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眼见自己与哥哥李建成、弟弟李元吉的隔阂越来越深,开始为自己的将来寻找安身之地。他发现洛阳的地理位置非常好。一旦长安有突发情况,便可以退守洛阳。于是,李世民派遣行台工部尚书温大雅驻守洛阳。与此同时,他又让王府的车骑将军张亮、自己的亲信王保等人带领一千多人赶往洛阳。张亮和王保等人到达洛阳之后,依照李世民的吩咐,暗中结交各路英雄好汉和有才能的人,等待时局变化。张亮等人还提供大量的财物,随意让这些人使用。李元吉知道后,向朝廷告发张亮意图谋反。张亮被司法部门带走调查,但是张亮面对质询,始终一言不发。朝廷对此没有办法,最终,张亮被放回了洛阳。
一天夜里,李建成叫李世民和自己一块儿喝酒。李建成准备了毒酒,打算害死李世民。刚喝了一半,李世民突然觉得心脏一阵疼痛,口吐鲜血。淮安王李神通见状,立刻扶着李世民回到西宫。高祖听说后,来到西宫,看望李世民。高祖对李建成说:“你弟弟平时就不爱喝酒。以后,你别再叫他夜里陪你喝酒了。”高祖安慰李世民说:“世民啊,当初,是你第一个站出来,提出了反隋的计划。也是你,南征北战,消灭了众多的敌人。这些功劳朕都记得。刚称帝的时候,我就打算把你立为太子。但是,你自己坚决不同意。现在,建成是长子,又做了那么长时间的太子。朕也不忍心就这么收回他的权力。朕看你们兄弟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很难和睦相处。如果再让你们都住在长安,肯定还会有争斗。我决定让你去行台,到洛阳居住。以后,陕州以东的地区都归你管理。朕还打算效仿汉朝的梁孝王的先例,赐给你天子旌旗。”李世民听到高祖这么说,心中暗喜。但是,表面上伤心落泪,表示不愿离开长安,想继续留在高祖跟前尽孝。高祖说:“别太难过了。如今天下都是我们家的,何况洛阳距离长安很近。如果朕想你了,随时都可以去洛阳。”
看到李世民即将前往洛阳,李建成和李元吉商量:“一旦李世民到了洛阳,他手里就有了土地和军队,就等于有了自己的势力,对他也就不好控制了。如果他还在长安,那么他也就只是自己一个人,对付起来也比较容易。”于是,两人暗中安排,让人写密折给高祖,说:“自从得知秦王要去洛阳后,那些追随秦王的人都特别兴奋。这样看来,一旦秦王去了洛阳,肯定不会再回来了。”李建成和李元吉还找到一些高祖十分信任的官员。让他们在高祖面前分析李世民此行的利弊,劝高祖改变决定。最终,高祖被说服了,改变了主意。秦王去洛阳的事情就这样被终止了。
李建成和李元吉不肯就此罢休。二人又联合嫔妃们,不断地在高祖面前诋毁李世民。这些话说得多了,高祖渐渐相信了他们的言论,准备惩罚李世民。这时,陈叔达对高祖说:“请陛下三思,这些年,秦王为大唐立下了汗马功劳,人人皆知,不能轻易废黜秦王。而且,秦王性子烈。臣担心,一旦陛下对他过分斥责,秦王可能无法排解心中的忧愤。万一秦王因此患上不可预测的疾病,到时候,陛下,您可是连后悔都来不及了!”高祖思量再三,最终没有处罚秦王。
李元吉又暗中请示高祖,想找借口杀掉李世民。高祖说:“他的功劳那么大,天下几乎全是他打下来的。而且,他也没什么大罪,拿什么理由杀他呢?”李元吉说:“秦王占领洛阳后,迟迟不肯返回长安。他在洛阳城内,还到处散发财物,树立自己的威望,加之他违背陛下的诏令。这些行为不是造反,还能是什么!现在最重要的是要尽快除掉他,您又何必担心无法找到一个合适的理由!”高祖没有答应他。
看着秦王的处境日渐危险,王府中的官员都焦虑万分,不知该如何是好。房玄龄对长孙无忌说:“现如今,秦王和太子之间的矛盾已经不可化解。一旦太子得手,不单单是秦王府要遭殃,更重要的是大唐王朝的存亡都会有问题。与其任人宰割,不如劝秦王仿效周公处理管叔与蔡叔的举动,安定国家。现在形势危急,生死关头,还是要早做决定啊!”
长孙无忌说:“你也这么想,真是太好了。这个想法,我也想了很久,只是不敢说出来。我现在就去告诉秦王。”
随后,长孙无忌把房玄龄的想法告诉了李世民。李世民立刻把他找来,商量如何解决当前的危机。房玄龄说:“大王,您的功劳无人可比。大唐的基业应该由您来继承。现在,您对身处的危机心怀忧虑,这表明上天正在帮助您啊!希望您能早做决定,不要再犹豫了!”房玄龄和杜如晦向李世民提议,应当找机会杀掉太子和齐王。
当时,很多英勇善战的将领都聚集在秦王府。李建成和李元吉想拉拢这些人,为自己所用。李建成找到左二副护军尉迟敬德,私下里送了一车金银器物给他。他还写了一封信给尉迟敬德:“非常仰慕将军的才干,希望您能转投到我府上来,这样我们之间的交情会更加稳固。” 尉迟敬德推辞了他们的邀请,回信说:“我出身贫寒,在隋朝末年那样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沦落为叛贼。死一万次都不能消除我身上的罪行。后来,我遇到了秦王。他给我重新改过的机会,还让我在秦王府中任职做官。秦王对我的再生之恩,我永生难忘,只有以死报答他。我在太子殿下面前没有一点功劳,怎么敢平白无故的接受您这么多的赏赐。假如我接受殿下的馈赠,与您私下里交往。这就表明我对秦王不忠心,是一个见利忘义的人。殿下,我想您也不会愿意要一个对自己不忠的属下吧!”李建成看到回信后,怒不可遏,随即断绝了两人的来往。
后来,尉迟敬德把这件事告诉了秦王。李世民对他说:“我知道,你的忠心像石头一样坚固。即使太子给你一座金山,也不会动摇你的心意。下次,如果太子再送你什么东西,就直接接受,我信任你!而且,我们将计就计,还能顺便了解太子打算怎么对付我们,这岂不是一个绝佳的计策吗?现在,你这样回绝太子,我担心会有祸事降到你的头上。”
过了没多久,李元吉准备在晚上派人刺杀尉迟敬德。尉迟敬德知道后,躺在屋里,把门窗都打开,等待杀手。结果,刺客到他的院子里好多次,始终不敢进屋。李元吉看刺杀不成,便陷害尉迟敬德。于是,高祖把尉迟敬德关进监狱,准备杀了他。李世民再三向高祖求情,这才保住了他的性命。
后来,李元吉又在高祖面前陷害了左一马军总管程知节。程知节被贬黜京城,到康州去做刺史。程知节对秦王说:“大王,您的身边已经快没有能帮助您的人了。您自己一个人又能撑多久呢?为了大王,我绝不离开长安。恳请大王早做决断!” 李元吉还想收买右二护军段志玄,但被段志玄毅然回绝。太子和齐王商量:“秦王身边的众多谋臣中,最有谋略的就是房玄龄和杜如晦。必须要想办法把他们从秦王身边弄走。”最终,李建成和李元吉诬陷成功,房玄龄和杜如晦被高祖赶出了京城。
到这时候,只有长孙无忌还留在秦王府。长孙无忌连同自己的舅舅高士廉、右候车骑将军侯君集和尉迟敬德等人,不断地劝说李世民要想办法回击,除掉李建成和李元吉。李世民一直犹豫,拿不定主意。李世民就此事请教灵州大都督李靖,李靖推辞了。李世民又去请教行军总管李世■,他也推脱了。经过此事,李世民反而更加看重李靖和李世■二人。
正在此时,突厥郁射设带几万骑兵进入边境,包围了乌城,并在黄河以南驻扎下来。太子向高祖极力推举李元吉带领各路人马征讨突厥。高祖应允了太子的请求,让李元吉带领右武卫大将军李艺和天纪将军张瑾等人,前去乌城解围。李元吉随即向高祖要求,让秦王府的尉迟敬德、程知节、段志玄和右三统军秦叔宝等人随自己出征。李元吉还借机巡视秦王的军队,挑选了很多骁勇善战的士兵,加强自己军队的战斗力。
太子宫中的率更丞王晊私下里告诉李世民:“我听太子对齐王说,‘你现在拥兵数万。秦王手下的得力战将和勇猛的士兵都已经在你的军队里了。为给你饯行,我会和秦王一起到昆明池。你事先在帐篷里埋伏好人手,直接杀了他。禀告父皇时,就说秦王是突然得病死的。这样一来,父皇应该不会怀疑。随后,我会安排大臣进言,让父皇把政事交给我处理。等你掌握了尉迟敬德等人后,再把他们处理掉,全部活埋。到时候,看还有谁敢不服!’”
李世民立刻把这番话告诉了长孙无忌等人。长孙无忌等人纷纷劝李世民,一定要赶在他们前面,想办法应对这件事。
李世民感叹道:“自古以来,骨肉相残都是一件罪恶的事。我知道他们要害我,但是我想等他们行动以后,再以此为理由对付他们。这样应该也是可以的!”
尉迟敬德说:“大家都是普通人,谁都不愿意随随便便的去死。现在,大家誓死豁出命来,也要追随拥护大王,这是天意。眼看灾祸要降临,您仍然对此事无动于衷,毫不担忧。您即便不看重自己,也要为国家社稷着想啊!如果您还是犹豫,不愿意采纳我的建议,那我就要准备逃走了。我是绝对不会跟着您,不还手,任人宰割的!”
长孙无忌也劝说秦王:“大王,如果你执意不听敬德的办法,事情就真的无可挽回了。不光是尉迟敬德等人要离开您,我也不能再辅佐您了,我会随他们一起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