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凡,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1949年3月5日,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召开了历史上着名的七届二中全会,此时,正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前夜。中国革命的重心即将从农村走人城市;从创业走向建设。在这样的关键时刻,毛泽东髙屋建瓴,在会议上语重心长地说道:“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如果这一步也值得骄傲,那是比较渺小的,更值得骄傲的还在后头。在过了几十年之后来看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的胜利,就会使人们感觉那好像只是一出长剧的一个短小的序幕。剧是必须从序幕开始的,但序幕还不是髙潮。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42年之后,1991年9月21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江泽民在为西柏坡题词的时候,回顾中国革命的艰苦历程,展望社会主义建设的辉煌成果,挥毫泼墨,深情地为我们这样写道:“牢记‘两个务必’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53年之后,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也于2002年12月到西柏坡进行学习考察,重温了毛泽东当年在这里向人们做出的伟大预言:“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他们在这些敌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称号;但是经不起人们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他们在糖弹面前要打败仗……”在西柏坡,胡锦涛进一步回顾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关于艰苦奋斗的一系列论述,向全党再一次发出号召:“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我们完全有理由为此感到自豪,但我们决不能自满,决不能懈怠,决不能停滞。成绩越大,喝彩声越多,我们越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而且,必须看到,我们取得的成就只是在伟大征途上迈出的坚实一步,要完成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要完成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任务,要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我们要走的路还长得很,我们肩负的任务还很艰巨,我们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还会很多,我们必须始终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毛泽东、江泽民、胡锦涛关于“两个务必”的论述使我们清醒地看到:激烈的国际竞争给我们带来的严峻挑战,清醒地看到我们肩负的伟大任务的艰巨性和复杂性。
因此,在国际局势异常复杂的现在,我们时时刻刻都不能放松警惕,要永远记住毛泽东的告诫:“我们应该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服务。”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版,第1438-1439页;洪棋编《艰苦奋斗居安思危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红旗出版社2003年2月版,第3、22页。)
29.共产党人就是要做难做的事。
1949年3月,毛泽东进了北平。一次要在香山双清别墅接待各民主党派负责人、各界代表和知名人士,其中有张澜。在会见张澜前,毛泽东对李银桥说:“张澜先生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了不少贡献,在民主人士当中享有很高威望,我们要尊重老先生,你帮我找件好些的衣服换换。”李银桥把毛泽东的全部家当都翻了个遍,翻来翻去,就是找不出一件不破或者没有补丁的衣服。他十分为难地对毛泽东说:“主席,咱们真是穷秀才进京赶考了,一件好衣服都没有。现做衣服也来不及了,要不,去借一件?”毛泽东回答说:“补丁不要紧,整齐干净就行。张老先生是贤达之士,不会怪我们的。”就这样,毛泽东穿着带补丁的衣服会见张澜。后来,毛泽东又穿着这件衣服会见了沈钧儒、李济深、郭沫若、陈叔通等社会名人。
即便是这样,毛泽东还是一直没让人给他做新衣服。他常对大家说:“现在国家还穷,不能开浪费的头。”没条件讲究的时候不讲究,这一条好做到。经济发展了,有条件讲究仍然约束自己不讲究,这一条难做到。共产党人就是要做难做的事。”毛泽东艰苦朴素的革命品格是多年以来养成的,已经成为生活的习惯。
1910年,毛泽东17岁时便离开韶山去外地求学。此后,无论是在长沙,在北京还是在上海,作为一介贫困书生,毛泽东总是坚持每天刷牙,并且一直使用十分普通廉价的牙粉。
因为艰苦的生活经历,后来,毛泽东在延安时即使偶尔遇上高级牙粉,也从不使用。
解放后,特别是进人60年代后,牙粉渐渐地为牙膏取代,市面上牙粉亦极少有出售。但毛泽东还在用牙粉。于是,工作人员不得不每次为他多贮存一些。同时,他们也希望毛泽东能够改用牙膏。
有一次,毛泽东在卫生间洗漱完毕后,李银桥对他说:“主席,现在巳很少有人使用牙粉了,您以后也用牙膏吧?”毛泽东说:“我不反对你们用牙音,用髙级牙膏。生产出来就是为了用的么,都不用生产还能发展吗?不过,牙粉也可以用嘛。我在延安就是用的牙粉,已经用习惯了噢。”外出时,毛泽东都是随身带着自己的毛巾被。他不愿意使用地方提供的东西,即使是全新的,也不愿意使用。为此,他时常说的一句话是:“我习惯用自己的东西。”有一年,毛泽东到重庆,四川同志为他安排了一套崭新的绸缎被子,毛泽东走进房间,便皱起了眉头,吩咐卫士把被子撤走。晚上,他便盖着自己那条陈旧的毛巾被过夜。
又一次,李银桥和韩桂馨建议给毛泽东织一件毛衣,毛泽东听后,慢悠悠地说:“我的衣服破了,补一补还可以穿。”毛泽东又对小韩说:“小韩,你把李讷照顾好了,又为我们做了缝缝补补的工作,给你增加麻烦了,我非常感谢你。还是请你辛苦一点,把我的毛衣毛裤织补一下,能穿就行了。”共产党带领劳苦大众打下了天下,让人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但是,党的主席竟连一件没补丁的衣服都没有。毛泽东身边的工作人员每想到此,心里总有些难过。
直到准备上天安门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毛泽东才让李银桥找人为他做了一件中山服。
(陈冠任编着《毛泽东个性化的健康之道》,中共党史出版社2003年6月版,第161-162、180、202页。)
30.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1949年4月29日,毛泽东作《七律·和柳亚子先生》:“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它是针对柳亚子的《七律·感事呈毛主席》而作的和诗。柳亚子的原诗是这样的:“开天辟地君真健,说项依刘我大难。夺席谈经非五鹿,无车弹铗怨冯獾。头颅早悔平生贱,肝胆宁忘一寸丹!安得南征驰捷报,分湖便是子陵滩。”这首诗柳亚子题为“感事”,那么柳亚子所感何事?原来,此前毛泽东和柳亚子有过多次彼此诗词的唱和。在此之前,柳亚子给毛泽东的诗中有这样一句“粤海难忘共饮茶”,而在《和柳亚子先生》的这首诗中,毛泽东在诗的第一句就是“饮茶粤海未能忘,”为什么小小一次饮茶,在两个人的心目中留下了如此深刻的记忆呢?
原来这里有一段故事:国共两党在第一次合作的时候,毛泽东在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候补中央委员、代宣传部长;柳亚子当时任监察委员会委员。柳亚子了解蒋介石的底细,知道他善变,如今军权在手,实在不可靠。柳亚子便向恽代英献策,欲以非常手段除掉蒋介石。恽代英说,共产党相信群众,不重视个人,搞群众运动,不搞阴谋,即不主张柳的做法。柳又和毛泽东上茶楼商谈,毛泽东和恽代英的说法一样,而且认为这样做会损坏国共合作。柳亚子说:“你们不听我的话,将来是要上当的。因此大会还没有开完,柳亚子便拂袖而去,回了吴江。“饮茶粤海未能忘”和“粤海难忘共饮茶”说的正是此事。
那么,毛泽东诗中所说的“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其中的牢骚又是指的什么呢?在柳亚子的诗中我们看到,其中有这样一句“说项依刘我大难。”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我柳亚子不会“到处逢人说项斯”(指说人好话),也难以如当年王粲那样依附刘表而丧失独立人格。所以,柳亚子因着自己的正行直道常常不被人们理解,遭到挫折。柳亚子想,既然这样,那么我还不如回家做个隐士吧。另外,柳亚子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就看出了蒋介石的狼子野心,但是恽代英、毛泽东对此却无动于衷,对此,柳亚子历史的牢骚也是有的。针对柳亚子种种不尽如人意的想法,毛泽东用这样的诗句规劝他:“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从而打消了柳亚子回家的念头。
(袁永松主编《伟人毛泽东》(上卷),红旗出版社1997年4月版,第258?261页。)
31.拒腐蚀,永不沾。
1949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八连进驻上海市南京路。上海市南京路是上海市最繁华的地方,解放前这里是上海市资产阶级势力最集中的地方,资产阶级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在这里有着最为广泛的影响。国外帝国主义反华势力曾经预言?共产党在上海不久就会变质。然而,好八连官兵们的行动给外国反华势力,给人民作出了最好的回答。他们热爱人民,助人为乐,勤俭节约,艰苦朴素,克己奉公,团结友爱,面对灯红酒绿,身心一尘不染,任“敌人”的“糖衣炮弹”狂轰乱炸,官兵不为所动。十几年如一日,受到全社会的好评。
1963年4月25日,国防部发布命令,授予这个连队为“南京路上好八连”的光荣称号,号召全军指战员学习“好八连”。毛泽东看了“好八连的事迹之后,深受感动,在当年“八一”建军节为“好八连”写下了《八连颂》这首光辉的诗篇,其中“拒腐蚀,永不沾”是诗中的名句,全诗如下:
好八连,天下传。为什么?意志坚。为人民,几十年。拒腐蚀,永不沾。因此叫,好八连。解放军,要学习。全军民,要自立。不怕压,不怕迫。不怕刀,不怕栽。不怕鬼,不怕魅。不怕帝,不怕贼。奇儿女,如松柏。上参天,傲霜雪。纪律好,如坚壁。军事好,如霹雳。政治好,称第一。思想好,能分析。分析好,大有益。益在哪?团结力。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
(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诗词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9月版,第209页。)
32.小胜就骄傲,大胜更骄傲。
毛泽东问卫士长李银桥:“银桥,要进城了,你准备的怎么样啊?”李银桥满有把握地回答:“东西都收拾好了,随时可以行动。”“这里呢?”毛泽东指了指他的太阳穴,见他不解其意,便又说:“小心,不要中了资产阶级的糖衣炮弹,不要当李自成。”李银桥像听到警钟一样肃然了。
在中国革命取得全国胜利之际,即将进北平前,毛泽东想起了305年前李自成攻人北京城后的情景。
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叙述了明末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攻人北平后,部分首领腐化,内部发生宗派斗争,最后导致彻底失败的过程。
当年,毛泽东给郭沫若的信中写道:“你的《甲申三百年祭》我们把它当作整风文件看待。小胜就骄傲。大胜更骄傲。”
(张诚主编《新编毛泽东故事集》,辽宁大学出版社1994年1月版,第254-257页。)
33.不论是谁都要注意节约,不能派费一分我。
1949年11月,北京的天气开始变冷了。
一天夜里,毛泽东工作之余到院子里散步。一股股寒气向他袭来,冷得他直打寒战。警卫员李家骥说:“主席,外边太冷,回去加件毛裤吧。”毛泽东表示同意。
李家骥把毛泽东的那件旧毛裤找出来,发现补丁落补丁,巳经不像个样子了。李家骥拿着这条毛裤打量了半天,硬着头皮对毛泽东说:“主席,这条毛裤实在无法再穿了,补丁落补丁,又厚又沉,又不暖和。我到管理科给你领一条新的吧。”毛泽东望着李家骥手中的毛裤,摇了摇头说:“不用,毛裤穿在里面,外边还要套裤子,这又不要什么好看。还是麻烦你想办法给我修补修补吧。”李家骥继续劝毛泽东:“主席,你看看这条毛裤巳经补了多少次了,实在无法再补了,还是换一条新的吧。你是党中央的主席,叫管理科给你买一条新毛裤完全是应该的,再节省也不在一条毛裤呀!”毛泽东回到屋里后,坐在沙发上,点燃了一枝香烟,在李家骥的唠叨声中慢慢地陷人了沉思。
过了一会儿,毛泽东耐心地对李家骥说:“不论是谁都要注意节约,不能浪费一分钱。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是人民的勤务员,当主席也不能比别人特殊,也不能脱离群众。现在我们国家很困难,很多群众还吃不上穿不上。他们连我这样的旧毛裤也没有啊!还是请你给我修补修补,不要花钱买新的了。”李家骥没有办法,只好拿起针线,细心地给毛泽东修补那条破旧的毛裤,在补丁上再加上新的补丁。
(王守柱、李保华编着《毛泽东的魅力》,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10月版,第54-55页。)
34.革命有分工,分工不同,但政治上一律平等,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解放初期。一天,理发师傅王惠给毛泽东理发。王惠是一个巳经上了岁数的老师傅,由于视力不好,理发的时候总是戴着一副眼镜,偏着头左看右看的,手中的剃刀难得挥动一下。
这时,毛泽东常常要看一眼手表,催促老王:“哎呀,老王,你快点嘛。”此时,老王总是慢条斯理地说:“别着急,着什么急呀。”有时候毛泽东有外事安排,时间比较紧,急得直想抬屁股要走。王惠这个时候就从头顶按住说:“莫急,误不了事。”毛泽东用手擦擦汗,又抬屁股想走。
王惠居然在毛泽东的后颈上拍了两下,说:“沉住气,听我的,给你刮干净了再去。”周围工作人员常常看得目瞪口呆。
可是毛泽东居然不发火,只是无可奈何地叹了一口气。而王惠师傅一边给毛泽东刮后脖颈又一边“教训”起毛泽东来:“你是国家主席,主席要有主席的样子。啊,又是我的手艺,剃不好我也不光彩嘛……”事后,其他工作人员对王惠议论纷纷:“这个王惠,真是不知天高地厚!”“可不是嘛,给主席剃头也那样放肆!”毛泽东听到这些议论后,他问卫士田云玉:“小田啊,你怕不怕我?”“不怕。”“其他工作人员怕不怕?”“有的不怕,有的怕。新来的同志容易紧张害怕。”“不要怕么,大家都是人,毛泽东也是个人,有什么可怕的?”“您是主席啊。”“主席不是皇帝,主席也是人民的服务员。告诉大家,毛泽东也没想到当上国家主席。”毛泽东点燃了一支香烟,说:“告诉大家,毛泽东后来只想当个教书匠,当个教书匠也不容易哩。革命有分工,分工不同,但政治上一律平等,没有髙低贵贱之分。比如王惠师傅,他就做得好。他工作认真负责,自尊自爱,他就不认为剃头的比当主席的低,他是从内心到言谈举止都将自己同主席放在了平等的政治地位上,这样的同志才值得我们尊重!”
(王守柱、李保华编着《毛泽东的魅力》,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10月版,第57-5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