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2696800000007

第7章 爱国爱民(6)

元朝统治者看到劝说无用,就把文天祥上了刑具,关在一间阴暗潮湿的监牢里。那里一年到头透不进阳光,冬天冷得像冰窖,夏天臭气熏天,蚊虫成群。就在这样的牢房里,文天祥被关了四年,受尽了各种各样的苦难和折磨,但丝毫没有动摇他一死报国的决心。在这里,他写了许多诗篇,《正气歌》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篇。这首五言长诗表达了文天祥反抗元朝统治的思想感情,同时歌颂了春秋战国以来许多忠君爱国的勇士,他决心要向他们学习,保持自己的浩然正气,决不贪生怕死,屈膝投降。

元朝统治者看到文天祥不肯投降,还是不死心。最后,元朝皇帝忽必烈决定亲自劝降。见到忽必烈,文天祥不肯下跪,忽必烈的左右强行要他下跪,文天祥坚立不动,从容地说:“宋朝已经灭亡了,我应当赶快死!”忽必烈劝诱说:“你只要用对待宋朝的心来对待我,我就封你做宰相。”文天祥仍不理睬。忽必烈又说:“你如果不愿做宰相,就请你做别的官,怎么样?”文天祥斩钉截铁地说:“我只求一死就够了!”

1283年1月,文天祥被押赴刑场。临刑前,元朝官员问他说:“你有什么话说,告诉皇帝,还可以免死。”他回答:“死就死,还有什么话可说!”他又问身旁的人:“哪一边是南方?”身旁的人告诉了他。他没有忘记南方的祖国。向南方下拜说:“我能够报国的机会,也已经完了。”说完,从容就义,年仅47岁。

文天祥遇害后,文夫人在收殓他的遗体时,发现他的衣袋里写着下面一段赞词:“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文夫人向文天祥的遗体志哀,含着眼泪默念:“夫君,你的死,重于泰山;我一定把你的遗言传给子子孙孙……”

袁崇焕保国卫民战沙场

袁崇焕(1584—1630),字元素,广东东莞人。明末著名的爱国将领。

明万历年间,女真领袖努尔哈赤建立了后金。后金建立后,努尔哈赤便以“七大恨”誓师告天,兴兵反明。后金军队剽悍善战,仅用几年时间,就毁抚顺,拔清河堡,在萨尔浒山大败明西路军,使八万明军全军覆没。后金军乘胜步步逼近,占沈阳,陷辽阳,攻下辽东多处城寨。在后金强大的攻势面前,军事重地广宁(今辽宁北镇)的明军守将惊慌失措,弃城逃入山海关。东北全境陷于完全失落的危急之中,明朝的安全受到极大的威胁。

消息传到北京,朝野震恐,文武大臣议论纷纷,但都拿不出一个主意。这时,刚从福建调来兵部的袁崇焕站了出来,充满信心地说:“只要给我兵马和钱粮,我就可以把关外的防御责任担当起来!”其实,袁崇焕当时只是兵部的一名小官,对此关系国家存亡的大事,他既无责任,也可以不冒风险。但他有一颗忧国忧民之心,他想到国家的安危,想到人民生活的安定,自己作为一朝武将怎能袖手旁观,无动于衷!袁崇焕自愿戍边,受到群臣称赞,于是提拔他为佥事(到地方上巡视军事的官员)到山海关外监督军事。

一到关外,袁崇焕便立刻与将士商议守备计划,安抚无家可归的百姓,修筑军事要冲宁远(今辽宁兴城)的城墙,以巩固边防。正当宁远城墙告成的时候,袁崇焕的父亲去世了。按当时的制度,官员丧父要卸任回家守孝三年。但此时袁崇焕早已把全身心都投入到东北的边防上,他怎能为了家事而放弃国事呢?袁崇焕眼含热泪,朝南三拜,表示对父亲的悼念之情。

1626年,努尔哈赤率13万大军,西渡辽河,兵临宁远城下。这时宁远城中,只有一万多兵马。面对如此悬殊的敌我力量,人心惶惶。为鼓舞斗志,袁崇焕集合全城将士,当众刺破手指写下血书,誓与宁远城共存亡。战斗打响了,后金军顶着盾牌,冒着明军的弓箭和石头,蜂拥而上,企图掘开城墙攻进城去。袁崇焕沉着应战,用西洋大炮对准敌兵密集的地方频频开火。炮声一响烈焰腾空,后金军血肉横飞,成片成片地倒下。战斗进行了二天,后金军发动了无数次进攻,但在袁崇焕的指挥下,宁远城岿然不动,而后金军却死伤无数,四员将领阵亡,努尔哈赤本人也负了伤。大势既去,后金兵纷纷逃窜,袁崇焕乘胜追击30里,歼灭后金官兵一万多人。宁远大捷使后金军胆战心寒,身经百战的努尔哈赤,也叹息道:“我从25岁带兵作战以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谁想到这个宁远城却打不下来。”

努尔哈赤死后,其子皇太极又率兵攻打锦州和兴城,但都被袁崇焕的部队所击败。于是后金军改变战略,1629年,皇太极率军几十万,绕过袁崇焕的防区,突破长城,攻入关内,进逼北京。袁崇焕得到警报,立即挥师入关,在北京城下,与后金军展开了激战。袁崇焕身披铠甲,亲自上阵督战杀敌。在他的带领下,明军士气高涨。将士奋勇杀敌,从中午血战到晚上,终于打退了后金军,皇太极感叹地对部下说:“我打了15年的仗,从来没遇到过这样厉害的对手。”

袁崇焕横戈戍边战沙场,为保国安民立下了汗马功劳。他为官清廉,刚直不阿,深受广大将士和百姓的爱戴,这也遭到了朝中奸党的迫害打击。形势一有好转,朝中奸党便以“谋叛欺君”的罪名将其杀害了。

袁崇焕的一生,不为名,不为利,不为权,唯有保家卫国,正如他写的《边中送别》一诗所言:

五载离家别路悠,送君寒浸宝刀头。

欲知肺腑同生死,何用安危问去留?

杖策必因图雪耻,横戈原不为封侯。

故园亲侣如相问,愧我边尘尚未收。

戚继光驱逐倭寇

戚继光(1528—1587),字元敬,号孟渚,山东蓬莱人。他出生在一个世代担任武职的将门之家。由于家教的影响,他从小就接受了抵御外侮的爱国思想。

明世宗的时候,日本的一些封建诸侯,纠集武士、商人和海盗经常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骚扰,杀人放火,抢劫财物,闹的人民不得安宁。沿海居民非常痛恨,称他们为倭寇。

戚继光17岁那年,担任了登州卫指挥佥事,开始了他的戎马生涯。这个具有爱国思想的年轻人,看到沿海不平静,曾慷慨赋诗说:“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表达了他保卫祖国海疆的志向。

1555年,戚继光调到浙江,担任参将。他到任不久,就在温州、台州一连几次大败倭寇,成了远近闻名的勇将。在军事实践中,他深感当时军队素质太差,缺乏训练,战斗力弱,军纪又坏,无法战胜倭寇。于是他编练了以农民和矿工为主的3000新军,并根据南方地形特点,创造了“鸳鸯阵”的新阵法,这种阵法可攻可守,作战灵活,特别便于近距离作战,大大增强了战斗力。他还招募渔民,组成一支水军,从海陆两方打击倭寇。戚继光非常重视部队的军纪。一方面,他经常给战士们讲述杀敌卫国,保护家乡,爱护人民的道理,使战士齐心合力,刻苦练兵;另一方面,他制定了严格的军纪,赏罚严明。他规定,擂鼓该进,就是前面有水火,也要奋勇前进;鸣锣该退,就是前面有金银,也要坚决后退。经过戚继光的训练,一支作战勇敢,纪律良好的军队形成了,被人们称之为“戚家军”。

戚家军刚练成,倭寇大举侵犯浙江台州的消息就传来了。戚继光率军进剿。敌人一闯进戚继光摆的“鸳鸯阵”,刀、枪、藤牌就像一阵暴风骤雨,密密层层向他们压了过去。倭寇一部分被当场杀死,一部分被赶到灵江里淹死了。戚家军大获全胜,从倭寇手里,救回了被掳去的百姓五千多人。时隔几日,戚继光又在处州上峰岭布下天罗地网,以少胜多,歼敌两千多,充分显示了他出奇制胜的指挥艺术。接着戚家军又在台州地区与倭寇进行了十余次战斗,连战皆胜,把倭寇全部赶出了浙江。戚家军打出了军威,名震天下,老幼皆知。大军凯旋时,台州百姓官吏出城20里相迎。

倭寇慑于戚继光的威名,又把骚扰的矛头指向了福建沿海。戚继光又奉命出师福建。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戚继光巧施妙计,戚家军奋勇杀敌,在宁德、牛田、林墩接连打了三个胜仗,杀敌数千,捣毁敌人的大小巢穴数十座。但戚家军伤亡也不小。当地百姓出城远迎,慰劳品塞满街道。戚继光婉言拒绝了对他个人的祝贺,他想到牺牲的士兵,难过地说:“士卒伤亡,我何忍受贺。”他带着深切的感情下营帐看望伤兵,亲自抚恤阵亡将士的家属,穿上素服,声泪俱下地哭祭阵亡士兵。戚继光爱兵如子的将风,深深感动了全军将士,杀敌逐倭的士气越来越高昂。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经过戚继光等将领十余年来统率沿海军民,浴血疆场,英勇战斗,东南沿海的倭寇被彻底肃清了,人民又开始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戚继光平定倭寇,保卫海疆,在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他的爱国思想和丰功伟绩,人民永远不会忘记。直到今天,浙江、福建一带还流传着戚家军英勇杀敌的故事,保存着大量戚继光和戚家军的遗迹。

于谦清白留人间

“千锤万击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首名为《咏石灰》的诗歌,托物言志,表达了作者要做一个纯洁清白高尚之人的远大志向。他就是明朝伟大的爱国民族英雄于谦。

于谦,浙江钱塘(现在杭州)人,生于公元1398年。他从小刻苦读书,志向远大,很崇拜文天祥,曾把文天祥的画像挂在自己卧室里,并题诗:“孤忠大节,万古修传,我瞻遗像,清风凛然。”表明他要以文天祥为榜样,把自己毕生精力献给祖国和人民。明英宗朱祁镇即位后,于谦任京城兵部左侍郎。

公元1449年,北方的蒙古族一支瓦剌部族,在首领也先的统率下,分兵四路,大举入侵明朝,明英宗偏听奸臣宦官王振之言,率50万大军到大同迎敌,结果在太监王振胡乱指挥下,全军覆没,王振被明军一将领杀死,明英宗成为也先的俘虏。

国不可一日无君。于谦支持英宗的弟弟朱祁钰出面代理国政,这就是明景帝。景帝即位后,任于谦为兵部尚书,指挥保卫北京的战斗。于谦指挥老弱残兵20万人,在9座城门外严阵以待,并下军令:“临阵将不顾军先退者,斩其将,军不顾将先退者,后队斩前队。”于谦无私无畏的爱国热情和胆略激励了广大将士,士气大振。

也先取胜后,以为明军不堪一击,狂妄地围住了北京,直扑德胜门。于谦诱敌深入,将也先军队引进伏击圈,把瓦剌军打得落花流水。首战胜利大大鼓舞了明朝军民斗志。接着于谦指挥明军夜晚出兵劫敌营,各路将士全线反攻。在明军凌厉攻势下,也先丢兵弃帐,向北逃窜。于谦一直把也先赶到紫荆关外。北京保卫战胜利了,瓦剌军元气大伤,不得不主动送回英宗向明朝求和。

景帝因于谦保卫京师有功,奖励了他。但英宗回京后,景帝又担心宝座不稳。于谦军权在握,从稳定大局出发,支持景帝继续执政。景帝才放下心来。于谦一面创立团营,操练兵马,修筑城防,提高明朝军事实力;一方面整顿内务,反对贪官污吏,自己保持清正廉洁,他深得民心,却招来石亨等一些心怀反意的大臣、大将们的反对和忌妒。

1457年,景帝得了重病,元宵灯节的晚上,石亨等臣、将偷偷带兵拥簇着朱祁镇闯入皇宫,击钟召集文武百官上殿,宣布朱祁镇复位。朱祁镇重新掌权后,立即杀戮异己势力,马上把于谦抓了起来,并严加拷打。于谦问心无愧,决不服罪。这位威震敌胆英勇报国的硬汉子,被陷害第六天,就惨遭杀害。但人民都知道于谦是清白的。直到明宪宗时,才恢复了于谦生前官爵。

清白忠贞英勇杀敌的于谦与名将岳飞有相似之处,没有死在金戈铁马的疆场上,却丧命于本国昏君与奸臣莫须有的罪名下。这告诉后人,封建忠君式的爱国思想,未必能达到保护穷苦百姓根本利益的目的。国家是人民的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只有把爱祖国与爱人民紧密结合,融为一体,爱国才有正确的内涵,清白才有真正的价值。于谦杀敌卫国,功昭日月,人民是景仰他的,历史是不会忘记他的,他的《咏石灰》一诗,深受后人喜爱。由于时代局限,于谦没有把真正卖国贼明英宗除掉,招来杀身之祸,京都百姓没有遭到也先铁蹄的践踏,却依然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一历史悲剧,令人深思。

郑成功收复台湾

郑成功(1624—1662),本名森,字大木,福建南安人。从小喜欢读书、爱好练武。后来由于郑成功坚持抗清斗争,深受南明隆武帝器重,赐姓朱,改名成功,所以又号为“国姓爷”。

郑成功曾随父亲郑芝龙参加抗清斗争。郑芝龙降清后,郑成功拒绝了清朝政府的招降,继续举旗抗清。在残酷艰苦的斗争中,郑成功感到,如果不建立坚强可靠的基地,抗清是难以持久的。于是,他决定改变战略,挥师东渡,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1624年,台湾被荷兰殖民者侵占。他们在台湾大肆掠夺,残酷勒索,使台湾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荷兰殖民者为了加强统治,在台湾西南部修建了二个据点台湾城(今安平)和赤嵌城(今台南),并驻军二千多人。

同类推荐
  • 指导学生心理健康的经典故事——搭建心灵沟通平台

    指导学生心理健康的经典故事——搭建心灵沟通平台

    每个人都在梦想着成功,但每个人心中的成功都不一样,是鲜花和掌声,是众人羡慕的眼神,还是存折上不断累积的财富?其实,无论是哪一种成功,真正需要的都是一种健康的心理。有了健康的心理才是成功的前提与保证,在人的一生中,中学是极其重要的一个阶段,心理健康对以后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
  • 学生语言文字写作学习手册—教你学成语(下)

    学生语言文字写作学习手册—教你学成语(下)

    语言文字的简称就是语文。语文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工具。它既是语言文字规范的实用工具,又是文化艺术,同时也是用来积累和开拓精神财富的一门学问。
  • 巴黎圣母院(全集)

    巴黎圣母院(全集)

    《巴黎圣母院》维克多·雨果被誉为伟大的诗人、戏剧家、小说家、散文家、批评家,在他的笔下,巴黎圣母院绝不是一个完备的、定型并能归类的建筑。它不再是罗曼式的,也不是哥特式教堂,它成为集万形于一身的神奇之体,成为令人景仰的科学和艺术的丰碑。1831年,《巴黎圣母院》一经出版,即成为文学的丰碑了。书中讲述了一个发生在15世纪法国的故事: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洛德·弗罗洛道貌岸然、蛇蝎心肠,先爱后恨,迫害吉卜赛女郎爱丝美拉达。面目丑陋、心地善良的敲钟人卡希魔多为救女郎舍身。小说揭露了宗教的虚伪,宣告禁欲主义的破产,歌颂了下层劳动人民的善良、友爱、舍己为人,反映了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
  • 感动学生的品德故事

    感动学生的品德故事

    “少年强则国强”,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我们有责任也有必要培养体魄健康、意志坚强、乐观进取的亿万青少年。根据青少年的成长特点和需要,在参照了大量的专业书籍、通俗读物的基础上,精心编写了这本《感动学生的品德故事》一书,希望能够为青少年塑造优秀品质、成就卓越人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辑:彼得·潘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辑:彼得·潘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热门推荐
  • 他被阎王送回来

    他被阎王送回来

    白手起家,却要在42天里,挣出8点7万亿来,这也太坑了吧!地府逛一逛,从此走上阳光道;慢热没关系,三界妖孽等着你;坑谁都可以,遍地开花抢生意;真心死不得,阎罗帮衬撑到底。
  • 最终界

    最终界

    天地浩瀚,乾坤玄奥。一人能撕开天宇,一人能弹翻大海,一人能飞天遁地,一人能切开宇宙。万圣争霸,群雄杀伐。天道无情!仰头望天,自豪不甘!天下大地究竟谁能成为那最终界主!?
  • 仙缘奇幻录

    仙缘奇幻录

    一个无知的宅男,被动的穿越至一片未知的大陆,开启了未知的修灵之路。被穿越而来真是意外?还是真的只是个意外!主角从未考虑这些,只想着哪一天能够走遍这个未知世界的各个角落一观风景而已。。。
  • 离凰(下)

    离凰(下)

    他是冲龄继位的少年天子,文韬武略,傲视苍生天下尊。朝堂纷争,他被迫大婚。她是出身权贵的宰相之女,才貌双全,养在深闺人未识。一朝为后,她遭受冷遇。他是温文尔雅的亲贵裕王,品貌非凡,辅佐江山众人知。一日相遇,他对她倾心难抑。一次迟到的相遇,她成为仙子,与他乾坤和谐;从此,皇帝专情,六宫粉黛无颜色。一段突然的告白,她亮明身份,与他行同陌路;从此,叔嫂有别,从此萧郎是故人。后宫妃嫔,千姿百态,各个觊觎后位,招数使尽。身边心腹,温柔可心,却爱慕皇帝,要为妃为嫔。而当噩耗传来,她赫然发现,自己已是孑然一身……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狂人傲视天下

    狂人傲视天下

    一刀一剑走天下,没有打不赢的对手,只有不努力的人
  • 圣灵界第一篇之再现风华

    圣灵界第一篇之再现风华

    一场小时候的误会,造就了不可挽回的局面。这一次他们又将如何解决?
  • 傲世苍穹之九重天

    傲世苍穹之九重天

    战苍天,斗古神重生之路,为道斗苍穹上天入地,唯我独尊
  • 二孩妈妈要读的心理学

    二孩妈妈要读的心理学

    我国政府从2016年放开二胎政策之后,生育二胎的家庭越来越多。那么,对于二胎妈妈来说,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要注意哪些事项呢?又要如何去做,才能更好地教育和引导孩子呢?《二孩妈妈要读的心理学》从家庭环境、儿童心理、妈妈心理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二胎家庭里的各种现象,也告诉那些因为生育二胎而感到迷惘的妈妈如何才能保证两个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如何才能让自己成为一个更合格且优秀的好妈妈。
  • 天地魂缘

    天地魂缘

    在时缠绵,离更缠绵,江南塞北,梦绕魂牵。近也思念,远也思念,生生死死,无日无年。相见时难,别时亦难,千里万里,何时得见。情伤心肝,思伤心肝,情思不断,永留心间。黄鸡催晓,白日催年,鬓丝几缕,情系何缘。风萧雪飘,春水如蓝,夜雨青灯,我独何堪。人生如梦,人生如烟,唯君情痴,光满人间。生有何难,死有何难,唯君情在,生在可恋。思情悠悠,恨情悠悠,恨君不离,思君不休。情也依旧,爱也依旧,无怨无悔,天长地久。大笔如椽,大悲如天,挥洒千万,难续情缘。塞北雪飘,江南丝雨,泪倾如注,魂随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