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只能活一季,但它仍要好好地活着,在绿荫中欢唱,在阳光下相爱。
已然是午夜了,几只蝉还在窗外的槐树上唱个不停。入夏以来,它们就在这棵槐树上鸣唱,似乎从未停歇过。其声时而高亢,时而清婉,有时则忽然转为粗厉,好似受到惊吓一般。
只是一种昆虫,身体那么小——也许只有人的拇指那么大,鸣声却那么响亮。所以,有人称它为昆虫音乐家,有人称它为大自然的歌手。但也有人嫌它吵闹、絮聒,说:“聒噪什么?不过是个夏天而已。”
对人来说,的确只是一个夏天。但对蝉来说,却是整整一生。因为它在阳光下只活一季。不管它如何努力,它也只能活一个夏天。秋风一起,它生命的终点就到了。
而且,为了这个短暂的夏天,它已在土里苦苦地等待了很多年——有的两三年、有的四五年,有的甚至要十几年。比如著名的北美周期蝉,就要在黑暗中蛰伏17年之久。
蝉的一生是这样的:7月下旬,雌蝉将卵产在树枝上。一个月后,幼虫孵化出来。秋风吹着,把它吹落在地。在寻到一处松软的泥土后,它就往土里钻,一直钻到某棵树的根部,然后以吸食树根的汁液为生。当冬天到来时,它便钻入土的深处取暖;一旦春回大地,它就回到树根旁。就这样,若干年后,羽化的时刻终于到了,它从土里爬出来,爬到最近的树干上或植物茎干上,蜕去浅黄色的干壳,羽化为一只成虫:蝉。
不仅如此,一只幼虫,必须经过五次痛苦的蜕变,才能成长为一只既能鸣唱又能飞翔的蝉。前四次是在土里完成的,最后一次是在羽化前完成的。对此,唐代诗人元稹写道:“蜕骨龙不死,蜕皮蝉自鸣。”
因其在土中的漫长生涯,蝉被誉为昆虫界的寿星。但这个寿星,在阳光下却只能活一季。虽然只能活一季,但它仍要好好地活着——在绿荫中欢唱,在阳光下相爱,直到完成造物主赋予它的使命:延续生命。因为这就是它在土中苦苦等待的目的。
为了完成使命,雄蝉一边用腹部不停地鸣唱,一边用针管般的小口不断地吸食植物的汁液。鸣唱是为了吸引雌蝉——雌蝉没有发声器,不会鸣叫;吸食则是为了维持或增添生命的能量。所以,当使命一完成,它们便双双死去了——雄蝉在交配后死去,雌蝉在产卵后死去。
蝉在阳光下的生命是短暂的,却也是绚烂的。只是,这绚烂的生,是以死的黯淡和湮灭为镜像的,是真正的向死而生。
万物皆我师生命就是用来珍惜的,生活就是用来热爱的。就算一季都没有——就算只有一个月,也要好好地活着,活出生命本来就有的精彩和美。因此,你的处境越难,你就越要坚持,你的周遭越暗,你就越要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