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愿者大多是由于对演讲者或演讲内容的兴趣爱好聚集到一起来听讲的,如俱乐部成员、社会团体组织等。若遇此种情况,不用担心失去听众,演讲者可以深入主题。
其次,了解听众的目的。
听众也有其听讲的目的和动机,演讲者必须对此高度重视,做到心中有数。比如可以问问自己:
听众预先了解演讲者的目的吗?
听众对演讲相关的主题了解多少?
演讲者的建议将对听众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最后,对听众进行构成分析。
听众的构成包括听众的数量特点、年龄、性别和成员关系等。
第一,要了解听众多少。成员少时则不必太正式规矩,可多谈自身的经历和体验,以增加亲切感;成员多时,所谈的知识范围要尽量广泛些。
第二,要了解听众的性别。随着社会的发展,男女听众的兴趣渐趋一致。但是,不能忽略男性更多地关注高科技和自动化工程;女性则多喜爱听烹饪、服装、化妆、美容、针织等方面的内容。
第三,了解听众的年龄。年轻人与老年人的兴趣不同,年轻人富有理想和强烈的情感,他们生活在期待中而不是回忆中,他们更多的是喜欢赛车而不是轿车,爱好时髦而不是经久耐用;老年人则着重实际。演讲要力求适应不同年龄段听众的不同兴趣。
另外,还要了解听众的民族背景、宗教习俗、文化水准、经济地位和职业,等等,这些都反映出听众的兴趣差异。
想要了解听众的注意力取向就要学会收集听众的信息,在这一点上,阿芙拉教授有以下几个建议:
1.个人观察,细心察看听众行为、演讲场所及其他相关事项。
2.个别会晤,加深了解。
3.多方询问,调查研究。
4.到图书馆查询有关资料。
总之,无论是推销、日常交流,还是公开场合的讲话或演讲,只要学会抓住对方的注意力,沟通便成功了一半。正如曾经的哈佛学生、微软CEO史蒂夫·鲍尔默所说:“一个不会抓住别人注意力的人,在任何团队合作中都会被人忽视。”
将心比心,暖心话拉近距离。
课前预习。
法国总统戴高乐1960年访问美国时,在尼克松为他举行的宴会上,尼克松夫人布置了一个美观的鲜花展台:在一张马蹄形的桌子中央,鲜艳夺目的热带鲜花衬托着一个精致的喷泉。
精明的戴高乐将军一眼就看出这是女主人为了欢迎自己而精心设计制作的,不禁脱口称赞道:“女主人为举行一次正式宴会要花很多时间来进行这么漂亮、雅致的计划和布置。”尼克松夫人听了,十分高兴。事后,她说:“大多数来访的大人物要么不加注意,要么不屑为此向女主人道谢,而他总是想到和提到别人。”
课堂指导。
人与人之间有许多相同的地方,但是要使彼此产生共鸣,还需要有相当的说话技巧。
全球寿险家埃尔默说:“你明天要遇见的人,有3/4是渴望被认可或者被体谅的,给他们认同或体谅,他们即刻就会喜欢你。”
的确,同情对方的处境,或者认可对方的想法,都会拉近彼此的距离,给对方带去温暖。正如戴高乐将军能够站在尼克松夫人的角度,体谅到她对宴会布置尽心尽力,他贴心的赞赏使自己在总统夫人的心中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在一次讲座上,哈佛教授杰奎琳给大家举了很多例子,来说明暖心话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的重要性。其实,任何谈话中,只要拉近了与对方之间的距离,一切问题便将迎刃而解。
杰奎琳教授说,与陌生人交流首先要通过语言拉近和对方的距离,即我们平时所说的“套近乎”。套近乎是交际中与陌生人、尊长、上司等沟通情感的有效方式。
杰奎琳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汤姆·强森是个年轻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退伍军人。汤姆·强森在战争中受了伤,他的一条腿有点残废,而且疤痕累累。幸运的是,他仍然能够享受他喜欢的运动——游泳。
一个星期天,他在某个海滩度假。做过简单的冲浪运动以后,强森先生在沙滩上享受日光浴。不久他发现大家都在注视他,从前他没有在意过自己满是伤痕的腿,但是现在他知道这条腿太惹眼了。
接下来那个星期天,汤姆一位刚认识的朋友杰森提议到海滩去度假,但是汤姆拒绝了,说他不想去海滩而宁愿留在家里。杰森说:“我知道你为什么不想去海边,汤姆。你开始对你腿上的疤痕产生错觉了。”
“我承认了我朋友的话。”强森先生说,“然后他向我说了一些我将永远不会忘记的话,这些话使我的心里充满了喜悦。他说:‘汤姆,你腿上的那些疤痕是你的勇气的徽章,你光荣地赢得了这些疤痕。不要想办法把它们隐藏起来,你要记得你是怎样得到它们的,而且是骄傲地带着它们。现在走吧,我们一起去游泳。’”
汤姆·强森去了,他说,杰森的这些话让他除去了心中的阴影,从那以后,杰森和汤姆成了最好的朋友。
不管在什么场合,如果想要拉近与谈话者之间的距离,套近乎是种简单有效的手段。不管是大人物,还是小市民,没有人不喜欢听有利于自己的话,这也足以说明,通往对方心里的捷径,就是暖心话。
任何人都喜欢与自己有相似点的人亲近,如果我们在与他人进行交谈的时候,能抓住这种心理,巧妙地与他人套近乎,选取恰当而有效的话题,拉近与对方距离,那么,不管是求人办事,还是单纯地与人交流,我们都会畅通无阻,成为受欢迎的人。
99%的说服都不是用嘴巴完成的。
课前预习。
1858年,林肯在竞选美国上议院议员的时候,在伊利诺伊州南部进行演说,那里的人非常野蛮,他们出入公共场所都要携带利刃和手枪。当时正值美国奴隶制被废除之前,当地人和一些从肯塔基和密苏里两地渡河而来的蓄养黑奴的奴隶主发誓,如果林肯在当地演讲,他们会把这个主张黑奴解放的人驱逐出场,并把他置于死地。
林肯却自信可以把他们说服。他说:“南伊利诺伊州的同乡们,肯塔基的同乡们,听说在场的人群中有些人要和我作对,我实在不明白为什么有人要这样做,因为我也是和你们一样爽直的平民,那我为什么不能和你们一样有着发表意见的权利呢?
“好朋友,我并不是来干涉你们的,我也是你们中间的一个,我生于肯塔基州,长于伊利诺伊州,和你们一样是从艰苦的环境中挣扎出来的,我认识南伊利诺伊州的人和肯塔基州的人,也想认识密苏里的人,因为我是他们中的一个……”
课堂指导。
林肯用这段话说服了当地民众,主要原因在于他并没有说那些生硬的话,而是把自己放在与他们相同的立场上,用自己的心与他们的心沟通,找出与他们的共同点最终说服他们的。
亚里士多德说:“愚者用他理说吾,智者用吾理说吾。”这句话可以理解为愚钝的人只知道用生硬的道理说自己的话,而聪明的人会用自己的道理来表明自己的立场。在哈佛,流传着这样一条哲理:施行劝服时,用心去说比用嘴说能得到更好的结果。何谓“用心去说”呢?就是指用自己的心去感化对方,与对方进行心灵的交流。
那么,劝说者如何用心去沟通,达到劝服的目的呢?
第一,利用抬高说服的策略。
要说服一个人,可以先把他抬高,尤其是对于那些地位显赫、有权有势的人,想要说服他们,更要学会先抬高后说服的策略。
包汀火车厂的董事长撒慕尔·华克莱说:“假如你尊重一个人,这个人是容易被诱导的,尤其是尊重他是因为他有某种能力时。”
想要说服某一个人,就要对他的某种能力大加赞赏。莎士比亚曾说:“假如他没有一种德行,就假装他有吧!”给要说服的人一句赞美,抬高他,他就会很容易被诱导,从而被说服。
第二,利用对方值得骄傲的往事。
每个人都有一些自认为值得终生纪念的事,对于这件事情要慎重提出,并进行正反两方面的阐述,使其认为自己是他们的知己。他们也许会很兴奋地讲起这件事,我们应该一面听,一面说几句表示赞赏的话,即使他是个冷漠的人,此时也会变得和蔼可亲。
我们可以利用这个机会,进行试探说服。不过在进行正式说服之前,要看时机是否成熟。说服过程中要不卑不亢,如果显出哀求的神情,反而会引发对方的藐视心理。尽管十分想说服对方,但说话时还是要表现大方自然,不要只为自己打算,而是要说出为对方着想的理由来。
第三,利用对方的弱点。
当想改变一个人做事的方法,将新方法推荐给他时,他一定会抱有怀疑的态度。为了使他更顺畅地接受我们的思想,就要引导他客观地、实事求是地检查他的情况,以便于指出他的弱点。
当发现了对方弱点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用这个弱点说服他接受我们的观点。想说服某人接受自己的观点时,最好是先让他开口说话,让他替他自己辩护。在他叙述的过程中,往往很容易暴露出自己的弱点,此时,我们就可以用这些弱点攻破他的防线,达到说服的目的。
第四,利用同步心理。
同步心理就是想跟他人同步调、同节奏,也就是“追随潮流”。正是由于同步心理的存在,才会不顾自身财力和精力,也不管是否真心愿意而盲目地做出与他人相同的举动。通常人们在受到这类刺激后很容易变得没主见,掉入盲目附和的陷阱。所以,推销员或店员经常会搬出“大家都在用”或“某某名人也用”等推销话语,引诱人们购买。
在说服的过程中,要强调心的作用,而不要单纯地用嘴说。用心完成说服的任务,远远比用嘴巴要省力,也会提高说服的成功率。就像哈佛毕业生、著名个人财务顾问欧曼说过的那样,99%的说服都不是靠嘴巴的力量完成的。
说者无心,听者常常“皮开肉绽”。
课前预习。
有一个人请客,眼看着时间都快到了,却还有一大半的宾客没有到,他心里很焦急,于是自言自语道:“怎么搞的,该来的客人还不来?”
身旁一些敏感的客人听到了,心想:“该来的没来,那我们是不该来的……”于是心里很不舒服,悄悄地走了。
主人一看这种情况,更是着急,便说:“怎么这些不该走的客人,反倒走了呢?”
剩下的客人一听,心想:“走了的是不该走的,那我们这些没走的倒是该走的了?”于是又都走了。
最后只剩下一个跟主人比较熟识的朋友,看到这种尴尬的场面,就劝他说:“你说话前应该先考虑一下,否则说错了,就不容易收回来了。”主人大叫冤枉,急忙解释说:“我并不是叫他们走啊。”朋友听了大为恼火,说:“不是叫他们走,那就是叫我走了。”说完,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就这样,他的宴会就被自己的“口无遮拦”给搞砸了。
课堂指导。
故事中的那位主人,很显然是因为自己毫无顾忌的“无心之言”,而中伤了宾客,使人感到不舒服。他的每句话都像是重磅炸弹,令客人无辜中弹,皮开肉绽。
生活,我们总会遇见因为语言不得体而重伤了他的情况。即在与别人谈话的时候,如果口不择言,就算没有严重到伤害他人,也会破坏交谈的气氛。
哈佛大学社交礼仪课教授卡蜜拉是一个行为举止非常优雅的女人,并且像她的名字一样,高贵而美丽。在很多上流社会的社交圈中,她都有很好的口碑。在问及她对年轻的哈佛学子最有价值的忠告时,她认为,与人交谈时,最重要的就是要对任何一位与自己交谈的人持有足够的重视,因为“你说的话,有的时候很可能对别人来说就是一杦伤害性极强的炸弹,会让对方因此皮开肉绽”。
这就提醒我们,在与人谈话的时候,不要触及别人的痛处。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凡人皆有其长处,亦必有其短处,怎样在交谈中正确对待别人的短处,这也是一门学问。
有的人在与他人的谈话中,尽量多谈及对方的长处,极力避免谈及对方的短处;也有的人专好无事生非,喜欢有声有色地描述别人的短处,逢人便夸大其词地谈论别人的短处;有的人虽无专说别人短处的嗜好,但平时却对此不加注意,偶尔也会不小心触及别人的短处。
用不同的方式对待别人的短处,所产生的效果也是截然不同的。避免谈及他人的短处,容易与他人建立起感情,形成融洽的交谈气氛;不小心谈到别人的短处,虽无意刺伤他人,但易引起别人的误解与不满。
不过,任何人都有可能犯错误,如果我们在说话时不小心触到别人的痛处,就要及时补救,这才是真正的相处之道。避免触及对方痛处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事先了解别人的痛处、忌讳有哪些。
2.说话的时候绷紧一根弦,时刻注意不提到敏感的话题。
有些敏感话题即使对方提出来了,也只能敷衍两句,不能趁机高谈阔论。一些人在开自己玩笑时,往往以一种幽默方式提出,但这个玩笑的附和者只能是他自己,而不是听众。
3.如果不慎触及别人的痛处,要不露声色地及时弥补。
面对这种情况最好的办法是说出自己的类似缺陷,这样大家就“平等”了。
与他人交谈时,必须要看清对方的短处,不要将话题引到这上来,以免招来对方怨恨。特别是在开玩笑的时候,虽然大多时候,人们开玩笑的动机是良好的,但如果把握不好分寸、尺度,就会产生不良的后果,正所谓“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因此掌握说话艺术需要我们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总结,避开别人的痛处,这样才能够准确恰当地与他人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