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485900000002

第2章 父母的修炼,决定着孩子的起点

这句误孩子一生的“毒话”,别再说了

闺蜜和妈妈大吵一架,妈妈气得离家出走,原因竟为要不要给孩子报第六个特长班!

闺蜜说:“别的小孩都在学,我们的孩子怎能落后?绝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可是老人家心疼孩子:“为了送孩子上特长班,你定了十一个闹钟,整个人忙得像陀螺,没时间休息,你多久没陪孩子玩了?孩子多可怜,刚上小学,就上各种班,平时还有作业和练习,压力太大了!”

谁都说服不了谁。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社会心态蓝皮书》中,对子女的发展期望,排在中国人九大生活动力的第一位。

对子女有期望是好事,只是许多父母在期望中迷失了自己,一味追求“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01

电影《起跑线》中,一对年轻夫妻为了让女儿上名校想尽了办法:

买学区房,走关系贿赂,制作假文件,装穷人骗取贫困招生资格……

妻子米塔说:“不能进入好学校,就没有好工作,女儿的朋友就会超越她,她会觉得被排挤,会认为自己是失败者,就会自弃,就有可能开始吸毒……”

深深的恐惧笼罩在夫妻俩的心头。

他们带着女儿,找到顾问学校,看到密集的课程清单后,夫妻俩瞪大眼睛,孩子有时间吃饭睡觉吗?

校长不可思议地看着他们:“你们来得太晚了,很多父母在怀孕初期就来了,你们的孩子在很多方面都需要追赶才行!”

“如果孩子进不了顶尖的学校,那她就进不了我国任何一所好的大学,如果她的履历表上填的不是好的大学,那她就不可能进跨国公司上班。”校长一针见血的话,扎中夫妻俩的心。

怕孩子太晚学,会来不及;怕别人跑太快,孩子赶不上;怕现在起点低了,就永远是低起点。这是父母内心最深的焦虑和恐慌。

邻居小女孩璐璐读小学五年级,周末被奥数外语塞满了。璐璐妈妈说:“没办法,初中有两个奥数班,要想进这两个班一定要学。”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蒋承说:“对‘教育落后’的恐慌导致每个人都铆足了劲,都想排在前面。没有人甘心孩子屈居人后,所以家长就推着孩子往前,再往前。结果却是水涨船高,弦越绷越紧,所有人都骑虎难下。”

不允许孩子落后,时刻盯着孩子,盯着别人。尤其自认为没有比过别人的家长,更不允许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这样一辈子和别人比较的心理,才是父母为起跑线焦虑和恐慌的根源。

02

只是,有了“非常高的起点”,人生的跑道就真的完美了吗?

李双江的儿子李天一,4岁选入申奥形象大使,同年学习钢琴,8岁学习书法,10岁加入国家冰球队,14岁就读人大附中并留学美国。

完美赢得起跑线优越位置的他,却在2013年涉嫌轮奸案被刑事拘留十年,至今仍在狱中。

澳门科技大学学生薛千里,从小成绩优异,初高中一直担任班长,是学校辩论赛最佳辩手、省级优秀学生干部,与老师同学关系融洽,是妈妈心中的骄傲,身边人学习的榜样。

没想到,大家眼中优异开朗的她却在大学宿舍跳楼身亡。她在最后一篇博客写道:

“即使没有抵达最后的终点,即使没有获得世俗名誉的认可,我仍然是一个成功者。这样想来,自然让自己轻松很多。也许是因为一直以来太累了,为了追求梦想跑得太辛苦,想给自己的懒惰找寻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才说出上面这番话的吧。”

看到这里,我觉得好心疼,为了不断地“跑”,她承受了怎样的压力!即便她在众人眼中很优秀,但她也需要安慰,需要休息,而不是只看她的成功。

跑得再快、再好,前面总有跑得更快、更好的,父母心中又都以什么为标准,催着孩子必须跑赢起跑线?

即便赢了未来,却也可能输了亲情。

有个妈妈为了孩子拼命地工作。有一次,她开车送孩子去贵族学校住校,临走前,对孩子说:“妈妈为了让你以后上名校,需要挣很多钱,所以没有时间陪你。你恨妈妈吗?”

孩子摇摇头:“不恨。我长大以后也拼命挣钱,送您去最好的养老院。”

妈妈的心被震住了。

大概,只有到了这些时候,父母才会觉得起跑线真的没有那么重要,孩子平安健康,一家人相亲相爱,才最重要吧。

教育,要量力而行。

如果为了所谓的高起点教育,倾尽财力、精力,一味催孩子快跑,压得自己和孩子喘不过气,却疏于陪伴孩子,疏于道德上的引导,疏于对孩子心理的关注,不仅不会帮助孩子成功,反而会适得其反,甚至造成无法挽回的悲剧。

03

知乎上一位网友,讲了他和父亲之间的故事:

小时候,父亲从不催着他一个劲地学习,也不主动给他报特长班,除非他自己强烈要求学,即便没学多久放弃了也无所谓。

父亲经常带他去爬山,去野外捉虫子、采集植物的种子和叶子,带着他种花,画观察日记,告诉他天上的星星就是一个远方的园丁种出来的花。

烧开水时父亲给他讲热能,讲为什么水能烧开。

父亲带着他一起打羽毛球、排球,学游泳,玩各种游戏,比赛说绕口令,给他讲古代的故事。

家庭经济不宽裕的时候,父亲咬牙给他买了一台电钢琴,他没兴趣学,父亲就自学,没几个礼拜就能自弹自唱简单的歌,他也兴致盎然学起来。

父亲买了各种颜料,和他一起画画,画得满手满脸的花。舍不得买的娃娃、拼图,父亲都和他一起做、画。

这样下来,他从小就对各种学科有着浓厚的兴趣,品学兼优,多才多艺,后来取得美国博士学位,事业成功,家庭美满。

至今他仍和父亲关系亲密,称父亲是世界上最有趣的人。最重要的是,他的生命中充满了乐观和自信,他说:“童年和爸爸在一起的日子,都像自带金色滤镜一样美好。”

事实上,他的父亲工作一直很忙,陪他的时间都是硬挤出来的。

他曾问父亲:“你怎么能有那么多时间带我玩,陪我学这学那,编各种故事。”父亲哈哈大笑说:“所以我才每天跑步,锻炼身体,保持充沛的活力呀!”

这样的父爱实在令人动容,他怀着何等的深爱,几乎用工作之余全部的时间和精力,在陪伴和引导孩子。

有个工程师问台湾作家蒋勋:“5岁的女儿应该学钢琴还是小提琴?”蒋勋回答说:“11点才下班的你多抱抱女儿,比较重要。”

最好的教育、最好的起跑线是父母自己。

父母是否真正在孩子身上花心思和精力?是否给了孩子大量高质量的陪伴,让孩子感受到足够的爱与关怀?是否和孩子一起在不断成长?

这才是决定孩子未来最重要的因素。

而不是简单把孩子丢给各种兴趣班、辅导班,又苛刻要求孩子,逼迫着孩子学习。

04

有人问美国前总统杜鲁门的母亲,是否为自己有一个当总统的儿子感到骄傲?这位母亲回答说:“是的。但我还有一个儿子正在田里挖土豆,我也为他感到骄傲!”

好的父母,没有攀比之心,欣赏每一个孩子。

电影《搏击俱乐部》有句台词:

“工作不能代表你,银行存款不能代表你,你开的车也不能代表你,皮夹里的东西不能代表你,衣服也不能代表你。”你就是你,独一无二的你,无须比较的你。

愿我们都不再以外在事物为标准看待自己和孩子,平和对待“起跑线”。

不在乎别人跑得多快,跑的哪条道。

只珍视孩子独特的个性,享受和孩子一起成长,引导孩子在属于他的跑道上,用心跑出风采。这就是给孩子最好的爱,最完美的未来。

父母遇事不抱怨,是孩子最大的福气

01

“海豹人”尼克·胡哲,生下来就没有四肢。在极度震惊痛苦之后,父母接受了事实。

他们开始教他如何在没有四肢的情况下刷牙、洗脸、穿衣、游泳,教他用唯一的“小鸡脚”在电脑上打字。

妈妈告诉他:“在任何环境下都要微笑,而且别人盯着你看,你可以主动去和别人搭讪。”

谁能想到后面发生的事呢?

妈妈只想帮助他乐观面对生活,拥有自理能力,他不仅做到了,甚至还成为全球著名的演讲励志大师,出了多本畅销书,影响了无数人,还有了漂亮美丽的妻子、四肢健全的孩子!

原本是无法改变的痛苦现状,收获的却是奇迹和幸福。

这一切,都源于他有着不抱怨的父母,用莫大的信心鼓励他。

而他也就学会了用更多的激情面对现状,寻找更多的方法去获得突破。

试想,当初,若是父母一直痛苦和抱怨,他必定也是一样。

也许,当他在被小学同学欺负排斥时,就会选择自杀绝望离世了。

面对环境不抱怨,才会用更多的激情面对现状,寻找更多的方法获得突破。

遇事不抱怨的孩子,没有玻璃心,不会动辄轻生,也不会消沉过日子。反而拥有高逆商,将来进入社会,也能游刃有余。

有遇事不抱怨的父母,才有遇事不抱怨的孩子。反之,亦然。

02

曾经住过的小区里,有一位邻居总愁着脸,很喜欢抱怨。

每次遇见她,她都充满了愤怒和不满的情绪,开口就是:

“我公公太令人讨厌了,给他说了东西要放回原位,每次都忘记!”

“我婆婆管得太多了,烦人!”

“我老公天天像个木头人一样,做什么都不主动,我真后悔嫁给他!”

“唉,孩子太麻烦了,写个作业要把人气死!”

直到有一天,遇见她妈妈,才发现,原来她的抱怨都是从她妈妈那里而来。

她妈妈开口也是抱怨:

“这里的物管太没有责任心了,我刚才路过都看不到人,真是收了钱不办事。”

“好烦,就晚了一分钟,招手了车子还是不停。不知道司机眼睛长哪儿了?”

她也会抱怨自己的家人:

“我们家那位从来不主动做事,懒得不行。说了几十年也没任何反应。”

只要不打断,可以一直抱怨。

在这样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又怎么会不抱怨呢?

知乎上一位匿名网友讲述的经历让人心疼。

回想起自己的童年,他想到的都是不开心的记忆。从小,他就生活在父母都爱抱怨的氛围中;从小,他的内心就充满了压抑。

更令他觉得难过的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他变得和他们很像——遇事的态度是悲观,处理事情的方式是抱怨。更可怕的是,他自己一直没有察觉。

直到有一天同桌突然不理他了,连续几天如此,他忍不住给同桌写了一封信,对方很久后回复说:你总是带给我负能量。

那天回家,他哭了很久,因为他变成了自己讨厌的样子。

从此,他把负能量完全隐藏,在人前表现的都是乐观、开朗。可是他的内心呢?始终充满着焦虑、不安、痛苦。

遇事爱抱怨的父母,带给孩子的伤害,是难以想象的“黑洞”。

03

美国著名作家威尔·鲍温在《不抱怨的世界》一书中写道:“抱怨不但不能解决任何问题,还会将人们困于问题当中,使他们沉浸在失意、沮丧中无法自拔。”

使我们过得越来越不好的,其实未必是那最初的不如意,更多时候是我们在不如意时,选择抱怨带来的结果。

上周末,朋友准备带孩子去邻市她老公上班的地方玩。

急着出门,孩子却磨磨蹭蹭。她一边抱怨老公非要在外地上班,一边火大地猛拉孩子。

孩子哇哇大哭,胳膊一碰就喊疼。

带孩子去医院,排队、缴费、检查,竟被拉脱臼了!既心疼又内疚。

折腾大半天后,急匆匆赶去车站,身份证忘带了!又带着孩子赶回家取身份证。

之前买的票早错过了。费尽周折到达老公的住处时已经很晚了。她身心俱疲,对着老公一顿指责。

老公说:“我没问你怎么当妈的,你还说起我来?你那脾气谁受得了?”

两人大吵一架,孩子被吓到了,晚上总是哭,谁都没能睡。

第二天一早,老公接到一个紧急任务,疲惫的他不仅效率低下,还出了大错,被领导骂了一顿,扣了当月奖金。简直糟透了!

这一系列的事件,明明可以避免。如果她在孩子磨蹭时,换一种反应,不抱怨,而是和孩子在打趣中出门,即便稍慢一点也没关系。

仅仅因为抱怨着急,既伤害了孩子,又失去了愉快的相处时光,还带来更多损失。

智慧的父母,要善于透过眼前不如意的处境,看到乐观的地方,如同安徒生童话《老头子永远不会错》中的故事。

老头子牵着家里的牛出去卖,没想到换来的一次比一次更不值钱,最后居然换了一筐烂苹果。

回到家中,老太婆却没有丝毫抱怨,反而在老头子讲述每一次换物时,都充满感恩和兴奋,夸老头子换得好,甚至最后的烂苹果也能帮她一个大忙。最后还给了老头子一个大大的吻。

和老头子同行的英国人因为打赌老头子会被骂而赌输了,给了他们一大袋金币。

当我们停止抱怨时,不仅会使不如意的状态发生改变,更会深深影响孩子。

不抱怨,是父母能带给孩子最好的逆商教育。

我们要努力做不抱怨的父母,给孩子不抱怨的环境,让孩子成长为乐观积极的孩子,在任何时候,不惧怕困难,不灰心失败,有勇气和信心面对任何的挑战。

父母一时的冲动,孩子可能内伤一生

01

对待孩子时,父母控制不住的冲动有多可怕?

前几天,闺蜜切切实实经历了至今回想起来都胆战心惊、后怕不已的事情:她差点弄丢4岁的儿子亮亮。

在小区,她叫亮亮回家,亮亮不愿意,一屁股坐地上,怎么都不起来。

一只手提着菜,另一只手去拉亮亮的她,忍不住生气。最后松开手,说了句:“走了!”转身独自进了单元大门。

按往常,孩子很快会跟进来,可这次他竟坐了一会儿后又爬起来玩,根本无视妈妈。

她火冒三丈:“你真以为我不走吗?看我治不了你!”一冲动,上楼了。

十多分钟后,她下楼,天已经暗了。她以为亮亮会在原地哭着等她,没想到楼下竟空无一人。

她蒙了,大声喊亮亮,却没人回答。

她沿着小区的每条路找,内心充满了恐惧,恨不得扇自己的耳光:“孩子才4岁啊,我怎么会那么冲动?那么心大真把他丢下?”

万幸的是,在一个转弯处,她遇见了亮亮,被一位婆婆牵着。

婆婆说看见亮亮一个人在小区,问他家在哪里,送上去,家里却没人。她正准备先把孩子带回自己家。

婆婆十分不解:“你们怎么会在小区走丢?要是孩子自己跑去其他地方了咋办?要是被坏人带走咋办?”

闺蜜搂着亮亮,不停流泪。

她说:“那一刻,是我这辈子最后悔的时候。”

02

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包宝宝》中,包宝宝不听妈妈的话,执意搬出去住,妈妈突然愤怒地抓住他,一把吃进了肚子里。

流泪的神情、躺床上几天不吃饭,表明了妈妈有多后悔。

她多疼他啊,意外看见包子变成了小宝宝,她爱得不得了。

她从没想过他也会长大,会离开她,更没想到有一天,她会因为冲动吃了他。

尽管现实没有这么夸张,但父母冲动对待孩子的事比比皆是:

“有一次,我急着带孩子出门,孩子偏不起床,我生气地使劲一拉,孩子手脱臼了。”

“晚上叫孩子洗漱,他怎么都不动,我的火一上来,把牙杯摔成了两半。”

“孩子读初中,有一天说我不会当父亲,我平生第一次甩了他一巴掌。”

“陪孩子做作业,她不专心,气得我把她作业本给撕了。”

……

大多数父母都小心呵护着孩子,可免不了的是,在爱孩子的过程中,常常因为发怒,冲动对待孩子。

孩子被打过的身体会复原,而心灵所受的伤害,却是难以愈合的。

一位知乎网友说:小时候,妈妈哄她睡觉时,如果时间稍久,她还没睡着,妈妈就会突然暴怒,对她吼:“这么久了还不睡?那你自己睡!”然后冲出房门。

她总是充满恐惧,害怕妈妈真的不要她了,撕心裂肺大哭着找妈妈。

从小她就非常易怒暴躁,一点小事都会让她大声尖叫,跑得很远。在学校,她也是最受不了批评,最令老师头疼的学生。长大后,她在睡觉时也时常容易感到焦虑,长期失眠。

心理学者马修·麦克凯博士说:

“家长经常忍不住在孩子面前发火的家庭,相比安静的家庭,孩子往往在与人相处时,表现得更强势和容易情绪低落,学校表现也更差。愤怒,会毁坏小孩子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我们常低估了冲动行为背后,孩子内心会刻下多深的烙印,性格会受多大的影响。

03

一位妈妈说:“有无数次因为孩子某个小小的举动,心中那团火苗‘蹭’地就蹿起来了。”

对很多父母来说,这时只要控制住不在行为上伤害孩子,就没事,言语上吼骂几句不要紧,毕竟只是一次情绪发泄。

孩子的真实感受,却令人心痛。

绘本《妈妈发火了》中,小山午饭时动作慢了、洗脸时玩起了水花、把画画到了墙上,妈妈爆发地大吼:“我要被你气死了!”

小山手脚不停发抖,突然消失不见。

妈妈翻山越岭,终于在一个城堡看到孩子的影子:“小山!”

对方却说:“我不是小山,我是小闹闹。”“我不是小山,我是小泡泡。”“我不是小山,我是小涂涂。”这些都是她在发火时对小山的定义啊!

“妈妈每次生气,我都会好害怕。但我真的好爱好爱妈妈。”影子瑟瑟发抖地说。

妈妈哭着说:“对不起,小山。”消失的小山终于回来了。

当父母发火冲动时,孩子不仅想要消失,五脏六腑也如同被震碎了。

《托儿所》节目中,儿童心理学博士托德说,此时孩子的身体部位好像分裂成了六份,它们也代表着孩子的六种心理:

脑袋代表着注意力:如同飞到宇宙,因为被妈妈愤怒冲动对待的孩子,会变得不知所措,一点也记不住你说的内容,只记得你凶过他。

身体代表躯体感觉:如同掉进大海,象征着孩子的肠胃翻江倒海,身体很难受。

双臂代表安全感:如同飞到老虎身上,意味着孩子的安全感已经被破坏,家里如果没有另一个人保护他,他会感到绝望,只想逃跑。

嘴巴代表语言:如同落到山顶上,孩子虽然有好多话想说,可是他的语言被禁锢,只能沉默。

屁股代表自我评价:如同被扔在嘈杂的大街上,很多人指指点点,意味着孩子不断被否定,最终变得懦弱和不自信。

双脚代表情绪:孩子只想逃走,可是他只有脚,没有方向,迷失在沙漠中。

父母只是冲动一时,孩子却内伤一生。

04

放下控制之心,接纳孩子的特性

尹建莉的女儿初中时,迷上了《还珠格格》。

许多父母会想:这还了得?万一影响成绩怎么办?万一学电视里谈恋爱怎么办?许多冲动因此产生。

尹建莉却说: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都喜欢看这些啊!

她没有控制女儿,反而尊重和信任她,让她自己安排时间。

女儿居然巧妙地做到了三不误:放学先练琴,吃完饭,看电视时,放广告的时间段把作业写完。不仅没有影响孩子成绩,反而提高了学习的高效性和专注力。

父母记得自己曾经也是孩子,理解孩子的成长之路,会避免许多冲动。

懂得“冰山理论”,了解问题背后的原因

心理学有个“冰山理论”:我们往往因看到孩子表面的问题而冲动,但那只是冰山的表层。

有一次,我带孩子们逛街,4岁多的果果挑选了两张贴纸,其中一张给我,依依伸手要,我顺手给了。

没想到,果果生气地大喊:“不许给妹妹!还给我!”

我心烦:“你有一个贴贴了,再给妹妹一个怎么了?而且你给妈妈了,就是妈妈的!妹妹要,妈妈可以给她!”

果果捂着耳朵,大哭大闹跑到一边。我当时特别冲动地想对她大吼一通,说她太不懂事。

在这一瞬间,我突然尝试去理解果果的感受,才意识到:她的哭闹有理由啊。

她精心挑选了两张贴纸,一张给自己,一张给妈妈,希望妈妈能够喜欢。

可妈妈却毫不在意地直接给了妹妹,还是经常会和她争宠的“情敌”!

换了谁都会难过愤怒。

我一点气都没了,取而代之的是心疼和歉意。

走到果果的面前,我蹲下来,对她说:“对不起,妈妈没有考虑你的感受。你送给妈妈这个贴贴,妈妈好喜欢啊,谢谢你!”

果果不再哭,安静了下来。

后来,她没有再要回贴纸,而是愿意和妹妹一人一个,其余的依然送给妈妈,还主动牵着妹妹的手回家。

当我们专注于孩子的内心,看到底下真正的冰山时,面对孩子会平和许多,也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父母的焦虑,别让孩子埋单

有网友说:“我每次控制不住对孩子冲动时,都是因为自己遇到了压力,心里很烦躁和焦虑,不自觉就发泄在了孩子身上。”

可孩子不该为父母的焦虑埋单啊!

遇到事情,努力寻找办法解决,使自己在孩子面前不泄愤、不冲动,不让孩子承受不该有的委屈和伤害,是为人父母该有的担当和责任。

如果,我们没有控制住情绪,一时冲动对待孩子,一定要跟孩子道歉。

每一次父母的道歉,都是对孩子伤口的包扎。

也时刻记住,孩子柔软的内心,需要我们小心呵护。

网上一位妈妈为女儿读《大嗓门的妈妈》绘本时,读到结尾处企鹅妈妈说:“对不起。”她问女儿:“小企鹅会原谅妈妈吗?”

女儿回答:“会呀,因为她爱妈妈。可是,小企鹅还是很痛很痛啊!因为她的身体是缝起来的。”

05

看过一句扎心的话:“孩子小的时候,别把他的稚嫩和软弱当作软肋,用自己的愚昧和无知透支孩子成长的岁月。孩子长大了,内心的阴影面积和那些回不去的弯路,就是还不起的代价。”

一次次震碎孩子的心,让孩子“消失不见”,最开始还能不断缝起来,找回孩子;有一天就会真正支离破碎,孩子的心也再难挽回。

放下对孩子的控制之心,别再轻易冲动。

多接纳他,理解他,抱抱他,爱他。你会更平和,更笃定,育儿生活会更快乐,更享受,孩子也会更快乐健康地成长。

有趣的父母,是孩子的奢侈品

01

前两天,听一位朋友分享自己童年的经历,让人很心疼:

小时候,有一回,她和好朋友用树叶和石头做好了“饭”,同时兴奋地端去给各自的妈妈吃。

两位妈妈却同时做出了完全不同的反应。

好朋友的妈妈表现得很惊喜,接过来说:“哇,看起来好好吃呀,谢谢宝贝。”假装吃得很香。

而她的妈妈,在同一瞬间一挥手把树叶全都打翻,说:“吃什么吃?这么脏?”表情十分不屑。

她愣在了那里。那一刻,她的心像碎了一样。

她说:“从此以后我很自卑,觉得自己的想法就是不能被接受的。和妈妈的关系也非常疏远。”

父母不懂得参与孩子的世界,不理解孩子的世界,甚至嘲讽孩子的世界,对孩子来说既无趣又受伤。

02

有趣的父母,是孩子生命中的奢侈品。

《小王子》中有各样的大人,小王子不懂他们的世界,他们也不理解小王子。

书中说:“所有的大人起先都是孩子,虽然,只有少数人记得。”

好友在学业和事业上看起来都很成功,名牌学校毕业,工作后不到两年就升职经理。

但是她说,她不快乐,很不快乐。

她心里常常会很害怕,一旦不努力,就会被别人甩在后面,所以她不敢好好吃饭,不敢好好放松,她像闹钟一样随时拧紧着发条。

一切来源于她的小时候,父亲对她永远只是一个要求:“好好学习。”

小时候,她似乎从没有玩过。

当别的小朋友都在楼下玩的时候,她只能待在家里写作业,她好想出去玩,可是父亲不同意,说:“你的时间只够学习,别人玩,你学习,这样你才能领先别人。”

很多个日子,在写完作业后,她就默默地站在窗户边,听着窗户外小朋友的笑声、闹声,心里好羡慕好羡慕,好想能够长双翅膀飞出去。

“过去的生活无趣,现在的生活也无趣,我曾抑郁过。但我无力改变,也不敢改变。”外人面前风光的她,却说出这样一番心酸的话,令人心疼不已。

孩子的世界应该是充满欢乐,充满游戏,充满幻想和色彩的。

无趣的父母,自己的世界只有灰白两色,也要求孩子的世界如此,抹杀了孩子的心性与生活真实的乐趣。

知乎上有个热门帖子:“有趣的高晓松和无趣的吴彦祖,你会选谁?”

高晓松的有趣是公认的,在《晓说》《晓松奇谈》《奇葩说》中,他的幽默风趣常常逗乐众人。

他心态豁达,乐意接受自己的绰号“矮大紧”,时不时拍点大脸照。

在教育女儿上,他平和开明,“愿你一生温暖纯良,不舍爱与自由”。

还很有趣的是,他曾在微博上传了一张女儿Zoe笑盈盈拿着名字卡片的照片,称:“今天她隆重获得了长期抗争才取得的民主权利:家庭事务投票权。年方二二,长势喜人,老怀大慰……”

事实上,高晓松的趣味来源于他有一个有趣的妈妈。

妈妈说:“这世界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与远方。”

在给妈妈的一本书作序时,他讲道:

“妈妈总是充满乐趣地写写画画,如她乐观的性格一样情趣盎然,让人无法释卷。”

妈妈从小教他琴棋书画,会领着年幼的他和妹妹,在颐和园长廊讲每幅画的意义,在每一座有对联的古老房子前读那些文字,在门厅回廊间让他们猜下马石和拴马桩的作用。

他写道:“谢谢妈妈,在给了我生命,给了我生活的道路和理想后的很多年,又一次给了我做您儿子的幸福与骄傲。我爱你。”

有趣的父母,会让孩子感受到充分的爱与自由,让孩子拥有快乐多彩的童年,形成积极乐观的性格、豁达平和的生活态度。

03

有父母说:“每天很累,很辛苦,实在有趣不起来。”

其实做有趣的父母,并没有那么难。

试试转变一些观念,把眼光放远,试试进入孩子的世界,同样能放松自己。

收获的不仅是孩子美好的成长,自己也能再过一次童年,能够重新感知生活的多姿多彩。

有趣的父母,懂得享受生活

前些天,在朋友圈看到好友晒出给孩子做的食物,花样多变,好看又好玩,真是令人忍不住流口水。

好友说:“带着孩子做饭,一起把饭菜弄成各种模样,真是一件充满乐趣的事。”

她常常带着孩子一起感受生活的细微时光,甚至一起晒太阳。也把握生活中的每个时刻,连边陪孩子聊天,边带着孩子一起整理房间,也觉得是非常享受有趣的事。

孩子常常非常自豪地向朋友介绍自己的妈妈。

在感恩节还给妈妈写信:“谢谢世界上最好的妈妈,让我每天都很开心。”

有趣的父母,愿意进入孩子的游戏

钱钟书很爱和女儿玩游戏。在女儿媛媛小的时候,每天睡觉前,都会在被窝里“埋地雷”,一层又一层。

当媛媛钻进被窝时,就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地雷”而尖叫,他便会哈哈大笑。

“地雷”的种类有玩具、镜子、刷子、砚台甚至大把的毛笔,他恨不得把扫帚、簸箕都塞进媛媛的被窝!

两人天天玩竟然也不觉得厌倦。

台湾亲子专家李长安说:“称职的父母,要善于进入孩子的世界。”

其中最首要的就是进入孩子的游戏世界,学会把自己变成小孩子。

有一回,我和果果玩游戏时,玩能跳的小弹珠,果果让我当守门员,接住弹珠,我就觉得自己好像真是守门员。

看见弹珠跳过来,紧张地做好姿势,接住后,兴奋地喊着:“接住啦!”

玩一遍,又一遍,再一遍,重复十遍也觉得很有趣。

在小区的一棵树下,发现一个水龙头漏着水,已经滴出来了一个特别小的水池。

果果说:“妈妈,你觉得这里面有没有小美人鱼,就像朵拉里面那种?”

我说:“很可能她们在隐藏的城堡中!”

于是开始了一场童话故事的接龙,真有意思!

有趣的父母,愿意花心思陪伴孩子

如果我们不能成为有趣的父母,就请允许孩子的世界有趣,多给孩子空间和玩耍的自由。也尽量用有趣的眼光,打量孩子的一切,允许孩子慢慢成长。

艺术大师丰子恺,在面对孩子们的调皮,甚至把他最喜欢的写作桌弄得乱七八糟时,他也丝毫不生气,而是觉得这是孩子本真的流露,令人羡慕。

他说:“要求孩子的举止如同自己一样谨慎、穷屈、揖让、规行、矩步,是何其的乖谬!”

而七个孩子中最爱哭闹的瞻瞻,在他眼中却是最令人佩服的、身心全部公开的真人,还把瞻瞻的各种哭画成了漫画。

他不是在溺爱孩子,而是在同理孩子。

有趣的父母,带给孩子的是心灵上的自由,情感上的满足,成长中的快乐。

在这样环境下成长的孩子,长大后个个颇有建树,也和父亲的关系十分亲密融洽。

丰子恺说:“要保留、培养孩子的一点痴呆,直到成人以后。因为这痴呆就是童心。童心,在大人就是一种‘趣味’。”

愿为人父母,我们都能为孩子保留这份童心,都能有一种趣味。

能够让有趣贯穿孩子的童年直至一生,让他的人生像开满鲜花一样,美好,灿烂,乐趣十足。

愿有一天,有趣的父母,不再成为孩子的奢侈品,而成为孩子的必需品。

放下手机,把时间与爱还给孩子

01

如果孩子和手机只能选一个,你会怎么选?

这个命题抛出来,所有的父母可能都是这样的反应:

有毛病,这还用问?肯定是孩子啊!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朋友圈曾疯传一个揪心的视频:

贵州铜仁,女孩妈妈抱着大哭的孩子,孩子的左腿小腿以下已经完全没有了,鲜血直流。

作为两个女儿的妈妈,我实在没有勇气打开视频,单单看图片,就心痛不已,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声仿佛就在耳边。

小女孩为什么会被城市公交车碾轧受伤?

因为妈妈在街上看手机。

显然,这位妈妈心里想的是选孩子,手上却不由自主地选了手机。

在孩子和手机中选了手机的不止这位妈妈,还有下面这个父亲:

湖南株洲,一位父亲在马路上忙于翻看手机而疏于照看儿子,3岁的儿子被货车碾轧当场身亡。

每年有二十万14岁以下的孩子意外身亡,其中,家长玩手机导致孩子死亡的比例惊人。

2016年4月,六安一名2岁的孩子被车碾轧身亡,当时,孩子的妈妈在一旁看手机。

2017年8月,四川5岁女孩与妈妈回家途中跑到公路上,被公交车撞倒碾轧身亡,全程,妈妈在看手机。

西安某温泉世界,4岁男童泳池溺亡,挣扎三分钟无人发觉,近在咫尺的妈妈竟然在玩手机!

当你玩手机的时候,孩子可能已经离危险很近了!

02

有些父母会认为:我都玩手机很多年了,孩子不是好好的?别耸人听闻!

没错,这就是大多数中国孩子的现状:体格可能健康,但对父母心死了。

中国《国民家庭亲子关系报告》显示家庭亲子关系存在七大主要问题,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手机是导致父母与孩子关系破裂的头号杀手。

80后公务员文先生在微信朋友圈发布的8岁女儿苗苗的日记,令人心酸:

“今天晚上,妈妈本来应该在睡前讲个故事的,但是她在讲故事的时候,又玩了四次手机,讨厌。”

“爸爸为什么在吃饭的时候还在看手机,我本来想告诉他,我今天拿了个红花的……”

苗苗说,这种情况她的大多数同学都会遇到:父母无论在干什么,手里都会攥着一部手机,“有些同学的父母就是在陪他们玩的时候,也一定会抽出一只手看手机……”

北京卫视一档节目中,7岁的浩浩要唱一首叫《父亲》的歌,献给爸爸。古巨基问浩浩:“为什么会选这首歌?”

浩浩说:“我要告诉你一个秘密,就是我爸爸是个爱玩手机的人,他是手机控。我给你演示一下。”

“爸爸,你觉得有意思吗?”“肯定有意思,没意思我怎么玩?”“你陪我玩吧。”“你等一等。”浩浩学着爸爸,两手举着手机打游戏。

过会儿浩浩又进去:“爸爸,可以玩了吗?”爸爸说:“一局很长。”接着继续玩手机。

浩浩失落地说:“其实我现在知道了,他让我等就是不想陪我玩。”

躺在床上,坐在沙发上,随时都在玩手机,这是爸爸在浩浩心中的形象。

主持人问:“被爸爸拒绝的时候你怎么想?”

浩浩哭了,他抹着眼泪说:“就是想,为什么爸爸会拒绝我?”

有多少人像苗苗和浩浩的父母一样,自以为很爱孩子,却在手机和孩子之间,不自觉地选择了手机?

孩子被拒绝的次数多了,久而久之,对父母的心就冷了。孩子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久而久之,心也自然离你越来越远了。

03

儿童心理学家指出:父母在陪伴孩子时玩手机是一种家庭“冷暴力”,孩子会强烈感觉到被忽略,甚至认为在父母眼中,自己没有手机重要,从而失去安全感。

更重要的是,在这种环境里长大的孩子,将来,同样也会沉迷于手机。换句话说,等到你老了需要孩子的时候,他也会用同样的方式对你:

“闺女咱俩说会儿话!”“等会儿妈,马上看完这集剧。”

“儿子我想出去走走!”“等会儿爸,等我打通这一关。”

“孩子,我想……”“等会儿……!”

很多父母说,自己也不想随时看手机,但总忍不住拿出来翻一翻,在微信群爬爬楼;点击朋友圈红点,刷新刷新;瞧瞧抖音;打局游戏;看会儿小说……但是说真的,拿着手机忙叨了半天,自己也并未从中真正获得什么。

孩子若来打扰甚至抢手机,更是常常觉得烦躁,对孩子不耐烦、生气的事时有发生。

生了孩子,就得对他们负责,把他们养好带好,别因手机失去孩子!

进行手机内容“断舍离”

我们可以针对手机上最吸引我们的部分进行“断舍离”,删除大量微信群和应用程序,隐藏朋友圈发现页。既然许多事物并不能使我们生活变得更好,那留着做什么?

提前约定工作联络时间

有个淘宝店家在店铺首页写着:因带孩子,所有消息22点后回复,有需要尽量自购。不得不令人点赞。

我们的工作如果与手机有关,也可以跟对方约定业务沟通时间,或在朋友圈说明,自己什么时间段在陪孩子。这样其实更能让人觉得我们有责任感有担当,会得到更多的信任与合作机会。

想习惯性聊天时,对家人说

如果习惯了有什么感想就在微信群聊,在朋友圈表达,那么从现在起,就刻意练习,习惯性想通过手机聊天时,把那些话摁住,讲给家人听。不仅能脱离手机聊天瘾,更会让我们与爱人和孩子之间变得更亲密!

共同制订计划并相互监督

父母一起努力和全家相互监督是最好的办法。可以约定回家后就把手机放在一个不容易让我们拿到的地方,给对方甚至孩子一个权利:有人忍不住拿出手机刷时,其他人都可以明确提出不该看,甚至把手机拿走放去特定位置。再不乐意,白纸黑字在那里,也得由着他们。

用奖惩激励我们告别“手机瘾”

来一些约定:今天和孩子在一起时,忍不住看了手机的,谁看的次数多,谁当天晚上哄孩子睡觉;或者洗碗拖地等。一次没看手机的呢,可以得到奖励,如对方为他做一次按摩、捏脚;陪她说会贴心话;买个小礼物等。哇,这样一来,我只想离手机远远的!

坚持二十一天养成好习惯

行为心理学上,有一个“二十一天效应”,即一个人的动作,或想法,如果重复二十一天就会变成一个习惯性的动作或想法。

不如我们制作一个二十一天台历表,记录每天的坚持情况,还可以作为一份礼物,值得孩子一生珍藏!

让我们一起用行动告诉孩子:

亲爱的宝贝,虽然爸爸、妈妈有时做得不够好,常常因为手机忽略了你,但爸爸、妈妈真的爱你,也一直在努力成为更好的父母,现在爸爸、妈妈真的改变了,谢谢你一直在等待我们。

手机坏了可以修,修不了可以换新机。可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孩子的生命只有一次,请把属于孩子的时间和爱,还给他们!

孩子是母亲的软肋,更是母亲的盔甲

这两天,刷到一个特别励志的微博热搜:

一位55岁妈妈从华中师范大学顺利毕业。三年前,她陪女儿考研,没想到自己先一年考上,成为“妈妈学姐”。

网友纷纷点赞,不少妈妈评论说:

“将来我的孩子要考研,我也陪她。”

“妈妈好棒,女儿也好棒,我也要努力做这样的妈妈。”

而另一位曾经刷爆朋友圈的妈妈,只因为陪孩子写作业,竟考取了教师资格证。

令人感动的同时,也钦佩不已。

知乎网友菠菜写过一段话:

有了孩子后,我惊讶地发现自己受到了生命的刺激。

当妈前,觉得人生不就是吃喝玩乐,大家过得舒服点吗?当妈后灰飞烟灭了,小到早起早睡、考几个有意思的证,大到要做一个有理想、有追求、有社会奉献能力的成人。

我无法接受当孩子在不断学习成长的时候,我还是原地踏步,除了吃喝玩乐什么都不会。

我不梦想当教练,但我绝对不要做猪队友。

只因为当了你的母亲,即便曾经热爱追剧、习惯懒散,但这一刻起,内心开始变得刚强,开始想要告别从前的生活,渴望陪你看到生命的更多可能性,和你一起变得更好。

这,是真正的为母则刚。

01

一位网友讲了自己的经历,很多妈妈感同身受:

孩子1岁时,在外省生活的母亲,过来住了一段时间,惊讶得合不拢嘴。

她竟然会娴熟地做出一大桌丰盛饭菜!

要知道,过去她特别讨厌做饭,觉得做饭既费精力又费时间。

婚后她也拒绝学习,万一学会了,那以后还不得都是自己的事?再说了,油盐多伤皮肤啊!

没想到,现在的她却完全忘记了自己曾决心一辈子都不进厨房。

从孩子吃辅食,她就开始学做饭,想方设法,换着花样,变着口味,做着各种美食。

她甚至享受起这个过程,满怀热情地研究食谱,精挑细选地买菜,专心致志地烹饪。

正在热播的综艺节目《我最爱的女人们》中,有一集分别邀请了妻子们的一位亲友来做客,安排她们提前进入观察室。

其中,王黎雯多年未见的好友,通过视频,看到她一大早勤劳地收拾果皮、扔垃圾、整理吧台,给刚起床的婆婆端去水果、帮忙提鞋时,瞪大了双眼,连连说:“这变化太大了!”

两人在一个剧组时,王黎雯大大咧咧,房间从不收拾,觉得乱七八糟也无所谓,而现在却一看就是个干活的人,收拾得太整洁了,还特别体贴和耐心。

好友感叹道:“生活会改变一个人,爱也会改变一个人。”

母爱更是如此。

为母则刚。

从前十指不沾阳春水,却因为当了你的母亲,甘愿穿上围裙做厨娘。

02

闺蜜为了回家当全职妈妈,亲自陪伴孩子成长,又为了多一份收入补贴家用,在休“二胎”产假期间,开始给公众号投稿,渐渐有了起色后,终于鼓足勇气辞职。

一年多的时间里,她从写作小白到约稿不断,也被出版方主动找到,签约写书。

在外人眼中,看到的只是成绩。

但一路走来多不容易,只有她自己知道。

家里没有老人帮忙。先生每隔一个月都要在外上班,遇上新项目签约,更是有次连续好几个月在外。

她平时一个人既带两个孩子,又要做饭做家务,还要写作,在哪里找时间?

只有孩子们睡觉时。

早上,她会尽量在4点起床,多少个凌晨,她犯着困,好想继续睡,可想到她的孩子们,就硬撑着起床,用冷水敷脸,坐到电脑前。

又有多少个夜晚,孩子们睡得不踏实,一会儿这个哭,一会儿那个醒,几乎一整夜都没能入睡的她,却不得不利用孩子们都睡着的间隙,赶快跑到电脑边继续。

累吗?真累。

如果不是为了在家陪伴孩子,她不会开始写作,不会对自己这么狠,更不愿放弃睡觉的时间。

苦吗?不苦。

当她顶着困倦,写着育儿文章时,心中充满的是无限柔情。

当她陪伴着孩子们一起成长,看到她们的每一个变化,听到她们说“妈妈我爱你”时,一切都值得了。

惠特曼曾说:“全世界的母亲多么相像!她们的心始终一样。每一个母亲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

这是对孩子最纯真、最赤诚的爱之心。

曾经以为时间、精力有限,天天只想“葛优躺”,却没想到,只因为当了你的母亲,能够开始忍受累、忍受困,甚至其中爆发出的巨大能量,都会惊到自己。

03

怀大宝时,我曾因尿路感染引起败血症,住院二十多天。母亲放心不下,尽管有婆婆照顾我,预产期前,她还是早早请了假过来。

因为胎位太低,压迫尿道,又怕感染复发,每天晚上,我几乎一小时起一次夜,根本睡不好,情绪也很不稳定。

母亲睡书房,晚上总隔一会儿来开门看我,弄得我很烦躁,埋怨母亲:“您别老开我门,我好不容易睡着,您一开门我又醒了。”

母亲口里答应,却忍不住继续。

有天晚上,在又一次被母亲进来吵醒后,我一怒之下锁了门。

早上,母亲敲门,我没好气地说:“我还要睡觉!昨晚又没睡好!”

母亲继续敲门:“早上要吃早饭!还有你想顺产,出去走走,等会回来再睡嘛。”

我没理她,始终不开门。

好长时间没有动静,我出去,在厨房外的阳台上找到母亲,背对着我的她,一直用手背擦眼泪。我叫她,她也不应。

很久后,母亲才抹着眼泪说:“你刚生了病,我怕你又有什么事,忍不住就想过来看你。谁知道会这么影响你睡觉。我想回去了。”

我的心像被针扎一样刺痛。

母亲当然没回去,她哪里放心得下?

她依然事无巨细地照顾我,好像从没发生过这件事,从没讲过这句话。

只是,不再半夜进我的房间了。

即便曾经再有玻璃心,再不能容忍别人说自己、给自己脸色,但为人父母后,心就变得坚强,你说什么我都可以不放在心上,你给脸色我只会更小心翼翼,只要能为你付出一切。

04

2019年6月17日,四川宜宾发生6.0级地震,牵动所有人的心。

在为逝者悲痛、祈祷不再有伤亡的同时,我不禁想起在汶川大地震中的一位母亲。

救援人员发现她时,早已停止呼吸的她,却保持着双膝跪着、双手撑地的姿势。

在她的身体下,安睡着一个三个多月大的婴儿。

她用弓着的身体,为孩子挡住了垮塌的房屋!

当医生解开婴儿的被子后,在场所有人都哭了。

一部手机塞在被子中,屏幕上是一条短信:

“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明星胡可说:“当上妈妈之后,我变得很勇敢,因为儿子就是我最坚强的后盾。”

曾经看见一只蟑螂、毛毛虫都害怕,打针喊疼,生病脆弱,却因为当了你的母亲,连死都不怕,只要你平安活着。

孩子是母亲的软肋,也是母亲的盔甲。

因为孩子,懵懂的母亲变得全能,软弱的母亲变得刚强。

但母亲哪里真的是超人?

每个母亲的内心,仍住着一个柔弱娇嫩的小女孩,也会想要休息,也不想那么累,也会伤心流泪,也会怕痛,怕死。

只是,因为你,我的孩子,妈妈愿意变得刚强,愿意成为勇敢的妈妈。

护你周全,保你安康,给你最好的爱。

谢谢你,我的孩子,让妈妈有了一颗世界上最坚强有力却又最柔软的心。

别用“巨婴”养育模式,毁了孩子的未来

01

看过这样一则新闻:

哈尔滨刘女士与丈夫离婚,儿子与奶奶一起生活。全家人心疼他没有完整的家庭,只要他想要的,都会尽力去满足。

高中时,刘女士将儿子送到国外读为期一年的预科,儿子读了两年还没有毕业,两年最少花了200万。

儿子退了学,回了国,可是却天天在家玩游戏,吃饭都是奶奶送到眼前,甚至一口一口地喂。

22岁的小伙子,却活成了“巨婴”。

更令人不可思议的还有一则新闻,82岁患有尿毒症的丁阿婆,千辛万苦供儿子读书,儿子先后获得同济大学学士学位、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硕士学位。

可是他却在回国后在家啃老,丁阿婆无奈中状告儿子不承担赡养义务,又最终选择撤诉。

丁阿婆痛心疾首地说:“他学习好,对他希望大,现在希望落空也大。我教育不对,样样自己包办,他样样现成的,依赖惯了。”

原本是对孩子无微不至的爱,却未曾想这爱,却毁掉了孩子的未来。

02

父母对孩子过度包办,但你们知道孩子的真实感受是什么吗?

知乎一位网友的话,吐露了在“巨婴”养育方式中,孩子的心声:

不是我离不开父母,而是作为独生子女,父母离不开我,恨不得上大学都陪读。

离开家里去哪都跟着,租房子也不允许我选,想了解我的全部动向,想远程遥控我,想附身孩子,从头再活一遍。

我无比渴望兄弟姐妹,不要天天盯着我,不要过度保护我,不要恨不得替我去活。

溺爱孩子,包办一切的父母,真的爱孩子吗?他们只是更爱自己吧。

我一直以为我长大了,其实没有。

我本可以“长大”的机会,都被他们夺走了。

他们用我的生命来验证他们的经验。

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再晚就来不及了,活着多么好,我想真真正正地活着。

父母什么时候能放过孩子呢?那些替孩子做了很多很多的父母都醒醒吧!

人生该走的弯路一条都不会少,你现在不让他走,他未来照样跌跟头。

未来的路,就别跟着孩子了,走你们自己的路吧。

今后我的大小事,都自己拿主意。

未来的路,每一步都自己走,再难过也不找爸妈。

难过很好,难过才会长大。

孩子其实什么都做得好,他们只是从未有过机会。

我的一位朋友,母亲对她很是溺爱,舍不得离开她半天。

在邻市读高中时,别的同学住校,母亲在外租了房子,陪她读书。她不止一次地说:“感觉太压抑了,妈妈随时盯着我,快受不了了。”

可是母亲感受不到,母亲只一心一意对女儿好,每天很早起来做饭,给女儿热牛奶,不让女儿做任何家务,感觉到女儿要喝开水了,马上把杯子递过去,甚至女儿吃水果要吐核,她都马上伸出手去接住。

母亲的爱给她的感觉是压抑和束缚,好不容易考上了外省的大学,想离开母亲远点,有一些私人的空间,过一过长大的日子。

没想到,母亲不放心她,居然又租房到了大学旁边,要继续陪读!

她是一个孝顺的孩子,不忍心指责母亲,让母亲回家。只是在心里堆积着压抑的情绪。

在大学,她没有朋友,没有别的活动,每天仍像高中时候一样,上学、回家,她的交际圈只有母亲,因为母亲离不开她。

母亲“巨婴”般的养育,不仅让她如同婴儿一样,没有自理能力,没有交友能力,不知道如何面对这个社会,更因为她内心的强烈冲突,让她的情绪也产生了严重的问题。

但直到如今,母亲仍然不觉得自己有错,仍然像保护小鸡一样,不让她接触更多的人和事,认为这样可以帮助她情绪更稳定一些。

曾经羡慕朋友能有无微不至的母爱,后来却无比心疼朋友没有放手的母爱。

03

电影《小花的味噌汤》讲述了一个悲伤感人的故事,可是其中的养育真谛却令人深思。

小花4岁时,妈妈开始教她做饭、做家务,这一切,都因为妈妈得了癌症,已经晚期了。她不舍离开的同时,更想要为女儿的未来着想。

妈妈没办法再陪她照顾她了,爸爸也要辛苦工作,小花只有学会了照顾自己,她才能放心。

小花的衣服翻着脱下来,她就翻着还给小花,让小花自己整理好。去保育园前的准备工作,她丝毫不帮忙,家务活也尽可能让她打下手。

在小花4岁生日时,为小花买围裙作为礼物,教小花做味噌汤,每天早上,这是小花的任务。小小的她,端着凳子,爬上去,踩在凳子边,靠在橱柜上,做着美味可口的汤。

很快,妈妈又教会她用刀。

每次看着小花用刀时,妈妈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可是她不得不硬着心,看着小花举着沉重的刀子。

有一次,一位朋友来做客,陪小花玩。该做饭了,小花还想玩,妈妈坚持让她做饭。朋友就指责说:“你对孩子太狠了,哪有这样当妈的?”

妈妈瞬间爆发了,哭着说:“我不对她狠,她将来怎么办?我走了,她怎么办?”

妈妈说:“阿花,做饭这件事与生存息息相关,我要教会你如何拿菜刀,如何做家务。学习可以放在第二位,只要身体健康,能够自食其力,将来无论走到哪里、做什么,都能活下去。我希望女儿一个人也能顽强而茁壮地活下去。”

阿花5岁时,妈妈去世了。小小的阿花,每天早上6点起来准备早餐、喂狗、去幼儿园……下午回家后,晒衣服、叠衣服……

阿花11岁时,电影改编来源的同名书出版了。阿花和妈妈的故事,感动了许许多多人。

因为妈妈的“狠心”和智慧,拥有了自理能力的阿花独立、坚强、自信、乐观,对未来充满盼望。

弗洛伊德说:“成长的主要动力,来自和父母的分离。”

父母越早明白这一点,越早接受这个事实,越早愿意和孩子有分离的这个过程,才不会始终把孩子当成小孩,凡事包办,让孩子无法成长,即便长大也活成了“巨婴”。

央视《超级育儿师》特邀嘉宾兰海老师提出了孩子的四个成长阶段:0~6岁,手把手;6~12岁,一起走;12~18岁,放开手;18岁以后,看他走。

多少父母,从没有走过这四段,而始终是替孩子走,代替孩子做所有的事,剥夺了孩子的自然成长。

如果爱孩子,就要舍得放手,勇于放手,当孩子有自主意识开始,就多观察,少插手,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就让孩子自己去做。孩子主动请求帮忙的,再去帮忙,即便帮忙,也先用引导的方式,而不是直接代替的方式。

这才是对孩子真正有益的爱。

同类推荐
  • 不吼不叫,穷养男孩的100个细节

    不吼不叫,穷养男孩的100个细节

    把一个浑身上下满是棱角的男孩养育成才不容易。由于性别差异,男孩与女孩之间有着太多不同:男孩精力旺盛、调皮捣蛋,所以身上总是麻烦不断;男孩自控能力较差,常常禁不住外界的诱惑;男孩具有强烈的金钱欲,很容易会被金钱所诱;男孩的自尊心极强,他们很容易做出莽撞的事情来……面对男孩成长过程中出现的种种状况,家长往往也是一个头两个大:我们究竟该怎么办?
  • 提高儿童免疫力的6大方法

    提高儿童免疫力的6大方法

    孩子自从降生到世上后,就被父母的爱所包围,同时,他也被种类繁多的致病细菌、病毒及微生物所包围。每一对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地成长,但致病的细菌,病毒及微生物,则丝毫不理会父母爱子的拳拳之心,无孔不入地攻击与破坏着孩子健康的肌体。本书就有关儿童机体免疫力的基本知识,以及一些儿童免疫功能失调导致的免疫性疾病作了简要介绍;并就怎样促使儿童的免疫系统完善,增强其机体免疫力,预防一些常见疾病的发生,提出了相关的看法与建议,相信这些知识,对那些孩子健康操尽了心的年轻家长们有一定的帮助。
  • 0~6岁育儿百科全书

    0~6岁育儿百科全书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伴随着宝宝的呱呱落地,在带来欢笑的同时,如何抚养一个健康的宝宝,如何使自己的宝宝赢在起跑线上,更是广大年轻的父母们都渴望获得的答案。本书科学地介绍了从新生儿到6岁儿童的生理发育特征、饮食喂养、智能训练、智力开发、心理教育、性格培养和婴幼儿常见疾病的诊断护理与预防的相关知识。
  • 孩子总是拖拖拉拉,妈妈怎么办(第3版)

    孩子总是拖拖拉拉,妈妈怎么办(第3版)

    现在,很多妈妈都快因为孩子的“慢性子”而崩溃了。这些孩子就像小蜗牛一样,做什么事情都不急不忙、磨磨蹭蹭。你急的跺脚,却仍是无济于事!其实要让“慢性子”的孩子快起来,也不是不可能。只要找出孩子变慢的深层原因,并且让他学会合理利用时间,这些孩子完全可以变得积极起来。本书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迅速让孩子摆脱拖拉,变得积极起来:找出孩子变慢的深层原因;认同并尊重孩子的做事节奏;妈妈给孩子一些做事的信心;教会孩子合理利用时间;让孩子提高时间的利用效率;焦急的妈妈们,孩子“性子慢”,拖拖拉拉,也是有原因的。只要我们能够找出其中的原因,完全可以让孩子摆脱拖拉,变得积极起来。
  • 人生是长跑

    人生是长跑

    本书通过大量案例总结了中国父母的包办型、控制型抚养方式给孩子带来的不良影响,分析未来国际化竞争社会对孩子的要求,说明国际视野化的教育才能让中国孩子参与国际竞争。从春蚕型父母到春雨型父母,父母的变革迫在眉睫。
热门推荐
  • 校花的霸道保镖

    校花的霸道保镖

    霸道保镖傲娇女,都有一点小脾气。你丫只是跑腿滴,凡事都要遂我意。让你往东不去西,让你打狗不赶鸡。扫地做饭递茶水,鞍前马后多用力。萧楚一巴掌扇过去,醒没?
  • 汉末崛起

    汉末崛起

    难道,我要像历史的那个刘协一样,被曹操欺辱,成为大汉的亡国君?难道,我一定要按照历史的轨迹,被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玩弄于股掌之中,最终被迫禅位?难道,我保护不了自己的妻子儿女,还有被迫娶曹操的三个女儿,最终郁郁而终?.......刘协的心底一阵阵抽搐,“不,我要改变命运!”
  • 繁花未落终遇你

    繁花未落终遇你

    “初来乍到,以后请多多指教”这是莫婧彤第一次玩《龙族》时说的第一句话。这个游戏刚出来的时候,莫婧彤并不知道,只不过是在偶尔刷空间的时候看到了这个动态,体内的游戏因子变由此释放出来。
  • 载命

    载命

    命运,命运,何以载命?运也!而运,则细分为气运,天运,幸运命是脆弱的,它无法自己保护自己,而是需要依靠各种运来承载着它,命与运共生。人活一生,载命一世,我们何尝又不是每时每刻都在承载着自己的命呢?邱昊深知命的脆弱,为了载命,他需要寻找更多更强大的力量来逆转自己的运。逆天载命,与天争命!此二句,却是成了邱昊为了继续活下去的信仰……阴谋丛生的大陆,亦师亦敌的魔头,承载了千万年的谜团,危机四伏的战场当人心难辨善恶,当阴谋丛生阴谋,当危机孕育危机邱昊该如何保命,又该如何载命?只是让邱昊感到欣慰的是,在他身边总还有一只小猫在温柔的舔舐着他的手掌,从舌尖传递温暖……
  • 我有一座诸天学院

    我有一座诸天学院

    鸠摩智为何秒变小迷弟?岳不群又因何化身委屈小媳妇儿?归根究底,都得从这个杀猪的变成诸天大学校长说起。
  • 幻域灭道

    幻域灭道

    幻之本、域之界、战星穹、破长空他本无心争霸江湖,奈何卷入纷争他本无意造成杀孽,奈何血流成河他本一心向善,奈何逼他为恶本应是仇人,却结成亲家本应是兄弟,却刀刃相见堕入千世轮回,醒悟之后,人事皆空,得上古大仙传承,知晓修仙之路,带一众兄弟,踏上无上大道,辱我者,必辱之
  • 月池荣华

    月池荣华

    身为生命之源,主宰万物的帝君初源,她孤寂万年,在别人的帮助下她冲破束缚来到人间。重生人间的初源是身份尊贵的一国公主,却意外灵魂分裂成了两个人,一冷一热碰撞在一起,是相融还是不容。同时伴随着自己的特殊身份,奇闻异事接踵而至,初源这一世注定是光怪陆离……
  • 执行要到位落实抓实效

    执行要到位落实抓实效

    本书通过丰富、经典、精彩的案例,讲述了一种有效的执行和落实模式,给员工提供了一条通往实效的道路:首先从理念上认识执行到位、落实出实效,树立以到位和实效为标准的行动意识,然后从不折不扣地承担责任开始,通过有效沟通、完美复命、跟踪流程确保在执行过程中有效执行和落实。
  • 红墙见证录(三)

    红墙见证录(三)

    本书是一幅共和国历史长卷,共和国历史上每件大事的来龙去脉,每一组人物的对抗或合作的历史细节,都会深深吸引你的目光众多故事展现了共和国领袖超凡脱俗的智慧和人格力量,也透露了他们内心些许难言的苦闷。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