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416400000004

第4章 古代绘画

古代埃及绘画

对埃及古代文化的研究已经成了一门独立的学问,称为“埃及学”。

古代埃及有5000多年的悠久文明,而发现它还是近百年的事情。真正的发现者是拿破仑。拿破仑当年远征埃及时,对埃及的文物很感兴趣。他在部队里成立了一个“百人学者司令部”,一面打仗,一面研究埃及。“百人学者司令部”中著名学者兼画家德农,发掘了金字塔。

1799年,炮兵军官布沙尔率工兵在尼罗河三角洲罗塞特村挖掘堑壕时,发现了上刻三行古埃及象形文字“德摩缔克”(这是公元前8—公元前5世纪埃及通行的一种通俗书写体)和一块上刻希腊文字的黑白玄武岩铭文石板。这一发现十分重要,它是解读古埃及文字的主要物证。

19世纪在埃及学上有突出贡献的学者,首先应该提到的是象形文字专家,德国的考古学家夏德·莱普西乌斯(1810年—1844年),他查清了埃及100多座金字塔的历史,把古埃及的古、中、新王国的历史梳理弄清了,并把100多个金宇塔的各种图片按历史朝代排了出来,写成了一本埃及帝王的编年史。

第二位学者是法国埃及学权威玛克埃特(1821年—1881年)。他在埃及30年,发现了许多神庙和木乃伊。经拿破仑批准,他在开罗建立了博物馆。

第三位对古代埃及美术的发掘有突出贡献的人是马斯伯乐(1846年—1916年)。他一生注重文献研究,他了解了撒哈拉金字塔的历史的前后状况,在埃及的巴哈里,他发现了一个地穴,里面有三十余具法老的木乃伊。是18和19王朝的几位主要法老的尸体。

现在埃及的主要文物大部分在法国,研究埃及文物要去法国才行。

埃及20世纪50年代才有本国的考古学家,他们也有很多成果,但最早的成果是法国及其他国家的考古学者开创的。

古代埃及的历史分期

古代埃及经过了三十多个王朝,历史学家将其分为

古王国时期(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2300年)

中王国时期(公元前2150年—公元前1700年)

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071年—公元前332年)

《纳米尔石板》埃及地区其繁盛期是古王国时期,18和19王朝是最鼎盛时期,也是开始走下坡路的时期。在古埃及最高的统治者称为法老,其主要文物有:金字塔和庙宇。

古埃及艺术的特点

艺术是为法老和少数奴隶主服务,并受到宗教的重要影响。其艺术形式和表现程式处于稳定少变的状态。埃及艺术门类之间相互关联,作品具有纪念性的外观。从艺术题材上看,埃及艺术有多样化的特点。在表现程式上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其艺术作品谨守正面律。

古王国时期的绘画艺术(公元前2780年—公元前2280年)

古王国时期的美术以金字塔建筑和雕刻为主,绘画还处在初期阶段。但也有重要的成就。古王国时期的绘画主要是墓室壁画。在古王国时期,埃及陵墓的装饰中,浮雕和壁画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这些浮雕和壁画在古王国时期已经奠定了基础。它们在表现形式上有着程式化的共性。在许多情况下,浮雕和壁画是没有严格的区别的,不妨说是浮雕壁画。它们有着共同的程式:

(1)正面律,表现人物头部为正侧面,眼为正面,肩为正面,腰部以下为正侧面;

(2)横带状排列结构,用水平线划分画面;

(3)根据人物尊卑安排比例大小和构图位置;

(4)填塞法,画面充实,不留空白;

(5)固定的色彩程式:男子皮肤多为褐色,女子为浅褐色或淡黄色,头发为蓝黑色,眼圈黑色。

古王国时期的主要浮雕代表作有《纳米尔石板》,《猎河马》等,它们有很强的绘画性。

古王国时期以前的墓室就有壁画,但很原始。进入古王国时期后,绘画艺术有了很大《群雁图》埃及地区的发展。在古王国为数不多的壁画中,发现于美杜姆地方的纳丹尔·马阿王后陵墓中的第四王朝初的《群雁图》是一件卓越的作品,它揭开了埃及绘画史上的第一页。这幅壁画是墓室壁上的一条边饰,是在涂有一层石膏的墙上绘制的彩色壁画。高27.5厘米,宽173厘米。壁画至今色彩辉煌如初,艺术技巧相当娴熟,体现了惊人的以线条结构为主的写实能力。壁画描绘六只雁在水边草地上漫步觅食。3只向左,3只向右,地上长满肥美的水草和野花。画面均衡对称,成对的雁和单个啄食的雁安排有疏有密,相互衬比,形成一种节奏。大雁的动作有仰有合。其身上的羽毛雌雄可辨,虽然以写实手法刻画了禽鸟的主要特征,但却又明显地经过图案化的处理,既有平面装饰感,又不妨碍形态的生动性。构图别致,设色和谐动人,使整个画面富有诗意。这幅作品代表了当时的绘画水平。

中王国时期的绘画艺术(公元前2134年—公元前1778年)

此期的美术就整体而言,远不如古王国时期。但墓室壁画逐渐流行,有了很大的发展。中王国时期,中部诸州反对法老的中央集权,在政治、经济、文化上执行独立的政策,这些领主也像皇帝一样,兴建神庙陵墓,招募良将贤臣,广聚艺术人才,各州的首府成了当时的文化艺术中心。

在中王国时期,各州州长修建的石窟陵墓中,保存了大量的壁画和浮雕。由于这些艺术形象新颖和丰富多彩,以及明显的现实倾向,往往使中央法老及贵族的陵墓艺术反而显得苍白无力了。

《饲养羚羊》埃及地区由于石窟墓的兴起,使墓室的装饰逐渐由壁画代替了浮雕。再加上壁画比雕刻制作方便,造价低廉,因此逐渐流行起来,并有了新的艺术追求。

这一时期的壁画和古王国相比,其基本程式仍遵循古王国的艺术传统,但是风格显得更加活泼,圆润和优美。在一部分作品中,摆脱了生硬的程式,对画面的横带状排列有所突破,对州长等上层人物的描绘也不再拘泥于端庄严肃,而表现出动势多样和自然真实的追求。

霍姆荷太普王子墓室壁画可为此时的代表作。这一墓室壁画,表现了尼罗河滨的狩猎生活,参差交错的纸草花,不同种类、姿势的禽鸟,在画家笔下得到活泼生动地表现。在笔法上没有过去壁画那样工整,而是粗犷自然。在设色上不再是以往的几种基本颜色,而是使用了一些如灰黄、深黄、红褐、草绿、淡蓝等新的颜色,表现了色彩的过渡,出现了某些阴影关系并注意了色调的逼真。由于色彩的丰富多彩,增加了生气,表现出作者很高的艺术造诣。其中有一幅《饲养羚羊》的壁画片段是中王国时期墓室壁画中的著名作品。羚羊在当时是王子的象征标记,在宫廷中特别受尊敬。所以画上的人与兽之间洋溢着一股亲昵之情。在这幅画中,其主体部分是两个仆人在饲养羚羊,旁边还有一个人在抚摸大雁。在古王国的画中,所有人物都站在同一底边作地面。现在画师用了第二条底线,后排的人物稍稍提高。结果两组人物互相连接,正好与正常人的视线平行,只不过略带俯视而已。画家处理空间的方法,从两个人物肩膀的缩短距离上看,再不是平面的处理,而是人物和羚羊完全生活在立体的空间中了。

新王国时期的绘画(公元前1570年—公元前1320年)

从13王朝开始,埃及重新陷入地方割据状态,并出现了由亚洲入侵的游牧民族“喜克索斯人”政权,文化遗存也很贫乏。历史上称这一时期为“第二中间期”。公元前1567年左右,埃及人在雅赫摩斯王率领下,攻克了喜克索斯人的最后一个据点,建立了第18王朝,进入新王国时期。大规模的对外掠夺战争,使埃及成为包括北非和西亚在内的幅员辽阔的大帝国。首都底比斯成为古代中东最繁荣的城市。埃及人怀着强烈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努力重建昔日的辉煌。埃及美术在建筑、雕刻、绘画、工艺美术方面都取得了重要的成绩。

新王国时期在建筑和雕刻方面有着突出的成就,在建筑方面,以哈特谢普苏特女王享殿最为杰出,享殿沿代尔·埃里·巴哈里山脚地势高低分布成三层建筑,各层前面有柱廊,中间有斜向通道连接各层。垂直的山崖与白石构成的柱廊相互映衬,形成统一的整体。另外,卢克索神庙和卡纳尔克神庙也是新王国时期的著名建筑。在雕刻方面,新王国时期的雕刻也开始出现古王国时期的繁荣。埃哈那顿法老实行宗教改革,写实主义艺术出现。代表作有《埃哈那顿法老像》、《纳菲尔提提王后像》等。

《三个女乐师》埃及地区伴随这新王国建筑和雕刻的发展,新王国时期的绘画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这主要表现在壁画艺术的发展上。

壁画在新王国时期,主要用来装饰宫殿、庙宇和陵墓,其中保存多的是墓室壁画;相比古王国和中王国时期,这一时期的墓室壁画有了新的变化。在内容上具有明显的世俗性,出现了许多追求生活享受的内容。如歌舞、欢宴、渔猎、游戏等。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在新王国时期,奢华之风遍及埃及上层社会,尤以达官贵戚、宫廷要人为甚。与这种风气相适应的是对女性人体的描绘,以致追求感官的刺激。在形式上,继承了古、中王国的传统,但也有所新的变化。

第18王朝末期担任阿蒙神祭祀之职的王族纳赫特的陵墓的壁画就很有代表性。这一墓室的壁画中,不仅有描绘墓主人带着家人、驾着小舟渔猎游戏的场面,而且有表现歌舞欢宴的场面。其中著名的作品有《三个女乐师》、《渔猎图》、《舞乐图》等。《三个女乐师》描绘的是三个女乐师正在演奏的场面,中间一个妇女几乎是赤身裸体,其他两个妇女虽然穿着衣服,但画家着重刻画的还是女子轻盈婀娜的体态。从这里不难看出当时贵族们精神生活上的追求。还值得注意的是,从这个画面上可以清晰地看到,这时的绘画也突破了传统的表现手法。过去画人物的下半身总是画正侧面,而这时期所画的角度则接近正面,这说明古埃及绘画技巧越来越走向成熟。

古代希腊绘画

古代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源地。它位于地中海东部,地理范围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以及小亚细亚西部沿海。公元前四世纪末,它的势力范围曾经东达印度西部,南达埃及和北非诸国,西达意大利南部,北达北海。

古代希腊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克里特—迈锡尼文化,史称爱琴文化。公元前146年,古希腊被古罗马灭亡,古希腊的历史宣告结束。

爱琴文化时期的绘画

在创造希腊古典文明的多利亚人和伊奥尼亚人到达希腊本土之前,在地中海东北部的爱琴海地区存在过相当发达的文化,包括从氏族社会到奴隶制社会初期的国家,在艺术史上这一文化被称为“爱琴文化”或“克里特一迈锡尼文化”。

关于爱琴文化。现在我们所知的资料主要依据以下两个考古学家的发现:德国考古学家施利曼和英国学者伊文思。他们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受希腊神话《荷马史诗》的吸引先后来这一带考察。

《荷马史诗》是古希腊荷马时代在文化方面的重要成就,它有两部史诗《伊里亚特》和《奥德赛》构成,以史诗的形式描绘了希腊远征特洛伊城的战争。其中《伊里亚特》描写的是希腊将领阿喀琉斯打死特洛伊主将赫克托的故事;《奥德赛》描写的是希腊英雄奥德赛在远征胜利后渡海返乡,历经艰险的过程。

施里曼和伊文思按照荷马史诗所描绘的地址进行考古发掘,发现了迈锡尼文化古迹。米诺斯王宫遗址以及大量的文物。这些发现证明了:克里特文化是爱琴文化的发源地,迈锡尼文化是克里特文化的继承者。

《巴黎女郎》克里特迈锡尼文化克里特—迈锡尼文化中的绘画艺术主要是装饰壁画。其壁画主要集中于米诺斯宫。米诺斯宫是庞大而复杂的建筑群,占地约两公顷,宫殿内部结构复杂,层次多变。被人称为“迷宫”。宫殿墙壁上有壁画装饰,壁画以流畅的曲线、鲜明的色彩描绘出富有装饰性的人物和图案。手法上与埃及艺术有联系。其中以《巴黎女郎》、《交谈的妇女》、《侍女图》等最为著名。

希腊本期的绘画

古代希腊美术在建筑、雕塑和绘画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其历史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在社会历史方面,城邦国家的奴隶主民主政体的自由与民主,为文化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其次,在民族特点方面,贸易和航海业的发展造就了希腊人的坚强意志、机智灵活以及勇于追求理想的积极性格。第三,希腊神话为希腊艺术的生长提供了深厚广阔的土壤。希腊神话中“神人同形同性”的特点使神具有人的面貌和情感,使希腊美术家敢于按照现实生活中的人的形象来塑造诸神,成为促使艺术与生活患患相通的有利因素。第四,在自然条件上,温和的希腊气候使希腊有广阔的露天活动和运动场所。四年一度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为艺术家提供了健美人体的条件。第五,希腊哲学影响了艺术的产生和发展。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美与和谐具有一致性。数学家毕达哥拉斯为首的学派认为最智慧的是数,最美的是和谐,人的比例是由数决定的。比例对,才是和谐的。总之,古代希腊的美学思想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即是“和谐”。

古希腊美术史通常划分为四个时期,它们是荷马时期、古风时期、古典时期和希腊化时期。

荷马时期的绘画(公元前12世纪—公元前8世纪)

荷马时期处于在氏族部落盛行的社会阶段,铁器时代和铜器时代的交替的时期。由于多利亚人先后毁灭了克里特文化和迈锡尼文化,希腊美术很多都要从头做起,所以,此一时期的美术相当贫乏。其绘画尚处于萌芽期,主要集中在陶瓶的图案装饰上。

荷马时期最早的造型艺术作品是几何风格的陶瓶,造型简朴,大小不一,用于敬神和陪葬。这些陶瓶上画满了各种简单而有规则的几何画饰,这是希腊本土构成性装饰的表现,这一类型的作品起初都没有人物的装饰图案,直到公元前8世纪才有明确的人物形象出现。

除几何形陶瓶外,此期陪葬用的小雕像也是几何形的,没有细节刻画,因此,这一时期又被称为“几何风格时期”。

古风时期的绘画(公元前7世纪—公元前6世纪)

《阿喀琉斯与埃阿斯玩骰子》希腊地区这一时期是造型艺术的形成期。其主要绘画成就是陶器上的绘画——瓶画。

此期的瓶画先后出现了3种风格,即东方风格,黑绘风格,红绘风格。

东方风格瓶画流行于公元前7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初,它的主要特点是绘画装饰纹样以动植物纹样为主,有时则直接采用东方国家喜爱的纹样,如埃及的莲花纹,两河流域美术中常出现的怪兽等,同时增强了纹样的装饰趣味。

黑绘风格瓶画流行于公元前6世纪初至公元前5世纪。这是指在红色或黄褐色的陶器的泥胎上,用一种特殊的黑漆描绘形象的艺术风格。这种风格的瓶画多表现情节性的场面,以神话题材和日常生活为主。其著名的代表作品是《阿喀琉斯与埃阿斯玩骰子》;特洛伊战争中的两个英雄阿喀琉斯和埃阿斯,利用战斗间隙玩骰子。两人弯腰的动作和器形的曲线完全一致,使画面的构图与器形取得了高度的和谐。

红绘风格瓶画流行于公元前6世纪末至公元前4世纪末,它与黑绘风格恰好相反,那陶器上所画的人、动植物的各种纹样用红色,底子则用黑色。

古典时期的绘画(公元前5世纪初—公元前4世纪末)

古典时期是希腊艺术的繁盛期。其主要成就集中体现在建筑和雕刻上,对后世影响也最大。绘画作品由于保存要比雕塑和建筑困难得多,除了大量的陶器彩绘以外,至今仍未发现这一时期的绘画作品。

《春燕图》希腊地区应该承认在这个雕塑和建筑相当发达的时期。绘画当然也不会落后。虽然我们没有发现此期除瓶画以外的绘画作品,但在古希腊和罗马的一些文献或哲学著作中,提供了一些有关这一时期的绘画资料。

(1)陶器彩绘古典时期的陶器与同时期的建筑和雕塑一样。也达到了它的发展高峰。在这一时期红绘风格的瓶画已经完全取代了上一时期占统治地位的黑绘风格陶器,并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又出现了“白底彩绘风格”。

此期的红绘风格陶器彩绘,已达到古代希腊陶器彩绘的最高水平。这突出地表现在深入人物性格的刻画和意境的表达上。俄罗斯列宁格勒爱尔米塔什博物馆收藏的画有《春燕图》的双耳陶瓶,以及慕尼黑古代工艺美术馆收藏的画有《送别出征战士》的双耳陶瓶,可算作此期陶器彩绘中红绘风格的代表作品。

《春燕图》双耳陶瓶,画了3个不同年龄的人物:少年、青年和成年人。他们的目光都集中在一只象征春天来临的正在飞翔的燕子身上。有趣的是,陶瓶上还刻着他们3人简短的对话。最早发现燕子的青年人说“瞧,那是燕子!”成年人接着说:“我以赫克里斯的名义起誓,这是真的!”少年则以兴高采烈的心情欢呼:“春天来到了!”从这一陶瓶的彩绘上可以看出,古典时期的陶器彩绘作者已经不再满足于一般现象的描绘,而是力求通过人的活动,去表现某种特定的意境。《送别出征战士》希腊地区彩绘《送别出征战士》,是前5世纪下半期的作品。这一作品最引人注目的是送别出征战士场面中的妇女形象。她给即将走上战场的丈夫斟酒送行,丈夫端起酒杯将要一饮而尽,她则痛苦地低下了头。表现出一种复杂的心情。整幅作品在线条的运用上熟练、简洁、准确而流畅,使得所表现的希腊妇女更加优美动人。它充分体现了古典时期希腊绘画艺术的高度技巧和典雅的艺术风格。

(2)文献所记载的画家和绘画古希腊和罗马时期有一些历史著作和文艺理论著作,记载了古希腊古典时期的绘画和画家。他们分别是波利格诺托斯、阿波罗多罗斯、宙克西斯、尼西亚斯、阿佩莱斯等。对于这些画家及其作品,我们只见于文献记载,没有见到其真正的作品,但通过文献记载我们也可以窥知古典时期绘画的繁荣。

希腊化时期的绘画(公元前4世纪—元1世纪)

希腊化时期一般是指公元前334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开始东侵波斯,到公元前146年希腊本土被罗马所征服。这个时期,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率军征服希腊各城邦,建立了亚历山大帝国。随着帝国的扩张,希腊文化向东方传播并与东方文化交流融合。西方历史学家习惯将此期称作“希腊化时期”也称为“泛希腊化时期”。

此期的美术,包括希腊本土、小亚细亚、埃及和叙利亚等地。它们既有共同的特点,又因地区、民族、文化传统的不同等原因,具有各自的特点。这一时期的美术上的主要成就集中体现在雕刻和建筑艺术上,但绘画也有了很大的发展。

由于绘画不易保存,现存的希腊化时期的作品仍然很少。但据历史记载,此一时期绘画的成就同样是值得注意的。有关材料曾谈到这时的两位著名画家,普罗托格尼斯和尼科马科斯。普罗托格尼斯以精心作画而闻名于世。尼科马科斯以描绘神话题材而著称。

现已发现的希腊化时期的作品有壁画和镶嵌画两种。壁画主要是墓室壁画。1978年在古希腊北部萨落尼卡城附近发现的一座马其顿贵族墓,墓内也保存着部分壁画,壁画内容取材于希腊神话故事,其人物形象比较生动。是现已发现的保存较好的希腊化时期的墓室壁画。

《猎狮图》希腊地区镶嵌画是一种用诸如玻璃、大理石、陶片等碎块镶嵌而成的绘画艺术品。古希腊最早的镶嵌画,主要用于建筑物的地面装饰。早期的镶嵌画只用黑白两色,而且以卵石为主,镶嵌成极为简单的图案或人物、动物等形象。后来镶嵌画逐渐向精细和绘画方面发展。最为典型的是1957年在培拉遗址发掘出土的两幅著名的镶嵌画《猎狮图》和《骑豹的狄奥尼索斯》。这两幅镶嵌画都是公元前300年左右的作品,保存完好,现存希腊培拉考古博物馆。其中以《猎狮图》尤为精彩,不仅画面宏大,而且画面上出现的人物和狮子,其神态和表情极为生动,所用嵌块都是色彩丰富的小卵石,计有暗红、紫色、蓝色、绿色等。那一颗颗小卵石镶嵌在一起,画面的色调非常协调而雅致。

古代罗马绘画

公元前8世纪中叶。拉丁人在意大利中部建立了罗马城。公元前146年,希腊本土被罗马征服;公元前30年,罗马又击败了埃及的托勒密王国,自此,原来为希腊所统治的广大地区,包括希腊本土,全都归于罗马的版图。罗马取代了以前希腊的地位,成为西方政治、文化的中心。

美术史一般把罗马历史分为两个时期:共和国时期(公元前509年—公元前30年);帝国时期(公元前27年—公元476年),其中,帝国时期的罗马成为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大帝国。

罗马美术主要繁荣于共和末期和帝国时期,但在罗马国家形成以前,亚平宁半岛就存在着古老的意大利土著文化,其中以伊达拉里亚文化对罗马影响最大。伊达拉里亚人早在公元前8世纪到前3世纪就创造了券拱建筑和装饰壁画,以及有力而写实的雕刻,这些对罗马美术有着重大的影响。

罗马绘画艺术主要特征

罗马艺术主要是承袭了希腊艺术的风格。同时也受意大利土著文化伊达拉里亚文化的影响。相比希腊艺术,罗马艺术更倾向于实用主义;在内容上多为享乐性的世俗生活;在形式上追求宏伟壮丽;在人物表现上强调个性。

罗马绘画的主要成就

罗马时期的绘画主要是用于建筑装饰的壁画和镶嵌画。与古代希腊相比,现存的占罗马绘画作品则相当丰富。除早期的伊达拉里亚人的墓室壁画外,在罗马共和时期和帝国时期都有不少壁画和镶嵌画。其中最重要的是画在宫殿。府邸和别墅里的许多装饰性壁画。

1.壁画

古罗马的绘画主要用于建筑装饰的壁画,具有简单的透视,明暗的描写,题材上有肖像、风景、动物等。在罗马帝国时代的大量壁画就内容来说多数是出自希腊神话,就其形式来看,多是采用希腊的粉本。帝国时期的壁画在绘画艺术上的成就,不可忽视的是在赋色上的光的效果和主体人物之外的背景——风景、静物的描写,使作品具有更大的完整性与生活气息。

尽管罗马绘画受到了希腊的影响,仍然与希腊艺术有所不同,具有本民族严峻与英雄气质的艺术特色和成就,在肖像画上尤为显著。今天我们对于古罗马绘画的了解,主要是根据庞贝古城的壁画遗迹。

著名的庞贝古城的壁画是现存的较为完整的罗马壁画,它集中体现了艺罗马绘画艺术的成就。庞贝是古罗马著名的城市,遗址在今意大利那不勒斯市东南23公里处,公元79年,由于附近维苏威火山的爆发,火山灰埋没了庞贝等3个意大利城市,19世纪庞贝城被发掘了出来。由于它是被火山灰和岩浆覆盖,原来的建筑。壁画等物还保存完好,它像一个巨大的罗马历史博物馆展现在世人面前。

庞贝壁画绝大多数是画在室内的,但也有一些是装饰着建筑物的外部。室内的壁画大都是湿壁画,匠师们一般在灰泥上打轮廓。然后涂色,其颜料多数是矿物质。依赖生石灰的粘合而固定于墙上。室外的壁画大都采用蜡画法,以避免风雨的侵蚀。壁面上方有突出的前檐加以保护。庞贝的壁画,内容大都是神话故事。有时也描写一些曰常生活,其中的一些肖像画得非常传神。

根据庞贝的壁画遗迹。罗马壁画被划分为第一、二、三、四庞贝风格。

《酒神秘仪图》罗马地区第一风格,即用灰泥做好建筑上各个细部的实体,把墙面划分成若干块。看上去像是用抛光的彩色石板镶嵌而成。同时在地上嵌以细石求得协调。这种装饰样式有着希腊文化传播时期的美术特点,这种样式在公元前4世纪中期的希腊本地和诸多领地是屡见不鲜的。但在意大利,直到公元前3世纪下半期,才在庞贝等地出现,由此而知,古代罗马壁画艺术同样受到希腊艺术的影响。

第二风格是不用灰泥作建筑的各个细部实体,而直接在平面墙上描绘建筑细节,用透视造成更宽敞的空间幻觉,并穿插以情节性绘画。庞贝著名的田园“秘仪庄”就是采用第二风格样式的壁画装饰壁面的。作品《酒神秘仪图》属于这一风格中的精品。

第三风格是不再注重空间的处理和写实的表现,而是强调墙的平面性,植物装饰纹样多被运用,并绘以精致的静物和风景,风格趋于华丽的效果。此时正值奥古斯都时代,这种样式的产生与帝王和奴隶主贵族阶级豪华奢侈的生活不无关系。

第四风格是第二风格的承续和发展。它是将透视效果与装饰纹样相结合。并在繁琐而逼真的景物中穿插着人物活动,具有华丽的色彩以及空间感和动感,又被称为“庞贝的巴洛克”。这种样式和风格在公元79年被火山灰覆盖前的时间达到了最高成就。

庞贝壁画的四种风格样式是庞贝壁画演变的概况,但这些风格样式不仅仅限于庞贝古城,这些装饰手法在罗马或罗马帝国的各个行省均有发现。因而它基本上代表了罗马壁画的发展轨迹。

2.镶嵌画

古罗马在镶嵌画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1831年,在庞贝的遗迹中,从最大的府邸“夫奥努斯”的家中出土了描写《伊苏斯之战》的镶嵌画,它带有明显的公元前4世纪绘画样式的传统风格,在意大利出土的镶嵌画中,它作为最古老的杰作而引起许多研究者的兴趣。

公元前1世纪,在庞贝的镶嵌画中有表现喜剧的小品,舞台上的演员的喜剧效果被刻画得惟妙惟肖。这可以看出是公元前3世纪希腊绘画作品的摹写。

图拉真和哈达尼阿努斯帝时代是带有古典题材和样式的镶嵌画的制作盛期。从哈达尼阿努斯别墅出土的《卡恩达奥奈与猛兽角斗图》反映了比较明显的古典写实手法。另外在奥斯特亚的公共建筑和店铺的地面装饰有黑白相间的镶嵌画,题材往往是传统的神话传说。此期的镶嵌画多采用影绘的手法,带有洗练明快的装饰效果。

公元2世纪是罗马镶嵌画特别盛行的时代。此时的镶嵌画和同时代的绘画有着密切的关系,有着强烈的装饰效果。到了公元3世纪,镶嵌画和同时代的绘画一样,则带有显著的地方特色。进入4世纪以后,镶嵌画在室内装饰上几乎取代了壁画。公元330年,装饰罗马圣特·卡斯达恩契穹隆的藤蔓、爱神和动物及几何式纹样,走到了极其细密华丽的装饰效果。

古代印度绘画

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古代印度的地理范围,大体上包括现在的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的领土。中国汉代史籍提到的“身毒”和“天竺”,即指印度。唐代玄奘所著《大唐西域记》中开始称它为印度。

阿丹陀石窟壁画公元前2500年至前1750年。印度的印度河流域产生了最早的文明——“哈拉帕文化”。那时人们已经会制造青铜器。大约在公元前13世纪至公元前7世纪,印度进入了“吠陀文明”的时代,这时已经形成一些小型的奴隶制国家。到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4世纪,是印度列国并存的时代。公元前326年,希腊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曾率兵侵入印度河流域,虽然为时较短,但希腊文化对印度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公元前321年,印度赶走马其顿侵略者,建立了著名的孔雀王朝。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即阿育王时期,国势最为强大,基本上统一了印度全境。阿育王死后,印度又衰落,且不断有外族入侵,直到4世纪后半期,印度才重新建立了印度大部分领土的笈多王朝。这是印度奴隶制社会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是封建社会逐渐形成的时期。

古代印度绘画艺术如同欧洲有阿尔塔米拉与拉斯科,也是从史前岩画开始。人们曾在印度中部邦毗摩贝德卡等地发现有世界最大的岩画群。这些岩画虽然其具体年代尚未确定,但是从题材、技法和风格来看,应该属于世界原始绘画体系。

古代印度对世界影响较大的美术成就是佛教美术。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其创始人是释迦牟尼。阿育王时期,它成为印度的国教。并得到广泛的传播。印度古代绘画的成就主要集中在佛教石窟艺术的壁画上。

石窟壁画是印度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阿育王时代开创的这种石窟寺院,到了笈多时代,特别发达。阿丹陀石窟的壁画显示着笈多绘画的绚烂色彩,可称为印度绘画史上的顶峰。

阿丹陀石窟始建于公元前2世纪左右,至公元7世纪建成。唐玄奘游学印度时,曾见过这个石窟,后沦没于丛莽之中,1917年才被重新发现,它共有30个石窟环布在100多米高的山腰间。其中只有一部分留存着壁画或装饰。早期的石窟壁画剥落,褪色十分严重;后期石窟(公元5世纪—公元6世纪)的壁面虽然有不少剥落、残破,然而窟内侧壁、藻井、柱壁等都还有不少豪华艳丽的壁画。

阿丹陀石窟壁画内容有佛传故事,本生故事、佛与菩尊像、供养人行列、散花飞天等。此外更有描绘后宫生活、祝福舞蹈、异邦人饮酒等世俗场面,对人物、动植物、几何纹样等的构成和色彩装饰手法都充满了天才的想像力。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一个普通女人的一生

    一个普通女人的一生

    在乡下的生活,让这个女子可以另眼看待自己和周围人的生活。工作重要么?旅游可以解决心灵的烦恼么?那什么都不重要,人在这个世界又有何意义呢?
  • 尘心归庭

    尘心归庭

    “许尘心,你百年间为天庭贡献了什么?”“我......”“一百年,你吃俸禄吃了八十年!”“啊?不是,我......”“天庭下旨,罚你下至凡尘,重修道心!”许尘心看着眼前的高楼大厦,不知所措...尘心下凡,随便看看。
  • 阳宅天书

    阳宅天书

    但凡家宅不幸,人畜不旺或者家中有怪异作祟,便要靠“冲傩”来驱邪除晦。我是一名傩先生,对于阳宅的诸多禁忌了如指掌,行走天下于各大阳宅,凭借一本天书,点小鬼,镇风水。
  • 江湖也抓狂

    江湖也抓狂

    混混叶小舟遭人诓骗,走进江湖,这才发现眼前是一个血风腥雨的残酷世界,远非他所想象的那么有趣,在田小雨、天涯子等好友的帮助下,他们斗枭雄,战恶霸,在血与泪的沐浴下接受成长的洗礼,昂然踏上江湖这个大考场。
  • 天下归宁

    天下归宁

    穿越到古代小山村的陆归宁,没有遇到传说中的尖酸爷奶、刻薄爹妈、欺人兄弟、恶毒亲戚,就连极品邻居都没遇见一个。这,是一个‘和谐’的小山村。陆归宁:“这和传说中的种田文不一样啊!”穿越大神:“什么种田文,本尊是让你来打天下的!”乱世纷争,且看一代女将崛起之路。注:本文背景架空,朝代架空,与历史没有任何关系,人物没有原型,请不要代入哟~~
  • 进球,进球

    进球,进球

    一个高中足球队逐梦全国高中足球联赛的故事
  • 段少爷,别来无恙

    段少爷,别来无恙

    “段辰,这就是你小伎俩?!!”她看着满眼通红的他想要逃,却被他狠狠的拉到怀里。“既然来了,你就逃不掉了。”他笑意盈盈地紧紧地抱着她,轻轻在她耳边吹气。冰山霸道总裁在此,甜虐一百分。看本文女主如何把一副人生烂牌打出逆袭的精彩。
  • 曲江陪郑八丈南史饮

    曲江陪郑八丈南史饮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人类进化之始

    人类进化之始

    甄梼因意外进入到精神空间,甄梼接触到了很多信息。发现外面的世界那么大,生命等级?生命层次?生命进化?精神力?物质?能量?还有人类不了解的暗能量?暗物质?一个新的时代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