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书》在这里已经说得再清楚不过了,华州郡因“华”字要“避武氏讳”,所以不能叫“华州”而改称“大州”。由此我们可以肯定地推测,武则天的名字里面一定是有一个“华”字。武则天的乳名叫作“二囡”、“二妹”,普通得如同邻家流着鼻涕的小妹。
当然我们还可以根据武则天同父异母的两个哥哥的名字来推测她的名字,两位兄长名字一为“武元庆”,二为“武元爽”。
中国古人取名字一般要按照辈分来,比如说武士彟有兄弟四人,名字都是按照辈分来取的。老大“士稜”、老二“士让”、老三“士逸”、老四“士彟”,也就是说这四兄弟在武氏家族中都是排行“士”字辈。
武士彟给两个儿子取名为“元庆”、“元爽”,由此看来这两兄弟在武氏家族中该是排行“元”字辈。照此推断,武则天也该排行“元”字辈,那么由此就可以得出结论,武则天的真实名字应该叫“武元华”。
“元华”就是光芒初始和绝代芳华之意,这个名字还是有点意思的。
武士彟夫妇见新出生的二女儿满面光华、灿若日月,于是就用“元华”名之。有人推断“元华”更接近“大日如来”的含义,与“曌”(照)字所代表的意义更为接近。
武则天很小的时候,武士彟就任利州都督。当地有一个很有名气的相面大师叫袁天罡,有一次路过武则天家,巧遇杨夫人。袁大师马上上前拍马屁:“夫人您生得骨法不凡,家中必有贵子。”
杨夫人看着眼前这位身着奇装异服的大师,心里暗自嘀咕:这家伙是在挖苦我,还是真不知道我生不出个儿子。
可袁大师这么一咋呼,杨夫人还是产生了好奇之心,她倒想听听大师是怎么忽悠的。民间有句俗话“千穿万穿,马屁不穿”,哪个父母不喜欢别人夸自己的孩子。袁大师虽然话说得有些跑偏,可还是中听的。
杨夫人马上把袁天罡请到家里,问大师可不可以明示。也就是想让他看看到底哪个孩子是贵子?按照当时的习惯,先看的是儿子。武元庆和武元爽就被拉出来了,袁天罡看了看,说,这两个郎君长相不错,以后是保家之子。
接着,杨氏又把大女儿叫出来,也就是武则天的姐姐,后来的韩国夫人。
袁天罡又看了看,说,这个小娘子生得倒也不错,以后肯定是个贵夫人,可惜呢,不利其夫。也就是说她将来大福大贵之后,丈夫却捞不着半点便宜,是个克夫的命。
轮到我们的主人公武则天上场了,小家伙特精神。因为盼儿心切,武则天当时被父母打扮成男孩的模样,一身男孩的行头,发髻向后扎起来,看上去像《西游记》里的红孩儿。
袁天罡一看这红孩儿,脸色骤变,但很快又恢复了镇定,接着又无奈地摇了摇头,憋了半天说了一句话,你们把孩子放下来,让他走两步我看看。
小武就从奶妈的怀里秃噜下来,在地上四平八稳地走了两步,像模像样,龙骧虎步。小家伙忽闪着一双大眼睛盯着袁天罡,那意思是说,老头,我这两步走得还像那么回事吧?
袁天罡的眼睛自始至终都没有离开小武,他长叹一声,说道,这个郎君生得是龙睛凤颈,一副大福大贵的样子,他怎么会是个男孩呢?如果是个女孩,将来必为天下之主。
袁大师说这么一句四六不着调的话,让人费解。我们仔细推敲,这个袁大师也就是摆地摊算卦的水平。他认定小武是个男孩,然后却说,如果是个女孩,必为天下之主。
老师教导我们说,一切如果,皆是假设。也就是说,这话说了等于没说,一句话,逗你玩。
我们可以想象得到,就算没有袁天罡相面,凭着武则天后来的光辉事迹,在出生的时候做点玄而又玄的文章也符合史家的春秋笔法。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虽然始终没有走出兴亡的铁律,但这种玄而又玄的宿命论却一直大有市场,追捧之人也不在少数
我们唯一可以肯定的是,生在干部家庭的武则天像同时代的所有官僚人家的少女一样,过着无忧无虑、养尊处优的生活。她似乎并不像同时代的官家小姐,养在深闺,学做针线女红。跟着父母这么多年东奔西走,让她有了更多接触外界的机会。如果说有什么不一样的话,那就是她比一般的少女多走了一些路,也多读了一些书。
她的母亲杨夫人喜欢文史,不擅女红,家庭的耳濡目染,母亲的言传身教,必然对武则天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武则天也像母亲一样喜欢文史。爱好文史会让人在审视现象时有一种宏大壮阔的视角,不拘泥于小儿女的方寸。
杨氏共生了三个女儿,长女就是日后的韩国夫人,次女为武则天,下面还有个妹妹,约比武则天小一岁,史书上记载得并不多。
仕途得意,儿女满堂。做男人做到这一步,武士彟可以算是功德圆满了。
可就在这个时候,大唐高层政局发生了变动,秦王李世民悍然发动玄武门事变,干掉自己的哥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夺位成功。时为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六月四日。
在武德一朝官运亨通的武士彟,除在事变后短暂地回京述职之外,终贞观一朝,一直都在外地任职,再也不曾做过京官。这难免不让人联想到,武士彟与高祖关系密切,成为李世民心头大忌。武士彟作为太原最早的从龙功臣,一直深得李渊爱护,这可以从他顺畅的仕途反映出来。
李世民武力夺嫡之后,致力于各派系的政治和解。
老子身边的红人,就算不是儿子身边的衰人,但要想一红到底,再挤进权力的中枢,也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武士彟从此离开了京城,先后担任过扬州都督、豫州都督、利州都督、荆州都督。从我们今天的地理概念来看,扬州在江苏,豫州在河南,利州在四川,荆州在湖北,并州在山西。由于武士彟四方为官,武则天也就追随着父亲跑遍了大半个中国。
正所谓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少年武则天的生活大抵如此。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上天并没有给武则天过这种平淡生活的机会,她幸福的童年在十二岁的时候戛然而止。她的生命,也由此掀开了新的一页。
贞观九年(公元635年),唐高祖李渊因病去世,武士彟闻知旧主的死讯,心里非常悲痛,没多久也就呕血而死,到另一个世界追随自己的主子去了,享年五十九岁。
自己的男人撒手而去,杨氏成了寡妇。新寡的杨氏夫人带着三个女儿扶柩回到并州老家。由于武士彟是三品大员,所以由当时担任并州都督的李绩亲自监护葬礼。我们以后会讲到,这个人在武则天的生命中将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不过此时的他只是例行公事而已。
武则天当时肯定不会注意到李绩的存在。因为她还沉浸在悲痛之中,她悲痛的不仅仅是父亲的去世,还有家庭生活的骤然改变。
跟随母亲回到并州后,武则天原来熟悉的那个简单的核心家庭一下子变成了钩心斗角的联合家庭。父亲死后,家里原来潜藏着的各种矛盾一下子爆发了。老子在的时候,大家是兄弟姐妹;老子不在了,多一个兄弟姐妹,就多一个瓜分家产的竞争对手。
武士彟与前妻生的两个儿子武元庆和武元爽,对继母杨氏和她的三个女儿非常不客气。因为三个小姑娘还都没出嫁,按照唐朝的习惯,女儿出嫁的时候是要分割财产的。武元庆和武元爽一想到这儿,不由得对这三个妹妹厌恶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