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伊斯兰教继承法的意义
伊斯兰教继承法,体现了早年阿拉伯人的互助精神和重视宗教道德训谕的思想。伊斯兰教的遗嘱继承租亡人临终前的遗赠,使那些被排除法定继承权的孤儿、远亲、贫民和在亡人生前可以各种方式给予过帮助的邻里好友,有机会得到一些周济。伊斯兰教法特别强调维护孤儿的财产继承权利,《古兰经》特别规定要用遗产的一部分周济在场的孤儿和贫民,并指出:“你们应当把孤儿的财产交还他们,不要以[你们的]恶劣的[财产],换取[他们的]佳美的[财产];也不要把他们的财产并入你们的财产,而加以吞噬。这确是大罪。”《古兰经》告诫人们:“你们当试验孤儿,直到他们达到适婚年龄;当你们看见他们能处理财产的时候,应当把他们的财产交还他们;不要在他们还没有长大的时候,赶快浪费地消耗他们的财产。富裕的监护人,应当廉洁自持;贫穷的监护人,可以取合理的生活费。你们把他们的财产交还他们的时候,应当请人作见证。”伊斯兰教如此重视对孤儿的遗产继承权利的保护,这同伊斯兰教的宗教道德伦理是相一致的。伊斯兰教法在法定的财产继承权利的规定面前,要求人人平等并鼓励人们将遗产中的一部分周济亲戚、孤儿和贫民,这些完全符合伊斯兰教行善济贫的思想。在先知穆罕默德传达的真主的训言中,就要求自己的教胞相互以兄弟对待,那些经济上比较宽裕的人应该帮助那些窘迫者。早年的阿拉伯人,一直把“天下穆斯林皆兄弟”作为与自己教胞相处的箴言。《古兰经》对遗产继承考虑到了孤儿、贫民和未成年人的经济利益,这不仅反映了早年阿拉伯人的互助精神,而且也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进步。
(二)夫妻关系的家庭伦理观
1.夫妻平等的家庭伦理观
蒙昧时期,妇女被当作一种动产,只尽义务,不享有权利。伊斯兰教兴起之后,穆罕默德号召打破狭隘的部落思想与原有的宗教观念,提倡男女平等。(古兰经》云:“众人啊!你们当敬畏你们的主,他从一个人创造你们,他把那个人的配偶造成与他同类的,并且从他们俩创造许多男人和女人。这里,《古兰经》从人类起源史的角度明告世人,男人和女人是完全平等的,人类既出于父也出于母,是父与母合力的结果。《古兰经》谕示:“我绝不使你们中任何一个行善者徒劳无酬,无论他是男的,还是女的——男女是相生的。”在这里,进一步强调了男女的权利和地位是平等的。在现实生活中,只仅仅存在着两性的差别,而绝不存在两性之问地位上的悬殊或差异。
有些人认为《古兰经》中强调的家庭伦理是一种夫权至上的家庭伦理,这是一种误解,从《古兰经》的基本精神来看,它是一种提倡夫妻平等的家庭伦理观。
《古兰经》指出:“你们的妻子好比是你们的田地,你们可以随意耕种。你们当预先为自己而行善。”这句话经常被人所曲解,人们往往认为伊斯兰教法似乎已授予丈夫绝对统治权,对妻子就像对待田地庄稼一样可随意宰割,实际上,这只是一个比喻句,它所讲述的是像农夫对待田地一样,精心耕作、育苗、浇灌,爱护备至,切盼秧苗成长、果实丰收。难道有农夫故意伤害、践踏田地里的农作物的吗?再说,如果从支配权去理解,认为农夫有权支配自己的田地,而别人无权侵犯、染指,那么,把妻子比作田地,不这正好说明丈夫对妻子有合法权与保护权而别人无权占有与控制吗?更何况后面的句子是“你仇当预先而行善”,而不是要人随意摆布、虐待、宰割。这里,有关“田地”的比喻旨在强调丈夫的职责和夫妇像共同培育庄稼一样,也要共同培育他们的子嗣。
马坚教授在50年代出版的《古兰经》上册带注的译本中,曾对此节加了尾注说:“妻室生产儿女,犹如田地生产五谷,故称妻室为田地,是隐比法。这是指示我们婚姻的目的是种族的绵延。农夫为种植而选择肥沃的田地,丈夫也当为生育而选择贤淑的妻室。”这里所作出的解释,基本精神与不少注疏家的理解大体吻合。
2.夫妻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伊斯兰教非常重视家庭,认为家庭是建立在伊斯兰社会的基础上。在家庭中,伊斯兰教法认为夫妻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是相同的,要求夫妻之间互敬互爱,互相帮助,和睦相处,共同幸福。《古兰经》把夫妻关系表述为“她们是你们的衣服,你们是她们的衣服”,就是说彼此要互相体贴、互相慰藉,同时,夫妻还要“互相爱悦,互相怜恤”,这也是组成和睦的穆斯林家庭的标准。为了使家庭更加和谐美满,伊斯兰教法对夫妻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提出了一些相应的要求。
(1)丈夫的权利,妻子的义务
在伊斯兰家庭中,相对于妻子来说,丈夫享有更多的权利。《古兰经》指出:“她们应享合理的权利,也应尽合理的义务。”那么,妻子的义务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呢?归纳起来,有以下五个方面:第一,忠于丈夫,尊重丈夫。夫妻之间的尊重、忠诚本来是相互的,但伊斯兰教法特别注重妻子对丈夫的尊重和忠诚,认为为人之妻,应该洁身自好,做一个“忠贞不谕”、“温顺的贤妻”。第二,严守家庭秘密,维护丈夫的尊严。《古兰经》指出,贤淑的女子是顺从的,是借真主的保佑而保守隐微的。这里告诉人们,每个家庭都有一些不宜外露的秘密,作为家庭的女主人、丈夫的妻子,更需要做到严守家庭的秘密,特别是要维护丈夫的尊严。第三,保护家庭财产。每个家庭除了特定的家庭成员以外,最重要的就是财产,财产是每个家庭存在的物质基础。尽管家庭财产有所不同,但对于每个家庭都非常重要,这就要求妻子在任何时候都有义务保护好家庭所有财产,不能让家庭财产人为地外流和损失。第四,养育子女,料理家务。尽管养育子女、料理家务,是夫妻双方共同的责任,但一般来说,由于母亲其天赋禀性,她们的心细,能给孩子以无微不至的关怀,因此,母亲比父亲更善于养育子女,把家里收拾得更好。第五,与丈夫同甘共苦,同舟共济。女子一旦与男子结婚,就是一项承诺,一种神圣的契约,她就必须准备与丈夫同甘共苦,白头偕老,即使遇到困难,当家庭处于逆境时,也不能怨天尤人,唉声叹气,而应与丈夫同舟共济,共渡难关。
(2)妻子的权利,丈夫的义务
伊斯兰教认为,妻子的权利、丈夫的义务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在物质上,丈夫必须给妻子提供衣、食、住、行、用等物质生活资料。做丈夫的,必须尽自己最大努力来满足妻子在生活上的需要,当然,妻子对生活上的需要要适度。同时,丈夫赠与妻子的聘礼不得收回,必须由妻子自己自由支配。第二,在精神上,丈夫要体贴、关心、爱护、尊重妻子,不能无故怀疑猜忌妻子,也不得伤害、虐待妻子,更不得随意动手打妻子。《古兰经》要求丈夫“善待她们”,穆罕默德还要求穆斯林男子仔细倾听并尊重妻子的意见,当她有好主意时,就应加以采纳。第三,丈夫有义务给妻子教授基本的宗教道德常识和一些关于穆斯林应遵守的道德准则,以使其具备坚定的信仰和良好的道德品质,远离不良行为。第四,丈夫也应帮助妻子干一些家务活。家庭是夫妻共同的,夫妻双方有共同承担劳动的义务。因此,做丈夫的要帮助妻子做一些家务活,穆罕默德本人就是一位干家务的能手,他常常缝衣、挤羊奶,为穆斯林男子树立了榜样。
总之,伊斯兰教要求夫妻双方互相尊重、互相容忍。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夫妻各有优点和不足,双方在相处时应做到刚柔相济、优势互补,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以共同建立和睦相处、美满幸福的家庭。
(三)父母与子女关系的家庭伦理观
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作为人伦关系的一个方面,在《古兰经》中同样作出相当多的规定。由于《古兰经》规定一个男子可以同时娶一至四个女子为妻,因而父母子女关系就比一夫一妻制家庭复杂得多,但不管怎样复杂,父母与子女遵循的伦理道德规范就是要做到父(母)慈子(女)孝。要做到这一点,对于父母和子女来说,都应享有合理的权利,也应尽合理的义务。
1.父母的义务,儿女的权利
首先,父母负有抚育儿女的不可推卸的义务,不得剥夺子女的生存权。父母不得用杀害或活埋的办法而侵犯子女的生存权,《古兰经》明确指出:“你们不要因为怕贫穷而杀害自己的儿女,我供给他们和你们。杀害他们确是大罪。”这就是说,每个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无论他们诞生在富裕或贫穷的家庭,都有生存的权利,这个权利是人人都有酌,往何人包括父母在内都不能加以剥夺。另外,《古兰经》特别规定,要保护女婴的生存权,严禁抛弃和杀害女婴。这一点在当时是有重要意义的。在伊斯兰教产生前,当时的阿拉伯社会普遍存在杀害女婴的现象。《古兰经》写道:“当被活埋的女孩被询问:‘你为什么罪过而遭杀害?”在当时,导致杀害女婴的这种罪恶行为,原因不仅有经济方面的,也是传统社会的弊端所造成的。当初阿拉伯社会以游牧为主,部落之间战争连绵不断,造成了尚武的习性。那时的战争需要勇敢骠悍的男性,这就造成了重男轻女的现象,生下女孩时甚至就加以活埋和杀害。《古兰经》针对这种陋习严厉加以谴责,颁布了溺死女婴为大罪的经文。《古兰经》揭露道:“当他们中的一个人听说自己的妻子生女儿的时候,他的脸色黯然失色,而且满腹牢骚。他为这个噩耗而不与宗族会面,他多方考虑:究竟是忍辱保留她呢?还是把她活埋在土里呢?真的,他们的判断真恶劣。”可见,在当时情况下女婴出生后连生存权也成了问题。《古兰经》说,“难道男孩归你们,女孩却归真主吗?然而,这是不公平的分配。”这里要求人们,不要杀害自己的儿女,尤其对女婴更应如此。伊斯兰教认为,不管出于什么原因,杀害自己的儿女尤其是女婴都是一种残忍的野蛮行为,应严加禁止。穆罕默德曾经要男人和女人在归信伊斯兰教时的誓言中,发誓不杀害他(她)们的儿女。《古兰经》说:“先知啊!如果信女们到你面前来与你誓约:她们不以任何物配真主,不偷盗,不通奸,不杀自己的儿女,……那么,你当与她们誓约,你当为她们向真主告饶。”由此可见,《古兰经》严禁杀害女婴,这种观点在当时是非常进步的,从而消除了当时东方社会普遍存在的这一愚昧无知而极其丑恶的现象。
其次,父母应平等对待自己的儿女。在当时社会里,一个家庭存在众多的儿女,这是很普遍的。因此,父母是否平等对待儿女至关重要。伊斯兰教认为,父母对于所有的儿女应当一视同仁,一律平等,不得有所偏爱,以便他们不约而同地敬重和孝顺父母。在伊斯兰教法中,禁止父母在以物品给予子女时毫无理由的厚此薄彼,以免其中有的儿女怀恨在心,燃起仇恨和恼怒之火。据艾b·达伍德圣训的传述说:“对于不义的事情,你不要来请我作证人。的确,你的孩子们,你应该公平地对待他们,这是他们应享的权利,正如你应享的权利,就是他们应该孝敬你们一样。”穆罕默德也说过:“你们应该敬畏真主,应该公平地对待你们的儿女。”同时,伊斯兰教法也认为,如果个别的儿女有残疾病症,需要特别关照者,那么在财产的享有上。比其他无病痛的兄弟姐妹占优势是可以的。
再次,子女应拥有享受较好的福利和教育的权利。伊斯兰教认为,父母应关怀照顾、教育培养自己的子女,做家长的不得有所疏忽和失职。穆罕默德曾说:“你们中的每一个人都如同是牧羊人,每个牧羊人都负责他所牧放的羊群。”穆罕默德平素就很爱孩子,他一再强调爱孩子是穆斯林社会应有的特征之一。他要求每一个父母照顾好自己孩子的饮食起居,关心孩子的教育问题,让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良好的教育主要包括信仰、品质、待人接物的礼貌以及将来的谋生能力和服务人群、贡献社会的具体本领等,从而使孩子长大后成为有益于社会自身、有益于家庭、有益于社会的有用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