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云生看着顾小清,问道:“小清,你可知道世上的三重天么?”小清摇了摇头,顾云生道:“嗯,那就得从头说起了。”
世上原本有三重天,第一重天,为人界;第二重,为仙魔界;第三重,乃为神界。所谓天地之间苍生万物,皆为人界所属。仙魔界,顾名思义,便是仙人与妖魔同属一界,正道为仙,邪道为妖魔。正邪二道虽在第二重天内平分秋色,修仙却实则是高于妖魔的修炼,因而才有“堕仙而成魔”一说。神界则为至尊至上之界,众神俯瞰仙魔界与人间,拥有至高无上的力量。
上古时期,天地尚未成型,便发生了一场仙魔之争,惊天动地。仙魔界一瞬,人世便是沧海桑田的变迁。因而人世起源于仙魔之争时期。这期间的神界,欲以天下万物制衡仙魔二道的对抗,便有了女娲造人,伏羲制乐,神农尝百草这些后来人尽皆知的故事了。创世期初并未对第二重天界产生太大的影响,天上的仙魔仍各自为战。如此一来,人间便逢乱世,正邪相斗不休便为祸万物苍生,天下人也要受尽苦楚。群仙不愿再如此争斗下去,想要守护人世安宁,倾其所有之力抵抗妖魔的进攻。众妖魔快要低敌不过之时,便向群仙布下了一个局,欲分散其精力。
要说这个局,倒是颇为绝妙。世人都传修仙是戒嗔、戒贪、绝情欲。之所以不是人人都有足够的仙姿能够修成仙身,便是因为人性有致命的弱点:贪念与****。而这些弱点也使得人世较之仙魔界更为纷繁复杂,使得人性难以用简单的正邪两派划分。妖魔利用人性的弱点,制出了三味灵药:第一味灵药,可使人长生;第二味灵药,可使人遗忘;第三味灵药,则助人得天下。修仙之人,需经过九九八十一道历练、破得重重困难方可修得仙身,长生不逝,而这第一味灵药便破了此规则,让人能破自然法则而求得长生。修得仙身的仙人,过得短则百十年,长则千万年,方可做到无欲无求,而这第二味灵药却以遗忘之力让人瞬间回归了“人之初,性本善”,无欲无求,无痴无贪的初始之态,遗忘了此生一切烦恼忧愁。第三位灵药,便不用解释也可想而知其对权势利欲熏心者的吸引力了。灵药被制出后,仙界果然大乱,纷纷想办法阻止妖魔将这三味灵药释放于人间,未果。群仙便合力将妖魔释放灵药的灵泉隐去,拖延得时间向众神求助,只希望众神为了其创造的天下苍生命妖魔收回这三味灵药才好。直至此时,仙界与妖魔方才打了个平手。正邪两道虽对立,两方因将正面对抗化为灵药释放之事,争斗却也终于消停了。
众神闭关议事,后来终于决定出面调停,对仙魔之争做个了断,至少能太平上一阵子,对三重天内众生都有好处。于是众神秉着公平的原则,命仙界不得取回妖魔下放的三味灵药,因每一味灵药自是对世人的人性考验。然而妖魔也不得以法力重现被群仙隐去的灵泉,这样也算是对世人少了一分无端的诱惑。
曾经众神创世,自立为天地,在神的眼中,众生一律平等。然而人类毕竟是自己的子民,为了护佑人世平静,众神又助仙界将灵药之灵气封印于三枚碎玉之中,碎玉皆呈月形,便唤名为“三月”。封印第一味灵药的玉月名为“乘鸾。”这“乘鸾女”指的便是飞身成仙于月宫的嫦娥。封印第二味灵药的玉月名为“浮生。”饮之而忘浮生。封印第三味灵药的玉月名为“归心。”归心月,是天下归心之意。自此以后,三月散落于人间,沧海桑田,终失了痕迹,三界安定。
讲到此处,顾云生顿了顿,抿了一口茶,说道:“这原本只是个传说,没什么人相信。但是出于目前我也不明的原因,十几年前有说法渐渐传开:三月再现于世了。”顾小清原本关心着自己会怎么死在顾云生手中,听了这灵器的传说却将眼前的危险忘在了脑后,竟皱着眉头问道:“那么世界上真的有神仙,也有妖魔么?”顾云生想了想说:“仙与妖魔,居于第一重天外第二重天内,想来与人世是隔开的。但是既然有灵药一事,那么仙界与妖魔界定是与人界有互通之口。只是没人知道这互通之口在何处,且百年之内,从未有人真正见到仙魔。”小清心想:那么这整件事,都是亦真亦假的了。她又追问道:“燕燕姊姊说玉坠能将死人救回来。我瞧这三月,却没有一个能做到这个。”顾云生微微一笑:“乘鸾月的灵力是长生不老。这长生不老原本该是使活着的人长生不老的,但这灵药之力,却大的足以将一个已逝之人唤醒,的确不失为一种宝物。”他转头向着一旁凝神的元笙,戏谑道:“元笙,你说,若是我能将袁儿唤醒,你又愿意许我一个什么代价呢?要不是今日要杀了你,我真想留你一用,让你再给我办几件事呢。罢了罢了,你终归是个没用的废物,办事只怕也不如我自己出手利索。”话毕,便凝聚了内力,握住手中折扇扇柄,一扇向元笙头顶击落。
“慢着!”顾小清一喊,不知自己哪来的胆量,更不知怎的顾云生竟硬生生停了手。凝聚的内力由扇骨输出,尽数击在墙上,墙上立时现出几道印痕来,甚是惊人。倘若这一扇没有停住,只怕元笙已经没命了。顾云生看着小清,心想:你个女娃娃这么多想法倒也有趣,我且先听听,难不成会让你们跑了?他便问道:“你又要作何计较?”小清声音微微带颤:“你不要杀了元笙,还能让他帮你去找第三枚玉坠。”顾云生哈哈大笑,仿佛小清讲了个笑话:“我说了,他太没用,干什么都不如我自己动手!”顾小清突然心生一计,鼓足了胆量,目光坚定地看着顾云生:“那么爹爹,我跟你定个契约,如何?”
注:章节名《天地不仁》取自老子《道德经》。原文“天地不仁,待万物为刍狗”大意是说天地大公无私对万物一视同仁,没有喜爱亦无憎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