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寄宿学生在心理上鲜明地体现出思家念亲、寂寞孤独、大吵大闹、不善交流、打架斗殴甚或逃离校园等一系列的心理和行为问题。因为学生心理产生不稳定的现象,流失率一度居高不下。
此外,由于外出打工人员的增多,部分留守儿童也加入寄宿行列,寄宿制学校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小学寄宿制学校的增加,寄宿人数的增多表明:学校在“校”的概念中,增加了“家”的概念。如何把学校建设成为学生“温馨的生活之家”,探索了三条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
(1)从问题出发解决问题。“问题即课题,课题解决问题”,学生心理适应能力包罗万象,从什么地方着手?
首先摸清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现状。可以运用观察法和问卷调查法等方法,设计《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心理适应能力问卷调查表》对学生进行调研,对学生的心理状态、行为方式进行全面的调查,掌握大量的一手资料。
其次通过对不良心理、行为典型对象的跟踪观察、分析,初步找到了寄宿制小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主要不良适应心理及行为表现,得出学生心理适应能力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①情绪情感类问题。主要表现为焦虑、烦恼、易怒、恐惧、孤独等。
②意志类问题。主要表现为遇挫气馁、缺少毅力、轻信暗示、过分依赖、倔强固执等。
③个性类问题。主要表现为自卑、嫉妒、多疑、任性、冲动等。
④性心理类问题。主要表现为性恐惧、早恋、性冲动等。
(2)建立教师专业成长平台。只有教师掌握了心理适应能力培养方法,才能广泛的、科学的、有效的对学生施加心理影响。
(3)建心理适应能力培养的方法体系。学生的心理问题要最终获得解决,必须全方位地构建方法体系,通过施加教育影响来调适、解决心理问题。
①亲情弥补法。由于远离亲人,寄宿学生内心孤独,对亲情有一种本能的强烈的渴望。父母不能给予孩子的爱,我们教职工可以送达呀!用热情和敬业弥补学生的亲情损失的教育主张。
教职工以“爱岗敬业,爱生如子”作为职业追求,从内心深处关爱每一位孩子,想孩子之所想,急孩子之所急,及时为他们排忧解难;要不断完善各项制度,给孩子们营造一张爱的大“网”,充当孩子的保护神。
如建立晚间查铺制度、吃饭登记制度、衣服编号制度、体检制度、伤病学生特殊护理制度、消毒制度、持证出门制度等,对孩子的学习、生活、身体等方面的情况实施全程、全面监管,不是亲人,胜过亲人。热心的服务,细致的制度,学校有家的温馨,营造了浓浓的亲情氛围,填补了孩子的亲情损失,满足了孩子的心理需求。
②条件吸引法。爱玩、自由、生长是孩子的天性,寄宿制学校只有添置了足够的游乐、学习设施,才能适应孩子的天性,满足孩子们的心理需求。
③活动调节法。融教育和怡心于一体,每月坚持一次外出教育活动,把学生放回大自然、放回社会,在更广阔的天地里调适心理,接受磨砺和教育。构建远足、登山、乡村摘桔、野炊、打雪仗等体验类活动;打扫街道、慰问老人、社区服务、种菜养猪等服务类活动;扫墓宣誓、观看电影、与贫困学校手拉手、军营探秘、参观工厂等教育类活动;绿色旅游、公园游玩、夜游街道、集体购物、参与游戏、捉鱼捉蟹等怡情类活动;滚铁环比赛、骑术训练、球类比赛、棋类活动、玩水上行走球、攀爬空气垫城堡、校园体育节、体操比赛、校园吉尼斯等健体类活动;风筝节、科技节、艺术节、口才展示节等创新类活动;课外阅读、智趣活动、兴趣小组训练等求知类活动。
④团体辅导法。针对寄宿学生情绪易波动、意志较薄弱的问题,采用团体辅导和评比的方式开展正面教育,以鼓励学生自强意志、自我调控,适应寄宿生活。如开展的控制零食、不乱扔垃圾、默守秩序、不随意奔跑、向灾区捐款等教育活动,对于规范学生行为,缓解心理矛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⑤补救矫治法。对个别行为不良,心理不健康的学生,采用个别谈话、定期谈心、学友帮助等方式进行积极的心理干预,促其提高认知水平,调控心理活动,提升心理素质。
⑥心理咨询辅导法。学校建立班级心理咨询制度,开设心理咨询室,将大量的心理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
⑦自我教育法。实施自我教育,关键在于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形成动机严格要求自己,自我监控调节自己,进行价值判断评价自己。通过重新认识自己,明确新的要求,走上健康的自我教育的道路。我们要让学生明确知晓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要求,熟知新的生活环境,进行自我激励和自我调控,达到了安心学习的目的。
⑧学科渗透法。学科教学能丰富知识,增长技能,启迪智慧。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维方式、价值观的形成都与心理健康教育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互为依托,互相渗透,相辅相成。各科教师利用学科教学的机会,渗透了心理健康教育,提升了应激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