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12500000031

第31章 好色

1

许多年前在东京,听到日本男人当面夸奖女人漂亮,甚不可思议。要在中国,定被啐为“不正经”了。即便是情不自禁,也应该藏在心里的,所谓“发乎情而止乎礼。”当然,现在的中国也已不“止于礼”了,甚至在男女关系上的大胆,比日本有过之而无不及。不知是不是一种进步。

都说日本人好色,连西人都为之愕然。19世纪,有一个德国医生叫Siebold的来到日本,在江户近郊见到全裸的嫖客在妓院无顾忌进进出出,不禁瞠目结舌。他在他的《江户参府纪行》中这样记载:“妓院像餐馆一样同是日常生活必需品,白天公然进出于妓院,如同进出咖啡厅。”看日本的文学作品,更是白纸黑字证据确凿了,比如众所周知的《源氏物语》。其实在《源氏物语》之前,还有一部《伊势物语》,不过是和歌物语,不是叙事形式的传奇物语,但“色”的味道丝毫不差。《伊势物语》写的是贵族在原业平连同一些好色男女的风流账,据说这个在原业平是有名的风流美男,一共跟3733个女子有染。至于井原西鹤的《好色一代男》等作品,更是直接以“好色”为名了。这些作品,甚至有个直截了当的称呼:好色文学。

日本文学乃至日本文化,确实有着“好色”的传统。但这“好色”跟我们理解的含义并非完全一致。“色”这概念,在日本是有个发展过程的。根据叶渭渠先生的说法,在公元8世纪的奈良时代,“色”,只是指色彩、表情;到了9世纪到12世纪的平安时代,“色”的概念有所发展了,被加上了华美、情趣等内涵,而“好色”,则是选择女性对象的行为,跟汉语中的意思并不一样,并不是指色情,而有着肉体和精神的一致性的内涵。所谓“好色文学”,就是以恋爱情趣为主要内容,探索人情与世相的风俗,把握深层的人性。这么一说,就不惊世骇俗了。世界上哪个地区,哪个国家、民族的文学乃至文艺,无论是欧洲的、阿拉伯的、非洲的,不是如此呢?这似乎还是文艺的本质特征。即便是传统中国,也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只不过在日本人这里,被推到了极致了。日本这民族的长处之一,就是什么东西在它手里,都被发展到了极致。比如从中国来的茶道、花道,在中国人这里,无非是喝茶活动、插花艺术,至多是修身养性,到了日本人手里,就变成了“道”。又比如从西方来的电器。“好色”在日本,也是如此。日本古代甚至有“好色家”。

“好色”成了家,听起来就匪夷所思。“好色家”并不是谁都能当的,必须符合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和歌的名手。当个名人,已是不易,那些“追星族”一定能深切体会的。这还不够,还必须具有“礼拜美”。什么是“礼拜美”?就是在一切价值中以“美”为先。这更不容易。现在许多明星,只能做到人前“美”的,在台上,在镜头前,憋住几十分钟或几个小时,化着妆,取个特定视角,端着个神采、礼仪,下去之后是怎样的呢?狗仔队偷拍到的他们日常状态,往往让人失望。套用一个耳熟能详的句式:一个人在人前“美”一“美”并不难,难的是在一切时候“美”。这一点,“好色家”是要做到的。“好色”,在日本人的精神意识中是根深蒂固的,任何东西都不能改变它。即便是宗教,比如佛教。佛教在日本可谓势力强大的,明治维新时期,政府企图以推广基督教来抵制佛教,也没有动摇过佛教的地位。公元6世纪,佛教传入日本,按一般的推断,“色”该寿终正寝了,然而却没有。佛教在日本衍生出了许多宗派,这些宗派却几乎都打破了佛教中禁欲的戒律,其中就有“戒色”。有趣的是,很“色”的浮世绘的“浮世”,恰是来自佛语,颇有“打着红旗反红旗”的意味。

在日本,僧侣是可以食人间烟火的。小说家村上春树的父亲就是佛门弟子,生下了这个著名的儿子。据说在公元11世纪的时候,摄政的关白有个女儿,爱上了净土真宗的亲鸾小师傅,父亲甚是支持,可是对方是出家人,明摆着是不可能的事。关白就找来亲鸾的师父法然上人,问:“我今在家,上人出家,我们同是念佛,是否功德同等:同生西方,同了生死?”法然上人自然点头。关白便道:“既然出家在家念佛同等,那么就请上人命令高足亲鸾与小女结婚!”法然无话可说。自此以后,净土真宗的徒子徒孙都跟着沾光了。当然其他宗派仍然在死守着,但是口子一破,只是时间问题了。

“有时江海有时山,世外道人名利间。夜夜鸳鸯禅榻被,风流私语一身闲。”这首《梦闺夜话》,是“破戒不惭的狂僧”一休的生活写照。“一休哥”在他七十八岁高龄,遇到了一个盲女,有了感情,他索性让自己从此坠入爱河。他还写情诗袒露自己的爱情生活,宣称“淫酒淫色亦淫诗”。这比那个把女孩抱过河的中国和尚冒渎多了,日本人真能把事情推到极致。也许,到了极致,才到了境界。这才是到了境界了,“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才是根本。宗教的根本精神是反体制、反世俗的,在这个根本里,坦荡与好色并不矛盾,“真”与“美”恰是一回事了。

2

一直不明白梅兰芳美在哪里?据说他幼年相貌平平,小圆脸,眼皮下垂,无神,还常迎风流泪,秦老太太为他下过评语:“貌不惊人!”其实何止是幼年,他一辈子也没有漂亮过。作为男人,即便是留了胡子,也不够男人气;在舞台上扮女人,如果撇开演技,那模样也无论如何不算美女,既不水灵,也不轻盈,其妩媚也是怪怪的。也许艺术这东西,就是怪怪的吧?

当年梅兰芳到了日本,引起了轰动,当然日本人是爱艺术的民族。

明确地说,日本人有着这种审美取向。从日本回来的鲁迅先生对这点是有点明白的,所有他说:“男人看见‘扮女人’,女人看见‘男人扮’。”所谓“男人看见‘扮女人’”,其实就是男人把对方这个男人作为女人,类似于男同志中的“1号”对“0号”。在日本,这种事并不鲜见,随手拈来的就是若干年前火爆的大岛渚的《御法度》。大岛渚搞了“异色”的《感官世界》,多年后又搞了个“男色”,再一次震惊了世界。

其实世界各国也都有这种事,包括中国。在明代,甚至到了泛滥的地步。我们现在能看到的日本最早的关于同性恋的描述,是成书于720年的《日本书纪》,其中第九卷就有神功皇后二月条小竹祝和天野祝的故事,是汉文写的:皇后南诣纪伊国,会太子于日高,以议及群臣。遂欲攻忍熊王,更迁小竹宫。适是时也,昼暗如夜,已经多日。时人曰:“常夜之行也。”皇后问纪直祖丰耳曰:“是怪何由矣?”时有一老父曰:“传闻,如是怪谓阿豆那比之罪也。”问:“何谓也?”对曰:“二社祝者,共合葬欤。”因以令推问巷里。有一人曰:“小竹祝与天野祝,共为善友,小竹祝逢病而死之。”天野祝血泣曰:“吾也生为交友,何死之无宜同穴乎!”则伏尸侧而自死。仍合葬焉。盖是之乎。乃开墓视之,实也。故更改棺衬,各异处以埋之。则日晖炳爃,日夜有别。

据说“男色”之风来自于中国。公元9世纪,密宗大师空海入唐求法,将唐朝佛教寺院里的“男色”风气传入日本。空海还将此道传给了他的弟弟真雅僧正,真雅僧正于是又跟平城天皇皇孙有染,这个皇孙,就是那个美男在原业平。

中国历来有“男女之大防”,即便是开放的唐朝,至少在佛教界,也是有所忌惮的。空海在大唐,其所受的煎熬可想而知。但是这世界上没有绝对可禁的东西,人心是活的,活人不能被尿憋死,“条条道路通罗马”。不能以“女”为“色”,就以“男”为“色”。“男色”往往产生于“色”禁森严的寺庙、军队,乃至道貌岸然的宫廷。朱元璋之前朝廷大多设有官妓,朱元璋认为官员狎妓破坏政事,遂下令禁止,于是渐渐的男色就盛行了。“男旦”也就是在这时候产生的。其实,日本歌舞伎中的男扮女,也是源自于禁忌。阿国创建了歌舞伎,京都、大阪一带就出现了“游女歌舞伎”,除了演剧,还从事卖淫,于是当时的德川幕府就公布了禁止女人演戏的法律。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女人不让演,就男人来演,由年轻貌美的男子扮演女人的角色,叫“女形”,这就是“若众歌舞伎”,照样做那种事。当初是被禁没有办法的,后来竟乐于此道了,倒开辟了福柯所说的新领域,还时有殉情、私奔的事发生。

值得注意的是,这只是男人“色”男人,并不是“男色”的全部。

其实,“男色”这概念一直很含混。按中国《汉语大词典》的释义:“谓男子以美色受宠,”又说:“后指出卖色相的男人。”这都没有说明白“宠”与“买”的主体。也许是因为没必要说清楚,中国是男权社会,女人是没有主动权的,这主体理所当然就应该是男人。

就连鲁迅,也只看到了“表面上是中性,骨子里当然还是男的”。

但其实也有例外的,比如当女人掌权的时候,比如武则天宠冯小宝们。

当然这在传统中国是特例,但是渐渐也不是特例了,还可以变换着面目“宠”和“买”,比如女人们的看“男人扮”。这其实是个男人,男人扮成了女人,表面上看,我看的是女人,并不违反纲常,但其实心里想着的是这个男人。

随着时代的开放,后来就更大胆些了,比如女人看足球,其实大多是看踢足球的男人,女“球迷”“迷”的是“人”,而不是“球”。至于看“超男”,则是明目张胆指点江山了。

女人“色”男人,在日本早就有之,井原西鹤的《好色一代女》里的“好色”,就是女“色”男。女主角天性好色,纵横色界,凭借天生丽质及幼时良好家教培养出来的好气质,无往而不获。但随着年龄日增,容颜日衰,就不得不降格以求了。中国的文学,是男人站在自己性别的立场,写男人“色”女人的事,其中对女人的情欲描写,多是臆测乃至于恶测。井原虽然也是男人写女人,但是却写得比较客观。当然这该归功于日本文学的传统,日本文学的最初写作者往往是女人,写《源氏物语》的紫氏部是女人,写《枕草子》的清少纳言也是女人,女人写女人,就比较客观。当然当她们看男人,那目光也难说了。

男人要面临女人的目光,当然也面临同胞男性的目光。在这种种目光之下,不检点自己的形象是不行的,于是就得化妆。按一般的印象,武士是粗犷的,但是日本的武士也是化妆的。《叶隐》的作者山本常朝认为,为了容貌的适宜,武士“最好要不断地照镜子”,“胭脂之粉,还是经常装入怀里的比较好,倘若遭遇万一,于醉醒或睡醒之时,脸色有时会一塌糊涂。”他描绘道,五六十年前的武士,每天早晨起来,首先做的事就是沐浴,然后剃净月代,梳理好发型,往头发上喷香,修剪手足指甲,用浮石打磨平滑,为了使它艳若光鲜,再用金色草涂抹,时刻谨慎自己的起居坐卧举止。他自己也花费了很多时间这么做,因为“武士的工作,就是些这样的事”。即便是死,也要死得漂亮。如果是很邋遢的样子战死,那么这武士平素的觉悟就值得怀疑,他会被敌人轻视,被敌人鄙贱,所以身体的教养要好自为之,化妆是作为武士的修养。

听说日本女人把化妆看作对人的尊重,是一种修养,却不知道大男人也该如此。男人一生两件事:功业,女人。有的男人为了功业,荒废了对自己形象的整理,邋邋遢遢;而有的男人则是为了女人,堕落得骨头酥酥,一身脂粉气。如何把这两者统一起来?就用“美”。这种美意识也体现在了武士的武器上。欧洲的骑士们也有武器,那武器大多只是考虑到实用,想方设法防身杀敌;中国越王勾践的青铜剑,虽然剑身有规则菱形暗格花纹,剑格正面镶蓝玻璃,背面镶绿松石,但也没有日本武士的刀来得唯美。当年的佐贺藩的武士,连毛毯如何使用都不知道,可是进攻大阪城的时候,穿的战盔是用香熏的。我们还可以在《平家物语》中看到,出征一之谷战役的梶原源太景季,将一枝梅花插在铠甲的背上。这时候的武器,已经超越出了战斗的血腥,与其说是武士使用武器来制敌,毋宁说是敌人使武士发现了武器的瞬间之美,他穿透了这一瞬间,把握了美的存在。

说到瞬间之美,就想到了樱花。樱花花期虽短,但是当开则开,艳美异常;又当灭则灭,刹那寂灭,用寂灭把美瞬间定格了。三岛由纪夫就憧憬这种“瞬间美的闪光”,这种向死而生。他说:“存在的确证,只能通过存在被破坏的瞬间、死亡的瞬间来得到保障。”他也以武士的方式切腹自杀了。

相传最初的樱花只有白色的,武士们喜欢在樱花树下剖腹,樱花树下血流成河,从此樱花就开出了红色的花。樱花的花瓣越红,说明树下的亡魂就越多。

“人是武士,花是樱花。”樱花是男人的花,武士是花一样的男人。

同类推荐
  • 灯谜入门必读

    灯谜入门必读

    本书主要讲解怎样猜谜制谜、如何欣赏灯谜、怎样组织灯谜活动等灯谜的基本知识。并提供趣味灯谜作品,以供读者试猜或选作灯谜活动的题目。全书内容丰富,系统全面。具有很强的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是灯谜爱好者的良师益友,是设谜解谜的好帮手。
  • 一本书读通中国未解之谜

    一本书读通中国未解之谜

    本书以知识性和趣味性为宗旨,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各领域最有研究价值、最具探索意义和最为人们所关注的多个中国未解之谜,分为远古文明、历史悬案、帝王之迷、军事谜团、文物寻踪、奇域奇俗、自然玄奇、文化迷踪、科学探索等10个部分,生动剖析了这些谜团背后隐藏的真相与玄疑。虽然这些中国未解之谜目前还没有完美的答案,但是却能够激发人们的好奇心,让人类的想象力更好地挑战极限、探索未来。
  • 老北京的百姓与传说

    老北京的百姓与传说

    本书主要介绍老北京城市建设的特点,以及居住在此的市井百姓的衣、食、住、行等。
  • 走进天宫院

    走进天宫院

    本书介绍了阆中市天宫院,收录了“中国风水第一村——天宫院”、“西河老街”、“天宫院罗盘广场罗盘详解”、“麒麟奔日天纲墓”等文章。
  • 关公为什么这样红:关公文化精神新解

    关公为什么这样红:关公文化精神新解

    《关公为什么这样红——修崃荣谈关公文化精神》依托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胡小伟的研究成果,重点解读了关公“惟正是忠为正而义”的正义观,辨正了“大意失荆州”传统说法,阐释了弘扬关公文化的当代文化意义和社会意义。作者认为,关羽死后逐步被神化,最终成为“武圣”,这是人民的最终选择,也是关羽践行孟子所说的“大丈夫”精神的必然结果。关公信仰作为全世界华人的共同信仰,具有“圆融儒释道,覆盖多民族,连通港澳台,护佑全华人”的力量,应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予以大力弘扬。
热门推荐
  • 神女峰

    神女峰

    苏童是中国的短篇小说毫无疑问的王者。他是一个有梦想的人,一个能在语言中创造世界的作家。他用一种温和的叛逆、典雅的想象和语词的感性之美,为自己建构了一个丰盈、浩大的文学王国,并由此标示出当代中国在文学虚构和精神想象上业已抵达的高度。《神女峰》收录其创作史中的重要短篇,呈现出苏童的文学魅力。
  • 绝世狼王

    绝世狼王

    人族修行不易,妖族修行更难,看雷青一只妖狼历尽艰难的修行历程。
  • 躲在梦里的胆小鬼

    躲在梦里的胆小鬼

    我叫常书已,是一名……额,梦境追踪系学生。好吧,我就知道,这话一说出来,你们肯定以为我是个江湖大骗子。
  • 我真被雷劈了

    我真被雷劈了

    事实证明,人太帅的确会惨遭老天嫉妒。大学报到前,姜瑜受到天降雷罚,却带来了一个开口就整活,但到处撒币的系统?人称东海第一美男的姜瑜,不禁仰望苍天,泪流满面。系统:“叮~!给老子爬!看完《霍乱时期的爱情故事》奖励245700元!”好吧,真香。这是一本正能酿的小说。
  • 无限之御兽

    无限之御兽

    末法时代,手持秘典,一场死亡奇遇,造就一位活着的传奇。。。。。。。。
  • 随身空间之重生童年时代

    随身空间之重生童年时代

    二十一世纪80后三无剩女重回童年时代,妃蕾凭借空间以及对未来的预见能力,改写自己以及家人平凡的命运~
  • 时光带不走的她和他

    时光带不走的她和他

    对于程予初来说,章景淮就是一个甩不掉的的“包袱”,但正是这个包袱,承载了她的青春,而嫁给他,也是对于她青春最好的诠释…………他是她的一见钟情……而她是她的一见倾心……每个人都有青春,他们用阳光丈量,用时间诠释,而他们,用真情告白青春,用痛苦掩埋……还好,他们不负青春………他们的爱情,无需等待……一切刚好……
  • 凤声鹤唳

    凤声鹤唳

    轩辕文成与长孙韵华的故事,一场虐恋即将上演……
  • 学校怎样培养学生科学幻想思维(上)

    学校怎样培养学生科学幻想思维(上)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青少年的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是我们全社会的重要课题。
  • 炎发审判者

    炎发审判者

    谁说乖乖女就不可以腹黑?谁说长得像妹子就是娘娘腔?谁说锦衣玉食就一定会变成纨绔少爷?这里奇葩团聚,共同开启欢脱(并不)的猎魔之路。还有长着一张可爱娃娃脸的吃货包子君,不靠谱的“预言家”少年默迪亚,如邻家大哥哥班的阳光男神凌,傲娇的少女墨涵颖,喜欢女扮男装的少女落潇潇……………一切有着奇葩性格的人,都将在这里找到属于他们的路(口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