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妇幼保健
(一)妇女保健
1952年,成立县接生站,1958年,推行新法接生。1986年,全县新法接生率达90%以上。1997年起,每年均进行妇女病普查。2000年底,新法接生率达到了95.25%。2001~2005年,新法接生率从97.2%提升到98.3%;孕产妇死亡率从91.2/100万降至65.96/100万;住院分娩率由2000年的73.7%增加到2005年的90.24%;孕产妇系统管理率由73.3%增加到87.33%;产前检查率由94.1%增加到96.24%;孕产妇保健覆盖率由2001年的76.2%提高到2005年的87.73%。
(二)儿童保健
1952年,自治区卫生院为254名儿童进行健康检查。1954年为216名儿童进行健康检查。1955年后卫生部门每年对部分地区的儿童进行健康检查和疾病防治。1978年县妇幼保健站组织人员进行儿童病普查,1984年又进行一次调查,对患儿均进行了免费治疗。1994年起,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儿童系统保健管理,建立健全了儿童保健卡,进行常规系统管理。每年定期对5岁以下儿童进行健康检查和生长发育监测,宣传儿童多发病、常见病的防治常识。1998年,对7岁以下“四病”进行(腹泻、肺炎、贫血、佝偻病)调查,对患儿进行了免费治疗。
到2000年,各托幼园所儿童总患病率为38.7%。2000年以后,提高了婴儿多发病、常见病的防治,减少了因技术原因造成的婴幼儿的死亡,全县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逐年下降。2005年,全县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由2001年的28.7%、32.8%分别下降到18.47%、21.11%。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由2001年的68.2%提高到2005年的86.32%。全县出生低体重发生率由2000年的17.3%下降到了2005年的2.9%。
六、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2005年,天祝县被甘肃省委、省政府确定为2006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2005年10月制订了《天祝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试行)》。确定了参加新型合作医疗农牧民住院报销的起付线、报销比例、封顶线。截止2005年12月20日,全县共有148959人按每人10元的标准缴纳了个人费用,参加了合作医疗,收缴农牧民合作医疗资金148.96万元,参加率达85.89%。省、市、县三级财政补助223.44万元。
七、药政管理
(一)管理机构
2000年前,全县医药系统实行医药管理局、医药公司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的管理和经营形式,2001年,医药公司分设,成立武威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天祝藏族自治县分局。2005年7月,改为天祝藏族自治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实行省以下垂直管理,为行政执法机构。
(二)药材营销
80至90年代,全县医药机构形成了由医药公司下辖4个批发部、12个零售门市部、1个中药饮片加工厂,以县城为中心,覆盖全县各乡镇的医药商品流通网络。药品市场由过去的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药品流通进入了多渠道、少环节、开放式运营。1997年,医药系统进行体制改革,国营医药公司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国家持大股),2001年10月改制为民营企业(名称不变)。此后除医药公司所属零售网店外,一批个体药店先后开张,医药零售市场持续畅旺。处方外配成为药品销售的主要形式。药品经营企业从2001年的21家发展到2005年的61家。
(三)药政管理
1994年,成立了县加强药品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对全县医药市场进行清理整顿。1998年,县药品监督管理局成立后,行使药品监督管理的行政执法职能,结束了药品监督管理长期存在多头分散、政出多门的旧体制。至2000年,共检查医药经营门店、卫生院(所)、个体诊所72家,查封无证经营药店2家、无证个体经营户7户、个体诊所3家,取缔游医药贩2家,查出假冒伪劣药品合计总金额4.2万余元。2002~2005年,共销毁(监督检查查处和主动要求销毁的)假劣化学药品4617个品种(批次),10.28万盒(瓶、袋),标值22.49万元;中药材及中药饮片600个品种,534公斤,标值1.49万元;医疗器械189个品种(批次),8411(支、件、具),标值3.18万元。查处违法违规药品经营、使用案件84件,没收非法所得0.58万元,罚款5.38万元。
第八节体育
一、传统体育
主要有赛马和马术。
天祝赛马和马术历史悠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大部分赛马会由措哇主办,一切费用按户摊派,有的有措哇资金支付。1952年举行了首届赛马大会,同时应甘肃省第一届体育筹备委员会邀请,派代表队参加了马术表演。1959年,在全省赛马大会上,天祝县代表队在10000米、2000米两个项目赛马中分别夺得第一名和第二名。1980年8月1日,在抓喜秀龙滩举行了县庆30周年赛马大会。1984年8月,举行了县庆34周年赛马大会,9月,为迎接班禅大师视察天祝,举行了盛大的走马表演。1985年后,乡镇赛马会日渐兴盛。此后至2005年,全县在每次县庆期间或旅游节期间,均要举办盛大的赛马活动。
马术表演也是天祝的一项传统体育活动。主要项目有:飞马拾物、蹬里藏身、奔马射击、马上站立、马上倒立、马上跨障。
此外,传统体育项目还有:摔跤、赶喽喽(俗称赶猪)、拉扒牛(犟扳颈)、射箭、射击、打抛肚儿、蹬棍、驮驮子、棋类、轮子秋、打梭。
二、体育竞赛
1959年,天祝县举办了第一届青少年田径运动会。1974年8月,运动员石正俭参加了在宝鸡举行的全国田径分区赛,获100米、200米两个项目的第一名。1978年,县体委组织射击队,队员王冬梅被甘肃省体委选拔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全国第一届农民运动会。1989~2005年,天祝县共举办全县性的各种体育比赛50次。参加地级田径运动会7次,参加全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3次,射击竞赛9次,田径比赛2次。1994年在肃南举办的甘肃省第三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走马比赛中,取得了3个第一名、2个第二名、11个第三名。1998年在武威举办的甘肃省第四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走马项目比赛中,取得了2个第一名、2个第二名、3个第三名;押架项目比赛中,取得了2个第一名、1个第三名。射击在1989~2000年省上举办的各类射击竞赛中,分别获得了4个第二名、6个第三名。参加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2次。其中,在1995年10月于云南昆明举办的全国第五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天祝的赵吉昌在1000米走马项目比赛中获得第四名,王生海获得个人道德风尚奖,代表队获得了集体道德风尚奖。在1999年举办的全国第六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西藏赛区的马上项目走马1000米、2000米比赛中,天祝的韩正文获得第二名,马国权获该赛区个人道德风尚奖,赵吉昌获北京赛区道德风尚奖。2001~2005年,共举办全县性的各种体育比赛12次;参加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1次;全省民运会2次,马上项目、押架获5金、5银、3铜的好成绩;参加全省射击比赛3次,获1金、3铜;参加全省运动校、传统校、重点校运动会2次,成绩良好。参加全省残疾人运动会1次,获2金1银。
2006年天祝县组团参加首届市运动会,参加9个大项和76个小项的体育竞赛,共获得金牌16个,银牌22个,铜牌22个,并获得运动会团体比赛道德风尚奖。
三、场地设施
1952年,全县有体育场20个,占地面积7228平方米。1957年,全县有体育场地41个,占地面积1.45万平方米。1988年,全县各类体育场地已达175个,总面积达4.93万平方米。1992年以后,全县196个行政村,达到1场1室(篮球场1个、活动室1个),总面积8.58万平方米;自然村每村均有篮球场,总面积2.94万平方米。天祝一中建成400米标准田径场1处,天祝二中、天祝三中、新华中学建成半圆式300米、350米田径场各1处。1992年2月,建成县城第1处半圆式灯光球场,能容纳观众2000名。1996年,对原射击靶棚进行修缮,维修后的射击靶场可承办省、地射击训练和竞赛。2000年5~7月,投资32万余元,在石门沟自然风景区建成全省第一个1000米标准赛马场,占地70200平方米(290米×18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