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刘蕊,今年十八岁。刚刚和妈妈在这个小区度过了一个新年,不巧今天小区停电,我来到了楼下公园,妈妈因为家里停水去了公厕,徒留我一个人在小区楼下闲逛。看着不远处在公园里打乒乓球的老大爷,我也想过去坐坐。天气很好,春风轻轻吹拂我的脸庞,扬起的发丝抓的脸有点痒痒的,洁白的云朵在丝绸般的天空背景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换着形状,四点钟的阳光温暖却不刺眼,所有人都沐浴在金色中,倍感舒适。
我坐在公园的长椅上,看着周围人来人往,突然感觉有些口渴,买了一瓶芒果小镇青苹果水,放在我刚从某宝上淘来的廉价银色小方包旁边。一个面容憔悴,看起来有些年纪的妇女领着个女娃娃距离我越来越近,我装作网瘾少女的模样赶紧低头“专心致志”的玩手机,故意躲开她的视线。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偷摸摸地抬头瞄了她一眼,发现那妇女正若有所思的盯着我,实在受不了这么“灼热”的视线,我歪了歪头,主动给出了一个微笑。
我们之间的话匣子也就打开了,期间,在旁边的小女孩一直似懂非懂的认真听着。
我主动搭话,禁不住小女孩的可爱,伸手摸了摸她肉嘟嘟的小脸颊,笑着问她:“你几岁了?”她往后缩了缩,看起来有些害怕的样子。我不太自在地对妇女说:“她似乎有点怕生。”“我们一周半了。”妇女伏下身子,环住女孩,平静解围,并且问我:“你十几了?”我一听,倍感吃惊:“他们都说我像二十几岁的……对,其实我才十八,准确说是快十八了……嗯,还没到我生日呢。”我语速很快,我当时的样子肯定很激动,因为我很久没有遇到能正确估算我年龄的人了!心里还有点小开心……
“是上班还是上学呢?”妇女边帮女孩整理被风吹乱的头发,便问道。我心里又是一阵惊讶,这个妇女眼光真是毒辣,既看出了我的年龄,又看出我辍学的事实。“我现在在北京上班,回来过年,这不受疫情影响,没法回去嘛……”如今,我面对别人这个问题时不会再像过去那样窘迫,倍感无措,已经可以面不改色的说出事实,并且面带微笑看他人的反应。
或许有的时候真的是我们自己给了自己太多压力,就像我吧,刚辍学时生怕被人问起这个事,感觉他人会瞧不起自己,可随着自己内心逐渐接受这个事实,发现人家或许只是随口一问,并未放在心上。
心结,只有靠自己才能解开。自己,永远是自己最好的心理医生。
看着妇女和小孩走远,我百感交集,直到老妈打来了微信语音通话,才打断了我的思绪。望着远山,天色渐晚,因为停电,公园人数不减反增。
我想,我也该回家了。
回到家,屋子里黑漆漆的,我走近卧室,在书桌上点了一根蜡烛。安静的环境很容易让人胡思乱想。思绪不自觉就飘到了很远的地方,那是很多年前的一件事,大概有十年了吧……当时才上三年级,写了一篇倡导环保的作文,描写了我长大后站在自己的小洋楼上,可周围的环境却很恶劣。现在我不得不承认,当时的年少无知,三年级的我,不知天高地厚,因为成绩优秀,怎么也想不到10年后的我是一个辍学近2年的“无业游民”。你问我后悔吗?当然,说不后悔是假的,因为我可能永远都实现不了年少时的梦想了,即使那仅仅是——买一栋小洋房。
我们不是机器人,不能保证每个决策都是正确的,难免会犯错,会后悔,可世间却不可能有后悔药,我们能做的,只有努力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