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空题
1.肠出血 肠穿孔
2.持续发热 相对缓脉 白细胞减少
是非题
1.√ 2.×
简答题
1.伤寒的典型四期:①初期(侵袭期):病程第1周。发热是最早出现的症状,体温呈阶梯形上升,可在5~7日内高达39~40℃,发热前可有畏寒,少有寒战,出汗不多。②极期:病程第2~3周。常有伤寒的典型表现,肠出血、肠穿孔等并发症较多在本期出现。发热以高热、稽留热为主要热型,持续10~14天。神经系统症状:精神恍惚、表情淡漠、呆滞、反应迟钝、听力减退,重者可出现谵妄、昏迷、病理反射等中毒性脑病表现。循环系统症状:常有相对缓脉或有重脉,如并发心肌炎,则相对缓脉不显。肝、脾肿大,并发中毒性肝炎时,肝功能异常,部分病者可有黄疸。病程7~13天部分病者皮肤出现淡红色小斑丘疹(玫瑰疹)。③缓解期:病程第3~4周。体温出现波动,并开始逐步下降。④ 恢复期:病程第5周。体温恢复正常,食欲好转。
2.伤寒的诊断要点:(1)流行病学资料:注意流行地区、季节、当地是否有伤寒正在流行、既往病史、预防接种史以及曾与患者接触史。
(2)临床表现:持续发热1周以上,表情淡漠、呆滞、腹胀、便秘或腹泻,相对缓脉,玫瑰疹,脾肿大等。并发肠出血或肠穿孔则有助诊断。
(3)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计数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或消失。肥达反应阳性。确诊的依据是检出伤寒沙门菌。
四、细菌性食物中毒
一、名词解释
1.肠毒素
2.侵袭性损害
一、选择题
A型题
1.葡萄球菌食物中毒最突出的症状为:( )
A.发热
B.剧烈呕吐
C.剧烈腹痛
D.腹泻
E.里急后重
2.在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病原中,能产生耐热性肠毒素的是:( )
A.沙门菌属
B.副溶血弧菌
C.大肠杆菌
D.金黄色葡萄球菌
E.蜡样芽胞杆菌
3.神经型食物中毒的临床特点是:( )
A.发热
B.早期意识障碍
C.腹痛
D.腹泻
E.神经系统症状如眼肌和咽肌瘫痪
4.胃肠型细菌性食物中毒最常见的症状是:( )
A.腹痛,呕吐,腹泻
B.发热,腹痛,呕吐,腹泻
C.腹痛,呕吐,腹泻,脓血便
D.发热,腹痛,呕吐,腹泻,里急后重
5.一家3人晚上相继出现畏寒、发热,阵发性脐周隐痛,腹泻,大便5~10次/日,2人为水样便,1人为脓血便,无明显里急后重。大便镜检:白细胞+/HP,红细胞+/HP,脓细胞0~8个/HP。当天中餐吃的是海蟹。最可能的诊断是:( )
A.沙门菌属食物中毒
B.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
C.大肠杆菌食物中毒
D.葡萄球菌食物中毒
E.细菌性痢疾
6.关于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流行特点,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A.突然发病,发病时间集中
B.常集体发病
C.均有进食同一被污染食物的历史
D.病情轻重与进食量多少无关
E.多发生于夏秋季
7.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处理最重要的是:( )
A.床旁隔离
B.卧床休息
C.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D.对症治疗
E.病原治疗
8.关于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发病机制和病理,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A.细菌在食物中大量繁殖并产生大量毒素是发生食物中毒的先决条件
B.病情轻重与进食被污染的食物量有密切关系
C.由于频繁呕吐,细菌和毒素被迅速排出体外,因而较少形成败血症
D.根据致病菌的不同可分为感染性食物中毒和毒素性食物中毒
E.胃肠道常有严重的病变,如充血、糜烂、溃疡
B型题
第9~11题
A.沙门菌属
B.副溶血弧菌
C.大肠埃希菌
D.金黄色葡萄球菌
E.志贺菌
9.进食被污染的海产品、腌制食品引起食物中毒,最可能的病原体是:( )
10.进食被污染的肉类、蛋制品、乳类引起食物中毒最可能的病原体是:( )
11.进食被污染的淀粉类、鱼、肉、乳类及蛋制品等引起食物中毒,最可能的病原体是:( )
第12~16题
A.产肠毒素大肠埃希菌
B.侵袭型大肠埃希菌
C.肠出血大肠埃希菌
D.致病性大肠埃希菌
E.肠出血大肠埃希菌
12.引起婴儿腹泻的病原菌:( )
13.引起旅游者及婴幼儿腹泻的病原菌:( )
14.引起出血性肠炎的病原菌:( )
15.引起类似菌痢临床表现的病原菌:( )
16.引起血性腹泻或伴溶血性尿素综合征的病原菌:( )
X型题
17.感染性食物中毒的特点是:( )
A.细菌在肠道中繁殖
B.有传染性
C.无传染性
D.可有全身感染表现
E.有流行性
18.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是:( )
A.发病突然
B.时间集中
C.潜伏期长
D.集体发病
E.发病者进食同一食物
三、简答题
1.如何诊断细菌性食物中毒?
2.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治疗原则有哪些?
参考答案
名词解释
1.肠毒素:大多数细菌能产生肠毒素或类似的毒素,肠毒素刺激肠壁上皮细胞,并激活细胞有关酶系统,促进液体及氢离子的分泌,抑制肠壁上皮细胞对钠和水分的吸收,导致腹泻。
2.侵袭性损害:沙门菌、副溶血弧菌、变形杆菌等,能侵袭肠黏膜上皮细胞,引起黏膜充血、水肿,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脱落并形成溃疡。
选择题
1.B 2.D 3.E 4.A 5.B 6.D 7.D8.E 9.B 10.A 11.D 12.D 13.A 14.C15.B 16.E 17.ABDE 18.ABDE
简答题
1.细菌性食物中毒的诊断:
(1)流行病学资料:明显夏秋季节高峰,有不洁饮食史。
(2)临床表现:有急性胃肠炎的临床特征。
(3)实验室检查:细菌学及血清学检查,对可疑食物、患者呕
吐物及粪便进行细菌学培养、分离鉴定菌型。留取早期及病后2周的双份血清与培养分离所及可疑细菌做血清凝集试验。
2.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治疗原则是:
(1)一般治疗:卧床休息,流质或非流质饮食,补充糖水、盐水,床边隔离。
(2)对症治疗。
(3)抗菌治疗:一般无需使用抗生素,对症疗法即可治愈。症状较重、发热明显、白细胞增多者应及时选用抗菌药物。
五、细菌性痢疾
一、选择题
A型题
1.急性菌痢的肠道病变及脓血便主要是因为:( )
A.痢疾杆菌侵入肠黏膜固有层,引起固有层小血管痉挛,上皮细胞坏死,形成溃疡
B.内毒素引起肠壁坏死
C.外毒素引起肠黏膜坏死
D.迟发型变态反应
E.痢疾杆菌产生的溶组织酶
2.痢疾的病变部位主要位于:( )
A.乙状结肠与直肠
B.结肠
C.回盲部
D.回肠
E.结肠和空回肠
3.菌痢急性期的基本病变是:( )
A.全身小血管内皮细胞肿胀,血浆渗出
B.肠黏膜弥漫性纤维蛋白渗出性炎症
C.肠黏膜水肿、增厚、溃疡形成
D.肠壁形成口小底大的烧瓶样溃疡
E.嗜酸性肉芽肿的形成
4.女,30岁,农民,反复腹泻半年,3天前又发作,大便黄色稀便,带脓血,每天6~8次,伴左下腹隐痛。大便常规:RBC+/HP,WBC3+/HP,PC+/HP。最可能的诊断是:( )
A.急性菌痢
B.阿米巴痢疾
C.结肠癌
D.慢性菌痢,急性发作型
E.慢性菌痢,慢性迁延型
5.慢性菌痢是指菌痢过程超过:( )
A.1个月
B.2个月
C.3个月
D.4个月
E.6个月
6.确诊菌痢最可靠的依据是:( )
A.典型脓血便B.明显里急后重
C.大便培养阳性D.免疫检查阳性
E.大便镜检发现大量脓细胞和吞噬细胞
7.下列各项中,对于中毒性痢疾脑型和乙脑的鉴别最有意义的是:( )
A.起病急骤
B.大便检查有无炎性成分
C.高热、昏迷、抽搐
D.早期休克
E.呼吸衰竭
8.5岁儿童,畏寒、发热8h,嗜睡3h,于8月15日入院。查:体温40.5℃,脉搏120次/分,血压75mmHg,发育、营养良好,浅昏迷,瞳孔等大,对光反应良好,面色苍白,四肢冷,未见淤点和淤斑,心、肺(-),腹软,克、布氏征(-),胸片(-)。为及时诊断,应立即进行哪些检查:( )
A.血常规
B.肛拭子或盐水灌肠镜检
C.脑脊液检查
D.大便培养
E.血培养
B型题
第9~13题
A.宋内志贺菌
B.福氏志贺菌
C.鲍氏志贺菌
D.痢疾志贺菌
E.空肠弯曲菌
9.我国主要流行菌群:( )
10.欧美国家优势菌型:( )
11.可产生外毒素的菌群:( )
12.易转化为慢性细菌性痢疾的菌群:( )
13.在我国目前有不断上升趋势的菌群:( )
C型题
第14~17题
A.细菌性痢疾
B.阿米巴痢疾
C.两者均有
D.两者均无
14.有腹痛、腹泻、黏液便及腹部压痛是:( )
15.乙状结肠镜检可见肠黏膜有散在性深切的溃疡是:( )
16.乙状结肠镜检见结肠黏膜弥漫性充血、水肿、浅溃疡是:( )
17.大便有黏液及血液,镜检可见红细胞、白细胞是:( )
X型题
18.中毒性痢疾的临床特征是:( )
A.急性高热,反复惊厥,昏迷
B.腹痛、腹泻明显
C.迅速发生休克、呼吸衰竭
D.大便常规检查发现大量炎性细胞
E.脑脊液化验正常
19.引起痢疾样病变的病原体有:( )
A.志贺菌
B.空肠弯曲菌
C.侵袭性大肠杆菌
D.伤寒杆菌
E.葡萄球菌
20.引起细菌性痢疾易复发和重复感染的原因是:( )
A.病后有长期的免疫力
B.病后免疫力短暂不稳定
C.不同的菌群及血清型之间无交叉免疫
D.不同的菌群及血清型之间有交叉耐药性
E.病后不产生免疫力
21.引起细菌性痢疾传播途径的是:( )
A.呼吸道传播
B.昆虫媒介
C.食入污染的食物
D.苍蝇污染食物
E.饮用污染的水
22.慢性隐匿型细菌性痢疾的临床特点是:( )
A.1年内有急性菌痢史
B.无明显腹痛、腹泻
C.大便常规有大量炎性细胞
D.大便培养有痢疾杆菌
E.肠黏膜有痢疾溃疡
23.慢性痢疾的发生可能的因素有:( )
A.治疗不及时B.抗菌治疗不彻底
C.耐药菌株感染D.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低下
E.合并肠道寄生虫病
参考答案
选择题
1.A 2.A 3.B 4.D 5.B 6.C 7.B8.B 9.B 10.A 11.D 12.B 13.A 14.C15.B 16.A 17.C 18.ACDE 19.ABC20.BCD 21.CDE 22.ABDE 23.ABCDE
六、霍乱
一、选择题
A型题
1.引起霍乱的主要原因是:( )
A.霍乱肠毒素
B.神经氨酶
C.血凝素
D.霍乱内毒素
E.菌体裂解
2.治疗霍乱的关键环节是:( )
A.抗菌药物
B.抑制肠黏膜分泌药
C.并发症治疗
D.补充液体和电解质
E.休息
3.最适宜霍乱弧菌生长的培养基是:( )
A.碱性蛋白胨水
B.酸性蛋白胨水
C.0.3%NaCl琼脂培基
D.8% NaCl琼脂培基
E.中性蛋白胨水
4.引起霍乱患者的剧烈腹泻的原因是:( )
A.神经氨酶
B.血凝素
C.霍乱内毒素
D.霍乱肠毒素
E.菌体裂解
5.下列霍乱临床表现中正确的是:( )
A.吐泻期最主要的表现为无痛性剧烈腹泻,不伴里急后重
B.典型大便为米泔水样
C.严重脱水患者出现烦躁不安,皮肤干皱无弹性,舟状腹
D.成人一般无发热
E.恢复期所有患者出现反应性发热
6.夏季一患者急起剧烈腹泻,呕吐,无腹痛,大便呈米泔水样,Bp70/50mmHg。大便检查:悬滴时见有穿梭运动,大便直接涂片染色见鱼群状排列弧菌。其最可能的诊断为:( )
A.菌痢
B.霍乱
C.伤寒
D.肠阿米巴病
E.慢性寄生虫病
7.××,男,7岁,因急性腹泻2h,于2000年7月10日入院。2h前开始急性腹泻,共十余次,先为黄色水样,随即转为米泔水样,无腹痛及里急后重。查体:血压70/60mmHg,脉搏120次/分,大便常规:镜检(-),悬滴见有穿梭运动的弧菌,粪便直接涂片染色见鱼群状排列的细菌。其最可能的诊断是:( )
A.中毒性菌痢
B.急性细菌性痢疾
C.霍乱
D.肠阿米巴病
E.急性胃肠炎
8.霍乱的临床特征是:( )
A.先吐后泻,里急后重,腹肌痉挛,严重脱水
B.先吐后泻,严重脱水,腹痛,腓肠肌疼痛
C.先泻后吐,腹痛,米泔水样排泄物,严重脱水
D.先泻后吐,米泔性排泄物,脱水及腓肠肌痉挛
E.先泻后吐,血水便,脱水,腓肠肌痉挛
9.男性农民,夏季发病,发病前一天食海蟹,同食三人,仅一人发病,表现为腹泻,呕吐,大便水样,难以计数,无腹痛反应热。查体,神志淡漠,眼眶内陷,声音嘶哑,脉细速,血压测不到,无尿。
诊断首先考虑:( )
A.中毒性菌痢
B.沙门菌食物中毒
C.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
D.霍乱
E.病毒性胃肠炎
B型题
第10~14题
A.侵袭性腹泻
B.分泌性腹泻
C.果酱样大便
D.嗜酸性粒细胞减少
E.嗜酸性粒细胞增加
10.霍乱:( )
11.菌痢:( )
12.阿米巴痢疾:( )
13.伤寒:( )
14.急性血吸虫病:( )
C型题
第15~16题
A.急起腹泻
B.伴发热、腹痛、里急后重
C.两者均有
D.两者均无
15.霍乱:( )
16.菌痢:( )
X型题
17.霍乱患者静脉补液原则是:( )
A.早期、快速、足量
B.先盐后糖、先快后慢
C.适时补碱
D.及时补钾
E.均采用口服补液
二、是非题
1.霍乱、副霍乱易引起暴发流行的最为重要的一种传播形式是水源污染。( )
2.引起重症霍乱、副霍乱剧烈腹泻的病理生理是肠黏膜广泛的炎性渗出。( )
3.培养霍乱弧菌最理想的培养基是碱性蛋白胨培养基。( )
4.霍乱腹泻的特点是多为无痛性,米泔水样大便。( )
5.及时应用抗菌药物是治疗霍乱的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