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岩与史全林成为忘年交的朋友,就是在垂钓过程中,就像陈年的老酒,随着时间的推移,愈来愈醇,愈来愈浓。以致由工作上的帮忙,到哥们义气,友好往来。
史处长听说是钓鱼,在心里把时间表梳理了一遍,说:“这个周末应该可以吧,我也是有点心痒痒了。到时候再联系好吗。”晓岩兴奋地应道:“那太好了,再联系!对了,我这儿又弄了一套渔具,我原来那套还好用,这套就送老兄了,到时候我带过去。”
“好,好好,那就有劳兄弟了。”
与史全林通完电话,晓岩轻松地舒一口气,在意识里轻轻吐出两个字:好了。
在晓岩心目中,史全林始终是一位有影响的人物,他能够答应一块去钓鱼,足见同自己的亲密程度。晓岩非常清楚,只要史全林关照,投标“m工程”的事,只是履行一下程序而已。他一定要抓住机会,选好航道,提前铺好红地毯,静候大喜日子的到来。他不喜欢船到桥头自然直的说法,凡做事成功者,无不是知己知彼,充分备战,以实就虚,攻其要害,才马到成功的。
晓岩看看日历,礼拜三。距离周六还有两天时间,两天时间,能做些什么呢?第一,他得把那套渔具买到手,放到车子的后备箱里,准备着随时出发,陪史处长钓鱼;第二,也是关键的一项,这两天里之内,他得尽量把m公司的情况打听得详细、再详细一些,为在钓鱼的时候,给史处长的交流做准备;第三,还要向公司的内部人员挖掘能量,在标书上做足文章,绝不能掉以轻心,在自己的家门口迷路。他坐在那把舒适的老板椅上,身体靠后,胳膊抱在胸前,微闭双眼,坐得很舒服的模样,心事就这样一二三地铺排开来,一件一件地写意成生长着的希冀。
晓岩把需要做的事,理好了顺序,满意地站起来,随手整理了一下服装,环视了一周办公室的陈设,觉得一切都是那样的整洁有序。又到了下班时间,东山的日头就这样又一次陨落到了西山。晓岩忽然意识到还不能结束一天的运转,好像有一种使命在等待他去完成。他还不能现在回家去陪妻子和女儿。他的时间太紧了,记得是谁说过的:“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生命……”的话。他需要抓紧时间,尽一切可能为“m工程”做好一切准备。想到此,他决定给一位同学打电话。这位同学在m公司虽然没有多大权力,可是他会比较了解m公司内部的一些情况,和他一起吃顿饭,就算是闲聊,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电话拨通了,晓岩笑着和同学闲聊:“老同学,好久不见了,怎样?一起吃饭,聊会儿?”
那边传来很爽朗的笑声:“呵呵,怎么了,大老板请客啊?难得的兴致,要是不到,岂不是生分吗?!”
晓岩这位同学叫石山,复姓欧阳,同学送他绰号“十三点”。而他却总是乐哈哈地接受同学给他的昵称。“十三点”说话总带点缅甸像,遇到隆重场合,说话容易脸红,有的同学就调侃叫他“十三妹”。在学校的时候晓岩和他关系一般,虽然都是同乡会成员,由于“十三点”喜欢多事,总是在同乡之间制造一些“背靠背”的话题。晓岩从内心有点反感,从不主动与他接近。
“十三点”毕业分到m公司机关工作,第三年就做了公司领导的秘书。他给领导撰写的“檄文”总能挠到领导者的痒痒处。调到秘书科,两三年功夫,就做了秘书科科长。如今十几年如一日,熬白了少年头,伺候了几任领导升迁或者退休。此君,依然如故,仍然做他的秘书科科长。
通完电话,半个时辰,他们就在一家陕北特色的饭庄碰面了。见面晓岩兴奋地叫了一声:“十三……”,接着高举起有力的手掌,重重地和“十三”的手掌击在一起:“呵呵,你这家伙,还是老样子啊!一副儒雅气质……”
“十三”笑道:“哈哈,做了大老板,依然记得同窗情谊,感动啊!”
他们找了一个靠窗的位置坐下。
服务生拿着菜单上来,说:“请两位点菜。”
服务生说着把菜单轻轻放在晓岩面前。晓岩随手把那色彩诱人的菜单推给“十三”:“你来,别客气,想吃什么,只管点……”
“十三”谦让道:“还是老板来吧……”
“你们这儿的特色菜是什么?”晓岩示意服务生:“来,介绍一下。”
“红烧羊排不错,可以品尝一下……”
“好,算一个。还有呢?”服务生连着说了几个,然后又说:“两位先生,我们这里的凉菜可以拼盘,你们人少,点多了,也是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