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会儿,有老师来通知安若武到校长办公室。而且是当着上课老师的面直接叫走的。这个情况,让全班同学难免猜疑。
到校长办公室,一定是这家伙犯了啥事!
“安哥不会犯事!”廖小辉这几天,完全沐浴在安若武的光芒之中。可以说,在竹溪中学,他谁都不服,就服安若武。
这不是他穷,吃了别人的嘴软。而是他真正感觉到,安若武那与众不同的魅力。安若武就像一个兄长一样,引导着他,以及他的学习小组的人,不断地进步。这个感觉,雷伟也很深刻。
安若武到了校长办公室,看到林老班也在,立即就招呼道:“李校长好,林老师好!”招呼时还小小地鞠了一躬。
“呃,你就是安若武啊,岷山日报这篇文章,是你写的吧?”李校长李正国拿起报纸指着那篇“生产队里杀年猪”的标题说道。
“报告校长,这确实是我写的。腊月二十九,生产队杀年猪,我去现场看了,有感而发。我正月初三寄给报社,没想到报社真给用了。”
这时,安若武就是一个乖宝宝,啥事一定要给领导汇报清楚。
“好,很好,听说你的成绩不错。今年有多大把握?”李正国又问。
“本科大学应该稳当,但我想冲一冲重点大学。”安若武实话实说。至于帝都大学,他是不说的,因为这个有太大的偶然性了。
“好,如果你考上重点大学,学校为你庆功!”李正国心情很高兴。从1977年高考以来,竹溪中学本科学生考出去了一些。每年理科都有两三名大学生,但文科就要略差一点。去年就只考起了一名专科生。今年就看林九章带这个班,有几个希望。
“谢谢校长,谢谢林老师。”安若武说道,“校长,这个报纸是不是可以送给我啊?”
“呵呵,你拿去吧。学校里的岷山日报,订有几份呢。”李正国说道。
取过报纸,自然也取过汇款单,安若武再次谢谢两位老师,然后直接回教室。
但学校这边没有完。校长把学校青年书记找来,同时找来一张报纸,叫青年书记把安若武的文章做成宣传海的,贴在学校的宣传墙报上。
同时,李正国同志又找来学校办公室的人,以这件事写一个工作简报,报县教育局。这种学生发大块文章的事,也称得上学校工作的一项成绩了。
当天下午,学校就传遍了安若武的“丰功伟绩”,晚饭后给小组的同学辅导,大家心情都很激动。觉得安若武这么厉害,跟着问啥史地啊,问语文和作文得了。
晚自习,学生更是叽叽喳喳,甚至是班导都让安若武上台讲两句。安若武急得直摆手,这真是皇帝不急太监急了,不就一篇小文章么!
周五上午的语文课,语文老师叶惠拿着报纸又好好地把安若武夸了一顿。而且还特别说了,她家的叶小妮要拜安若武为师学习写作。
叶惠老师的话,又让安若武想起一些往事。
叶惠老师是学校资格的气质美女,而她的女儿,不但漂亮得不得了,在前世更是著名的画家。
叶惠的爱人刘中源,是一名物理教师,教过安若武高一的物理,后来安若武成了忘年之交。因为两个人的字都写得很好。刘中源在岷都来玩时,安若武还办过招待。那次叶小妮和叶惠老师都来了,叶小妮当时刚刚在岷山大学当教师,那颜值与气质,让安若武这个过来人当即就怦然心动。
那是安若武一生中,唯一一次感叹自己结婚太早,而美女竟然近在咫尺的那种感觉。
叶老师的话,瞬间将安若武推到了高八零级文科补习班的敌对面。几乎所有的男生,都是羡慕忌妒恨。
因为大家都认识叶老师的女儿,今年才10岁,但那绝对是美人胚子的存在。这样的人,拜安若武为师,这家伙难道不会以权谋私?
这周星期六,测验了历史与地理。
……
从3月2日开学到4月28日止,总共九周,除政治外,其他科目都测验了三次。
语文,每次考题测验是100分,安若武每次成绩都在97分、98分、97分。叶惠老师说,只要安若武的作文能够稳定,高考120分极可能拿到110分的高分。
数学,文科数学只有100分,三次测验分别是17分、49分、78分。数学老师黄平勇以大嗓门表扬道:“安若武你的数学进步大呀,如果再进步,就要超过老师了。去年的数学题,老师在规定时间也只能做出96分。”
老师,你这样说好吗,你确定不是在向弟子示威?
英语,每次考试都是百分制,三次成绩分别是39分、69分、95分。林老班不只是表扬英语一科,而是全部:“安若武同学,你如果在高考中正常发挥,估计总分能考到450分以上。”
林老班这样表扬,貌似他觉得自己的英语,帮不上安若武什么忙。
政治课,测验过一次,成绩是95分。全班绝对第一。
历史,三次分别是98分、98分、98分;地理,三次成绩分别是97分、99分、100分。
安若武这一次比一次牛逼的成绩,把此前很骄傲的文伯庸等人,一下子给打趴下了。那些曾经加入文伯庸帮扶小组的同学,从安若武成绩全面好起来后就开始后悔了。
尤其是一些本来就做着文学梦的青年,更是气得直跺脚,尼玛我为毛不挑安若武小组啊,以后哪怕求得他一点指导,说不定俺的文章也就发表了。
后来安若又收到两次稿费,却不是那些诗歌,而是散文。诗歌,他投的是月刊,用稿周期要长一些。什么国报、省报、教育报、青年报等,适合安若武写的题材非常多。
但这一切都没有卵用,因为想要参加高考,得过一次关:预选。
传说1977年参加高考有570万人,其海量的考务工作害得全国教育系统都不得安宁;1978年参加高考的人数更多,因为好多老三届毕业生得到高考信息都来参加高考了。
然后,教育系统就推出了一个高考预选制度。
高考预选,由各县根据自我情况自行考试。
大体上确定一个比较,譬如清江县上年大中专一共考上了78人,那就按1:5的比例,从各种要参加高考的人员中,选出390人参加高考。
这390人,要分文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