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脑脊液检查,鉴别结合性脑膜炎与病毒性脑炎最有意义的项目是:( )
A.脑脊液的透明度
B.脑脊液的压力
C.糖和氯化物是否降低
D.脑脊液细胞数
E.蛋白质增高的程度
7.化脓性脑膜炎最可靠的诊断依据是:( )
A.急起高热、惊厥、昏迷
B.剧烈头痛、喷射状呕吐
C.脑膜刺激征阳性
D.脑脊液细胞数明显增高
E.脑脊液中检出化脓性细菌
8.10个月患儿,低热、嗜睡7天,时有呕吐、咳嗽,家中无结核病人。
查体:烦躁不安,前囟稍隆起,颈抵抗,心、肺无异常,肝、脾轻度肿大。脑脊液:外观清亮,WBC250×106/L,N0.30,L0.70,潘氏试验(+),氯化物96.8mmol/L,葡萄糖1.63mmol/L,OT试验(-)。最可能的诊断是:( )
A.化脓性脑膜炎
B.病毒性脑炎
C.结核性脑膜炎
D.隐球菌性脑膜炎
E.中毒性脑病
9.4岁男孩,5天前咳嗽、流涕,体温38.5℃,曾诊断“上感”,对症处理无效,精神差,嗜睡,间有呕吐,晨起抽搐,继而昏迷,就诊时心跳已停止,抢救无效死亡。脑脊液:外观清亮,细胞数280×106/L,N0.20,L0.80,蛋白质500mg/L,葡萄糖4mmol/L,氯化物118mmol/L。分析死因,你认为下列哪种病最有可能:( )
A.化脓性脑膜炎
B.病毒性脑炎
C.中毒性脑炎
D.结核性脑膜炎
E.败血病
10.6岁女孩,高热、头痛、呕吐2天,昏迷1天,2天前曾排稀便数次,无脓血,皮疹(-),心、肺(-),脑膜刺激征(+),双侧巴氏征(+),大便常规无异常。血象:WBC6×109/L,N0.30,L0.70。最可能的诊断是:( )
A.中毒性脑病
B.中毒性菌痢
C.化脓性脑膜炎
D.结核性脑膜炎
E.病毒性脑炎
11.1岁患儿,高热、呕吐9h,体温40℃,面色青灰,嗜睡,前囟隆起,颈软,咽充血,心、肺(-),腹软,肝、脾不肿大,克、布氏征(-)。
血常规:WBC16×109/L,N0.78,L0.22。脑脊液:外观清亮,细胞数10×106/L,蛋白质300mg/L,葡萄糖3.6mmol/L,氯化物115mmol/L。最可能的诊断是:( )
A.急性胃炎
B.中毒性痢疾
C.早期化脓性脑膜炎
D.瑞氏综合征
E.严重的上呼吸道感染
C型题
第12~13题
A.脑脊液中糖定量降低
B.脑脊液中白细胞数明显增多(>1000×106/L)
C.两者均有
D.两者均无
12.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
13.流行性乙型脑炎:( )
第14~16题
A.肛拭子或生理盐水灌肠镜检粪便,可见白细胞或脓细胞
B.高热、抽搐、昏迷
C.两者均有
D.两者均无
14.中毒性痢疾:( )
15.乙型脑炎:( )
16.脑型疟疾:( )
第17~18题
A.皮肤花纹
B.意识障碍
C.两者均有
D.两者均无
17.中毒性痢疾:( )
18.乙型脑炎:( )
第19~20题
A.脑膜刺激征
B.脾脏肿大,明显贫血
C.两者均有
D.两者均无
19.脑型疟疾:( )
20.乙型脑炎:( )
X型题
21.可帮助鉴别乙脑与脑型疟疾的是:( )
A.发病季节
B.脾肿大
C.血常规检查,脑型疟疾常有贫血
D.流行病学史
E.意识障碍的程度
二、简答题
1.何谓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2.试述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主要临床表现。
3.试述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治疗原则。
参考答案
选择题
1.C 2.D 3.D 4.A 5.E 6.C7.E 8.C 9.B 10.E 11.C 12.C13.D 14.C 15.B 16.B 17.C 18.B19.C 20.A 21.BCD
简答题
1.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是由多种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螺旋体、朊毒体等)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的发热、头痛以及其他颅内高压综合征、抽搐、意识改变和局灶性神经症状、体征等脑部临床表现。感染进展迅速,能在短期内造成死亡或终身损害。
2.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主要临床表现是有发热、头痛、呕吐(呈喷射性呕吐)。
3.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治疗原则是:
(1)病因治疗。
(2)对症治疗:包括卧床休息,降温,降低颅内压,抗抽搐药物应用,补液纠正酸碱失衡、电解质紊乱及支持治疗,呼吸衰竭的治疗,促进脑细胞代谢药物的应用,改善微循环,增加脑灌流量,苏醒剂的应用。
六、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
一、选择题
A型题
1.第一个应用于临床的抗生素是:( )
A.磺胺药
B.氯霉素
C.土霉素
D.青霉素
E.四环素
2.控制深部真菌感染最有效的药物是:( )
A.制霉菌素
B.酮康唑
C.两性霉素B
D.灰黄霉素
E.氟康唑
3.最常见的肾毒性药物是:( )
A.青霉素
B.氨基糖苷类
C.大环内酯类
D.磺胺药
E.磷霉素
4.脑膜炎双球菌感染首选:( )
A.大剂量青霉素
B.小剂量青霉素
C.四环素
D.磺胺药
E.氯霉素
5.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先决条件是:( )
A.确立病原学诊断
B.熟悉选用药物的适应证、抗菌活性、药代动力学和不良反应
C.据患者的生理、病理、免疫状态选药
D.某些情况下须严格控制抗微生物药物的使用
E.确定药物可能导致的不良反应
6.在抗微生物药中,肾毒性最常见于:( )
A.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B.磺胺类抗生素
C.内酰胺类抗生素
D.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E.万古霉素
7.抗菌药物中,最易引起皮疹的是:( )
A.氨苄西林
B.磺胺药
C.碳青酶烯类(如亚胺培南)
D.磷霉素
E.氯霉素
8.肝功能受损时避免使用下列药物,应除外:( )
A.四环素
B.氯霉素
C.两性霉素B
D.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
E.磺胺类药物
9.有关抗菌药物排泄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通过粪便排泄的抗生素主要是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利福平,口服使用的氨基糖苷类和万古霉素
B.氨基糖苷类和头孢菌素类可经血液透析消除一部分,故透析后须加1次剂量或半量
C.氨基糖苷类在碱性尿中作用较强,四环素类在酸性尿中作用较强
D.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哌拉西林在胆汁中浓度较低,故不宜用于胆道感染的治疗
E.大多数药物自肾排泄,仅两性霉素在尿中浓度较低
B型题
第10~14题
A.影响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B.影响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
C.影响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D.影响细菌核酸的代谢
E.影响细菌叶酸的代谢
10.两性霉素B:( )
11.万古霉素:( )
12.喹诺酮类:( )
13.氨基糖苷类:( )
14.TMP:( )
X型题
15.抗微生物药物联合应用的指征是:( )
A.病因未明的严重感染
B.单一抗微生物药不能控制的严重混合感染
C.单一抗微生物药不能控制的严重感染
D.需要长期用药而细菌容易产生耐药性者
E.为了减轻毒性较大的抗微生物药物的剂量,减轻其毒副作用
16.下列情况使用抗微生物药物要严格控制:( )
A.病毒性疾病和发热不明者不宜使用抗微生物药物
B.皮肤黏膜等局部使用抗微生物药物须严格控制
C.抗微生物药物的预防性使用须严加控制
D.无指征的抗微生物药物联合使用
E.风湿病复发的预防
17.下列措施中有助于防止细菌耐药性的是:( )
A.院内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防止耐药菌交叉感染
B.对细菌耐药性监测,并将监测资料提供给临床参考
C.临床医师严格掌握抗微生物药物的适应证
D.临床医师在临床工作中要按要求洗手
E.寻找和开发新的抗微生物药物
18.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具有以下特性:( )
A.对肠球菌耐药,对葡萄球菌等革兰阳性菌较差
B.对肠杆菌科细菌、奈瑟菌属、流感杆菌作用强大
C.对β内酰胺酶较稳定
D.肾毒性较小,头孢曲松半衰期长,头孢哌酮在胆汁中浓度高
E.头孢他啶、头孢哌酮对铜绿假单胞菌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
19.抗微生物药物主要不良反应有:( )
A.毒性反应
B.变态反应
C.细菌耐药性
D.致畸形作用
E.二重感染
20.喹诺酮类抗微生物药物的特点包括:( )
A.新品种对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厌氧菌均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
B.口服吸收好,体内分布广,细胞内浓度高,对胞内细菌作用好
C.半衰期长,多经肾脏排泄,尿中浓度高
D.孕妇和小儿发育不良者慎用,大剂量静脉注射可致抽搐
E.作用于DNA旋转酶,是杀菌剂
21.关于抗微生物药物变态反应正确的叙述是:( )
A.变态反应种类多,如过敏性休克、药物热、皮疹、血清病样反应、血管神经性水肿
B.导致过敏性休克最常见的抗微生物药物为青霉素,其次为链霉素
C.皮疹是最常见的变态反应,氨苄西林是最常出现皮疹的抗生素
D.药物热诊断较为困难,常有严重的中毒症状,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减少
E.出现过敏性休克应及时转院治疗
二、简答题
1.抗菌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哪些?
2.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原则是什么?
参考答案
选择题
1.A 2.C 3.B 4.A 5.A 6.D 7.A8.D 9.D 10.B 11.A 12.D 13.C 14.E15.ABCDE 16.ABCD 17.ABCDE 18.ABCDE 19.ABCE 20.ABCDE 21.ABC
简答题
1.抗菌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
(1)毒性反应:①神经系统损害;②肾毒性;③肝损害;④ 血液系统损害。
(2)变态反应。
(3)二重感染。
2.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原则是:①尽早明确病原。②掌握抗菌药物的适应证、抗菌活性、药动学和不良反应。③合理用药:根据不同年龄患者的生理、病理、免疫状况等选药。④ 不明原因发热、疑似病毒性疾病者不宜用抗菌药物。⑤ 尽量避免局部(皮肤、黏膜)应用抗菌药物。⑥ 抗菌药物联合应用应考虑抗菌药物的“无关、累加、协同、拮抗”作用。
七、抗病毒药物的临床应用
一、选择题
X型题
1.利巴韦林的特点是:( )
A.又名为三氮唑核苷
B.又名为病毒唑
C.为广谱抗病毒药物
D.可口服也可静脉滴注
E.对多种病毒均有抑制作用
2.口服利巴韦林在临床可防治:( )
A.甲型肝炎
B.带状疱疹病毒
C.皮肤单纯疱疹病毒感染
D.上呼吸道感染
E.腺病毒肺炎
3.利巴韦林的不良反应有:( )
A.血清总胆红素升高
B.胃肠道反应
C.可逆性贫血
D.致畸作用
E.皮肤干燥、瘙痒
4.阿昔洛韦临床用于:( )
A.单纯疱疹性角膜炎
B.皮肤、黏膜疱疹病毒感染
C.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
D.生殖器疱疹病毒感染
E.HIV病毒感染并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
5.阿昔洛韦的不良反应有:( )
A.轻度局部刺激
B.恶心、厌食
C.头痛
D.皮疹
E.暂时性肾损伤
二、简答题
1.抗病毒药物在临床应用中应注意什么?
2.抗病毒药物分哪几类?
参考答案
选择题
1.ABCDE 2.ABCDE 3.ABCDE 4.ABCDE 5.ABCDE
简答题
1.抗病毒药物的临床应用时要注意:
(1)抗病毒药物可保护未感染细胞,在感染早期未产生明显病变时使用疗效好。
(2)抗病毒药多为病毒复制的抑制剂。
(3)抗病毒药物可产生耐药性,病毒易产生变异。
2.抗病毒药物可分为:
(1)核苷类:碘苷、无环鸟苷、阿糖腺苷、三氮唑核苷等。
(2)干扰素和干扰素诱导剂。
(3)其他化学性抗病毒药:金刚烷胺、甲基金刚烷胺、磷甲酸等。
八、肾上腺皮质激素在传染病中的应用
一、选择题
A型题
1.下列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中抗炎作用最强的是:( )
A.地塞米松
B.泼尼松
C.泼尼松龙
D.可的松
E.氢化可的松
2.皮质激素类药物用于慢性炎症的主要目的是:( )
A.稳定溶酶体膜,减少蛋白水解酶的释放
B.抑制花生四烯酸释放,使PG合成减少
C.抑制肉芽,制止生长,防止粘连和瘢痕形成
D.促进炎症消散
E.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
3.糖皮质激素诱发和加重感染的主要原因是:( )
A.抑制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降低机体防御功能
B.激素用量不足,无法控制症状
C.病人对激素不敏感
D.激素与抗生素合用药效减弱
E.激素能促使病原微生物繁殖
4.与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抗休克作用无关的是:( )
A.解除血管痉挛
B.降低血管对某些缩血管物质的敏感性
C.稳定溶酶体膜
D.提高机体对细菌内毒素的耐受力
E.扩充血容量
5.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对血液成分的影响是:( )
A.减少血中中性粒细胞数
B.减少血中淋巴细胞数
C.减少血中血小板数
D.减少血中红细胞数
E.血红蛋白含量降低
6.糖皮质激素和抗生素联合治疗重症感染的目的是:( )
A.消除抗生素的副作用
B.增强抗生素的抗菌活性
C.增强机体的应激性
D.增强机体防御功能
E.抗毒、抗休克、缓解毒血症症状
7.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突然停药或减量过快引起反跳现象是由于:( )
A.ACTH突然分泌增多
B.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
C.甲状腺功能亢进
D.病人对激素产生了依赖性
E.以上都不是
8.糖皮质激素用于严重中毒性感染及各种休克,可采用:( )
A.小剂量快速静脉给药
B.大剂量突击静脉给药
C.小剂量口服替代疗法
D.一般剂量长期口服
E.大剂量长期静脉给药
B型题
第9~10题
A.严重中毒性感染及休克
B.接触性皮炎
C.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
D.重症心功能不全
E.肾病综合征
9.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替代疗法用于:( )
10.一般剂量糖皮质激素长期疗法用于:( )
C型题
第11~14题
A.泼尼松龙
B.促皮质激素
C.两者皆是
D.两者皆不是
11.局部外用治疗过敏性皮炎的药物是:( )
12.口服无效,必须注射给药的药物是:( )
13.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可选用:( )
14.用于诊断脑垂体前叶肾上腺皮质功能水平的药物是:( )
X型题
15.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有:( )
A.抑制各种炎症反应
B.中和毒素作用
C.抗免疫反应
D.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
E.抗休克作用
16.糖皮质激素可用于:( )
A.原因不明的高热
B.风湿性关节炎
C.过敏性休克
D.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E.病毒性水痘
17.糖皮质激素不良反应有:( )
A.诱发或加重感染
B.类库欣综合征
C.骨质疏松
D.血压下降
E.诱发或加重消化性溃疡病
18.糖皮质激素可引起与蛋白质代谢相关的症状是:( )
A.高血压
B.骨质疏松,伤口愈合迟缓
C.肌肉萎缩
D.向心性肥胖
E.精神失常
19.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突然停药或减量过快可:( )
A.引起肾上腺皮质萎缩和功能不全
B.应激状态下易发生肾上腺危象
C.原病情恶化
D.原病情复发
E.反跳现象
20.糖皮质激素禁用于:( )
A.严重高血压
B.糖尿病
C.严重精神病
D.孕妇
E.角膜溃疡
二、简答题
1.肾上腺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包括哪些?
2.试述肾上腺皮质激素的适应证。
3.试述肾上腺皮质激素的禁忌证。
4.试述肾上腺皮质激素常见的不良反应。
5.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并发症有哪些?
参考答案
选择题
1.A 2.C 3.A 4.E 5.B 6.E 7.D 8.B 9.C 10.E 11.D 12.B 13.A 14.B15.ACDE 16.BCD 17.ABCE 18.BC19.ABCDE 20.ABCDE
简答题
1.肾上腺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包括:抗炎作用、抗毒作用、抗过敏作用、抗休克作用、退热作用、抗免疫作用、利胆退黄作用、对胃肠道的作用、抗脑水肿作用、对血液与造血系统的作用。
2.肾上腺皮质激素的适应证包括:
(1)绝对适应证:严重感染。
(2)一般适应证: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立克次体病、寄生虫病等。
3.肾上腺皮质激素的禁忌证包括:
(1)绝对禁忌证:水痘、单纯疱疹及疱疹性角膜炎、痘苗接种、带状疱疹、真菌感染及阿米巴病等。
(2)相对禁忌证:活动性胃、十二指肠溃疡,中度以上糖尿病,重症高血压病,库欣综合征,精神病,骨折等。
4.肾上皮质激素常见的不良反应有:
(1)代谢失调:电解质代谢失调,水钠潴留、排钾作用异常,引起高血钠、低血钾、水肿;蛋白质代谢失调,肌肉萎缩,骨质疏松,自发性骨折;糖代谢失调,血糖升高;脂肪代谢失调,脂肪集中于面部、肩背部。
(2)类库欣综合征:向心性肥胖,多毛,痤疮,低血钾,高血压,血糖增高,水肿,食欲亢进等。
5.溃疡病加重,出血,穿孔,胰腺炎,胰腺坏死,脂肪肝,精神改变,失眠,兴奋,易激动等,可诱发原有的精神病及癫发作,医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月经失调,停经。并发感染或使原有的感染扩散。停药综合征与“反跳”现象。
九、医院感染的概念和防治简答题
1.医院感染的概念是什么?
2.什么情况属于医院感染?
参考答案
简答题
1.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一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2.医院感染包括有:
(1)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48h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时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
(2)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
(3)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其他部位新的感染(除外脓毒血迁徙灶),或在医院感染已知病原体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原体(排除污染和原来的混合感染)的感染。
(4)新生儿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
(5)由于诊疗措施的潜在性感染,如疱疹病毒、结核杆菌等的感染。
(6)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