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顿热腾腾的早餐,吃过之后总是能让人多上几分元气,吃过早饭之后,唐晚晚开始发银子了,没错就是发银子,不过不是工钱,不是奖励,而是交由大家卖粮食的钱。
为了不导致市场的混乱,她和楚禹棠商量好,不能只从一个地方购粮,避免因为当地人无粮可买,引起缺粮的恐慌,今晨已经向店小二详细的了解过,这里的粮店有多少,大概的位置在哪里。
所以她们要做的便是分头行动,以店里三分之一的粮食为目标购买,这样以来不会影响到百姓正常购粮,也不至于带动粮价的上涨,虽然他们是需要多跑些地方,多跑几家,麻烦了些,但以不影响当地经济,民生来说,这是最好的办法了。
唐晚晚也拿了银子出门,要说休息,昨晚的一觉睡得相当不错,让她再躺回去只怕也睡不着了,不如也去粮店看看,顺便看一看当地有什么特色的东西。
既然唐晚晚要出门,那楚禹棠就没有留在客栈的道理了,自然是陪在了唐晚晚身边,所以两人就向着本地最大的一个粮店而去,一路上小摊都在沿街叫卖,十分热闹几乎不输京城,有早饭,馄饨,包子,面条,也有零食,糕点之类的,还有一些孩子的玩具,以及工艺品。
反正大概就是那句话,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条街道虽不长,但是各式各样的摊子摆在这里,给这个街道一个十分饱满的感觉,凡是摊子上该出现的东西,好像是一样都不少,只是稍显紧凑一些罢了。
唐晚晚还看到了卖糖葫芦的,红色的山楂,上面裹上了一层晶莹的糖,琥珀的颜色看起来分外诱人,在记忆中她很少吃过糖葫芦这种东西,还是很小的时候,被送出国外之前,她的记忆中,尝过这酸酸甜甜的味道。
后来在国外就再也没有吃到过了,回了国,她也没有去买过,毕竟也不是小孩子了,对于这种零食,早已经没了儿时的盼望,就是真的看到了也没有去买的心思。
但是在这里看到,好像突然勾起了她的食欲,拉着楚禹棠,唐晚晚到了卖糖葫芦小贩的那里,买了两串糖葫芦,糖葫芦很便宜,一串只要两文钱,两串花了四文钱。
这一次唐晚晚没有再拿出让人无法找零的银子,自从上一次买木簪的事情之后,唐晚晚的荷包里面,也开始备上了铜板和散碎银子了,从荷包中拿出了四枚铜钱,递给了小贩。
小贩递给了她两根糖葫芦,心里有些暗自嘀咕,一般买糖葫芦的人都是女人或是孩子,很少见两个公子哥模样的人过来买,大概是各种果子蜜饯吃的腻了,想来尝尝新鲜的吧,小贩这样想到。
“奶奶,我要吃糖葫芦。”
唐晚晚接过糖葫芦正要咬上一口,就听到一个有些稚嫩的声音,一看是个五六岁的小男孩,拽着奶奶到了糖葫芦的小摊旁边,看着一串串红色的小果子,流露出了渴望的目光。
小男孩的身边还有一个小女孩儿,两人有几分相像,但是小女孩好像更小上一些,可能还不到五岁,看着自己的哥哥要糖葫芦,自己也指着糖葫芦,“奶奶,我也要。”
看着孙子,孙女都挪不动脚步的模样,奶奶也显得很无奈,“那,只能要一串,你们两个一起吃。”
一串那就是一个人只能吃半串,也就是那红红的山楂,脆脆的糖,只能吃三个,小男孩瘪了瘪嘴,有些委屈,抓着奶奶的袖子,“奶奶,我想吃一串,我都已经好久没有吃过糖葫芦了,你之前答应过给我买的。”
妹妹倒是没觉得怎么样,一串半串都好,能吃到就已经很开心了,但是好像一串比起半串要好,所以也仰起头看着奶奶。
两个小家伙的目光这么真挚,奶奶还能说什么呢,只能从身上翻起铜钱来,告诉小贩,给她来上两串,小贩利落的拔下了两串糖葫芦,可这位奶奶,翻遍了衣服只翻出了两枚铜板,拍了拍脑袋,嘀咕道,“真是糊涂了,忘了今天多买了大米,把钱都花了。”
一边嘀咕着,一边打算劝劝自己家的孙儿,让他们先吃一串,明日带钱了,再出来买。
正打算开口的时候,她看见了刚刚买糖葫芦的公子蹲了下来,跟自己的小孙女说话,“小姑娘,你多大了。”
“四岁。”小女孩儿一点也不怕生,掰着手指头说到。
“那你叫什么名字呢。”
小女孩脆生生的声音继续响起,“我叫小花,奶奶说是很漂亮,很漂亮的那种小花。”
唐晚晚点了点头,“奶奶说的没错,小花这么可爱,以后一定会长得很漂亮,来这个给你吃。”一边说着一边将自己的糖葫芦递到了小花的手上。
四岁的孩子自然是不会拒绝,只知道自己要吃到好吃的糖葫芦了,伸出小手接了过来,咬了一口糖葫芦上面裹着的糖,扬起笑脸,说了一句,“好甜。”
唐晚晚摸了摸女孩的小脑袋,觉得头发软软的,摸起来手感真是不错,站起身来,又给了小贩两文钱,将他手中的其中一串糖葫芦拿走,自己咬了一颗,说道,“确实甜。”
一边将另外一串递到了楚禹棠的手中,看着面前红彤彤的果子,楚禹棠也是咬了下去,之前在他眼里这东西就是哄小孩子的零食,不过吃起来,味道好香还不错嘛。
“公子,这。”小女孩的奶奶向前走了一步,想说自家孙女拿了别人给的东西不合适,想要将手中的铜板给唐晚晚,只是话还没有说完,就被唐晚晚给打断了。
唐晚晚抬头开口道,“这位大娘,可以跟您问个路吗,这的粮店怎么走,我们打算买点粮食。”
“顺着这条路一直走,然后到头了往左边一拐的就是,上面招牌很大,公子往那边一看,就能找见了。”
点了点头,唐晚晚说了一句,多谢大娘,便拉着楚禹棠往前走了,全然没有给两个孩子的奶奶说出原本想说的话的机会,她大概也刚发现了,这位公子好心的意图,没有再多纠结这件事情,将自己手中的两枚铜板递给了小贩。
买下了另一串糖葫芦,递给了自己的孙儿,小男孩本就眼巴巴地看着妹妹手里的糖葫芦了,只是碍于哥哥的身份,不好去抢妹妹的东西,这会儿拿到了手,自然是迫不及待地咬上了一口,酸酸甜甜的真是好吃。
看着自己的孙儿们这么开心,她有些感谢起那位公子来,如果不是他,自己只能买一串的话,这两个孩子大概不会笑得这么开心吧。
按照那位大娘指的路走,果然很快的就发现了那家粮店,踏入进去,唐晚晚只觉得满满的粮食气息,一个个大的方形的粮食桶内堆满了粮食,整齐排列在一边,有大米,有糯米,还有,小米红豆,黄豆。
各式各样的颜色,给人一种视觉的满足感,不同于真金白银,看到这样粮食堆起来的感觉,莫名的就有一种充实之感。
柜台的旁边有一排货架,上面都是一个个扎起的布口袋,看里面东西透出来的形状,也都是装的满满的粮食无疑,这会儿柜台那边正有人在买呢。
唐晚晚看看大米,看看小米,又看了看面粉,他们的收购重心大概就是这三样东西了,这会儿店老板招呼完了柜台那边的客人,到了唐晚晚面前问道,“公子,买点什么。”
“老板,这些多少钱。”唐晚晚将大米,小米,面粉都点了一遍说道。客人问价老板自然是如实回答,一一的给唐晚晚介绍起来,“这稻米是七文钱一升,面粉五文,粟米就便宜了两文钱一升。”
一升,自己还真是不习惯这个称量方式,毕竟过去一斤,一斤的习惯了,不过她倒是知道的,一升等于一点二五斤,十升米为一斗,十斗米为一石,也就是说一石米大概就是一百二十五斤。
但是知道归知道,这种计量方法还是让唐晚晚觉得不那么习惯,但是现在显然不是计较她的这些习惯的时候,唐晚晚继续问道,“那老板你这粮店中这三样大概存了多少石啊。”
这问题问的老板眼前一亮,问这个问题是不是说明,这位公子买的不少呢,虽然这三样粮食价格不高,但是买的多了,也是一笔大生意啊。
“回公子,这稻米,面粉小店各存有十石,粟米多一些十五石。”听到可能是大生意,老板的称呼和语气均是客气了不少。
这么多,唐晚晚简直要惊喜了,真不愧是本地最大的粮店,还真是没有让人失望,这些粮食她买三成的话,大概能买到一千五百斤左右,一家店来说,不少了。
“老板,稻米三石,面粉四石,粟米五石。”唐晚晚开口直接要了十二石的粮食。
“好嘞。”老板随声应和,面上满是喜气,觉得今日运气真是好,做上了这么大的一笔生意,放在往常,客人都是几升几升的买,多的是论斗来买,只有极少数会买一石一石的。
今日进店的这两位公子还真是痛快,老板一边打着算盘,算着银子,一边问唐晚晚,“公子,这粮食需要给您送到府中吗。”
“一会儿帮我送到客栈门口。”说着报了客栈的名字和大概地址。
老板在这开店多年,自然认得地方,手中的算盘扒拉完毕,给唐晚晚报着价格,“公子,这些一共是五两银子又一百文。”“凑足六两,那三样你随便给我添。”唐晚晚拿出了六两银子,放到了老板的柜台上。
老板自然是笑着应和,从来都是讲价让他抹去零头,或者干脆不要多出来这部分的人,还是第一次碰上主动加的,而且一加就是九百文,果真是
笔好生意啊。
乐呵呵的收了银子,老板赶紧吩咐伙计装车,将这些粮食给唐晚晚要求的地方运过去。似乎是生怕唐晚晚反悔了一样。
之后带着满面的笑容将唐晚晚送出了门,客栈那边留了人接应着,唐晚晚也不必着急回去,反倒在街上逛了起来。
因为粮店的位置有远有近,约好的时间是午时集合然后出发,所以唐晚晚还有时间闲逛一会儿,这边街边摊不少,她主要也是想要买上一些吃的路上吃。
虽然新鲜出锅的东西不好久放,但是撑过今天这一两顿还是没有问题的,那些糕饼,甜点之类的,大概可以放个三天左右,虽然有些影响口感,但是给大家调下口味还是不错的。
所以唐晚晚开始了扫荡式的购物,看上了什么都是几十个,几十个的买,谁让他们这次出行的人数不少呢,二十来个人,一人吃两个也就几十个了,所以说唐晚晚买的一点都不多。
但是对于买东西的人来说,巴不得碰上这样的客人呢,可着劲儿的给唐晚晚推荐自家的东西,心里打的主意十分简单,赶快买完了,就能赶紧回家陪自己的老婆孩子了,所以一个个都卖力的很。
唐晚晚的收获也是满满当当的,他和楚禹棠都是提了满手,没办法采芝和采苓派出去了,谷风和燕羽也派出去了,他们两个自己出来的,自然是要亲力亲为了。
不过都是头一次看对方大包小包的样子,两个人倒是都给对方逗笑了。
就这样两个人大包小包的回到了客栈,自然刚刚到了客栈门口,就有人将她们手里的东西给接了过去,这会儿回来的人半数都不到,距离午时也还有一会儿,看来可以吃个午饭,边吃边等了。
他们回来的时候,那粮店的伙计早已将他们买的粮食给送到了,这会儿都已经装在了他们带来的车上面,绳子都已经打好捆好了。
这会儿回来的人,可以在客栈好好的吃顿饭,没有回来的,只能赶路的时候吃唐晚晚方才在各种小摊上买的东西了,有包子,有馒头,有糕点的,吃起来倒也不至于委屈,只是没有好好的坐在这里吃的舒心罢了。即将又要过上几天干干巴巴的日子,所以中午唐晚晚想要吃点汤汤水水的东西,所以她点了面条,楚禹棠现在的习惯是,王妃吃什么,本王便吃什么,所以他也点了碗面条。
两个人就在客栈的大厅里面吃了起来,一边吃一边等着采粮未归的人,日头看起来越来越大,午时来临了,她们两个的面条吃完了,剩下未归的人也都陆陆续续的赶了回来。
一行人拿起行装上了马车,然后向外行驶而去,唐晚晚统计了一下,本地一共有十个粮店,大家采购的粮食有多有少,但是八九千斤粮食还是有的。
虽然相较于灾民的数量不过是杯水车薪,但是也算是一个好的开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