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国历205年的阳春三月,冬寒已经慢慢消退,万物开始悄悄苏醒。
侯府侧门外,刘钰的心如同这青砖缝里冒出的春草芽一样,充满了对新生的期望。
老管家替他将行李放入马车。
“七公子,这是夫人给您准备的盘缠,临走前,您不打算告个别吗?”
刘钰回过神儿,伸手接过老管家递来的木盒,里面装满银锭,端在手里掂了掂,还挺沉。
自嘲的笑了笑。
“就劳烦您替我道声谢,告别就算了,省的给彼此添堵。”
回过头,深深的望了眼侯府,便坐上马车出发。
老管家望着刘钰决绝的背影,微微叹了口气。
侯府书房内,刘庆搁下手中之笔,接过毛巾擦了擦手,淡然问道:“老王,那几个逆子走了没?”
“其他公子待祭祖后再走,唯有七公子,已经提前祭拜了小夫人,方才就出发了。”
老管家顺便说了夫人给刘钰缠之事。
刘庆皱眉嘲讽了句:“哦?走了也好,不过我那夫人可真“大方”,一百两,啧啧……”
老管家低头沉默,没敢搭话。
刘钰出身卑微,母亲是妾,一个小犯官之女,被赏给侯府当了丫鬟。
俗套的情节,酒后意外,之后就有了刘钰。
可惜她有黛玉的身子,却没黛玉的命,生下刘钰没几年就郁郁而终了。
刘钰虽然庶出,但在贵族圈子里,也算有点名气。
他刘氏“书呆子”的名号,广为人知,不过是个负面教材。
刘钰足不出户,就窝在藏书阁里,当了十八年贵族,竟没一个狐朋狗友,谁敢信?
他属于被放养,连下人们都知道刘庆讨厌他这个幼子,可想而知他在府中地位。
刘氏将门立家,刘钰年已十八,才刚入锻体境,刘庆对他压根儿不屑一顾。
此次皇帝荫补,刘夫人直接买通吏部官员,把刘钰在军中的职位给挪了个地儿,给她儿子换的一个校尉职。
于是,刘钰就成了刘县令,在西北边地,父子两都心知肚明,刘庆没有对此吱声,为一个刘钰,犯不着他去跟夫人生气。
如今皇帝年事已高,又体弱多病,卧床不起,皇室夺嫡的局面已经展开。
加上近年来边境不宁,地方诸侯成患,整个齐国都在风雨飘摇。刘庆整日忙着谨慎行事,哪儿管刘钰一个庶子死活。
马车缓慢的行驶,刘钰枯坐着沉思。从呱呱坠地到现如今已经整整十八年了,脱离侯府这座囚牢,他便了无牵挂。
前世,他是一名光荣的大学老师,俗称“教授”,这十八年他重操旧业,躲在府内研究书本,对于这方空间也算有了些了解。
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这方世界的话,那就是“大”,而且是超级大的那种。
这片空间有神秘的大道种子存在,文人练气,武人锻身。甚至存在着传说中能劈山断河的圣人。
他那“便宜”父亲就是大宗师,这种强者很稀有,所以,地位比较尊贵。
而齐国只是一个北域边陲小国,在大域大国中,大宗师并不稀奇,连尊者、圣人都有存在。
刘钰这些年一心谋算着逃离侯府,未来的路,他心里没底儿。
重活一世,他并没什么出彩的地方。所以,他这废柴芝麻官此刻才会有些茫然。
“叮!恭喜宿主获得自由,轮回祭坛开始激活!”
还一道宏大浩瀚的天音,突然响彻在刘钰脑海。
一座幽光闪烁的神秘祭坛,在他的意识里逐渐凝实、成型,古朴的花纹,龙凤缠绕的高大台柱,整个祭坛给人一种沧桑的感觉,祭坛内隐约中还能看到一道道气势逼人的身影若隐若现。
刘钰怔怔的看着这座古老而又神秘,几乎覆盖了他识海的祭坛,一道道大道之韵盘旋在祭坛之上。
这是什么玩意儿?饶是重生一世的刘钰,都一脸懵逼。
“恭喜宿主已经成年,轮回祭坛开始复苏。”
神秘缥缈的声音再次响起。
轮回祭坛?这是什么东西,类似小说里的金手指系统吗?刘钰心中隐约有了些答案。
长舒一口气,平静了下心跳后,刘钰心里默念道:“你是?”
“回答宿主,吾乃地府轮回祭坛的祭灵。大道破灭前怜惜这些千古人杰,便将祭坛封印在宿主灵魂里,让宿主在异界重生。而我的存在意义,便是协助宿主主持人杰轮回,宿主称我为祭灵即可。”
刘钰身体微微发颤,千古人杰的轮回吗?如此他在这方世界就不算孤单了。浑浑噩噩的回忆了十八年故乡,如今故人将来,他安能再这么消沉下去?
既然大道让他重活一世,又肩负着千古人杰的轮回,他就当以汉人之名,携同这些点缀了一世历史的千古人杰们,再轰轰烈烈一番,方不负这重活一世的遗憾。
“宿主如此雄心,我很欣慰,既然如此,轮回任务开启,
恭喜宿主获得激活礼包x1,
获得任务:得到一块辖地(已完成),
任务奖励:武将召唤一名(待宿主到达任地后领取)。
是否现在领取激活礼包?”
刘钰压抑着激动,心底默念道:“领取!”
“恭喜宿主于轮回中获得《黄帝内经》一部,
随机人杰召唤一名,
是否立即召唤人杰?”
刘钰在心底低喝道:“召唤!”
此刻这种状况下,他要再不召唤,就真是傻子。
紧握着双拳,紧张到汗流浃背,他有些迫不及待的想知道出世的会是哪位人杰,毕竟这可是第一位轮回的炎黄子孙。
随着轮回祭坛一阵幽光闪烁,一道年轻文士身影出现在祭坛口,遥对着刘钰躬身行礼。
刘钰这土锤,一阵儿手忙脚乱后,竟不知该如何还礼,只能在慌乱中朝祭坛招了招手,年轻文士点头微微一笑,便消失不见。
“唉?祭灵,召唤的人呢?我召唤的人杰哪里去了?”人影突然消失,刘钰连忙紧张的询问。
“恭喜宿主于轮回之中召唤出谋士:荀攸,
荀攸已经在城门外等候宿主,请尽快前往会和。”
刘钰整个人瘫倒在马车之内,刚出来的那位爷是曹大大的“谋主”荀攸?
《三国演义》误人,罗贯中把荀攸的很多功绩都匀给了郭嘉、贾诩等人,这导致好多人对这位汉末诸侯眼中曹魏的“谋主”,有些陌生。
脑海一阵闪动,关于荀攸的资料竟然开始显现。
“荀攸
(文士)
别名:荀军师
字:公达
朝代:东汉末年
民族:汉
历史:曹操五大谋主之一,曹操每征必带之人,被称为曹操的“谋主”。擅长灵活多变的克敌战术和军事策略。生前设奇策共十二计。在曹操伐吴途中去世,谥曰:敬侯。
修为:先天境六层
忠诚度:100 ”
刘钰长舒几口,待心下平境,便催促马夫赶紧出城。
马夫在京城已有十几年驾龄,对这位突犯疯癫的七公子,他有些无语。
别的公子离府前,都是捞尽好处,大皮鞭加身,才肯恋恋不舍的离去。这位爷可到好,一小包行李,一百两盘缠就被不哭不闹打发了,这才刚上路,又催促自己出城,好像后面狼追狗撵一样。
要不是碍于身份,他都想揍醒这位小爷,这是哪儿?这可是齐国京城内啊!他有没有王法意识?懂不懂交通法规?在这里策马耍浪是要被抓去吃牢饭的。
此刻城门处,守城的偏将吴同正一脸凝重的盯着荀攸。这位突然出现的素衣文士,让他感到了危险,他望向城门口那凝实的目光,仿佛一眼就能将自己裸穿。
刘钰的马车稍作检查后,便被放行。
他迫不及待的探出身子,目光四处寻找,待看到人群中犹如鹤立鸡群般的荀攸,还没等马车停稳就猴急的跳了下去。
看到刘钰冲到身前,荀攸躬下身体,恭敬的行礼。
“荀攸参见主公”。
刘钰听着这一声“主公”,心里美滋滋的,连忙伸手扶起荀攸,上下不停的打量着自己的第一位人杰,越看越觉得亲近。
直到守城官兵开始催促马夫,刘钰才带着荀攸上了马车。
上车前,荀攸朝城门方向看了一眼,对城头的吴同诡异一笑后才钻进马车。
吴同一头冷汗的望着渐行渐远的马车,凝声向旁边的守卫问道:“你可知刚那是谁家马车?车中少年又是何人?”
“那是安远候家的马车,下来那位就是“书呆子”刘钰,听说补了个幽州边地县令,此时应该是去赴任吧。”
守卫不解的看着一脸冷汗的上官。
吴同闻言后,望着马车远去的背影摇了摇头,喃喃自语道:“幽州边县,安远候是打算要了他这位庶子的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