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类的生存发展史来看,教育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并随着它的发展而发展的。即教育是为了人类的生存、延续和发展而存在和发展的,所以说,教育的根本目的便是人自身。一方面,教育者通过施教过程完善、发展自身;另一方面,使人类的知识、技能、经验等得以继承和发展,并使受教育者的身心得以健康成长,从而使双方的个性和价值得以实现。
总之,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身心和谐、个性完善的人才是教育的目的和宗旨。任何背离或偏离这个目的的教育,都会阻碍人类的进步,都将给人类自身的发展带来损失。而要保证教育的根本目的实现,需要诸多的条件,诸如完善的教育体制,较完备的教学设施、良好的校风、以及良好的社会和家庭氛围等等,但最重要的是必须拥有一大批高品德高素质的教育者。
人是有感情、有知觉、有个性,有人格的活生生的存在,不同于冷冰冰的、没有生气的物。因此不懂、缺乏或者根本没有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教育者,他的施教就等于盲目施教。只有懂得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再加上“爱心教育”这个教育的内核和灵魂,才能为最终实现教育目的奠定坚实的基础。
爱心教育的内涵及实质
对于教师来说,赢得学生、他人和社会承认、尊敬的原因,不仅仅是他有渊博的知识和学业上的成就,还在于他独特的人格魅力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具体来说,教师的高尚的道德情操,是指他的正直、诚实、守信、敬业和善良的同情心,更概括地说,是他的爱心。
我们这里所说的“爱心”,其含义是十分丰富和宽泛的,从本质意义上说,是指给予、关怀、尊重,包含着对人类、对自然、对他人、对生命、对生活等等方面。
作为教师必须首先从自身的道德完善做起,然后,才可以去帮助并培养学生的道德。拥有“爱心”的教师,才有可能实施“爱心教育”。即以“爱心”对待学生,培养学生的爱心,并不断地完善和提高自身的爱心。那么,“爱心教育”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1)“爱心教育”意味着“关注、关怀、给予”。
就具体的师生关系而言,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教师是施教者。而教师施教的根本目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通过施教完善自我。通过施教过程,教师不仅提高了自身的业务素质,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道德修养,并从中获得了乐趣,实现了自身的价值。
另一方面,通过施教过程,帮助学生获得知识,提高他们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引导并培养他们形成独立完整的人格,树立生活的信心,找到人生的位置,追求人生的乐趣和幸福。而要做到这一点,唯有实施“爱心教育”,才会对学生的关怀不只是停留在表面形式上,而是体现在实质上。
只有得到重视的学生,才能意识到自身存在的价值和必要,才能树立起生活和学习的信心。也只有重视学生,才会去关心他们的成长,关心他们成长过程中所遇到和可能遇到的种种问题。而且,只有这样,教师的给予才可能有针对性,才会具有意义,才能满足学生正当合理的需求,从而使帮助和引导落到实处。
(2)“爱心教育”意味着“理解、同情、宽容”。
教师所施教的对象,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际上讲,都不可能是理想的对象,而是现实的存在。他们来自不同的地域和家庭,人生经历和所受的教育影响也不相同,而且男女有别,年龄阶段也不同,因此,就造成了学生在个性和心理等方面的不同,也使他们在需求方面存在着种种差异。
作为教师必须认识到这一点,才可能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在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去发现问题,并针对着不同性别、不同年龄阶段、不同个性的学生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来对他们进行教育、帮助、关怀、引导。才不会去理想化地要求学生整齐划一,埋怨学生思想太复杂、毛病太多。
无论对什么样的学生来说,理解永远是重要的,它是师生交流的桥梁,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基础。对那些身心成长较健康的学生来说,教师的理解意味着关心和支持,是他们进一步发展的动力;而对那些身心成长有某些问题的学生来说,教师的理解更是精神的抚慰剂,它帮助学生弥合心灵的创伤,进一步树立学习、生活的信心,克服重重障碍,最终得以健康成长。
有了真心的理解,就会计对学生的问题、痛苦、烦恼给予真切的关怀和同情,才不会对那些行为不同常人、或有些毛病、缺点的学生另眼相待。有了同情和理解,仍需有宽容。无论教师、学生都是尘世凡人,因而,都不会、也不可能完美无缺,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或缺点,都可能在人生之途中出现差错或错误。
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教师才会形成一种自律意识,才会严于律已,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也只有这样,教师才会看到学生的长处,而对学生的不足、缺点给予宽容。但教师对学生的宽容并不等于无原则的纵容,只是更适度地去把握和处理学生的不良的言行和习惯,既不漠然视之,任其发展,也不粗暴对待,横加干涉,而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循循善诱,通过不同的途径和方式,使之渐渐改变。那种“恨铁不成钢”一次想“根除”学生毛病的想法和做法是不切实际的,也是缺乏耐心和宽容的。
(3)“爱心教育”意味着“信任、尊重、合作”。
在学校教育中,无论是哪个阶段的教育,师生之间的相互信任都是至关重要的。对学生来说,教师的信任意味着对学生的肯定、尊重和支持,他们也会因此更自尊和自信;对教师而言,学生的信任是教师取得好的教学效果,给学生以深刻影响的基础和前提,也同样使教师对自身充满自信。
师生之间有了充分的信任,才可能相互了解,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我们不仅应该强调学生对教师的尊重,更应该改变观念,尊重学生。没有师生之间的相互尊重,就不可能建立师生之间的相互平等关系,也就不会有师生之间的协调的合作关系。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都可能有不同于他人的独特的个性。
正是因为这一点,我国古代的大教育思想家孔子才会提出他的“因材施教”的著名教育理论,国外教育才会把个性教育提高到学校教育的十分重要的地位。个性意味着独特性,意味着不同于他人的独立思考能力、独特的思维能力、思维方式及行为方式,是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基础。缺乏个性也就意味着缺乏创造性。
因此,学校教育不仅不能忽视个性教育,更不能抹杀个性,而应该承认个性,尊重个性,并促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完善和发展,为他们发挥创造性、实现自身的价值奠定坚定的基础。
“爱心教育”真正体现了一种双向交流、双向互动的精神。它使教学过程的双主体,即教师和学生处于一种平等的地位,在双方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基础上,展开平等的对话,相互交流思想、情感、学术观点、人生经验等,从而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当代小学生实施爱心教育的重要性
(1)加强相互尊重和交流,改善师生之间的关系。
在我国长期实行的应试教育体制,其弊端日益显露。其中重要的一点便是造成了师生之间不和谐的关系。本来,在我国的教育传统中就十分强调“师道尊严”,而应试考试又使这一点进一步得到了强化,却大大忽视了对学生的尊重。
从小学到高中,考试就是指挥棒,老师学生都围着它转,而教师就成了指挥者。学生如果不听教师的指挥,就可能在考试的战场上败下阵来,学生不得不尊重老师;而老师也不得不强调自身的尊严,免得学生败阵。考分成了既是对学生也是对教师进行衡量的标准,也成了衡量教学质量的标准。
这种情况的延续和蔓延不仅导致了泄密、漏题、作弊等不良现象的产生,也必然导致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不足。教师不是把学生作为有感情、有个性、有独立思考能力、有一定创造性的人来看待,而是作为应考的机器来对待,学生成了知识的储存器。教师的教学过程也就忽视了对学生的感情教育、个性培养和道德陶冶,也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师生之间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相互尊重,也就不可能相互理解,也就无法建立以爱心为基础的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显然,教育体制的改革决非朝夕之功,但决不能因此就不提倡“爱心教育”。甚至可以说,正是缺乏“爱心教育”这种教育思想,才导致了这种不甚合理的教育体制的产生和延续。
因此,我国的现代教育,必须大力倡导爱心教育,使师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理解,提高师生之间的信任度,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个性和人格的完善打下基础。“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只有当教师以真诚的爱心对待学生时,才会换来学生真诚的爱心。学生也就会打开关闭的心灵之窗,与教师真诚交流,从而使师生之间建立起一种真诚合作、共同进步的富有建设性的伙伴关系。
(2)真正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
教师的师德修养的提高,远非写几篇文章、开几个会、呼几个口号可以解决的,它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系统工程。它有赖于内外两种机制的协同作用,才会最终得以实现。
从外在机制方面说,它有赖于教师物质生活和社会地位的提高,有赖于健康的社会风气和良好的校风;有赖于健全的法律、法规对教师合法权益的保障和维护,也有赖于社会、学生、学校及法律、法规等对教师的监督和约束。从内在机制方面讲,最重要的就是教师个人的自律意识。
这二者之间既互相制约,又互相促进,两者都不可或缺。但内在机制又是基础,是内因。假如没有教师自律意识这个内因,再好的外在机制也无法造就真正富有爱心的高品德的教师。这当然不是说外在机制不重要,而只是强调,它应该服务并强化内在机制。
从我国的教育现状来看,外在机制的健全与发展更是迫在眉睫的任务,这是不容忽视的。但从更长远的观点来看,教师自律意识的健康发展才是具有本质意义的。具有自律意识的教师,是一个具有能动性的主体。他们将会从爱心教育出发,并在教育的过程中不断地完善自己的爱心,在道德修养方面不断向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
同时,作为能动的主体,他们不会被动地接受不良道德风尚的影响,他们将主动地与之斗争。毫无疑问,不良的社会道德必将对教师的师德建设产生极大的冲击,教师要保持正直、诚实、守信、敬业、富于善良的同情心的道德品格确非易事,因而它更显得可贵和重要。
而倡导“爱心教育”必将进一步激发起教师的爱心,激活他们热爱学生、热爱教育的激情,刺激其自律意识的增强,使师德建设迈出实质性的步伐。
(3)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指明方向。
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已采取了相应措施,大力推进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但无论我国的教育改革将建立什么样的体制、采取哪些步骤和措施、选择何种途径,这都还有待于继续探索和研究,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都是为了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出高素质、高品德的人才的。
而要真正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沿着“爱心教育”这一方向走。明确了这一方向,才不会把学校与学生的关系搞颠倒,即学校是为学生而设并服务于学生,而不是倒过来。我们所要建立的新的教育体制、采取的措施、所走的途径,都将是有利于教师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提高的。
这将意味着在新型的平等、尊重、信任、合作的师生关系的基础上,师生双方都朝着知识丰富、兴趣广泛、个性发展、身心和谐、富于创造性的方向去努力。教师和学生将在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中不断地发现自我、培养自我、发挥自我。
也意味着,教师将不断地在更多方面向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以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也促使教师真正去研究学生、研究教学、钻研业务,以满足学生的需要,并更好地给学生的身心成长以帮助和引导。
这一方向的引导,也将为减少、消除教育过程中的种种弊端,如师生关系紧张、束缚压抑个性、创造能力差、道德素养下降、作业繁重、体罚学生、收费混乱等,发挥重要作用。由此可见,“爱心教育”既是合乎教育目的的,又是合乎教育规律的,它作为教育的灵魂和核心是不能忽视的,而应该加以正视和强化,并把它落实到教育实践中去。
当代小学生实施爱心教育的迫切性
(1)日益丰富的现代物质文明的新要求。
社会文明不断提高,让青少年可以充分享受物质和精神的文明成果,民主意识、平等意识日益成长,也使青少年在这些方面显得更为敏感,需要更多的关心和理解。
同时我们还应看到,实行了二十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目前在校的学生,已经有相当部分的独生子女,并且在今后将成为学生的主体。独生子女身上表现出来的两大弊端:自我中心主义和心理脆弱,正日益凸现在整个社会之中,是我们不得不正视的问题。说现在的孩子是温室里的花朵一点也不过份,这样的教育对象无疑需要教育工作者用更多的爱心去关怀和培育。
作为小学教育工作者,教学大厦的奠基人,我们更应当及早创造条件让他们受到艰苦生活的锻炼,帮助学生逐渐克服自小养成的自我中心主义,培养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为他们将来的教育铺垫好基石。但是在进行这一切教育的时候,都需要有一个前提,即爱心。
(2)儿童发展以情感为先的实际需要。
美国心理学家坎普斯的“视崖”实验,证明婴儿对外部的态度以母亲的表情为中介,以母亲为安全基地,探索外部世界,发展社交行为和外探索行为,形成活泼开朗的个性。亲子依恋是个体建立对人的基本信赖感的基础。进入学校后,儿童的发展以良好的师生关系为中介。
皮格马利翁效应表明,教师的期望引导着儿童的发展,关怀伴随着儿童的成长,基础教育首先是一种情感交流,没有心灵的关怀,就没有儿童的成长。“母爱”“师爱”既是儿童发展的条件,也是学校进行道德教育的无尽资源。引导儿童从感受爱到创造爱,从关心亲人到关心教师,从关心朋友到关心同伴,从关心班级到关心学校,从关心生态到关心社会。
学会关心是德育的基本问题,加强对学生的爱心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心意识,与学生一起来创造爱的文化,爱的环境,对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对创造和谐的教学关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小学生价值判断体系的客观要求。
从整个教育过程分析,我们可以将之分为义务教育阶段和非义务教育阶段两大块。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其实并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价值判断体系,发展的主要是情感判断和是非判断。
小学教育正处于在这个时期,学生对教师和教材的依赖性很强,他们在陈述意见时,往往要借重“老师说的”、“书上写的”之类的话语,加强自己意见的权威性。可是我们也应该明白,在小学教育中,师生联系沟通的最重要渠道是情感纽带,还不是认知纽带。
一个大学生可以不接受教授的人格而接受他讲授的科学道理,一个小学生却会因为反感某个教师进而完全排斥他所讲授的内容。因此,小学教育阶段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情感教育,情感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极大。面对这样的教育对象,爱心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自明。
(4)中小学生人格健康教育的呼唤。
事实表明: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十分堪忧,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人才的竞争愈演愈烈,成长中的青少年儿童不可避免地面临来自社会方方面面的压力。因而,以提高个体心理素质,塑造健康人格为目的人格健康教育成为时代的召唤,势在必行。
那么中小学生人格健康教育的现实如何呢?曾有过这样两则报道:浙江有一名高中生因不忍学习成绩名次和家长的压力,将母亲活活打死。
又有消息报道,在哈尔滨道外区某中学高二文科班中,一周里就有5名学生因与同学赌气或为一些小事生气昏倒,被送进医院。而人格健康教育就是一种爱心教育。有位作家曾说过:“唯有爱才能激发孩子超凡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即使面对拂逆也会深信这世界充满魅力和美。”
爱是学生的基本心理需要,给愚钝的学生以爱的滋润,可使其智慧开花;给顽劣的学生以爱的感化,可使其行为改善;给自卑的学生以爱的鼓励可使其信心百倍。在人格健康教育中,始终充满着爱与平等。
热爱学生是教师的首要素质,也是通往教育成功的桥梁。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新世纪教师的神圣职责除了向学生传授书本知识外,还要对学生的精神世界施加影响,使学生形成一种健全的人格,这种影响的力度首先决定于对学生的爱。
作为小学班主任面对6-12岁的儿童,在教师中又有特殊的身份,他是班集体的组织者、管理者,是班级教育工作的主帅。如果把学生比作是幼苗或花朵的话,那么班主任的爱则是他们健康成长所必须的阳光和雨露。所以,班主任更应该一丝不苟地实践这一天职。班主任只有将自己的爱毫无保留地献给学生,才能搞好班级工作,才能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