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层级结构有很强的政治性,但社会层级结构不就是政治结构,社会层级结构涵盖了社会其他领域的层级结构,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结构等的融合。“社会层级结构的核心是权力结构和权力运作方式。社会层级结构的核心是权力结构、权力层级,这种权力结构不仅体现在政治领域,也广泛渗透到经济、文化、社会领域,渗透到各种社会关系之中,成为中国人无法遁避的一种基本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社会层级结构孕生着地位、身份意识。社会层级结构是资源配置的依据。
现代化从根本上讲就是社会层级结构的现代化。传统社会层级结构,对长株潭城市群社会秩序的稳定有一定积极作用。社会层级结构是有适应期的,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公民社会的逐渐形成、政府职能的逐渐转变,当今社会层级结构不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因而社会层级结构需要进行改变。当今中国社会显着转型,社会转型其实就是社会结构转型。社会结构转型就是社会结构现代化,“而社会结构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题中之意,处于现代化的最深层次。因而,我们特别强调,现代化从根本上讲应是社会结构的现代化”。“在某种程度上,中国迈向现代化的历史,就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不断改造社会层级结构与建立新型社会结构的历史。”
2)长株潭城市群社会层级结构现代化标志
(1)“金字塔”社会层级结构转变为由市场经济、服务型政府和公民社会所构成的“三维制衡”的公民社会结构
目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基本建立,并在加快完善;行政管理模式正在发生变革,从管制为主变为服务为主;公民社会也在逐渐培育形成之中。
公民社会是建构新型社会结构的基石,发育了的公民社会与政府、市场“三维制衡”,形成一个公民社会结构,公民社会结构是现代化社会层级结构的主要标志。“就一般意义及其精神实质来讲,所谓公民社会,是指政治社会(国家政治领域)和经济社会(市场经济领域)之外的、由公民主体自愿结合而形成的相对独立的民间社会(社会公共领域),其核心要素是政府组织和企业组织之外的所有民间组织的总和,其基本价值是独立与自主、平等与宽容、民权与参与、民主与法制。其对于消解社会层级结构的意义和作用,概而言之,主要表现在公民社会是防止集权的根本途径,是培育平等的温床;公民社会要求政府发挥‘善治’功能,实现政府职能转变;公民社会意味着公民主体性的增强,因而它的建立,内在要求民主政治进程由‘统治’走向‘治理’,由‘权治’走向‘善治’,由‘管制’走向‘服务’;公民社会要求消除市场经济的利己主义对人的负面影响,培育公民的平等、公共、协商、合作观念。”
(2)权力上下纵向控制且权力缺乏制约的“集权型”社会结构转变成经济力量、政治力量和社会力量横向沟通且相互制约的“分权型”社会结构
长株潭城市群是一种典型的“集权型”社会结构:权力只有一家,就是政治权力;政治权力只有一元,缺乏制约。中国传统的专制统治精神延续至今,没有改变,只是在专制统治形式上、方法上不同以往。现今存在经济、社会、文化力量,但力量很小,基本上仍是由政治控制的,经济是政治经济,社会是政治社会,文化是政治文化。目前存在监督,但那只是形式上的有效性不大的监督,等于是自己监督自己。
这种“集权”型社会结构应该向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力量并驾齐驱、协同作战的社会结构转变。四者之间相互影响,不存在占优势的一员,也就是不存在只影响一方甚至控制一方,自己终生不变的现象。政治继续按兵不动,会妨碍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最终导致整个社会停滞不前。
3)社会层级结构现代化要求长株潭城市群政治结构发生变革
现代化既有稳定的因素也有不稳定的方面,相比较而言,现代化极易导致不稳定。在一个现代化推进社会中,人们对生活水平的期望较多,期望得不到满足或期望实现很少,容易出现不满情绪。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告诉我们,人们低层次需求得到满足以后,追求高层次需求,高层次需求得不到满足,产生不满情绪。“后发国家要在几十年的时间里走完发达国家用几百年的时间才走完的现代化道路,在这段时间里如果不注意化解社会矛盾,那么,为加速现代化作出的努力,哪怕在经济上是成功的,也会由于得不到大众的支持而归于失败。例如伊朗、菲律宾等国家的经历就在某种程度上证明了这一点。”
社会层级结构现代化与政治结构关系密切。社会层级结构的核心是权力结构和权力运作方式,因此政治结构在社会层级结构中居于主要地位。社会层级结构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结构的融合,但政治结构在其中起关键性作用。考察社会层级结构状况,首先就需要考察政治结构。
政治结构发生变革是社会层级结构现代化的引擎。长株潭城市群的健康发展,表面上存在体制障碍,其实不然,“有比体制与人更为深层的原因,那就是传统的社会层级结构;传统社会层级结构决定体制,体制决定人们的行为和观念”。现今社会层级结构形成了这种有碍长株潭城市群健康发展的体制。社会层级结构现代化是长株潭城市群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而社会层级结构的现代化,首先必须攻破的就是政治结构。政治结构对经济结构、社会结构、文化结构很有影响,是社会层级结构现代化的引擎,因此,社会层级结构现代化,关键是政治结构发生变革,实现政治结构现代化。
4.2.4 “两型”社会建设为政治结构发生变革提出了要求
2007年12月14日,长株潭城市群成为国家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划时代的事件。“两型”社会的建设要求政治结构发生变革。
1)“两型”社会建设存在市场失灵、政府失灵
市场机制无法解决长株潭城市群的生态环境问题。首先,存在一般性的市场失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通过价格对资源合理配置发挥作用。价格的变动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和需求的变化,生产者和消费者据此实行选择,从而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市场机制合理配置资源需要前提条件:所有资源的产权界定明确;所有资源进入市场,供求关系决定价格;完全竞争;人类行为不具有明显的外部性;不存在短期行为、不确定性和不可逆决策等。由于现实中这些前提条件不可能全都具备,因而市场机制不能保证最优配置资源,这就是市场失灵(Market Failures)。
市场失灵具体表现为:市场无法解决公共产品的供给问题;无法避免市场垄断的出现;市场经济存在外部性,例如轨道交通沿线的房地产商凭空得利;市场经济存在不稳定性;无法解决收入不平等问题。其次,对生态环境而言,市场的作用更差,“市场更失灵”。资源产权难以界定,是一种公共物品(Public Goods)。公共物品是与私人物品(Private Goods)相对应的概念。公共物品没有竞争性(Non rivalrous),没有排他性(Non excludable),具有共享性。没有竞争性表明,一个人对公共物品的享用并不减少其他人对公共物品的享用;没有排他性表明,不存在任何人享受一种公共物品要花费很大成本。对于公共物品,政府并不一定都要自己生产,政府可以收购。公共物品分为国家公共物品(National Piblic Goods)和地方公共物品(Local PublicGoods)。国防是一种典型的公共物品,并且是国家公共物品。假设市场主体改善了生态环境,但改善了的生态环境并不是它的,其他主体不要通过市场交换也能获益,“市场无力将其外溢的收益内部化,最终导致市场对生态环境资源的无效配置和生态环境资源的过度消费。不仅如此,由于生态环境资源的外部经济因素比较复杂,其污染与反污染的交易成本难以确定或是十分昂贵,当污染与反污染交易的净收入小于交易成本时,‘经济人’都将选择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不愿意进行带来负效益的交易活动。此外,生态环境资源的保护与治理涉及未来,意味着为未来利益而牺牲当前利益,人们往往偏好当前利益从而使未来利益被贴现,在客观上进一步促进了污染行为的产生”。
在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上,政府也失灵。生态环境资源的市场配置失灵,政府介入。政府干预有时不能纠正市场失灵,甚至使资源配置更加缺乏效率和公平,从而导致政府失灵。政府失灵主要表现在:政府本身存在内部性问题,如决策存在较大的盲目性致使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法律法规缺失或不完善导致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政府部门扩张存在内在动机,信息产品化(寻租)等;生态环境资源的使用有私人成本、社会成本之分,政府很难通过政策控制缩小二者的差距;生态环境无孔不入,政府各部门利益不一致,环境保护行政管理部门力不从心,管理无序。
2)“两型”社会建设有赖城市群政治结构发生变革
市场失灵可以理解,因为市场存在失灵的规律,特别是对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市场的作用更加有限。位于浏阳市镇头镇双桥村的长沙湘和化工厂未经审批,2004年擅自从事炼铟和炼镉生产,造成周边土壤受到镉污染。村民上访事件多次发生,并发生了两次群体性事件:2009年7月29日,双桥村80多位村民到镇政府闹事;7月30日,污染区以外的涧口村300多位村民,为追求不合理利益,拉起横幅,到镇政府闹事。政府失灵好理解,这是地方政府的普遍性现象;但也不好理解,资源环境既然是公共物品,适合于政府管理,政府为什么不能管理好?为了弥补市场失灵、政府失灵,长株潭城市群政治结构必须发生变革,建立一种有利于生态城市群建设的政治结构。
历史证明,政治结构发生变革是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条件。
提出长株潭一体化,当时考虑的根本原因在于3个城市存在许多共同的问题需要协同作战,共同问题特别突出的就是生态环境问题。长株潭城市群其实早就有政治结构发生变革的思想,只是苦于政治变革的敏感性,不提政治变革。在政治结构基本维持原状的基础上,一体化并没有放弃,只是走走停停。事实表明,政治结构不发生实质性变革,一体化进程和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深受影响。
“两型”社会建设能否取得实效,政治结构非常重要。现今政治结构无法保证“两型”社会建设。行政区经济负面效应的存在,使三市仍会拘泥于资源争夺和浪费:资源宝贵,行政区致力于争夺资源;资源产生效益,行政区不会珍惜资源。行政区经济负面效应的存在,使三市仍会拘泥于环境破坏:不破坏,经济不好发展;你不破坏,人家可能会破坏。“两型”社会建设要有的放矢。“的”就是建设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矢”就是政治结构发生变革。
“两型”社会建设是长株潭城市群最大的政治。“邓小平关于‘四个现代化是最大的政治’的科学论断,明确重申了经济问题在一定条件下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反映了政治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具有不同的内涵。这个论断是在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总结我国社会主义的经验教训、正确分析党和国家面临的历史任务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这个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的重大发展。”政治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很大,长株潭城市群是国家“两型”社会试验区,成功与否,不单影响到城市群本身,还对全省、全国有重要影响。要保证“两型”社会建设成功,非政治结构变革不可。换句话说,长株潭城市群要形成一种能促进“两型”社会建设的政治结构,“两型”社会建设是长株潭城市群最大的政治。
4.3 长株潭政治结构变革条件具备
长株潭政治结构变革存在可能性,也就是说存在发生变革的起码条件。
4.3.1 长株潭是一个有机体
1)地理结构上,长株潭城市群是地理城市群
长株潭城市群在自然地理区划上属于华中区、长江中下游地区。自湖北枝江下到湖南城陵矶的长江段,古称荆江。荆江河道蜿蜒曲折,素有“九曲回肠”之称。由于流速缓慢,泥沙淤集多,因而极易溃堤,发生水灾,自古以来就有“万里长江险在荆江”。河床演变,导致了洞庭湖的出现。
长株潭城市群为丘陵与盆地相间的湘江河谷与冲积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