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7年,汉章帝已经即位,做了两年的皇帝了。
这年的春天,汉章帝想对自己的几位舅舅,进行封赏。但是,这个想法遭到了马太后的反对。恰巧当时天气干旱,有人借机向汉章帝上书,说没有封赏外戚正是造成天气干旱的原因。所以,相关部门随即向皇帝请求,按照以往的惯例赐赏外戚。
后来,马太后就此事,专门颁布旨意。
诏书中说:
那些建议封赏外戚的人,是为了给自己谋求好处,所做的献媚之举。以前,王氏家族中,曾经有五个人在同一天被封为侯爵。但是当时,天气并没有下雨的迹象,而是漫天黄沙。过去的历朝历代,只要外戚权势过重,必定影响朝政,无法长久。所以,先帝在世时,对外戚的安排十分谨慎,始终没有让自己的舅舅担任重要的职位。先帝曾经说:‘朕的儿子绝不可与先帝的儿子相比。’现在,为什么有人非要让马家与昔日的阴家相比呢!何况,阴家的卫尉阴兴,被天下人称颂。他待人接物,像蘧伯玉那样恭敬有礼。皇宫中的使臣刚到门前,阴兴急忙上前迎接,连鞋都顾不上穿。即便是性格刚强的新阳侯阴就,虽然有时会略失礼节,但是谋略过人,朝野上下无人可比。原鹿贞侯阴识,则是忠诚勇敢,有诚信的人。阴家的这三位出类拔萃,都是为人臣子中的佼佼者。有谁能与之相比!马家差远了,根本无法与阴家相比。我没有什么才能,因此日夜难安,时常担心自己的行为会损害先朝制定的法规。我昼夜不停地告诫自己,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的错误。
但是,我的家人们不断地犯错,触犯法律。例如办丧事时,修筑高大的坟墓。他们的行为有过失,又没有马上察觉,不能及时改正错误。这些都表明,没有人听从我说过的话。而我的耳朵和眼睛早就被蒙蔽了。
我作为一国之母,只敢穿着粗丝制成的衣服,日常饮食不敢要求味美香甜,从不使用香薰的饰物。身边的随从也只允许穿着普通帛布制成的衣服。我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为天下人,起到一个表率的作用。我原以为,我的行为能让娘家人自我检讨,进而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没想到,他们对此视若无睹,竟然笑着说:‘太后一直都是这样节俭’。前一阵子,我从濯龙门经过,看到前往马家拜访的人络绎不绝,门前车水马龙。家中的奴仆穿着统一,都是绿色单衣,衣领衣袖白净如雪。我回头看看自己车夫的着装,相差太多,根本无法与之相比。对于马家的种种行为,我并没有加以谴责。只是每年都减少开销,希望这样能让他们自我反省,心生愧疚。但是,他们对此毫无觉察,依旧放任自己,从未有过忧国忧民的意识。人们常说,最了解臣子的人,就是君王。何况他们还是我的家人!我不能对上辜负先帝的一番苦心,对下损害前人的德行。难道要让前朝外戚乱政的灾祸,再次重演吗!
马太后坚决不允许封赏自己的家人。
汉章帝读了太后的懿旨,不停地叹息,再次向马太后请求:“舅父封侯,就像皇子封王一样,是自汉朝建立以来,就存在的惯例,是定制。即便太后对此有谦让之心,为什么单单让朕无法封赏三位舅父呢!何况卫尉马廖年事已高,城门校尉马防和越骑校尉马光都有重病在身。一旦他们突然离世,朕会因此而抱憾终身。所以,应当尽快封赏,不能再拖延了。”
太后回答道:“对于此事,我考虑再三,才做出决定。我这样做并不是阻止皇上施恩于外戚,只是能让国家和马家都受益。我怎么可能为了博取好名声,而让皇上遭受外戚的怨恨呢?以前,窦太后打算封赏王皇后的哥哥。丞相周亚夫就曾经进言:‘高祖规定,没有军功的人,不允许封侯。’建武中兴时期的阴家和郭家,人才辈出,战功累累。可是,马家的人从来没有为国家立有军功,怎么能和那样的家族相提并论呢!我曾经仔细观察过那些拥有多个官爵的富贵之家。官爵的重叠,就像树木在一年之中多次结果一样,必然会损伤它的根基。何况,人们想能够拥有爵位,也只是希望祭祀祖先时,能呈上丰足的供品,日常生活中,能丰衣足食罢了。现在,我娘家的祭祀所需物品,都有太官负责供给。平日里的吃穿用度,则是由御府提供。难道这样还不够吗?非要拥有自己的封地才可以吗?这个决定是我反复考虑过的,你就不要再有异议了!
子女孝顺父母,最好的行为就是让父母安心。当前,国内天灾不断,粮食的价格数倍上涨。我对此忧心忡忡,日夜难安。皇帝您不考虑民生大计,却以外戚封赏为先,还就此事上违背我的意愿,争执不休!我性格刚强,性子又急,气不顺,就会引发气痛之症。儿子未成年时,应当听从父母的教诲。成人之后,就应该以自己的意愿来行事。你现在已经是皇帝了,为人君主,自然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只是因为你还在三年的服丧期,又是关于我娘家的事,我才这样独断决定。假如从此风调雨顺,边境安宁,那以后你可以完全依照自己的想法做决定,我绝不再干涉政事,只管含饴弄孙,颐养天年就好。”
听了太后的这番话,汉章帝最终打消了封赏外戚的念头。
太后曾经下诏书给三位辅政大臣:“如果马氏家族及其姻亲中,有扰乱、干预地方政事的,要依法处置,然后上报。”太后的母亲下葬后,陵墓的封土有点儿高,太后就此提出异议,卫尉马廖等人随即降低了封土的高度。对待家族中行为谦恭正直的人,太后总是好言相待,还会赏赐钱物,甚至官位。但是,如果有人犯了错,即便是很小的错误,太后也会神情严肃的加以训斥。太后还将那些穿着华服、不遵纪守法的亲族,直接从皇亲名册中除名,遣返回老家。广平王刘羡、钜鹿王刘恭和乐成王刘党,衣着简朴,车马上也没有金银类的装饰品。太后从汉章帝那里得知了三人的情况后,分别赏赐每人五百万钱。由于太后的教导和言传身教,不管是皇族还是外戚都以俭朴谦虚为荣。外戚家族的谨言慎行,甚至超过了明帝在世的时候。
太后还曾开设纺织屋,在濯龙园里种桑养蚕,并以此作为娱乐,经常前去查看。太后时常和汉章帝就国家大事,进行探讨。她还向小皇子讲述自己的经历,并传授《论语》等儒家的经书的知识。太后每天都过得和睦欢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