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风浪不出家门,无恩怨不出英雄。
宋璟悠悠转醒,怔了半响,缓缓坐起,梦境极其真实,每次走到尽头便会醒来。
自小虽无依无靠,出门寻山之路虽苦,但饿了便摘野果,拔野菜。
天为床,地为被,十六岁的少年一心想学成仙女姐姐那样的仙术,然后行侠仗义,去帮助更多像自己那样的普通人。
每当心里一想便有了动力。入秋时分,宋璟来到了唐境西北边的阳关城。
阳关城不大不小,五多万户人家,城里贫富差距极大,家底殷实的有钱人家都住在城西的步巷,那里的大户扎堆,街道都是大块大块的青石板路,下雨天走在路上也不容易滑倒。
宋璟很自觉的往城南陈巷走去,那里是普通人住的地方,他想去找点事做,顺便对付些银两,好让自己可以继续赶路。
不凑巧的是,今天在陈巷的街道上问了好几个做生意的小店都说自己不缺伙计,少年依旧坚持的一次次拜访,最后街尾开门的是一个慈眉善目的老妇人,她笑着问了句:“小伙子,你会做什么?”
宋璟看着店门上面的面店二字,尊敬的回道:“我年轻体力好,可以端茶倒水。”
“你来阳关城是做什么呢?”
“一心求学,一路向北。”
“那便先留在我店里端茶倒水吧,一个月二两银子。”老妇人说完将宋璟领入面店,没有着急离开,而是让伙计教一些基础给宋璟。
面店的客人陆陆续续,人吃五谷杂粮,一碗二十文钱,很受陈巷的百姓欢迎。老妇人抬头看向正在忙碌的宋璟,满意的点点头,转身离去。
留下来的宋璟每天会很早起床,然后在面店里打扫,宋璟做起事来很认真,也很受伙计和老妇人的欢迎。
过了一月有余,老妇人把宋璟叫到身边,吩咐道:“我有一封书信,要交给步巷的严家,我身子老了,宋璟你替我跑一趟。”
宋璟领了书信自去。
严家在阳光城是一个大姓,城里的马匹就是他们负责贩卖,有钱人家的规矩较多,严家的门口有两尊石狮子,用于镇宅辟邪,以前的宋璟可能不以为然,但自从遇到仙女姐姐后,也知道这种趋利避害之举会有一定成效。
宋璟心中敬了敬鬼神,走上台阶,敲响了严家的青铜门,很快就有个门童开门,听说宋璟是来送信的,用双指接过书信,便转入了宅子里。
不久之后,门童从侧门牵了一匹马出来,对着宋璟面无表情道:“主人说,这匹马由你带去给老人家。”
宋璟吃惊道:“这匹马应该很贵吧。”
门童回道:“市价一百两。”说罢便将马交给宋璟。
少年惭愧的笑了笑,摇了摇头,牵着马离去。
往后的日子里宋璟除了要在面店端茶倒水外,还要早中晚三次去面店的后院里喂马。他没有问老妇人为何要买一匹马,他只做好分内的事。
宋璟起的更早了,他清晨起床会拿出教书先生赠送的《奇闻异事》看一会,而后会很珍惜的把仙女姐姐画的入山路线图拿出来观摩。宋璟的行李不多,这两件是他最珍贵的东西。
这一日,陈巷街比往常拥挤了很多,很多百姓都跑去阳关城的主街看热闹。
宋璟边擦桌子,边问店里的伙计胡二道:“胡哥,今天街上怎会如此热闹?”
胡二笑了笑,回道:“这你都不知道啊,严家大小姐今天出嫁,花轿和红衣都聚成了一条长龙,都去看严家的花轿和那些美貌的丫鬟了。”
宋璟想了一下道:“可是那个步巷的严家,门口有两个石狮子的。”
“正是那个严家。”
这时老妇人从屋里走出来道:“今天城里的严家大婚,都去看热闹去了,店里没什么客人,你们也去涨涨见识吧,早去早回。”
“好咧。”胡二听到雇家的话便拉着宋璟一起出了门。
阳关城的主街上挤满了围观的百姓,严家大小姐今天与同是步巷的连家成婚,这是满城轰动的事情,宋璟艰难的从人群中探出头,看着连家少爷骑着马迎亲。也感受到了节日的喜庆。
如果这是上天的姻缘,大家都应该祝福?也许并不是所有人。
一个身着盔甲的男子骑着黑马在路上疾驰,他不停的催着平日的伙伴快一点,再快一点,直到阳关城的城门近在眼前,才狠狠的松了一口气。
唐朝函关守将陈予之,千里返回阳关城,只为心上人。
“来者何人?”城门的守官按例询问道。
“函关守将,陈予之。”来人立马答道。
“依唐律,你是边关守将,怎可擅离职守,入我阳关城。”守官看着来人的盔甲喝问道。
“闭嘴吧,再晚点人都没了。”陈予之一脚踹开守官,直接策马入城。
“有人擅闯城门啦!”
只见陈予之在前面纵马急驰,后面的守军紧追不舍。
主街上的花轿缓慢行走,后面声乐齐奏,这时候的陈予之已经冲至跟前,大声喊道:“严姑娘,我回来啦!”
迎亲的新郎官看到有人骑马过来捣乱,眉头一皱,吩咐手下道:“把他给我抓起来!”
连家是城里的大家族,立马有十几个门客围了上去。
此时花轿中的新娘掀开了花轿,满脸泪水,哽咽道:“予之!”
陈予之见之大喜,从马上跳下来,一招横扫千军将几个门客扫倒一片,再用双拳击倒两个扑过来的门客,顿时街道一片混乱,围观的百姓直呼过瘾。
此时后面的守官也带着士兵追了上来,喊道:“他在这里,把人给我抓起来。”
陈予之见状,飞身跃起,将剩下的门客一一踹倒,然后冲进花轿,拉着新娘就跑。
背后喊声如雷,两人手拉着手在街上狂奔,仿佛这一刻只剩两人四目相对。
如果你的心上人不惜放弃前途,千里奔波只为你,那这一生已是足够。
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
故事的开头很美,故事的结局也很妙,今天的阳关城满城皆是严家大小姐跟英俊将军私奔的故事。而事件漩涡中的两人却已躲进城中,城里也开始戒严。
不仅连家丢不起这个人。严家也大为震怒,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竟出现如此变化。据说当晚严家老爷就气的病倒了。
这个插曲直接让宋璟的下午充满了乐趣,他虽年少,却也为两个彼此喜欢的人祝福,巴不得谁也找不到他们。
说完便到了喂马的时间,他放下手中的擦桌布,向后院走去,刚踏入柴房拿马草,便看到那个将军和新娘躲在里面,刚欲惊呼出声。
陈予之看到突然出现的少年,暗叫糟糕,便上前想打昏此人。
却不想宋璟用力将自己的嘴捂住,没有发出声音。
严家小姐叫做严真,自小和陈予之青梅竹马,长大后陈予之从军,后镇守函关,一别就是七年,最后严父为了商业利益与连家联姻,不顾自己极力反对。
严真自知已无法改变父亲心意,便修书一封寄给陈予之,本已死心。不想在出嫁的当天等来了心上人。
“两位,我不会说出去,你们别担心。”宋璟慢慢的将捂住的手放开道。
陈予之听后,拱手谢道:“谢小兄弟明事理。”
宋璟想了想道:“此地不是久留之地,迟早会被城里的士兵查到,你们有何打算?”
“我擅离职守,已经犯了唐律,现在回不去了,我们躲几天,准备先逃出城去,以后再做打算。”陈予之深思熟虑道。
“我跟着予之走”严真早已下定决心,心上人千里赶来,自己愿意跟他一辈子。
宋璟听完,续道:“那两位先在这里躲一阵,我先出去喂马,晚上我会给你们带点吃的。”
接下来的时间,宋璟拿着马草还是神色如常的喂着马,只是心里依旧有些狂跳,深怕别人察觉自己的异样。
等到天黑,宋璟特意去隔壁的馄饨摊上下了一大碗肉馄饨,遇到熟人便说今天开心,改善一下伙食。
看着这对鸳鸯吃着馄饨,宋璟缓缓说道:“后院用来喂马,大娘平时住在东厢房,我跟胡哥住在西边的小屋里,你们在柴房委屈一下,现在城里已经贴了陈大哥的通缉了。”
陈予之感激道:“小兄弟大恩,我没齿难忘。”
宋璟还礼道:“先生说过,情之一字,最难解。真挚的感情应该被祝福。”
严真听着这个年纪不大的少年高阔谈论,不禁莞尔笑道:“小宋璟,你懂的可真多。”
宋璟脸上一红,道:“都是先生教的。”
“那你的先生一定很了不起,还会教这些。”
“先生确实了不起,我当年为了到私塾旁听,亲自去求他,他便跟我要了一顿鲫鱼汤当谢礼,先生平时教书都在镇上,会有很多世家子弟当徒弟,但他从来都是真心待我,教我学问。”宋璟回想起将相镇的琐事,心中一暖道。
陈予之问道:“我观小兄弟明事理,懂学问,在这里做个下人,是不是有难言之隐。”
宋璟挠了挠头道:“我想去的地方有点远,我走了很久,没有钱就来赚一些银两好继续上路。”
“你想去哪里呢?”
“一个叫做不知山的地方。”
“不知山?可是那个修仙者的不知山。”
“陈大哥知道?确实是!”宋璟确定道。
陈予之想了想,道:“不知山虽然不在唐境,但在世间极具盛名,每年都会派弟子来世间行走,替人间斩妖除魔。我作为大唐军人,也极其仰慕。”
宋璟忙道:“我有好友绘制的路线图,但依旧有几处不甚理解,陈大哥能否给我解答一二。”
于是当晚陈予之对宋璟那张路线图进行了补充,并且告诉他一些关隘的方向,还有从哪条路出唐境更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