应该就是即将到来的双十一吧。”高大金不知道王韬是在说什么,便胡乱猜了一个。
“最火的是比特币,现在的价格好像涨到了21000米元。”王韬笑着摇了摇头说道。
“哦,比特币,这个我还真的知道一点,当初有朋友还搞这个来着,说是未来的趋势什么的,没想到居然涨到这么高的价格了。”高大金点了点头说道。
“两年前比特币的价格是250米元。”王韬点了点头说了一句。
“前些年好像更加不值钱。”高大金顺口说了一句,然后觉得不对劲,王韬怎么可能突然提起比特币,瞬间想到了一个可能:“你投资了比特币?”
“那时候手里正好有一些闲钱,不知道该如何投资,就投资了一些。”王韬点了点头说道。
“我的天呢,股票涨了300倍,比特币将近100倍。就算只用当初那100万投资,现在起码也得是200多亿。”高大金一脸的震惊,随即苦笑道:“感觉你这话都不是赚钱了,简直就是捡钱。”
他这算是明白了,王韬的钱到底是哪里来的。
有这本事,还要什么有钱的爹,这就和走路捡个大元宝一样,还是一路走来,一路都有元宝可以捡。
“算了,不和你聊钱的事了,越聊越伤心,咱们说些别的。现在你的身份很多,作协、书法家协会、一个老板、一个导演、编剧,你最喜欢哪个身份?”见导播没有提示,高大金也就转变了话题。
“没有谈得上特别喜欢哪个,或者是不喜欢哪一个。实际上我这个人很矛盾,有时候闲的发慌,就想过的充实一些。可是一旦真忙了,又想闲下来。”
“去年算得上是特别忙碌的一年,一直忙到了年底,然后我两个月就宅在家里玩游戏,练练字,写写书。”
“今年上半年就干了一件事情,就是拍摄了一部电影,当时接到这个任务的时候,我还是有些诚惶诚恐的,唯恐做不好。还好最后,各方面都很满意。”
“接下来,又闲了几个月,然后你也知道了,收购了信利。”王韬笑着说道。
“说起收购信利,我到现在也没有明白,你怎么突然做出了跨度这么大的一个投资。说实话,你之前做好便宜的时候,我就很吃惊了,不过后来了解到你大学的时候专业就是计算机信息管理。毕业后从事的也是互联网相关的工作,我也可以理解。”
“可是互联网、电影行业,都不是实体经济,你是怎么突然想到要做实体经济的呢?”高大金顺着王韬的话问道。
“也不是一定要做实体经济,当时我刚处理了比特币,手里有闲钱。这些钱放着不知道该往哪里投资,正好知道了信利的情况。了解了知道,便决定投资信利。”王韬说道。
王韬这话说的很多网友都发起了666,神他妈的手里有闲钱,收购信利要200多亿,手里有200多亿闲钱的大佬真心伤不起。
高大金也是一愣,他原以为王韬会说什么情怀,实业兴国之类,没想到就是一句有闲钱。
“我总觉得的,这不是唯一的理由,还有别的别的理由么?”高大金不满意王韬的这个回答,问道。
“真要别的理由,也不是没有。当年摩托横行天下的时候翻盖手机特别火,我非常喜欢那种白色透明的翻盖手机。后来发现信利也有一款,可当时我就是学生,买不起那种手机。”
“后来工作能买得起的时候,那种手机也停产了,也算是一种情怀在里面吧。”王韬想了一下说道。
高大金满意的点了点头,这才像话嘛,扯什么钱,多俗,文人还是聊情怀比较好。
“买了信利之后你有什么打算,新闻发布会上你说了芯片的问题,可是没想到率先出成绩是摄像系统。”高大金问这个问题,也是给王韬一个打广告的机会。
“芯片依旧是重中之重,只是你也知道芯片不是一夜之间就能研发好的。因此我们先从软件出发,信利还有数万员工需要养活,最起码先把销量搞起来。”
“有了销量之后,我们才能没有后顾之忧的解决芯片的问题。”王韬说道。
见王韬没有提系统的事情,高大金虽然不知道为何,可是既然王韬不提,他也不会问。
“单单是摄像系统的提升,一下款的信利手机,相信大家都会很期待。我们也希望信利能够研发出高端的芯片,解决我们的心病。”高大金点了点头,这话也是为这个话题画上了一个句号。
王韬的一番话,引得高大金连连点头。
当年他做音乐的时候,不也是有人觉得不好,年轻的时候听情歌都被说成靡靡之音。
现在哪里还有这种说法,说到底人的观念在变化,跟不上形势的人,终究会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