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里的势利眼
一位技术研发部的工程师向我抱怨人情的冷暖及人心的势利。原因是他和公司的销售总监就某一产品探讨研发及市场之间的协调性时,销售总监对他颇有怠慢:一边听他讲话一边看电子邮件,当中还接听一个并不紧急的电话,并在电话里就一些细枝末节慢条斯里地解释,好像完全忽视了坐在一旁的工程师的存在。在目睹着销售总监煲了近十分钟电话粥后,工程师忿然离去,并将这种忿然持续至今:“你知道吗,如果主管研发的副总经理在,他一定会对着电话说‘我在开会,等会儿给你回电好吗?’”
这种势利的情形充斥在每个公司的每间办公室里,就连负责收发邮件的门房都会抓紧机会势利一把。从公司总部到郊区工厂开会的市场经理林小姐就遭遇过类似的势利眼。因为那天穿得不够“白领”,在请门房帮助叫快递时,连普通话都讲不好的门房叔叔用下巴朝贴在墙上的纸头指了指,让她自己打电话叫。意识到自己正被“势利眼”欺负的林小姐立刻反击:“你知道在和谁讲话吗?我想和你的领导谈一谈。”从此之后,门房的下巴在林小姐面前再也没那么活跃过。
从初级员工打拼到管理层的某位咨询公司合伙人并不觉得“势利”有什么不好。他觉得有时这是“效率”的副产品。每个人都应该抓紧有限的24小时跟对自己更有利的人打交道。而一般来说,比自己高一级的、和自己平级的、以及某些比自己低一级的人更容易给自己带来利益。为了更有利的人,有意或者无意忽视或者怠慢了次有利的人,算不得什么。
为了将这种级别势利运用出最大效率,一位国营出版机构的领导特地向我咨询过外资出版机构里的层级设置,并将敌方与己方的相比较,得出一个条目清楚的对比列表:外资的出版人相当于我们的社长兼党委书记,外资的高级编辑相当于我们的总编辑或者副总编辑,外资的总经理相当于我们的发行总监加上广告总监加上……完成了这样的职位换算,就像搞清了不同货币间的汇率一样,更有利于利益的积累或结算。
不过如果还没换算清楚就摆势利眼,很容易造成重大利益损失。一次我的朋友在接待客户时,对一位印着“President”头衔的人大献殷勤,而对旁边一位名片上只印一个光秃秃名字的人略有怠慢。在丢掉这个单子后,他才搞清楚,原来那个没头衔的人是家族董事会的董事,President的老板之一。
荣耀的等级
工作,除了给人带来维系生活的薪水、受人尊敬的社会地位、帮助一些有抱负的人实现人生价值,还可以给人带来能让自己High一把的荣耀感。虽然现在不流行发放挂在墙上的纸奖状了,但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给自己发无形的奖状,并不放过任何一个能够和别人分享荣耀的机会,就像请人到家里参观墙上的纸奖状一样。
有位在投资银行做事的才俊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我曾经为公司赚了10亿美金哪!他的这份荣耀,我在和他仅有的两次会面中听过三次。当然他周围的亲朋好友也无人不知。虽然他没有博客,没机会使用网络传播这一现代技术,但由此可见口耳相传的威力依然不容小觑。
10亿美金先生在大力宣扬自己的荣耀之余还不忘大力践踏别人的荣耀,比如在一家旅游公司工作的人。旅游先生喜欢和人分享自己的出国旅行经历以及在各国的美食经验,比如用这样的话开局:你们有没有人要换塞浦路斯镑?当然,有没有人换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接下来他要大谈特谈他的塞浦路斯旅行经历。对于旅游先生的行为,10亿美金先生十分不屑,认为他虚荣,而且虚荣得十分低级,因为“他只是想让我们知道他最近去了塞浦路斯而已。”
宣扬去过塞浦路斯就一定比宣扬挣了10亿美金低级吗?10亿美金先生认为,个中关键在于:我为这10亿美金感到自豪。这个解释仍然很苍白。我相信旅游先生也为自己去过塞浦路斯感到自豪。毕竟在中国,去过的人还不多,完全有资本拿来炫耀一下,就像炫耀挣过10亿美金一样。
每个人都有想和人分享的荣耀。有的人喜欢反复说:我的老板最信任的人就是我,这表明他为自己的值得信任感到自豪;有的人会强调:赚钱归赚钱,做人不能这样做,这表明他为自己做人的底线之高感到自豪;还有人会不经意流露出最近又接受了某媒体采访的信息,这说明他们为被媒体曝光而自豪。
如果这种自豪感被过度宣讲之后容易招致别人反感的话,那么适当的自豪感则能激发对工作的无限热情。一位在医院妇产科工作的护士曾告诉我一件八卦:有位临时合约的护工是他们这里工作热情最高的人。因为前来实施人工流产的女子很多,这位护工的主要工作是在手术结束后,把尚未从麻醉中苏醒的女子从手术台上抱到隔壁的床上。据说这位护工经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是:我大概是世界上抱过女人最多的男人。这种自豪感,使得他所从事的机械体力劳动成为一件值得羡慕的工作。
“面子”的战争
有的时候,丢掉一担生意,仅仅是因为伤了有关人士的面子。我遇到过一件有趣的事,生意的双方都是我熟识的人,先是甲方跟我提及,说乙方做事的路子好像不太对,然后乙方跟我抱怨甲方公司出尔反尔,明明答应的事最后又赖掉。细问了一下才知道,原来甲还有个合伙人,掌握的股份比甲还要多,乙方只跟大合伙人谈定了,却完全忽略了甲的存在。为了争一口气并且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甲决定既然不能起正面作用那就来点反面作用。挑刺呗,挑刺谁不会呀。考虑到甲的意见,并且又考虑到这个单子只是个小单子,大合伙人最终决定给甲一个面子,放弃这个单子。于是甲的面子大赢。
虽然和乙相熟,我最多只能暗示一下他,人家公司有两个合伙人呐。因为如果话说明了,就又伤了甲的面子,好像甲是心胸多么狭窄的人一样。事实上的情况是,不管是谁遇到这样的事,心里都会不舒服。脾性弱一点的,生生闷气就过去了,脾性强一点的,肯定会给对方个教训,教他下次如何做人,段位再高一点的,化不悦为警惕,笑一笑,姑且饶之,看他下次的表现。
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是文章。大学毕业之后,好多智商一流的人都在人情世故上遭遇滑铁卢,并且还不知缘由,把责任推到“怀才不遇”上。在这个信息过剩的时代,“怀才不遇”可能是最荒谬的托辞吧。这样说,可能会伤了“怀才不遇”者的面子,不过这样的面子,伤一伤也好,痛定思痛,也许反而容易“遇”了。
我有位刚刚荣升中国区总经理的朋友跟我说,他最看不惯公司里受总公司信任的一位战略总监,只会写假大空的方案,毫无操作性。但他依然会当面称赞这些方案“具有国际视野并且逻辑缜密”,然后私下里用种种证据对老板说明“这不符合中国国情,没法做”。为了搜集这些证据,他不得不花费额外的时间来写抵销这些新战略的反战略。鉴于这位战略总监的工作结果除了让他费时费力书写反战略之外,毫无建树,他还决定劝说总部撤销这个职位或者换一位能带来操作性战略的人选。但这不能着急,只能伺机而行。因为要顾及当初设置这个职位并且找到这位纸上谈兵战略总监的高管的面子。
“身份”危机
在上海,用区区三句话就可以把一个人的社会身份轻松定位:住哪儿?房子是借的还是买的?做什么工作?
住哪儿,不要说环线内外地理位置的差别,就是同一区域两个价位不同的住宅小区,都意味着身份与地位的落差。在前两个问题能够侥幸逃脱的一般场合,所从事的工作就成为衡量身份最重要的依据,这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些人在意职业头衔多过薪水。这种心理被一些小老板利用到了极致,他们愿意给你任何头衔:总经理、合伙人、CEO、总裁,只要你愿意牺牲薪水和休息时间。以前我的老板曾经指着时尚杂志上花花绿绿的香水瓶不屑地说:女人的钱最好赚,因为她们最愿意为自己的虚荣心买单。而男人们又何尝不在为身份的虚荣买单?只不过他们支付账单的方式是:无限时加班、用违背自己意愿或原则的方式达到职业目的或者在职业的压力下一夜夜失眠。
就算你意识到了这些,你也不能放弃捍卫“身份”的努力,因为周遭环境对你的“身份”的挑剔,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你的情绪。
“海归”李先生回上海不久就遭遇了“身份”的刺激。他租了徐家汇中心地带的高尚住宅区,办了小区内会所的会员卡,出入都是出租车。然而在他入住一个月后,有一天仍然被保安招到门亭,要求他在会客本上登记。他解释:我住在这里。保安傲慢地问他:你是业主吗?不是。还是乖乖登记吧。因为不具备“业主”的身份,保安看似冠冕堂皇的工作程序,也有可能成为一种凌辱。
类似的凌辱还有很多,比如会所里的服务生会大叫:先生您的卡是临时卡,请出示身份证!比如外出聚会时朋友们会说:我开车送你回家吧,这个时段不一定叫得到出租车……对于一个身份不是“业主”、“车主”的人来说,这都是让人伤心的语句。
有些聪明人已经找到应对身份危机的做法。比如两位年轻的同事,他们相约互为对方的助理,尽管名片上的头衔并不傲人,但“有事请找我的助理”或者“我的助理对我说”之类的说辞,会让人对他刮目相看。
李先生也找到了关于“身份”的改良方案。首先他动摇了只租房不买房的决定,已经在储蓄首付房款。其次,他现在习惯称呼出租车司机为“我的司机”:“我的司机居然不认识到这里的路”,“我的司机告诉我……”这样的语句能赢来不少敬意,至少在有人看见出租车的顶灯前,能暂时抚慰一下岌岌可危的“社会身份”。
成功的新标准
一次午餐过后,大家提到吴士宏,有些女孩顿时对她的经历表示出钦佩,认为她是个标准的成功女人。这时只听得我的老板,一位年过而立的外籍华裔女人,从鼻孔里挤出“哼”的一声,不屑地说:“她不就是整天工作嘛!除了工作她还有什么呀?”
我恍然大悟,时代不同了,成功的含义也已水涨船高。比如我老板吧,高职高薪,有老公,有两个孩子。事业爱情家庭样样摆平,只有这样才能算成功。这样一来,成功男人占了很大的便宜,至少不必挺着肚子在职场打仗。
大概是单身贵族突然多了起来吧,男女CEO们和首代们一夜之间泛滥街头,而且一个比一个年轻,一个比一个新派,其中不乏崇尚独身和自恋的强人,其特立独行的姿态和蔑视传统的作风一时间抢尽风头。谁知风水轮流转,麦当娜当了妈,赫莉怀着孩子回到休?格兰特的怀抱,价值标准突然掉转车头,向守旧的传统倾斜。以前倍受冷落的有家有室的传统强人又可以粉墨登场了。
有家杂志在提到MTV的李亦非时着重强调:“而且,她是两个孩子的母亲”,这绝对是个锦上添花的歌颂,由不得你不服。就为了这句话,一个结婚多年未育的女友决定怀孕了;一位已孕有一子的同学开始四处打听生第二胎的合法手段。如果在职位与收入相当的情况下,生得越多越成功的话,中国人会比较亏,因为受计划生育政策的限制。
一个女客户倒没这个问题,她已经移了民,可以想生几个生几个。如今她已雄心勃勃地制定了生第二胎的计划。因为老公长驻国外,他们俩一年在一起的时间不超过一个月。她的计划是,下一次的休假选在“危险期”去看望老公,必要时再借助一些中西药或物理化学手段促孕。
我倒不但心她怀不上孕,只是暗地里为这个尚未出生的孩子捏了把汗。她的姐姐已经极少被母爱眷顾,以至于不得不整天和保姆厮混在一起,再来一个第二胎,不知又会遭到怎样的冷遇。
独立办公室
在租金以"美元/每平方米?每天"为计价单位的写字楼里,有一间独立办公室是身份和地位的体现。威严有余、面积过剩的老板桌椅和会客空间自不必多说,书架、盆景以及守在外面的秘书等摆设也倍增和员工的距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