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员工曾跟我说:“客户都已经通过了的东西,你却仍不断要求我们改,但其实每个人的审美都不一样,你所谓的更美很可能也只是你个人的看法,但那每一点点的提升都意味着我们今天又要加班。”
过去我从未觉得这么做有什么不对的,正是我这种对出品精益求精的态度为我们赢得了尊重。但经肖老师这么一提点,我立马明白了。我可以用这个标准要求自己,但非要以同样的标准去要求在公司拿着微薄薪资顶着巨大压力的普通员工,这会让大家的不满意率不断增加。
虽然熬过来的小朋友日后的确非常有竞争力,但如果大部分的人都熬不过去或者不想受这种煎熬,公司人员流动频繁,必然造成核心竞争力和执行能力的下降。身为领导的我,不断培养新人,疲惫不堪,常常挽起袖子亲身上阵不说,内心也常常会觉得沮丧。
若我当年早点听到这番话,更智慧地重新梳理我们的提案程序和过案标准,让一切更简单,让员工更容易获得赞美,那么他们的效率会提高很多,也会更有热情地去应对客户。
其实从客户需求来讲,只要把握好了核心需求,越是简单的提案,越能被完美执行,并在多个城市复制。越来越多的案例向我们揭示:简单有效的创意力+整齐划一稳定的执行力,远比华丽复杂的创意+困难重重的执行方案受欢迎。
简单方能被贯彻。
从综合绩效考虑,当年的我是一个好的出品人,却不是一个太能体谅人的好老板。现在也仍不是,所以,我一直备受争议,没能获得大家的广泛支持。
我用惨痛的教训总结出了这么一条自我营销的兵法:
凡是能广为流传、备受赞誉的营销,一定是让人很容易就可以得到响应、就可以达成目标,并且就可以得到赞美的。
比如那个一瞬间就享誉大江南北的1+1+1=1的壹基金。
他山之石3:简单到没法再简单的壹基金
名字简单!
壹!就一个字。一个谁都认得也熟悉的字。N o.1,简单却响亮,加上汶川地震时第一个跳出来和腾讯联手响应救灾的号召,所以,壹基金迅即扬名。
理念简单!
一人+一元+每一个月=一个大家庭。无须多言,一看即知,是号召每人每月捐一元,集合每个人的力量让小捐款变成大善款,随时帮助这个社会大家庭中需要帮助的人。
推广简单!
一个名人(李连杰)+一个大事件(汶川大地震)+一堆即时通讯媒体的积极响应。
捐款简单!
他们很简单清晰地把四种捐款渠道和银行账号、汇款地址一一公布了,让各类捐助人都可以使用他们自己熟悉的渠道给予支持。
这四种方式除了传统的银行转账、邮局汇款外,增加了手机捐款和网上捐赠。这两种方式很新颖也更便利。
手机捐款可以是1元、2元的,通过发短信到一个专用号码,而5元、10元、15元有另一个专用号,每个月会主动地帮你扣除这笔捐赠。
网上也及时得到了财付通、PayPal(贝宝)、支付宝、快钱等多个中间机构的大力支持。除了方便外,也增加了信誉保证。
与其他官方慈善基金会相比,壹基金显然在策划和营销推广策略上一马当先。
看起来,一切都特别简单、特别容易参与,还特别有成就感。就凭这简单,在非常短的时间里,这家才成立不久的年轻的基金会,就集纳了大量的人气和善款,成了最有号召力的慈善基金之一。
但如果你仔细研究这个案例,你会发现,这简单背后所下的功夫,绝不简单!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的幕后高参和团队名单吧:
帮他们做战略规划的是国际著名咨询机构贝恩公司(中国)。做财务审计的是全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DTT)和毕马威国际会计师公司(KPMG),还有凯誉管理咨询有限公司(KCS)。
他们的管理团队也大多为拥有跨国工作经验以及500强公司工作经验的资深管理人士。
他们还邀请了国内公益领域的数十名知名专家学者组成顾问委员会。
甚至和北京师范大学联合成立了中国公益研究所。
和招商银行联合推出了联名的爱心一卡通。
……
我只想表达:自我营销是对待营销的自己有要求,而不是对被服务的他人有要求。你的理念越简单,越容易被执行,就越容易被大家接受,大家就越愿意去响应。人多力量大,事情办成了,大家都很有成就感,你也就越受欢迎。
一个人+一个时间点+一个简单的举动=一个人人都可以参与的行动。
这是壹基金创造的一个会传染的魔力方程!
这一课于我来讲,非常宝贵。化繁为简是大智慧。
看到比想到更具号召力
他山之石4:募捐实验
有人做了一个实验。在火车站、机场等集散地摆两个捐款箱。第一个是红色的木箱,上面写了××基金会。第二个是透明的有机玻璃箱子,里面已有很多硬币和纸币,上贴被救助人的照片,附一句话:一元钱也是救命钱。
你猜一下结果?
没错,一天下来,第二个箱子里的捐款数是第一个箱子的5倍以上。
类似的实验,无一例外。
这就是看得见的力量!
一个是稍显模糊的慈善概念,一群你不认识的、不知道位于哪里的受助人,和不晓得具体会被用到哪里去的捐款,你会很本能地迟疑。
另一个,张贴了具体等待捐助者的照片,一双活生生求助的眼睛。你可以联想到他的痛苦,而你的爱心被示范在透明的箱子里,一元钱就可以做到的慈善,无疑更加打动人心。
自我营销也一样,越是具体可视,越容易引发共情心理。
记住:人们相信亲眼所见,远远胜过脑海所想。
所以,好的自我营销,往往更诚恳直白。让人们亲眼所见,而不要让他们自己去想,这个很重要。
想象会让人觉得各种可能都有,可能会有负面的联想,增加了疑虑而非信任。
再讲一个大家都很熟悉的案例,是2011年度的公共传播大事件,它就是——
他山之石5: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
2011年1月2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于建嵘教授在微博上开设“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微博,引起全国网友、各地公安部门广泛关注。这短短十个字,把行动目的、行动方法、行动对象全都讲清楚了。
一目了然。
跟以往先大幅报道各种灾难,然后呼吁动员的慈善行动都不一样。没有晚宴、没有宣传片、没有募捐箱,但那一幅幅看得见的照片,就已经是最好的示范。
你要做的很简单,拿出手机拍照发博,就可以完成一桩善举。
你看得见你上传的照片下的每一行留言。
你也能看见别人上传的照片后,整个事件的经过——从被发现到被解救。那些脏兮兮的正乞讨的小脸,和亲人们公布的寻找照片形成鲜明的对比,刺激着你的正义感和悲悯心。
那种看见是即刻的,那种回应也是即刻的。于是,大家都行动了起来。十余天,这个微博就得到了50多万人的关注。很快地,随着频频传来儿童被解救的消息,那些团聚的笑脸再一次激励你拿出相机,你的眼眶也会跟着湿润了。群体的力量被运用为慈善,取得了巨大的成效,而你参与其中。
这样的慈善,可观察、可推进、可参与、可公布,整个事件的发生、推动、成效都在你眼皮子底下。
那么鲜活。
就在你眼底,就在你身边,看得见,也容易操作,所以,它迅速地被转发、被讨论、被更多人身体力行。
这种视觉营销在事件传播上,远比文字和语言有力。
没有什么比让人亲临现场、亲眼所见更有号召力。很快,传统媒体就加入进来了,立法、执法机构也加入进来了。
这些随手被拍下的照片,变成了草根自下而上推动社会变革的经典案例。
看到的远比想到的更具号召力。这一招,用于自我营销,也格外生动有效。
有一次,我们提一个丹麦珠宝品牌的案子。我运用了这种可视化的演示方式,感觉棒极了,很过瘾。
自我经历3:提案现场的百变娇娃
这个品牌是丹麦一对独立设计师的品牌,产品是彩色宝石系列,最大的卖点就是可以随意混搭,预备进入中国市场。我们负责它的新品上市推广方案,我本身就是彩色宝石的热爱者和收藏者,挑大梁当仁不让。
按照惯例,在前期准备工作中,我们先详细做了各种市场调查,有针对本产品的工艺、材料,有各种系列的样品的消费者评价、价格接受度、渠道分布等,还对目前市场上可能会被列为竞争对手的各个品牌的卖点做了深入的调查研究。
很多时候,新品发布绝对是减法中的减法。你若试图在第一次就灌输给消费者一大堆的理念、优势、卖点、亮点,那绝对是败笔,没谁对一个陌生的王婆一大堆的自我吹嘘感兴趣。
我们需要找到的是那个唯一的、能一炮而红的点。鉴于它属于知名度不高的个人设计师的小众品牌、价位不低、地面销售渠道严重不足等现状,我决定突出它的设计和搭配。
这个通常只能通过发布会来完成,而我们没有经费来做大量的产品发布,而且就算发布会很成功,消费者也没有足够近的地方去买。
于是,我们想到了视频营销、目录营销和派对营销几种预订送货的方案,并且把目标消费者定位为都市白领女性。这些用户经济独立,思想和品位也独立,她们不再需要别人来教她们如何搭配,也不会盲目抄袭流行,或者抢购名牌。她们喜欢用个性化的饰品与细节展现品位。
我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营销3.0时代,是否可以让消费者自己创意、自己搭配、自己展示,并自己分享,用征集最佳女主角的方式,在各种俱乐部派对上推广?并制作分享视频,也可以下载目录,自行订货。这些方案都被制作成了精美的PPT演示文件。
设计师做了大量的展示设计、宣传页设计和其他帮助客户理解并采纳我们建议的设计。
但我仍觉得少了点什么,我总觉得那些产品不管在纸上显得有多美,都不足以展示“我的品位我做主”那种自由配搭的魅力和自信。那种气质的传递只能通过真人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