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心论,代助不该陷入这样的困境,他已经牺牲过了。再说,三千代跟平冈既不幸福,他把三千代拉过来,又有何罪?他并不是利己主义者。夏目漱石曾经小心翼翼地将“自我本位”跟“利己主义”作了区分,利己主义是不考虑别人的,只为自己打算,为满足私欲不惜侵害别人;“自我本位”则不同,它虽然不是背离“自我”一味服从别人,但也不是损人利己的“自我”扩张,而是既尊重自己,又尊重他人。夏目漱石企图做到不偏不倚。他甚至还曾试图将之跟儒家思想融合起来,在他去世的前一年,他发表了演讲《我的个人主义》。可是他无法摆脱危机。
在另一部小说《门》里,男女主人公宗助和阿米很是恩爱,但他们的结合是以好友安井的痛苦为代价的。他们于是一直生活在负疚中,“生活里似乎有个幽灵时时徘徊,给两个人的精神带来压抑”,连阿米几次生育未成都被认为是对他们的惩罚。为了寻求解脱,宗助去参禅,却也是无功而返。
为什么无功而返?是因为自己要揪着自己的头发企图飞起来。对代助来说,他陷入他的社会关系中,无法逃脱;对宗助来说,他还面临着内心的审判。如果说写《从此以后》时,夏目漱石还只是关注社会环境,那么到写《门》的时候,夏目漱石已经陷在了和宗助一样的境地了,自己都不能解脱自己。到了写《心》,“自我本位”简直完全破产。
在《心》的初版的封面上,印着一段中文,那是荀子《解蔽篇》里的话:“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夏目漱石说:“我向希望认清自己心灵的人们推荐这部已经认清了人的心灵的作品。”认清了什么?认清了人心的不可靠,人心之“恶”。这在波德莱尔、王尔德那里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在夏目漱石这里有问题,因为他是日本人。明白地说,他还牵挂着美好之“心”,他还希望“解蔽”“恶”之“心”。现在我们明白夏目漱石为什么要小心翼翼将“自我本位”跟利己主义区分开了,他无论如何跨不过这个坎,这是祖宗给他的坎。传统是多么理想啊,要丢掉传统多么不容易。敢情不能让列车跑得太疯狂,固然出于理性,但是归根结底是困于传统。要不然,他可以像后来的鲁迅那样决绝。他希望像荀子那样“解蔽”,但又生活在现代,就只能比荀子更悲观了。他管不住这颗心,就像成龙说的,中国人还得被管。成龙说的是中国人,日本人也一样,还得管管的好。
3
谁来管?“天”来管。所以夏目漱石提出了“则天去私”。“私”就是我。
什么是“天”?
夏目漱石本人没有作出具体阐释,后来学者们也各有各的诠释,至今没有个定论。但按夏目漱石深厚的汉学底子,我们不妨从中国的“天”里寻找答案。
中国人的“天”,是个模糊的概念,但又包罗万象,可以包括“自然之天”、“主宰之天”、“义理之天”、“命运之天”。“自然之天”是中国人所生活并且思考的天地,中国人观念中是没有天外之天的,即便有,也与我无关,所以“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所以,在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中,既没有六天创世的上帝,也没有救赎人类的神人耶稣,更没有超越人世的天堂,只有这载满幸福和苦难的天下人间。当然中国人也曾相信有“主宰之天”的,但随着殷周时的上帝的远去,“主宰之天”已渐渐泯灭了。
“自然之天”就是对天道、对宇宙法则的猜想和寻求。但这种猜想和寻求,并没有将客观世界对象化,并没有发展到对其认知,而只是把自己跟客观世界混在一起。于是儒家从孟子开始,就走上了尽心知性,也就是“知天”的道路,希望人道契合天道,以德配天,这样,天道也就被染上了浓重的社会人伦色彩了。天意人心合为一体,相互发明,这就形成了“义理之天”。这“义理之天”也到了日本,《从此以后》里的崇尚“自我”(真正的自然)的代助,遭遇的就是与“义理”关系的问题。小说家武者小路实笃说:“漱石先生在《从此以后》中表现的思想,主要是自然的力量和社会的力量向人波及了如何的力量。违背了自然的力量,人的内心得不到安慰;违背了社会的力量,人得不到物质性的安慰。人必须服从自然的命令,可违背社会规范却又只会灭亡。于是,很多情况下,服从自然便遭受社会的迫害,造成外伤;服从社会又会遭受自然的惩罚,造成内伤。人究竟怎样活着才好?”
于是只剩下了“命运之天”了,相信潜藏着一种难于参透又不可抗拒的法则,“五百年必有王者兴”。所谓命运,只有信时才有,信什么就是什么。那时代的日本人信什么呢?我们同样看夏目漱石作品,《三四郎》里有一段对话:“洋人真漂亮啊。”男子说道。三四郎没什么可答的,只是表示同意地“嗳”了一声,笑笑。“我们都很可怜啊。”于是,这个长着胡子的男人说:“这副长相,这么无用,即使日俄战争打赢了上升为一流强国,也是无济于事的。”
“不过,将来日本也会渐渐发展吧。”三四郎辩解道。
于是男子装模作样地说:“将会亡国呢。”
在欧化过程中,日本出现了一些很伤民族自尊心的论调,比如“日本没有历史”等等。当时文部大臣森有礼甚至还提出让日本人跟西洋人通婚,来改善日本人的人种。这种自惭形秽的心理,夏目漱石不能说没有。实际上,夏目漱石在英国的不适应,就是他骨子里的民族尊严受到了挑战。他于是最终把原先信奉的英国文学是世界的,降为英国文学是跟日本文学一样的“地方文学”。他认为:“我们日本人”因文化背景不同,自然不可能和英国人完全一样地欣赏英国文学,这固然有令人遗憾的一面,但也未必全是坏事。因为如此一来,“我们日本人”反倒可以不受英国这一地方性的、历史性的趣味的束缚,而有可能从另外的角度评价英国文学。所以日本人在研究英国文学时,完全没有必要感到比英国人矮一等。
有意思的是,夏目还用平等主义来阐释惠特曼。平等,本来是来自西方的概念,当然我们也可以辩解说东方也有,比如中国就有,但那是偷换了的,这是东方人在耍小聪明。夏目也耍小聪明,拿平等主义为我所用。在《文坛上的平等主义的代表者》中,他说惠特曼的平等主义包括时间的平等、空间的平等、人的平等和自然界万物的平等,所谓时间的平等,指的是不要一味崇拜古典;空间的平等指的是“非洲的沙漠和伦敦的繁华都有同等的权利进入诗歌”,所有的民族和国家是平等的;人跟人之间虽然存在着身体和精神上的差异,但不应该有身外的门阀和贫富的差别,人人都是平等的;自然界万物也是平等的。表面上说,这是在抵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但是到他把英国文学也降为跟日本文学“平等”的“地方文学”的时候,我们就明白他的用意了。
夏目漱石后来回忆说,许多人“那时只要是西洋人说的话就盲目崇拜,并以此自得。因此,开口便讲片假名胡乱吹嘘的人比比皆是。”但这并不表明夏目漱石嘲弄日本人只模仿西洋的“表”。如果日本真的完全洋化了,夏目漱石是否就赞许呢?未必。这是“被现代”民族的宿命。鲁迅就曾意识到中国这个落后国家在“被现代”过程中的危险,要现代化,就得面临外来压力;要抵抗外来压力,就又得把传统捡起来,至今中国仍处在这样的困境中。
为了抵制崇洋媚外的风气,夏目漱石认为,有必要加强日本的传统文化教育。在《中学改良策》中,他基于“独立”、“平等”的理念(仍然是“独立”,还有“平等”,但我们已经知道,那已经不是那么回事了),指出“教育只为受教育者而实施,培养其固有的才能,涵养其天赋特性,提高其修养”,不能将教育放在这以外的目的上。但同时他又说,这样的教育固然好,但在当时还显得过于理想化,就日本所处的受列强威胁的状况看,还不能断然“废弃国家主义的教育”。当然这里的“国家主义”,跟当时日益高涨的国粹主义及将国家利益绝对化的“国家主义”还是有所不同的。1911年,他还拒绝接受政府授予的博士称号,认为这是国家权力干涉学术,这可以证明他的清醒。
日本在明治22年(1889)已经颁布了《帝国宪法》,确立天皇在国家体制中的绝对君主地位,但夏目漱石在这里只字不提天皇,模糊天皇在教学实践中的地位。在《我的个人主义》里,他回忆当时的情景:“有人主张现在的日本需要国家主义。并且不少人主张不蹂躏个人主义,国家就会灭亡。但是绝不会有如此傻的事情。”确实,他不在乎天皇。1916年7月20日的日记里,有这样一段话:“今晚看到天皇重病的号外。号外上说天皇因尿毒症已陷入昏迷状态,并告知大家因天皇病危,传统的开山活动停办。天皇还没去世没有必要停办民间活动,因天皇生病而波及到一般百姓的生活,真为当局者的无知感到震惊。”但是百姓毕竟是日本的百姓,日本又是需要振兴的日本,靠什么振兴?只能靠天皇。夏目漱石应该也清楚这是回避不了的。“主宰之天”在这里似乎复活了。
不在乎天皇,但不能不在乎有益于皇国的方针政策。1909年9月2日至10月17日,因“国策”而应运诞生的“满铁”的总裁中村,邀请夏目漱石到中国东北及朝鲜访问,历时四十六天。夏目漱石去了,固然有无法推脱的因素,从他回来写的游记中,也看出他有意回避直接描述见闻,但是在日记里,仍然有着对“荣光的明治”的沾沾自喜。1904年,他还写《从军行》,歌颂日本打败俄国,认为俄国是西方列强的代表,打败了它,就是打败了西方。日本近代史上有两场大大增强日本人自信力的战争,一场是甲午战争,一场是日俄战争,前者让日本人不再敬畏中国,后者让日本人不再害怕西方。夏目漱石也迷失在了日俄战争所带来的自豪感中。固然,作家可以反叛自己的祖国,但是一个卖国的灵魂又无法面对文字的审视。夏目漱石对自己的国家,自己的时代,既恨又爱,爱得深,因此也恨得切;也因为恨得切,难免没有“恨铁不成钢”的不择手段。但是这样又跟文学精神相背离,这是难以闪避的困境。
也许吧,一个杰出的作家就是永远处在困境中。所以杰出,就因为他足够矛盾,足够痛苦,因此足够璀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