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是由于机体脂肪含量超标造成的,那么脂肪超标就与体重之间、与局部脂肪厚度等有着紧密的联系。严格来讲,肥胖病的诊断应该依据脂肪的具体含量进行判断。然而,当前这种诊断方式无法实现,或者说不能大面积展开,迄今还没有一种有效的精确的检测脂肪含量的技术。为了便于研究,人们只能根据体重、体脂进行判断。严重的肥胖一眼就看得出来,但多数人需要进行身高、体重的测定和体重指数的计算,间接地判断脂肪的水平。
体重就是人体的质量。体重并不是一个恒定的概念和数值,随着年龄、性别、种族、季节、环境、职业、饮食和昼夜变化而变化。一般情况下,从婴儿、少年、青年到中年,体重会逐渐变重,老年之后则逐渐变轻;男性比女性体重重;黑种人比白种人重,白种人比黄种人重,中国北方人比南方人重。
体重虽是不断变化的,但在一定时期内保持恒定。调查发现,大约有一半的人在冬季的时候体重会比夏季增加。研究人员分析,这可能与人们在寒冷的冬季里,运动量减少,以及昼短夜长的季节变化使人们的社交活动减少、睡眠增加等因素有关,再加上厚实的冬装掩盖了体重增加的现实,使人们对肥胖的警惕性下降。从另一角度讲,这也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
在一定的条件下,年龄、身高与体重关系最为密切,人体体重一般采用标准体重、体重指数来进行衡量。要求被测人站在体重计上,脱去沉重的衣物,以最少的内衣,在同一个固定的时间内(清晨),排尿后或进餐前测量。
标准体重的计算
1.成人标准体重(千克)=〔身高(厘米)-100〕×0.9
2.1~2岁儿童标准体重(千克)=年龄×2+8
3.1~6月婴儿:出生体重(克)+月龄×600克。7~12月婴儿:出生体重(克)+月龄×500克。
4.2岁以上直接称重。
5.肥胖度=(实测体重-标准体重)/标准体重×100%。
人的体重波动在标准体重的10%上下范围,属于正常。一般将体重大于标准体重的10%为超重,20%为肥胖,30%为中度肥胖,50%以上为重度肥胖。
体重指数
体重指数的概念
体重指数(BMI)即身体质量指数,也称体质指数。体重指数是通过计算人体身高与体重之间的比值大小来判断是否发生肥胖的一种方法。测量人体体重指数的方法有许多种,但经多方使用比较后发现,使用不同测量方法所得到的结果大同小异。目前临床上使用比较多的体重指数测量法是QUETELET指数法。BMI适用于体格发育基本稳定以后(18岁以上)的成年人。体重指数是目前国内外公认的简便、快速、实用的估计体内脂肪总量的方法,在临床工作中使用得比较广泛。
体重指数计算公式
体重指数(BMI)=体重(千克)/[身高(米)]2。
体重指数与肥胖程度判断
1992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诊断标准:正常BMI为18.5~24.9,大于等于25为超重,25~29.9为肥胖病前期,30~34.9为Ⅰ度肥胖,35~39.9为Ⅱ度肥胖,40以上为Ⅲ度肥胖。
1997年在日内瓦召开的世界卫生组织专家会议上通过测量体重过重和肥胖的国际标准是:BMI≥25属体重过(超)重;BMI在25~29.9之间为预胖(临界)型肥胖;体重指数>30为肥胖。肥胖又分为三级:BMI在30~34.9之间称为Ⅰ级肥胖;BMI在35~39.9之间为Ⅱ级肥胖;BMI>40为Ⅲ级肥胖。
2000年国际肥胖特别工作组针对亚洲成人制定的标准:正常BMI为18.5~22.9,小于18.5为体重过低,大于等于23为超重,23~24.9为肥胖病前期,25~29.9为Ⅰ度肥胖,大于等于30为Ⅱ度肥胖。若体重增加仅为肌肉发达,则不应为肥胖。
在2000年4月召开的“中国肥胖问题研究会”上,科学家指出:中国成年人的超重和肥胖的切点应该取决于中国成年人BMI增高与疾病危险度的关系。会后,国际生命科学学会中国办事处邀请专家组成了“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进行包含了24万人的横断分析和6.2万人纵向分析的大规模数据汇总,分析后于2001年6月召开百余名专家参加的“中国人群肥胖与疾病危险研讨会”进行专题讨论,正式提出了中国成人体重指数分类的建议,即以18.5~23.9为正常,24.0~28为超重,28.0以上为肥胖的专家推荐意见。以我国自己的数据为根据的BMI分类标准,是我国肥胖及其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工作的第一个突破。
例如:中国某男性,体重为89千克,身高1.70米,他的体重指数的计算方法是:89÷(1.7×1.7)≈30.8,大于28。他的体重属于肥胖的范围。
体脂测量
上述公式计算简单、实用,因而得以在临床广泛应用。然而,有时仅靠体重一项指标来判定是否肥胖并不准确。例如一些运动员,因肌肉发达,其体重可能已达到上述肥胖标准,但一般并不将他们列入肥胖行列。为准确起见,有时需采用测定体脂来判定是否肥胖的方法。因为肥胖本身就是脂肪的多少而引起的,体内脂肪的含量测定是准确判断肥胖的金指标。因此,测量体脂的含量是判断肥胖程度的重要方法。
体脂分布
人体脂肪的分布一般在内脏和皮下。内脏脂肪含量一般不容易检测,而人体脂肪总量的1/2~2/3储于皮下,皮下脂肪是人体最大的脂肪库之一,它的厚度与机体的肥胖程度大致平行。匀称型肥胖患者皮下脂肪厚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机体脂肪含量的多少。因此,皮下脂肪厚度测定用来作为判断患者体内是否有脂肪堆积,是诊断肥胖病的重要依据之一。对于非匀称型和局部肥胖型患者,皮下脂肪厚度的测量也可以作为判断有无脂肪堆积的依据,帮助肥胖病的诊断。
全身体脂测量
1.使用某些脂溶性放射性核素,如氪-85(85Kr)、钾-42(42K)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地测定出体内脂肪的分布和脂肪量的情况。
2.采用中子活性法、双光子法、CT和MRI来测定体内脂肪的含量。CT、MRI为目前诊断内脏型肥胖的最精确的方法。方法:沿脐孔或第4~5腰椎间水平扫描内脏脂肪面积,面积≥120平方厘米为指标。
由于这些检查方法需要比较复杂的仪器设备,检查价格昂贵,再加上放射性核素和放射线损伤的困扰,以及临床实际应用价值不大等因素的原因,限制了其使用和推广,只有在患者病情特殊需要,以及研究工作需要时才使用。在目前市场上销售的一些脂肪检测设备,通过生物电、红外线等手段是一个很好的探索,但准确性目前还无从确认。
皮下脂肪测量
人体体表不同部位皮下脂肪的厚薄本来就不一样,男、女、老、幼,以及各种不同原因引起的肥胖又各有特点。
1.常用测量部位:①背部肩胛骨下端处(肩胛骨下角);②上臂部外侧肘关节与肩峰之间连线中点(肱三头肌下端);③胸部中点;④腹部,脐下或脐旁1厘米处。
2.测量方法:
(1)皮肤皱折卡钳测量皮下脂肪厚度常用测量部位为三角肌外皮脂厚度及肩胛角下。成人两处相加,男性≥4厘米,女性≥5厘米即可诊断为肥胖。如能多处测量则更可靠。
(2)X线片估计皮下脂肪厚度。
(3)指捏法:是常用来判断患者营养状况的方法,只不过过去多用在营养不良的诊断上,这种方法同样可以应用到肥胖病的初步诊断上。测量者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或其余四指)将测量部位的皮肤和皮下组织轻轻捏起呈皱折状,皮折与身体长轴平行,右手持卡尺或皮肤厚度测定仪测量皮折根部厚度。然后将捏起的皮折放松后再次捏起测量,连续测三次,取其平均值。若超过1厘米以上者为皮下脂肪过多。再参考体重测定,若超过体重20%,即可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