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魏时期的孝静帝不仅相貌英俊潇洒,而且臂力惊人!据说他能夹着一只石狮子飞身跃过宫墙,每每射箭也都是百发百中。除此之外,他还喜好文学,举手投足沉稳端庄,给人高雅的感觉。正是如此,大家都觉得他有北魏孝文帝的风范!大将军高澄却特别防范他。
现侍奉孝静帝的献武王高欢,对自己背上“驱逐君主”的丑名很是内疚,所以待奉孝静帝就非常的恭敬小心,事无巨细都要向他汇报,严格按照旨意办事,从不越权。皇帝寿辰时,他都把腰弯得很低,毕恭毕敬地向皇帝祝寿。孝静帝举办法事,坐车前往庙里上香,高欢就手持香炉,一路小跑跟在銮驾后面,连大气都不敢喘一口,见机行事,毕恭毕敬。有了高欢作为典范,他的下属侍奉孝静帝时也都毕恭毕敬的。
执掌国家大权后的高澄,很快就变得骄傲自大。他派中书黄门郎崔季舒暗中窥探皇帝,孝静帝的一举一动都没能逃过崔季舒的眼睛。在写给崔季舒的信中,高澄说:“皇帝那个傻子和以前比,是不是傻得轻了点?你要用心去对比,好好监视。”先前,孝静帝在邺城东边打猎,骑马追逐野兽的速度快得像要飞了起来一样。监卫都督乌那罗受工伐跟在孝静帝的马后高声呼喊道:“陛下慢些跑,要不然大将军会怪罪的!”有一次,高澄陪着孝静帝喝酒,他起身端着酒杯向孝静帝敬酒,可嘴里却说:“微臣高澄劝陛下与我共饮一杯。”竟然用到“劝”字,似乎和皇帝平起平坐一样,毫无尊卑之分。孝静帝听后非常恼火,对高澄说:“自古以来,有哪个国家能逃脱灭亡的宿命,朕这一生又有什么用呢?”高澄也觉得皇帝话里有话,怒不可遏的说:什么朕不朕的,都是些狗屁!”甚至还让崔季舒打了孝静帝三拳,这才拂袖而去。第二天,高澄假惺惺的让崔季舒进宫,前去探望孝静帝。身为一国之君,孝静帝表现得极为大度,不仅表示歉意,还赏赐给崔季舒一百匹绢。
可人后的孝静帝觉得高澄欺人太甚,有辱于自己!借着谢灵运的诗,孝静帝排遣内心的抑郁之情:“韩亡子房奋,秦帝仲连耻,本自江海人,忠义动君子。”常侍、侍讲荀济看穿了孝静帝的心思,便找到祠部郎中元瑾、长秋卿刘思逸、华山王元大器、淮南王元宣洪,济北王元徽等人,密谋一起杀掉高澄。元大器是元鸷的儿子。孝静帝假传圣旨问荀济:“您打算在什么时间开始?”荀济借口说要新修一座土山,便趁机挖了一条地道,一直通往城北。当地道挖到千秋门时,守门的士兵觉察到异样,立即上报给高澄。
于是高澄带着兵士入了宫,没有叩拜孝静帝便直接坐下来,问道:“陛下谋划反叛,有何意图?我们父子二人为朝廷立下了汗马功劳,难道我有什么地方对不起陛下吗?我想,一定是陛下身边的侍卫或则嫔妃们搞的鬼!”起身便要杀掉胡夫人及李嫔。孝静帝义正言辞地说:“真是笑话,自古以来也只听说过臣子反叛君王,难道有哪个君王举旗反叛臣子吗?明明是你要造反心里有鬼,反倒打一耙,怪罪起我来!为了江山社稷的稳定,杀了你也是死有余辜!对于自己我都没时间去爱惜,更别说那些嫔妃们了!如果你弑君的主意已定,早动手还是晚动手你自己看着办!”高澄听完这些话立即起身叩头,痛哭流涕地向孝静帝道歉、请罪。随后,孝静帝和高澄一起举杯畅饮,直到深夜高澄才离开皇宫。三天后,孝静帝便被高澄囚禁在含章堂内。又过了几天,高澄又在街市上用大锅把荀济等人煮死了。
想当初,年轻的荀济住在江东,他不仅见多识广,擅长诗文,而且与梁武帝有很深的交情。他知道梁武帝志向远大,心里一副不服气的样子,常对别人说:“他如果真的谋朝篡位,那我也会起兵,我还要在战场上用盾鼻磨墨,书写檄文声讨他。”梁武帝知道后很是不满。等到梁武帝真的做了皇帝后,有人向他推荐荀济。梁武帝说:“我敬重他是个人才,但他总爱唱反调,不可重用。”荀济上书劝谏梁武帝,不要因为尊崇佛法而大兴土木,到处建造寺塔而劳民伤财!这可惹怒了梁武帝,召集朝臣要杀掉荀济。朱异向荀济告密,荀济便逃往东魏。高澄担任中书监的时候,一心提拔荀济,想让他担任侍读。
高欢却对高澄说:“我也觉得荀济是个人才,也正是为了保全他,才没有重用他。你想想看,梁武帝知道荀济是什么样的人,他一旦入朝必定失败。”无奈高澄苦口婆心,软磨硬泡。高欢才勉强答应了。密谋杀害高澄的事情败露后,侍中杨遵对荀济说:“你这又是何必,都一大把年纪的人了!”荀济回答说:“虽然已是衰暮之年,但壮气犹存!”杨遵彦便在狱辞中写道:“荀济自己觉得年事已高,却还没有什么功名,所以才挟持天子诛杀群臣。”高澄本来想免他一死,便亲自问荀济:“荀公到底为了什么要谋反?”没想到,荀济却回答说:“我只是奉陛下之命前去杀害高澄,难道奉旨办事也叫谋反吗?”有司认为荀济年老多病,满口胡言乱语,就用小车载着他来到东市,连人带车都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