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受别人所谓的唯一可行的办法,或者所谓的“板上钉钉”的道理时,要敢于提出创新的思路,挑战一切,不怕提出“愚蠢”的问题,永远不被权威人士吓倒。
经验比想像更根深蒂固左右我们的想法。我们常常认定:“那事过去已经试过好几次了,那是不可能的。”“就是因为如此,这样的道理才行不通。”
我们应该从因循守旧的观念中解放出来,珍惜创意,发扬光大,产生出崭新的情境。
20世纪60年代,每个田径教练都这样指导跳高运动员:跑向横竿,头朝前跳过去。理论上讲,这样做没错,显然你要看着跑的方向,一鼓作气全力往前冲。可是有个名叫迪克?福斯贝利的小鬼,他临跳时转身搞了个花样,用反跳的方式过竿。当他快跑到横竿时,他右脚落地,侧转身180度,背朝横竿鱼跃而过。《时代》杂志上称之为“历史上最反常的跳高技法”。当时大家都嘲笑他,把他的创举称为“福斯贝利之跳”。还有人提出疑问,“此种跳法在比赛中是否合法”。但令专家们奇怪的是,迪克不仅照跳他的,还在奥运会上“如法炮制”,一举获胜。而现在,他的跳法已是全世界通行的跳法。
有些情况下,所谓的“传统智慧”不能适用于新的环境,放弃有时候是最佳的解决途径:放弃过去,放弃传统,放弃定式,还有,放弃自己。
正如俗语所说“穷则变,变则通”。当遇到困难时,不要立即认为难解决而泄气。不要被自己的想法、主观意识与既有的知识所拘束,重新坦诚地审视事态,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新方法。13善始善终必有成【原典】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老子《道德经》第六十四章【释义】
做事一直到结束都像开始那样谨慎,那么就不会有失败的事情了。
任何一件事都会有开始和结局。为什么有的事情开始不完美,却能得到完满的结局,而有的事情开始很完美,结局却不理想呢?这就验证了老子的一个人生智慧:“慎终如始,则无败事”。一旦做出了选择,就应该做到善始善终,那样就不会出现失败的结果了。
伟大历史学家司马迁从青年时代就立志写一部纪传体的通史。为了写好这部通史,他游历名山大川,寻访先人踪迹,搜集民土风情、历史传说,作了大量的资料采集。然而因为“李陵事件”,司马迁遭受了人生奇耻大辱——被施以宫刑。面对这奇耻大辱,他曾想到了死,然而当他想到要写的史书还没有完成时,他毅然忍受住生活的折磨,忍辱负重地继续进行未竟的事业。正是由于文史公忍辱负重、善始善终的毅力,后人才有幸得以一睹“无韵之离骚”的这一千古绝唱。
能够做到善始善终的人是可敬的,只能善始不能善终的人是可悲的。
众所周知,程咬金家住山东历城斑鸠镇,年轻时,他身长力大,性情莽撞,喜欢闯祸,动辄与人厮打,当地人个个怕他,都唤他“程老虎”。后因寻衅打死了一个捕快,问成大罪,缓决在狱。三年后逢隋炀帝大赦天下,得以出狱。但家贫如洗,生活无着,被尤俊达收留合伙打劫。尤俊达送给他一把64斤重的宣花斧,还教他斧法,但程咬金总是记不住,学了后面,忘了前面。最后,他总共就学会了三招。即使如此,因程咬金身强力壮,勇力过人,有了这把神斧,也如虎添翼一般英勇。
不过,程咬金如果遇上了能躲过他前三斧的人,就得赶快逃命,不然很可能就要吃亏了。
有一次,秦王李世民杀了窦建德后,窦手下的元帅刘黑达兴兵犯关,要给窦建德报仇。他聘请了四位王子共破唐兵,其中三王手下的将帅武艺平平,屡败于唐兵。但南阳王朱登却谋略过人,武艺超群,唐兵很难制服他。一天,朱登到关下挑战,程咬金也不知朱登底细,自告奋勇去迎敌。两人互报姓名后,程咬金嚷道:“呀!你叫朱登乃是野种,不要走,看爷爷的斧吧!”说罢,他当头就是一斧劈下,朱登把枪一架;程咬金又一斧砍来,朱登大叫一声:“呵呀,好一员勇将!”话未了,程咬金猛地又是一斧,把朱登劈得心惊胆颤。朱登见程咬金如此厉害,心中发慌,正待要逃。程咬金又一斧,朱登发现第四斧没有力量,第五斧、六斧更是无力。朱登大笑道:“原来是个虎头蛇尾的丑鬼!”朱登挺枪来战,那程咬金便只有招架之功,而无回手之力了。朱登趁势拦开程咬金劈来的斧头,扯出鞭来,打中了程咬金右臂,程咬金大叫一声“唉呦,小杂种,打得你老子好厉害”,狼狈地逃进了关,惹得众人大笑。
程咬金不能善始善终,只学会了三板斧。在这次战役中正是由于这个缘故,若不是跑得快小命也就交代了。
善始善终的经验和教训还有很多,曾经有一位朋友就尝到了做事善始善终的好处。
朋友大学毕业后,和几位同窗一同应聘到一家电子公司。试用期间,朋友和他的同窗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生怕一失足而成就业恨。
转眼月底就要到了,朋友开始为自己的去留问题忐忑不安起来。果然,三个月期满的前一天临近下班,业务主管就通知他们几个说:“对你们的考查结束了,明天下班前你们就可以到财务处结账去!”
“为什么?”
“不为什么,考察的结果就是这样!”业务主管两手一摊,一副爱莫能助的样子。
朋友及他的几个同窗当时就傻了。让他们去财务处结账,这不明摆着要他们明天一下班就走人吗?
走就走吧,朋友心想:“也许我们还不是人家公司的最佳人选。”
这样一想,朋友心里就释然了。然后和往常一样处理着手边的工作,有时别人忙不过来,他仍跟以前一样上前热情地帮一把。而其朋友的几位同窗,则绝望地坐在那里。
第二天一上班,情况就更糟了。除了朋友正常上班之外,其他的几位同窗都去得比较晚,而且他们一上班便开始收拾自己的东西,一副随时准备离开的样子。
临近下班,业务主管通知让去财务处领取工资。在走出接待室的一刹那,业务主管对朋友说,“你不带好你的东西吗?”
“不,因为还没到下班时间。”朋友回答。
领完工资后,朋友的几位同窗叫嚷着对朋友说:“晚上一起去一醉解千愁。”然后就转身离开了那家公司。
朋友则回到了工作室,没过多久就到了下班时间。作为临行前的道别,朋友很有礼貌冲着业务主管打了个招呼,便走到自己的座位前开始收拾自己的东西。
这时,业务主管走过来按住朋友正在收拾的东西说:“你要干嘛?”
“你不是让我们结账走人吗?”朋友一脸茫然。
“你说过的,因为还没到下班时间,所以明天你还要接着上班!”业务主管诚恳地说。“这么说,你让我留下了?他们几个也可以留下吗?”朋友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兴奋地问道。
“他们几个不是已经下班了吗?假如结账也算考验的话,则能考出你们每一个人的真实素养。”
的确,这次考验考出了个人的真实素养,朋友善始善终的工作态度,得到了事业方面的小成功。
刘心武曾经写过一篇《起点之美》的文章,他呼吁人们不要太注重结果,更要关注起点一刹那所迸发出的美丽,注重奋斗路上的那种善始善终的坚持。是的,不论是起点还是终点,它们都是美丽的。然而更美丽的,是“奋斗路上的那种坚持不懈”。即使起点再美丽,没有奋斗路上的那种善始善终的坚持,终点的美丽终究是想像中的美丽罢了,起点之美也会因此变得暗淡。
路漫漫,困难重重,若想得到日后的成功喜悦,我们首先就要拥有那种善始善终的坚持。
道家的养生观点可谓是修身养生的佳酿。而作为道家始祖的老子所提出的“道法自然”、“少私寡欲”、“自谦之德”等养生原则及由此推导出来的具体养生方法,无论过去还是今天,都是行之有效的保健方法,对人们身心的健康都有着深远的影响。1简单的快乐,用心地做“我”【原典】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老子《道德经》第三十二章【释义】
“道”永远是无名的,朴实简单的。它虽然微小,但天下间却没有人能够操纵它。
世界上有许多人都觉得自己不快乐,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寻找着快乐,然而这些人却越来越不快乐。这究竟为什么?
老子认为“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生活是简单的,快乐也是简单的,然而这简单的快乐却不容易得到。惟有我们用心地做自己,才能触及这些简单的快乐。
有一只老猫整日忧心忡忡,愁眉不展,想着自己的心事,它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福的猫。
有一天,它看到一只小猫正转着圈追赶自己的尾巴,玩得乐不可支。老猫问:“你怎么会这么快乐呢?”小猫说:“我的尾巴上有快乐。”
老猫回到家,也转着圈追赶自己的尾巴,果然觉得自己很快乐。老猫恍然大悟:“原来快乐全在尾巴上。”
“猫的快乐在猫尾巴上”,多么深奥而简单的智慧呀!由此可见,快乐是可以制造的。我们同样也有许多这样快乐的“尾巴”,只是在纷杂的生活中,将它们遗失了而已。
如果你认为快乐是清早起来新鲜的空气,一顿丰盛的晚餐,一个真诚的问候,那么快乐就会随时来到你的身边。
曾经有过这样一个调查:“世界上谁最快乐?”
在上万个答案中,有四个答案十分精彩,它们分别是:吹着口哨欣赏自己刚刚完成的作品的艺术家;给婴儿洗澡的母亲;正在沙地里堆城堡的孩子;劳累了几个小时终于救治了一位病人的外科大夫。
这些快乐其实都在我们的生活周围。除了这些,应该还有许许多多的答案:口渴时的一杯水,酷热时的一阵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