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桌次席位的安排
1)桌次的安排
正式宴请一般要排桌次。首先是主桌的安排。在大型宴会中,应安排主桌,让主人和主宾就座。其余各桌的安排,应考虑到人的年龄、性别、职业、兴趣及语言是否相通等因素。桌次安排的原则:以主桌为准,近高远低,右高左低。
2)席位的安排
正式宴会一般都事先排好座次,以便宴会参加者入席时井然有序;同时也是对客人的尊重。安排座次时,应考虑以下几点。
①以主人的座位为中心。如有女主人参加时,则以男主人和女主人为基准,以靠近者为上,依次排列。
②要把主宾及其夫人安排在最尊贵显要的位置上。通常做法是以右为上,即主人的右手是最主要的位置;其余人员,按礼宾次序就座。
③在遵照礼宾次序的前提下,尽可能使相邻就座者便于交谈。例如,在身份大体相同时,把使用同一语种的人排在邻近位置。
④主人方面的陪客,应尽可能插在客人之间就座,以便同客人接触交谈,避免自己人坐在一起。
⑤夫妇一般不相邻而坐。西方习惯,女主人可坐在男主人对面,男女依次相间而坐,女主人面向上菜的门。我国和其他一些国家,不受此限。
⑥译员可安排在主宾的右侧,以便于翻译。有些国家习惯不给译员安排席次,译员坐在主人和主宾背后工作,另行安排用餐。
⑦在多边活动场合,对关系紧张、相互敌视的单位和个人,应尽量避免把座次排在一起。座次排妥后,应设法在入席前通知出席者,并现场对主要客人进行引导。
通知座次的办法有以下几种。
①较大型宴会,以在请柬上注明座次为最好。
②中小型宴会,可在宴会厅门口放置一张座次图,标明每个人的座次,请参加者自看。
③有的小型宴请,也可以口头通知,或在入席时由主人及招待人员引导。在每个座次上均应放置书写清楚的座次卡,如果是多桌次的宴会,还应在每个桌上放置桌次牌。桌次牌可在宴会开始时放置,入座完毕后撤去。
4.宴请的过程
举行宴会,主人应站在大厅门口迎接客人。正式宴请,男女主人应共同迎接来宾。社交活动及家庭宴请,一般女子在前,男子在后。单位团体组织宴请,参加迎宾的人应按职位高低依次排列。客人握手后进入休息厅,如无休息厅可直接进入宴会厅,但不入座。当主宾到达后,主人即陪同主宾进休息厅。这时如尚有其他客人陆续前来,可由其他迎接人员代表主人在门口迎接。主人陪同主宾进入宴会厅,全体客人就座,宴会正式开始。如休息厅较小,或宴会规模大,也可请主桌以外的客人先入座,主宾最后入座。
如双方有讲话,按西方习惯,一般安排在热菜之后,甜食之前;我国的做法一般为入席先讲话,后用餐。冷餐、酒会的讲话时间可灵活掌握。讲稿可事先交换,由主人一方先提供。正式宴会,吃完水果后,主人与主宾起立,宴会即告结束。按西方习惯,上完咖啡或茶,客人即可开始告辞。主宾告辞时,主人送主宾到门口,原迎宾人员按顺序排列送客。
13.4.3参加宴请的注意事项
1.应邀
对于别人的邀请,应及时给予答复,以便主人做出安排。出席宴请活动要准时,一般早到或迟到几分钟不算失礼,但如果迟到15分钟以上,应及时通知主人。
2.问候
应邀参加宴请时,到达后应首先向主人问候。有时女客人带一束表示友谊的鲜花,或者带点小礼品送给女主人,主人会感到高兴。
3.入座
入座的时间应听从主人的安排。男宾应帮助其右边的女宾挪动一下椅子,待女宾入席后再帮助她将椅子往前稍推,使其身体离桌边半尺左右为宜。男宾在女宾坐下后再坐。
4.餐巾的使用
客人进餐时应把餐巾铺在双膝上,以免弄脏衣服。要先等主人摊开餐巾后,客人们再摊开餐巾,否则便是失礼。中途离席时应把餐巾放在椅子上。餐巾放在桌子上就意味着你不想再吃了,招待员就不再给你上菜了。餐桌上的毛巾是用来擦手和擦嘴的,不可以用于他用。
5.开始用餐
应等全体客人面前都上了菜,主人或主宾示意后再开始用餐。在主人或主宾拿起筷子以前,客人不要自行用餐。用餐时不要发出声音,特别是喝汤时。
6.餐具的使用
汤匙是座前最大的一把匙,放在盘子右边,不要错用放在桌子中间的那把较小的匙,那可能是甜食匙。右手用刀,左手持叉。若只用叉子,也可用右手持叉。使用刀时,不要将刀刃向外,更不要用刀送食物入口。切肉时应避免刀切在瓷盘上发出响声。吃面条时,可以用叉卷起来吃,而不要挑起来吃。谈话时,可不必将手中的刀叉放下,但做手势时则应将刀叉放下,不要手持刀叉在空中比画。中途放下刀叉,应将刀叉呈八字形分开放在盘子上。用餐完毕,则将刀叉并拢在一起,放在盘子里。
7.交谈
客人在餐桌上可以自由交谈,但不可嘴含食物与人交谈,也不可只与熟人交谈而冷落其他人。交谈时可以选择轻松愉快的话题,但要避免影响用餐心情的话题。
8.入席和散席
入席和散席均以主人起座和招呼为准。告别时则由男宾先与男主人告别,女宾与女主人告别,然后交叉告别,再与其他成员告别。告别时应向主人致谢。
13.5赞助活动
赞助活动是社会组织向某一社会事业或社会活动无偿地提供资金或实物支持,以获得一定形象传播效益的公共关系专题活动。这种活动作为一种有效的公共关系手段,是一种信誉投资和感情投资行为,可以使提供赞助的组织与赞助的项目同步成名。
13.5.1赞助活动的作用
1.扩大影响
社会组织通过赞助活动,可以大力吸引新闻媒介的关注,从而使其成为公众的注目点,创造新闻报道的机会。因为赞助活动带有明显的“利他”性质,这比普通广告更具有说服力和影响力。这样,社会组织就可以通过新闻媒介扩大其影响,提高组织及其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因为社会组织非常之多,公众有可能对谁都不了解。通过赞助,一个社会组织能重复利用它的商标、代表色、特有的印刷工艺手段及其他形象刺激公众的感官,以增强人们对其组织标志的识别。比如,2008年联想赞助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各个运动场馆内都可见到联想的商标及印有联想商标的设施,其代表色——蓝色给人以舒适的感觉,增强了公众对组织标志和名称的识别,加上新闻媒体的连续报道,使社会组织及其商标名称重复出现在公众面前,并渗透到公众的心理。
2.树立形象
组织通过赞助活动,可以树立自己关心社会、乐于回报社会的良好形象,从而增进与公众之间的感情,进而获得他们的有力支持与合作。尤其赞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能够密切与社区公众及其他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同时赞助活动也可以证明社会组织自身的经济实力,得到公众的信任。赞助活动是社会组织向社会表示其承担责任与义务,与政府、社区搞好关系的有效方式之一。因此,社会组织致力于举办社会公益事业的赞助活动,可以得到政府与社区的支持,获得公众的普遍好感。形象是组织的无形资产,好的形象得以树立,自然也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13.5.2赞助活动的类型
社会组织赞助活动的对象和内容非常广泛,常见的类型通常有以下几种。
1.赞助体育活动
这是组织赞助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与体育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公众对体育运动的兴趣日益增加。赞助体育活动可以大大提高组织的社会知名度,广泛而深刻地影响公众对组织的态度。例如,安踏集团以赞助中国体育运动发展为己任,通过对体育运动的多次赞助,使得原来是小型的民营企业发展成为国内知名的体育用品公司,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赞助体育活动包括赞助体育设施的购置、场馆的建设、某些体育活动的开展、提供比赛用品或奖金等。一般常以赞助大型体育比赛为主,它可以由一个组织独立举办,也可以由数个组织联合举办。
2.赞助社会慈善和福利事业
为各种需要社会救助的人,如孤寡老人、残疾病人、福利院儿童等,提供物质、经费帮助,开展服务活动,以及济贫、捐助灾民,既是社会组织向社会表明履行社会义务的重要手段之一,又是社会组织改善与社区、政府公共关系的重要途径之一。
3.赞助文化活动
赞助文化活动,不仅有利于文化事业的发展,提高民族文化素质,而且可以培养组织与公众的良好感情,提高组织的社会效益与美誉度。
常见的赞助文化活动包括:赞助文艺演出、比赛和演唱会,赞助科学与艺术研究,赞助学术理论活动,赞助电影的拍摄,赞助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与播映,赞助图书的出版发行,赞助节日庆典与游园活动,赞助各种展览活动,赞助年鉴和各种技术手册的制作,等等。
4.赞助教育事业
教育是立国之本,发展教育事业是一个国家的基本战略方针。组织赞助教育事业是一举两得的事情,既有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又使组织得到关心教育的好名声。
赞助教育的形式很多。组织可以赞助学校专项经费,如出资建立教育基金会,奖励出色的学生和教育工作者,赞助修建、修缮校舍或场地;也可以给学校以物质方面的赞助,如赞助购置教学设备、器材,赞助购置图书等。
5.赞助设立专项奖励基金
组织赞助设立专项奖励基金是组织承担社会责任、推动社会进步的具体体现,它不仅能促进所奖励的专业或事业的发展,而且能使组织得到综合社会效益的回报。例如,香港金利来集团有限公司捐资,以公司董事局主席曾宪梓先生的名义设立曾宪梓教育基金会,从1993年开始设立高等师范院校教师奖,促进了我国师范教育的发展。
13.5.3赞助活动的步骤
赞助活动是一种综合性强、涉及因素多的系统工程,无论是事先或事后,都有大量细致、琐碎的工作要做。
1.赞助活动的调查论证
不论是社会组织主动选择其他组织或项目予以支持,还是接受其他组织或个人的赞助请求,都应该首先进行详细、周密、科学的调查论证。
(1)要研究组织自身的有关情况,以及本组织的公共关系现状、组织的公共关系目标与政策等,以此作为制定赞助政策、选择赞助方向、决定赞助金额的基础。
(2)要调查掌握赞助对象的有关情况,包括赞助对象(组织)的业务内容、经营状况、经济实力、社会信誉、公众关系、面临的问题、公众的评价等因素,挑选信誉好、影响力大的赞助对象。
(3)要详细了解赞助项目的具体情况,包括该项目提出的背景,对社会与公众的影响力,公众对其可能出现的心理反应,项目需要花费的财力、物力与人力情况,操作实施中可能出现的困难与问题等。
(4)进行赞助成本与效果比例的分析,主要分析该赞助活动所需要付出的成本与组织所获得的综合效益之比。成本分析包括组织付出的全部财力、人力与物力,它包括前期调查、策划、分析及具体实施赞助活动全部过程所花费的成本。综合效益包括赞助活动所能获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前期比例分析是为了保证组织和社会都同时受益。
(5)要组织一个专门的赞助委员会,负责赞助事宜。主要负责调查了解,进行成本、效果分析,以及在实施过程中的全部操作与协调工作。特别是防止出现各种赞助活动互不关联、偏离组织的整体赞助主题的现象。
2.制订赞助计划
在调查论证的基础上,由赞助委员会根据组织的赞助方向和赞助政策来制订一个赞助年度计划。这个赞助年度计划一般包括以下内容:赞助对象的范围、赞助费用预算、赞助形式和赞助宗旨等。赞助计划可以协助管理当局控制赞助的范围,防止赞助的规模超过组织的承受能力,并节制浪费现象,做到有的放矢。
3.审核和评定赞助项目
每进行一次具体项目的赞助,都应由赞助委员会对此项目进行详细的分析研究,结合该年度的赞助计划进行逐项的审核评定,确定此项目赞助的可行性。审核评定的内容包括赞助的具体方式、赞助的款额及赞助的时机等。
4.赞助活动的落实
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组织应派出专门的公共关系人员或专门的工作班子负责赞助活动的具体实施。对整个赞助活动中的项目或各个环节,应分派具体人员负责落实,各负其责,互相配合,以免某个环节落空或出现失误。在实施赞助计划的过程中,公共关系工作人员应充分运用各自有效的公共关系技巧与方法,使组织能尽量借赞助活动扩大其对社会的影响。
5.检测赞助效果
赞助活动是组织重大的公共关系实务活动,因此,在每次赞助活动结束时,都应该对赞助的效果进行检测与评价。
首先,应该广泛收集公众、传播媒介、受赞助组织等各方面对此次赞助的看法、评价,综合归纳赞助效果。其次,应将赞助效果与原计划对照,看看完成了哪些预定的指标,找出完成和未完成的原因,总结此次赞助活动的经验与教训,找出不足之处,以一定的格式写出总结报告,为以后的赞助活动提供参考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