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主题:高三学生的家庭适应
高三,无论情愿与否都已经到来。我们面临高考,父母也异常紧张,希望尽量为我们做好一切事情,对我们关怀备至。我们俨然成了“特殊保护对象”,一切围绕我们转,除了学习,其他事情都不让我们操心。步入高三的我们感受到了怎样的家庭氛围?父母和其他亲人有什么变化?相比高三之前的情况有没有感觉到不适应?高三的我们对父母的真实想法是什么?
诊断评价
看一看
母亲节的康乃馨
高三学生李洋,面临高考,沉重的学习压力不在话下,可妈妈每天都要询问她的考试和作业。
李洋心烦了,思想压力与日俱增。她怕回家听到妈妈的唠叨,可她并不解妈妈是因为担心她不适应高三紧张的学习环境而自己承受压力才这样做的。才这样做的一个偶然的机会,老师了解到这一情况,于是找到李洋,帮她分析了妈妈每天都询问她的考试和作业的原因,并希望她从妈妈的角度想想,理解妈妈。听到这些,李洋落泪了。母亲节的那一天,她把一束康乃馨摆在妈妈眼前:妈妈,你是全班最好的妈妈,最不啰嗦的妈妈……妈妈非常高兴,也意识到了自己以前的一些不是,母女俩的隔阂随即消除。
高三了,在一堆堆试卷、练习题和迫在眉睫的高考面前,我们难免会出现负面情绪。很多时候,父母便成为了我们的情绪发泄对象,从而导致亲子关系紧张。你是不是也有同样的困扰和烦恼?面对父母的询问、唠叨,次数多了,我们就烦了。矛盾出现了,你会如何解决?
家庭适应度自我测试
根据你的实际情况选择。A.从不;B.偶尔;C.经常;D.总是。
1.我常常因为一些小事对父母发脾气。A B C D
2.我越来越不喜欢爸爸妈妈的唠叨。A B C D
3.我常有想要逃离父母视线的想法。A B C D
4.我经常会觉得父母过度紧张我的高考了。A B C D
5.面对家人对我的过度关心,我经常想要歇斯底里。A B C D
6.我看到父母关切的眼神时感到压力很大,莫名地烦躁。A B C D
7.我常常觉得孤独无助。A B C D
8.我觉得和父母无法沟通。A B C D
9.我觉得父母不理解我。A B C D
10.我回家和父母的话越来越少。A B C D
测试说明:根据自己的情况,对于以上题目,A“从不”记0分,B“偶尔”记1分,C“经常”记2分,D“总是”记3分,算出你的总分。
总分在0~5分,说明你的家庭生活适应良好,偶尔的不愉快会很快消失。
总分在6~20分,说明你的家庭生活适应存在一定的困扰,你和父母的关系需要调整。
总分在21~30分,说明你的家庭生活不适应现象比较严重,你和父母的关系比较紧张,需要及时调整。
观点意识
学一学
良好亲子关系的重要性
亲子关系是我们每个人来到世间的第一种人际关系,它对我们每个人的身心健康都十分重要。亲子关系对孩子性格的形成、品质的培养、与人交往模式的建立、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亲子沟通是实现家庭教育功能的重要方式之一。家庭中的亲子沟通是指家庭中父母与子女之间交换资料、信息、观点、意见、情感和态度,以达到共同的了解、信任与互相合作的过程。亲子沟通不良家庭中的学生表现出较多的抑郁。高三学生尤其要注意与父母之间的有效沟通。
策略训练策略一 :沟通交流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
它有三大要素:①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②达成共同的协议。③沟通信息、思想和情感。
升入高三后,每天与父母有温馨交流,能让你感受到家人在和你共同面对高考,赢得家人的鼓励与支持对自己帮助很大。与父母沟通的过程中,作为孩子的我们需要注意克服以下几点:
1.急躁。有时父母的说法、看法会刺激到你,你马上就情绪波动很大,很着急去辩解一些事,觉得父母的观点不对。
2.争论。当父母提出观点、建议时,作为孩子的你认为现在时代不一样了,不同意父母的做法或是看法。
3.不就事论事。有的时候,本来在谈一件事情的时候,突然转向另一件事情,不能讨论真正的话题,而是转移话题。
4.用禁语。在平时的讨论中,作为孩子的你们可能突然冒出一句禁语,这是一种太随意的做法,毕竟跟父母永远都不可能是平辈,给父母最起码的尊重还是需要的。
和父母沟通,我们要做到:
第一,耐心听完父母的嘱咐和唠叨,并表示自己的认同和接受。
第二,每次回家试着多给父母一点时间,与他们分享在学校的事情(包括学习上的、同学之间的、老师的趣闻,还有自己的烦恼和想法等)。
第三,与父母分享自己的学习计划,让他们了解你最真实的想法,让他们知道你希望他们怎么做。
策略二:理解关爱
人们常说:“理解的心可以感动他人。”但我们却常常不能以理解的心去对待他人。其实,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就如流水一般,如果不能相互理解,它就会流淌而去,抓也抓不住。
静下心来想一想,为什么有时会和父母闹矛盾呢?不是因为你的错误不可饶恕,也不是因为父母蛮不讲理,不给你留有余地,而是因为相互之间没有很好地沟通,导致彼此不能理解对方。在磕磕碰碰的小事中,如果我们都能站在父母的角度上想,体会父母当时的情绪,并说一句:“爸/妈,我理解你现在的心情,我会尽力做好。”家长与我们之间也许就不会冲突了。能做好这些,我们就算真正学会理解了。
活动:家有高考学生
(一)活动目的
1.让学生体验不同角色的感受。
2.让学生换位思考,理解父母的关爱。
(二)活动程序
1.分组创作:每个小组各自创作题为“家有高考学生”的心理剧。
2.心理剧要反映家庭生活中的真实情境,表现出家长也因为高考很紧张、很关注或很唠叨而引起亲子冲突的场景。
3.各组选出同学扮演不同的角色,表演心理剧。
4.请各组思考解决心理剧中亲子冲突的方法。
5.请表演心理剧的同学谈谈自己在心理剧表演中的感受。
策略三:获取信任
十七八岁的我们已经明白自己面临的道路和即将经历的事情,我们有能力作出自己的选择并为之付出全部的力量。这个时候,我们更需要父母成为我们的引导者、成为我们无话不说的朋友,我们都希望父母能成为真正相信我们、理解我们的人。但同时,在父母眼中我们永远都是长不大的孩子,永远需要他们的呵护关怀。天下的父母都是相似的,无论他们和颜悦色还是疾风骤雨,这外表下面隐藏的都是对子女的无私爱心。这时我们要做的是如何让父母相信我们,真正认同我们已经长大。
每个人都曾对父母说“相信我”这三个字,只是当我们说出“相信我”后,父母不一定就会真的相信你。那么接下来就是我们用行为来说:相信我,我可以自己为自己负责,我可以自己选择,我已经长大了,不再是小孩子!只有行为才能让父母知道我们已经长大,从而相信我们。
具体做法:
第一步:每位同学可以选择一种自己认可的方式,告诉父母你已经长大,你需要他们的关怀、爱和支持,但是你可以自己选择未来的路,你可以自己制订学习计划并很好地去完成。告诉父母你可以参考他们的意见,但决定权在你自己。
第二步:用实际行动让父母感受到你长大了,你可以完全计划好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你有良好的自控能力(比如:每天完成学习计划后再适当娱乐)。
第三步:反馈监控。及时与父母交流,了解他们对我们的感受,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反馈。定期对自己的计划进行自我监控,了解自己对计划的执行情况,及时修正计划以更适合自己的实际情况。
注意:我们的行为一定要和我们的语言表达一致。例如,我们在紧张的高三阶段不想听到父母对我们学习的唠叨,那就直接向父母表达出来,并制订详细的学习计划,接下来就是按照计划行事。让家长看到,你是一个有控制能力的人,是一个说到做到的人,家长就会相信我们真的长大了。如果我们制订了详细的学习计划却没有照着做,也许家长的唠叨声就会立刻响起。
反思内化
问一问
1.我最近有对父母莫名地发火吗?
2.我为什么会心情烦躁呢?
3.我为什么不能轻松地和父母交流?
4.在面对紧张的家庭关系时,我需要从哪些方面进行调适呢?
用一用
请分析高考前家庭人际关系紧张的原因。想一想,我可以做些什么来改善紧张的家庭关系?
想一想
请阅读下面的心理学效应,想一想自己应该怎样做。
互悦机制 :你喜欢他,他就喜欢你
互悦机制,也称作“对等吸引率”,即人们通常所说的“两情相悦”。在人际交往中,这是一种很自然的心理规律,被人们归纳为:在人际交往中,如果你想得到人们的欢迎,或者支持、同意你的观点、行为,仅仅提出良好的建议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让人们喜欢你。
互悦机制在生活中的应用是广泛的,对此,1982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曾做过如下实验:
实验人员让甲、乙两支队伍进行保龄球比赛,两队的第一球各自击倒了7只瓶,这时,甲队教练走过去对自己的队员说:“你们很棒,打到了7只瓶子,继续加油!”而乙队的教练却开始训斥起自己的队员:“怎么打得这么差,平时教你们的全忘了吗?”面对不同态度的教练员,甲队队员得到了很大鼓舞,随后的比赛中他们越打越好;而乙队队员感到非常不耐烦,越打越糟糕。最终甲队赢得了比赛。
这个实验向人们传达了这样的信息:对于自己喜欢或亲近的人提出的要求,人们容易接受,不易产生排斥感。
人与人相处,就得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只有在言辞中通过钦佩、敬仰、赞美等,传达出喜欢对方的信息,对方才能以同样的方式喜欢你,进而愿意为你做你想让他做的事情。
在高三紧张的学习生活中,面对家长的过度关注,你是否能够做到将心比心、悦纳自己、包容他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