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人们用惊奇的眼光看到:东坡父子竟用黄牛耕起田,耙起地来,不但效率高,而且十分省力——黄牛得以安生,还能应用,这在儋州地区可是破天荒的事情啊!就这样,黎族百姓杀牛祭鬼的旧习开始动摇,转而视牛为宝,用牛耕作了。
后人为了纪念这件事,便在“载酒堂”旁建起一座庙堂,并用石块、黄土在堂中垒起一头黄牛,命名为“春牛”。每逢开春时节,人们便到这“春牛庙”来设酒摆肉,祭牛求福,赞扬苏东坡首开用牛耕作之风,指望年内六畜兴旺,百物丰盛。
画月
北宋的时候,在镇江千秋桥东首,住着一个名叫米芾的大书法家、大画家,一般人都叫他“米癫”。
说他癫,他不癫,米癫这人一辈子都有骨气。从不喜欢巴结人,尤其是做官的。随他是皇帝,还是什么大官,他连恭维话都没说过一句。所以,他虽有满腹的经纶,济世的才学,但一直没有做大官;只做过几任小官,到最后连个小官都丢了。不过,米癫对这些都不在乎,他说:“无官还一身轻哩!”
有个人和米癫的父亲米佐一起做过官,论班辈,米癫要喊他“叔太爷”。算起来跟他也有好多年的交情了,但这个米癫总是看不起他,因为这人专门巴结做官的。
一次,这人为了巴结一个欢喜书画的大官,就死皮赖脸地要求米癫替他画幅中堂,好让他去向大官拍马屁。
米癫这人你说他不癫,他又癫。这人说一次,他答应一次,答应就答应了三年,但嘴动手不动,还是没替他画。
有一天,这个人又来看米癫画画了,从早上到中午,又从中午到下午,他说一次,米癫答应一次,高低就是不动手。一直到了晚上,月亮升起来了,米癫走到书房里头磨墨了,这人又讲了:“你这刻就给我画张画吧!”米癫说了声:“是时候了,就替你画。”这个人咧嘴一笑,很开心。
米癫手脚刷刮,“哗啦哗啦”摊开纸,“呼噜”一下把圆砚台往上一坎,过了一刻,把画纸一卷,就交给这个人,并关照一声:“叔太爷,拿回家去吧。不过路上不能看噢,到家再看;路上要看,我不画第二次噢!”
这个人当面不好说什么,接过画就往家走。他越走越不顺心,到了千秋桥顶,心想:这个米癫拿我开心,还叫我路上不能看,这个不癫不识的!不叫我看我偏要看,路上看跟到家看还不是一样的看吗?他把画往桥上一摊,画纸刚刚掀开,只听“扑通”一声,什么东西跳到河里头去了。他往下一看,只见一个月亮悠悠地往下沉。水影里有两个月亮,一模一样的。他看准了才沉下去的一个,赶紧下去捞,这么一捞把水搅得动起来了,连真的假的都分不清了,哪还能捞得上来啊!没办法,他只好爬到岸上来。再一看啊,画儿成了白纸一张。他急忙跑回去找米癫,米癫对他说:“哪个叫你路上看的?我砚台一坎画出个月亮,叫你不要看,到家以后画上的墨就干了。现在月亮跑了,只怪你自己。我说过不再画第二张了!”
这个人没法了,只好怏怏地走了。从此之后,有人经常在有月亮的时候,站在千秋桥顶上往下看,水里就有两个月亮影子。人都说,一个是真的,一个是从画上跳下去的。
优婆夷素云
信佛教不出家者称“居士”,男的称“优婆塞”,女的称“优婆夷”。称得起优婆塞和优婆夷者,起码得懂得三戒五律。优婆夷素云,从八岁起就跟父亲学少林武术。开始先学拳术,后来又习棍术;长大了,枪刀剑戟,也学会了几套。十九岁那年,她跟着妈妈到江苏常熟去瞧姨娘。
姨娘家对门,住着一户姓郑的。因姨娘是灾荒年讨饭到常熟,卖到那里当童养媳长大的,而郑家的日子也很苦,所以姨娘从小到老,都和对门的郑家合得来。郑家有个小伙子,年方二十一岁,长得聪明伶俐,有才有貌。同时,他很爱习武,特别在“纵、跳、跃”上十分有功夫。高高的房屋,他一攒劲,指扣脚点,能很快到达房顶;走起路来,一天就是二三百里。人称他“飞毛腿郑灿”。
素云到姨家时间不长,听说郑灿武艺高强,邻居对门的,她就不断和郑灿在一起练拳习武。时间长了,两个人慢慢建立起了感情。后来听说郑灿学的也是嵩山少林寺的拳法,是少林寺的优婆塞。经过姨娘介绍,两人就定亲结了婚。
结婚以后,素云耐心向丈夫学习“纵、跳、跃”的技术,加上郑灿的精心指导,素云从腿上绑沙布袋练习走路起,直到带铁瓦走路,后来功夫练得能与丈夫比试,也能“日行三百里,夜走二百八”,飞檐走壁更是平常。
有一年,常熟县衙失火。当时郑灿是地保,他听说县衙起火,就连夜赶去,冒着烈火飞进二堂,将七品知县的大印抢了出来。知县将郑灿的功劳报给知州,知州下了文书,封赏郑灿为“有功地保”,有权越过乡里,执行县衙公务。
有一年六月,郑灿不幸害了伤寒病,长期不能执行公务,因此地保的职务,暂且由妻子素云承担。素云与郑灿一样,年富力强,同样是个好强的直性人。一天,有四户穷人来向她哭诉:他们几家合起来就三亩半好地,却被里长圈为庄园了,第二天就要动土建基,请素云给他们撑腰。要不然,他们四家十几口人就要出外逃荒要饭了。素云听后,宽慰他们一番,并说她一定帮助他们把事处理到底。
第二天,素云去找里长,劝里长不要侵占邻人土地。里长仗他有权,人多势众,不但不听素云的话,反而又占了一户穷人的菜园,圈起来作马棚、水池用,接着便大兴土木,声势好不惊人。这五户穷人又来向素云诉苦,素云鼓励他们到县衙去告状。
被侵占了土地的五户穷人,确实到县衙告状了,知县批下来文书:“不拘官宦百姓,皆不能侵占他人田地。违者按国法惩处。”素云拿着这张文书,让里长看。里长嘿嘿冷笑一声,二话没说,甩手就走。素云喝住他说:“限你明天拆基还地,不然王法不饶人。”
就在这天晚上,驿站传来火签,让地保郑灿赶天明把公文送到另一个驿站。那时候,小驿站九十里,大驿站百十里,不拘大小驿站,都得按规定时间传递文书,若有贻误,国法惩处。里长手执火签,再三来催逼,郑灿病得卧床不起,素云接过火签说:“交给我办。”
里长说:“火签非同小可,贻误了怎么办?”
“愿受国法惩处。”素云说罢,里长嘿嘿一笑走了。素云吃罢晚饭,安排好丈夫、儿子,就执签上路了。
里长下午在众人面前,被一个女人嘴抹刷了一顿,觉得丢脸。他贼心一动,派了个心腹管家,乘匹快马监视素云。途中素云若有劳累瞌睡之时,就趁机动手,结束素云性命,回来自有重赏。
走到距苏州不远的地方,天将半夜时分,素云却碰到一个农家孕妇,因急事去娘家,归来时途中生了孩子。素云无奈,一手托婴儿,一手搀产妇,送她们母子回家去。当她把农妇母子安排好以后,天已是三更多时分,素云的路程还有一半多没走呢!
里长的心腹管家,看到这种情况,心里想:时候已近四更天,她还有一半多路未走,天明还要返回来,别说她用脚跑,就是生出翅膀也难飞回去。于是他拨转马头,回常熟来,把这一情况报告给里长。里长听后,高高兴兴地睡觉去了。
素云呢?把产妇送回家后,一瞧天色不早,便解下两腿上的铁瓦,精神一抖,来个“风筝断线”之势,往前边驿站奔去。不到日头出来,她就带着交签返回家来。这时候,里长正逍遥自在地站在建造庄园的地方,瞧工匠砌砖。心想:素云,这次定受国法处治无疑了。谁知道素云已经归来,她来到里长面前厉声喝道:“你身为里长,目无国法,强占百姓田地;知县批文在此,令你停工,交还田地,你竟无视上差。此种暴行,必须制止。”她说罢随即命令工匠躲开,两脚一弹,两只胳膊一伸,飞上墙头;然后两脚踩住砖墙,三蹬两晃,“哗啦啦”一声,大梁落下来,墙壁也倒了。同时她也飞下地来。
这一举动,让穷人高兴得拍手叫好。素云握着铁拳,来到里长跟前,众百姓也愤怒地跟了上来。素云还没有开口,里长早吓得目瞪口呆,连连向众人作揖道歉:“小的错了,我如数偿还父老们的土地,我如数偿还父老们的土地!”
紫霞替嫁
秋月和春霞是一对双生女,两个人长得一模一样。个儿长得不高也不低,银杏眼,双眼皮,疙瘩鼻子,柳叶眉,一笑脸蛋上显出一对酒窝。秋月比春霞早落地一个时辰,把“姐姐”两字占走了;要不是春霞脸稍黑一点儿,谁也分不出她俩谁是姐姐,谁是妹妹。
姐妹俩长到十八岁,在一个黄道吉日同时嫁出门去。姐姐找了个女婿,温柔典雅,爱读书吟诗。春霞找了个女婿,粗鲁胆大,爱耍枪打尾。姐姐跟着掀书本女婿,嘴唇上也沾上不少墨水;春霞跟着耍枪女婿,也学会打尾狩猎了。
有一年大旱,赤地千里,五谷不收。穷人把榆树皮、桑树叶都吃完了,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人吃人的现象。少林寺和尚多,势力大,土地也多,春霞一家为了找活路,就人少林寺信佛习武了。春霞呢?除懂“三规五戒”以外,还会念许多佛经。为了靠近法名,她把春霞改成紫霞。当时,中岳嵩山一带的居士,都知道紫霞是个出色的优婆夷。
这年冬天,落头一场大雪的时候,一天黎明,紫霞刚刚练习罢武艺,脱去衣服正在洗冷水浴,“嘭嘭嘭”一阵敲门声传进院来。她急忙穿好衣服,开开门一看,原来是姐夫的侄子小五,背着姐姐家的妞妞爱枝,慌慌张张闯进屋来。没等紫霞问话,小五上气不接下气地就说起来:“姨呀……俺……不好了……俺叔被官兵抓走了……‘老奸霸’要卖俺婶娘啊!爹……爹让我把小爱枝偷偷送来了,姨……快,快想法救婶娘啊!”
小爱枝也拉住紫霞的衣角,哭着喊:“救妈妈呀!救妈妈呀!”
紫霞劝住他俩,问:“你叔啥时候被官兵抓走了?‘老奸霸’啥时候要卖你婶娘?”
小五揩着泪说:“三天前官兵抓走我叔父,今晚上‘老奸霸’就卖我婶娘,三更天就要‘过人’。要是隔过三更,就难见我婶娘的面了。”
紫霞思索了一阵,对丈夫说:“你在家照看小爱枝,我救姐姐去。”说罢她和小五就直奔姐姐家来,她两家相隔九十里路程,姐姐家又在黄河北岸,过去河,天就昏黑下来。路上,紫霞就和小五商量定,怕姐姐家大门口有人看守,决定翻后墙进院,先打发姐姐带上细软与小五翻过墙去,快步往嵩山来,逼嫁的事由紫霞一人见机行动。
进村后,两个人照计划跳进院内。姐姐正在屋里呜呜大哭,她看见紫霞进来,哭得更厉害。紫霞听街上已经打起二更,让小五扶着姐姐,带上行李越墙逃走。秋月与小五越墙逃走不长时间,从大门外进来几个打灯笼火把的人。“老奸霸”站在紫霞面前,拿出长辈的语气说:“这有啥哭!我侄儿被兵抓走了。谁不知道,下煤窑的人是埋了没死,当兵去的人是死了没埋。他那种身体,抓到队伍里还不是死得快。嘿嘿,你年轻轻的,熬寡有啥盼头。叔父为了你好,劳心给你找了个好家,现在就要‘过人’。路上你要规矩些,若是投河撞脑的,活剥你的皮。走!”紫霞假哭着动弹了两下,被两个汉子架出大门去,大门外边黑灯瞎火的,几个汉子七手八脚,就把紫霞卷进高粱秆箔里。
为啥卷进高粱秆箔里?那时候寡妇改嫁有个规矩:卖人方面许买人方面几个条件:一是“人”,二是“女人”,三是“活女人”。买方手从箔缝里伸进去,只要能摸到乳房和心脉跳动,不管女人老、少、憨、傻、丑、俊、瞎、瘸,就得“过人”。路上有条河,卖方将人送过河去,被卖的女人扭回头来,跪在河岸,对准村庄磕头烧“离别纸”(意思是与原夫永远别离了,不让原夫鬼魂再来打扰)一份,卖方主持人把脚模手印向“人契”上一捺,买方把钱款交给卖方主持人。这样就算是人、钱两清。
这天夜里,他们“过人”以后,七手八脚把紫霞架到小毛驴身上,走到黄河沿上,人和毛驴一齐上了船。船行到黄河南岸时,因为河滩湿,“老奸霸”提出就在船上办人、款交接手续。
这时候,紫霞仍然假装哭的样子,对着河北岸村庄烧了“离别纸”。“老奸霸”让随从打起灯笼,他便向“人契”上打起脚模手印。当“老奸霸”一手交“人契”,一手去接钱的时候,紫霞把盖巾一揭,双手掐住“老奸霸”的腰,像扔谷草捆一样,“扑通”一声,把他扔进黄河里。其他人一见这种情况,“咕咕咚咚”跪在船板上,磕头如捣蒜似的哀求紫霞饶命。紫霞厉声地对他们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该报不报,时辰不到,时辰一到,善恶皆报。买人的,今后,要打探清楚:不该嫁的人,不要上当去买。”少停,她对买方的人说:“你们携款回家去吧,这次你们上‘老奸霸’的当了。”
“老奸霸”的两个随从一听,嫁的不是秋月,却是会少林武术的秋月的妹妹春霞。他们看见掌柜的喂鱼去了,买方的人也走了,吓得他俩头磕得船板“嘭嘭”响,直喊:“奶奶饶命,奶奶饶命!”
紫霞对着他们说:“你们不要再跟着恶人为非作歹了,今后若再办坏事,我碰到时叫你们也去喂鱼鳖。滚!”两个随从像枪惊的兔子,连滚带爬地下船去了。
最后,紫霞向船工施了一礼,走下船来,骑着毛驴径直回嵩山而去。
王维买药结良缘
唐代著名诗人王维,在开元年间进士及第后并不忙着去做官,却是青衣小帽跑到一家乡间药店向一位卖药的少女求婚。你说怪不?原来他与那位少女有过一次奇特的交往。
王维还是在居士山隐读的时候,一天,他突然觉得周身不适,便到附近一家乡间药店去买药。他见柜台内站着一位少女,衣着素雅,秀丽端庄,心中不禁暗自惊奇:市井之中,竟有如此美好的女子,但不知其聪明与否,不妨试试她的才情。于是他上前施礼道:“姑娘,我刚才走得匆忙,忘了带药方,凭记忆说出几味,不知可否?”那姑娘见王维书生意气,一表人才,说话又彬彬有礼,就热情地答道:“敝店虽小,药材却也齐备。客官尽管开口无妨。”王维略略想了想,说道:“我一买宴罢客何为,二买黑夜不迷途。”姑娘笑着答道:“宴罢酒酣客‘当归’,‘熟地’岂怕路迷途?不知各要几钱。”王维一听,心里又是一惊,这小女子出口成章,果然不俗,于是连忙应道:“且慢,还有呢:三买艳阳牡丹妹,四买出征在万里,五买百年美貂裘,六买八月花吐蕊。”说到这里,他望了姑娘一眼说:“不知这几味贵店有否。”那姑娘接口答道:“牡丹花妹‘芍药红’,万里戍疆是‘远志’,百年貂裘乃‘陈皮’,秋花朵朵点‘桂枝’。当是这几味否?”“好!答得好。但还有两味:七买蝴蝶穿花飞,八买春闺一花蕾。不知可否?”姑娘听后脸露微红,朝王维瞟了一眼,莞尔一笑,答道:“春闱榜动蕾花露,‘香附’蝴蝶双双归。”王维一听,心中大喜,知道这是答应让他科考及第后再来求婚的。王维顿觉病情好转,全身轻快,回去后专心攻读。金榜题名后,他便急急忙忙地求婚来了。
康熙跪师
康熙皇帝是我国历史上有学问的君主之一,他治学态度严谨,从不人云亦云。为了考证“囊萤”能否照明读书,在行军途中,他曾让人捕了许多萤火虫装在白绫袋子里来试验,结果发现所谓“囊萤”读书,不过是对古人刻苦学习的夸张之词。
康熙皇帝有学问,治学态度严谨,这与他的启蒙老师知识渊博、教学有方和对学生要求严格是分不开的。
康熙皇帝的父亲——顺治皇帝,是个有远见的人,他希望将来继承他帝位的儿子能够成为一代明君,决心从小就对其进行严格教育和培养。这就需要为儿子物色一个不仅学问渊博,而且品德高尚的老师。为此,他把朝中的大官扳着指头算了一遍,不是有才无德,就是有德无才,没有中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