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35000000018

第18章 云致秋行状(4)

成立了革委会。上面指示:要恢复演出。团里的几出样板戏,原来都是云致秋领着到样板团去“刻模子”刻出来的,他记性好,能把原剧复排出来。剧中有几个角色有政治问题,得由别人顶替,这得有人给说。还有几个红五类的青年演员要培养出来接班。军代表、工宣队和革委会的委员们一起研究:还得把云致秋“请”出来。说是排戏,实际上是教戏。

云致秋爱教戏,教戏有瘾,也会教。有的在北京、天津、南京已经颇有名气的演员,有时还特意来找云致秋请教,不管哪一出,他都能说出个幺二三,官中大路是怎样的,梅在哪里改了改,程在哪里走的是什么,简明扼要,如数家珍。单是《长坂坡》的“抓帔”,我就见他给不下七八个演员说过。只要高盛麟来北京演出《长坂坡》,给盛麟配戏的旦角都得来找致秋。他教戏还是有教无类,什么人都给说。连在党委会工作的小梁,他都愣给她说了一出《玉堂春》,一出《思凡》。

不过培养这几个红五类接班人,可把云致秋给累苦了。这几个接班人完全是“小老斗”,连脚步都不会走,致秋等于给她们重新开蒙。他给她们“掰扯”嘴里,“抠嗤”身上,得给她们说“范儿”。“要先有身上,后有手”,“劲儿在腰里,不在肩膀上”,“先出左脚,重心在右脚,再出右脚,把重心移过来”……他帮她们找共鸣,纠正发音位置,哪些字要用丹田,哪些字“嘴里唱”就行了。有一个演员嗓音缺乏弹性,唱不出“擞音”,声音老是直的,他恨不得钻进她的嗓子,提溜着她的声带让它颤动。好不容易,有一天,这个演员有了一点“擞”,云致秋大叫了一声:“我的妈呀,你总算找着了!”致秋一天三班,轮番给这几位接班人说戏,每说一个“工时”,得喝一壶开水。

致秋教学生不收礼,不受学生一杯茶。剧团有这么一个不成文的规矩,老师来教戏,学生得给预备一包好茶叶。先生把保温杯拿出来,学生立刻把茶叶折在里面,给沏上,闷着。有的老师就有一个杯子由学生保存,由学生在提兜里装着,老师未到,茶已沏好。致秋从不如此,他从来是自己带着一个“瓶杯”--玻璃水果罐头改制的,里面装好了茶叶。他倒有几个很好看的杯套,是女生用玻璃丝编了送他的。

于是云致秋又成了受人尊敬的“云老师”,“云老师”长,“云老师”短,叫得很亲热。因为他教学有功,几出样板戏都已上演,有时有关部门招待外国文化名人的宴会,他也收到请柬。他的名字偶尔在报上出现,放在“知名人士”类的最后一名。“还有知名人士×××、×××、云致秋”。干部学习班的“同学”有时遇见他,便叫他“知名人士”,云致秋:“别逗啦!我是‘还有’!”

在云致秋又“走正字”的时候,他得了一次中风,口眼斜。他找了小孔。孔家世代给梨园行瞧病,演员们都很信服。致秋跟小孔大夫很熟。小孔说:“你去找两丸安宫牛黄来,你这病,我包治!”两丸安宫牛黄下去,吃了几剂药,真好了。致秋拄了几天拐棍,后来拐棍也扔了,他又来上班了。

“致秋,又活啦!”

“又活啦!我寻思这回该上八宝山了,没想到,到了五棵松,这又回来啦!”

“还喝吗?”

“还喝!--少点。”

打倒“四人帮”,百废俱兴,政策落实,没想到云致秋倒成了闲人。

原来的党委书记兼团长调走了。新由别的剧团调来一位党委书记兼团长。辛团长(他姓辛)和云致秋原来也是老熟人,但是他带来了全部班底,从副书记到办公室、政工、行政各部门的主任、会计出纳、医务室的大夫,直到扫楼道的工人、看传达室的……他没有给云致秋安排工作。局里的几位副局长全都“起复”了,原来分工干什么的还干什么。有人劝致秋去找找他们,致秋说:“没意思。”这几位头头,原来三天不见云致秋,就有点想他。现在,他们想不起他来了。局长们的胸怀不会那样狭窄,他们不会因为致秋曾经揭发过他们的问题而耿耿于怀,只是他们对云致秋的感情已经很薄了。有时有人在他们面前提起致秋,他们只是淡淡地说:“云致秋,还是那么爱逗吗?”致秋是个热闹惯了、忙活惯了的人,他闲不住。闲着闲着,就闲出病来了。病走熟路,他那些老毛病挨着个儿来找他,他于是就在家里歇病假,哪儿也不去。他的工资还是团里领,每月月初,由他的女儿来“拿顶”。他连团里大门也不想迈。

他的老伴忽然死了,死于急性心肌梗死。这对于致秋的打击是难以想象的。他整个的垮了。在他老伴的追悼会上,他站不起来,只是瘫坐在一张椅子里,不停地流泪。熟人走过,跟他握手,他反复地说:“我完了!我完了!”老伴火化了,他也就被送进了医院。

他出院后,我和小冯、小梁去看他。他精神还好,见了我们挺高兴。

“哎呀,你们几位还来呀!--我这儿现在没有什么人来了!”

我们给他带了一点水果,一只烧鸡,还有一瓶酒。他用手把烧鸡撕开,喝起来。

喝着酒,他说:“老汪,小冯,小梁,我告诉你们,我活不了多久了。”

我们都说:“别瞎说!你现在挺好的。”

“不骗你们!这一阵我老是做梦,梦见我媳妇。昨儿夜里还梦见。我出外,她送我。跟真事一模一样。那年,李世芳坐飞机摔死那年,我要上青岛去。下大雨。前门火车站前面水深没脚脖子。她蹚着水送我。火车快开了。她说:‘咱们别去了!咱们不挣那份钱!’那回她是这么说来着。一样!清清楚楚,说话的声音,神气!快了,我们就要见面了。”

小冯说:“你是一个人在家里闷的,胡思乱想!身体再好些,外边走走,找找熟人,聊聊!”

“我原说我走在她头里,没想到她倒走在我头里。一辈子的夫妻,没红过脸。现在我要换衣服,得自己找了--我女儿她们不知道在哪儿。这是怎么话说的,就那么走了!”

又喝了两杯酒,他说,像是问我们,又像是自言自语:“我这也是一辈子。我算个什么人呢?”

小冯调到戏校管人事,她和戏校的石校长说:“云致秋为什么老让他闲着?他还能发挥作用。咱们还缺教员,是不是把他调过来?”

石校长一听,立刻同意:“这个人很有用!他们不要,我们要!你就去办这件事!”

小冯找到致秋,致秋欣然同意。他说:“过了冬天,等我身体好一点,不太喘了,就去上班。”

我因事到南方去转了一圈,回来时,听小梁说:“云致秋死了。”

“什么病?”

“他的病多了!前一阵他觉得身体好了些,想到戏校上班。别人劝他再休息休息。他弄了一架录音机,对着录音机说戏,想拿到戏校给学生先听着。接连说了五天,第六天,不行了。家里没有人。邻居老关发现了,赶紧叫了几个人,弄了一辆车,把他送到医院,到了医院,已经没有脉了。他在车上人还清楚,还说了一句话:‘给我一条手绢。’车上人很急乱,他的声音很小,谁也没注意,只老关听见了。”

这时候,他要一条手绢干什么?“给我一条手绢”是他最后说的一句话,但是这大概不能算是“遗言”。

要给致秋开追悼会。我们几个人算是他的老战友了,大家都说:“去,一定去!别人的追悼会可以不去,致秋的追悼会一定得去!”

我们商量着要给致秋送一副挽联。我想了想,拟了两句。小梁到荣宝斋买了两张云南宣,黏结好了,我试了试笔,就写起来:

跟着谁,傍着谁,立志甘当二路角;

会几出,教几出,课徒不受一杯茶。

大家看了,都说:“贴切。”

论演员,不过是二路;论职务,只是办公室副主任和戏校教员,我们知道,致秋的追悼会的规格是不会高的--追悼会也讲规格,真是叫人丧气!但是没有想到会是这样凄惨。来的人很少。一个小礼堂,稀稀落落地站了不满半堂人。戏曲界的名人,致秋的“生前友好”,甚至他教过的学生,很多都没有来。来的都是剧团的一些老熟人:贾世荣、马四喜、赵旺……花圈倒不少,把两边墙壁都摆满了。这是向火葬场一总租来的。落款的人名好些是操办追悼会的人自作主张地写上去的,本人都未必知道。挽联却只有我们送的一副,孤零零的,看起来颇有点嘲笑的味道。石校长致悼词。上面供着致秋的遗像。致秋大概第一次把照片放得这样大。小冯入神地看着致秋的像,轻轻地说:“致秋这张像拍得很像。”小梁点点头:“很像!”

我们到后面去向致秋的遗体告别。我参加追悼会,向来不向遗体告别,这次是破例。致秋和生前一样,只是好像瘦小了些。头发发干了,干得像草。脸上很平静。一个平日爱跟致秋逗的演员对着致秋的脸端详了很久,好像在想什么。他在想什么呢?该不会是想:你再也不能把眉毛眼睛鼻子纵在一起了吧?

天很晴朗。

我坐在回去的汽车里,听见一个演员说了一句什么笑话,车里一半人都笑了起来。我不禁想起陶渊明的《拟挽歌辞》:“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不过,在云致秋的追悼会后说说笑话,似乎是无可非议的,甚至是很自然的。

致秋死后,偶尔还有人谈起他:“致秋人不错。”

“致秋教戏有瘾。他也会教,说的都是地方,能说到点子上--他会得多,见得也多。”

最近剧团要到香港演出,还有人念叨:“这会要是有云致秋这样一个又懂业务,又能做保卫工作的党员,就好了!”

一个人死了,还会有人想起他,就算不错。

一九八三年七月二日写完,为纪念一位亡友而作。

注:这是小说,不是报告文学。文中所写,并不都是真事。

载一九八三年第十一期《北京文学》

同类推荐
  • 钝刀

    钝刀

    李东文,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
  • 我这辈子有过你

    我这辈子有过你

    本书讲述了三个始终在爱情里颠沛流离的女人,那么义无反顾地寻觅世间的温暖,那么死心眼儿地爱着她们的男人。胸围与爱情,有着难尽言表的关系。女人的一双乳房温柔地哺育过爱情,也倾心哺育过我们所爱的男人,红尘相遇,枕席之间的妩媚与缠绵,如此烂漫,却也许会归于寂静与荒凉。正如三个女人与她们的男人之间的情缘,缘起而回眸,再见又再见;缘尽而转身,再也不见了。
  • 娜侬

    娜侬

    女主人公娜侬是一个出生卑微的贫苦农民家的孤女,男主人公埃米里昂是一个被家庭抛弃、寄养在修道院的贵族子弟。他们在从相识、相知到相恋、相守的过程中,遭遇了蒙冤入狱、营救、逃亡、隐居、分离、等待、重逢等一系列不平凡的曲折经历,最终平等地相爱、结合。这是一幕花好月圆的理想主义人间传奇,尽管一直以艰辛与磨难作为注解。
  • 拖行棺木的芬里尔Vol.05(轻小说系列)

    拖行棺木的芬里尔Vol.05(轻小说系列)

    1972年,一个被称为‘纳粹’的不死身魔男从阿根廷苏醒,背负着装有神秘少女的钢铁棺材一路步往美国西海岸,在他身后追逐着冷战时期的巨鳄……这是一段不存在的历史。是虚拟的故事。是一个在夕阳下起幕,也注定会在落日下结局的故事。或许它不是一个好故事,但希望看的各位能够从中得到什么东西。
  • 周家大院

    周家大院

    一个家族的兴衰成败,一代风流的悲欢离合。展现了中国人民在内忧外患面前同仇敌忾、不屈不挠、众志成城、风雨同舟的艰难历程,反映了自人类社会有始以来倍受人们争议的“人性本善”与“人性本恶”的问题,提出了“人的社会性”和“社会的人性”这两者相互依存、不可偏废的重大历史性课题,弘扬了以人为本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主题。
热门推荐
  • 战士就要出肉啊

    战士就要出肉啊

    被战斗余波震死的夏飞只因多看了一眼,重生了。看着自己重生后获得的“皮糙肉厚”天赋和面板上的血量,一个伟大的梦想诞生了!这辈子要做个肉比,活得久一点!咸鱼的梦想还没有真是起步就被另一个重生者打碎。恶魔的企图,世界的末日在逼迫着他前进!随着他不断的深入,一个更加广袤的世界被他挖掘了出来!看他如何带领着地球杀入宇宙中心的漩涡!这片宇宙,我们人类也要分一杯羹!
  • 创世游侠

    创世游侠

    一群复活的战士迎接着来着神与魔的挑战,而全新的科技复活了英雄也变异了生物,但人类大陆却成众矢之低,复活的英雄成了游侠,他们的组织叫游侠联盟。。。。。
  • 米萧的宝石

    米萧的宝石

    吴文君,女,浙江海宁人,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上海首届作家研究生班学员,鲁迅文学院第十七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作品发表在《北京文学》、《大家》、《收获》、《上海文学》、《中国作家》、《钟山》、《山花》等多家文学期刊。
  • 冷血公主与天堂的约定

    冷血公主与天堂的约定

    她,世界第一集团的千金。他,世界第二集团的公子。在一次的告白,他拒绝了她。她就仰望天空,并发誓:不会再为任何人伤心。在这几年中,她变的坚强,她有了多重身份。回国后相遇会发生什么呢?
  • 关于我转生成为黑龙这件事

    关于我转生成为黑龙这件事

    本书又名为【关于转生成为黑龙之后异世界根本没有二次元所以只好由我来创造这件事】“墨阳!要成为一个合格的龙族,就要学会自己去泡公主知道吗?”叶薇尔严肃的说道。“嘛嘛,妹妹,我们要提倡自由恋爱,不能向老妈那样到了适婚年龄只能去抢男人做老公知道吗?”我,黑龙王叶薇尔之子【炉石酒馆之主】【第一届决斗王】【西岚星球航海王】【轻小说之父】【漫画王背后的男龙】嘛,想要我的一切信仰吗?去找吧!我把一切都留在那里了!我可是要成为幻想王的男……龙! 【群号1016644205,欢迎大家一起来玩啊!】
  • 校内篮球风雨

    校内篮球风雨

    17岁的颜雨峰因伤势而美国手术,半年后强势回归,面对昔日的战友,老师,红颜和宿敌,他会如何应对?复仇之路即将开启
  • 龙凤阁

    龙凤阁

    这是一个你信也好不信也罢的故事。当然,古武是少不了的,一个现实又不同于现实的世界。?龙凤阁:至尊黑煞军团,血衣白卫,紫金花,影,暗,神秘教导部。一个由弱到强的‘黑暗’帝国。?因为现实人类对在自然的侵害,所以我会加入一个神话的章节,这里人类的发展,不再是科技,科技只适用于娱乐的,武器主要靠个人修为。?
  • 秦淮

    秦淮

    娜彧,女作家,南京大学戏剧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江苏省作协会员,江苏省70后签约作家,曾在《收获》《花城》《人民文学》《十月》等杂志发表中短篇小说若干,部分入年选。
  • 凡人意识

    凡人意识

    什么是意识?是所有生物都拥有意识,还是人类独有?察觉杀气果断反杀,遭遇GANK提前离开,意识存在万物之间。在不断萎缩的世界反面,少年背负起旧神的灵龛,从灰暗的历史中走了出来,决定带给凡人们新生。
  • 仙源尘缘

    仙源尘缘

    未尽尘缘莫论仙,不经炎凉休言道。挣脱红尘求仙道,为仙却又坠尘缘!这是一篇朴实感人的仙侠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