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实巴交的木匠约瑟,看着大腹便便就要临产的妻子马利亚,看着那头精疲力竭就要倒下的毛驴——木匠约瑟因为被拒绝,站在小客店的院子里一筹莫展!因为,客店早已人满为患,被希律王逼迫回故乡的人太多。约瑟与妻子马利亚无处住宿,而夜幕四合……
他必须为妻子找一个容身之处。从山区拿撒勒,长途跋涉,来到祖先生活的山地旧城,几天来他们没有歇脚地匆匆赶路,实在是人和毛驴都疲倦了。而希律王要求人们回祖籍地登记的法令不容耽搁。
一直生长在拿撒勒的穷木匠约瑟,并不熟悉故土,虽然抵达故土,仍然不能安居,一路上走得肿胀的腿脚无法休息下来。
妻子的情形更糟。驴背上的颠簸,对一个即将生产的妇女,简直就是最滑稽的折磨。她的不舒服已达极点。于是当人家手指一指:那边有个闲置的旧马厩,可以暂时歇息。约瑟和妻子不能犹豫了,马上趔趄着前去。一会儿,他们就在马厩里把疲乏的身体安放好了。夜晚已经深沉,子夜即将来到!
伯利恒,被称作“大卫的城”。因为它的光荣历史,早已传颂了数十代人。这里距离耶路撒冷只有八公里,城外是可以牧羊的山地草原。英勇的大卫,少年时曾经在这里放羊;著名的好女子路得,随同婆婆返乡,曾经在这里重新开始富有意义的幸福生活。这里,也是以色列祖先雅各妻子拉结埋葬的地方,被雅各(以色列)所纪念。这回,这个地方又要迎来万代最有影响的一个人物,使它的地位可荣登神圣。圣哉,伯利恒!
子夜的空气变得清澈,城外草原吹来的微风,使马厩里寒凉阵阵……
马利亚的产前阵痛,一遍遍使她疲累的身子经历着陌生的撕裂。昏暗寂静的马厩,晃动着木匠约瑟不知所措的身影,晃动着毛驴凄然求助的身影。妻子的哎哼声,催促木匠约瑟想办法使必来的新生命降生落地……
这个离奇的夜晚啊,对马利亚来说,它平安吗?
一对从未生育一无经验的贫苦夫妻,一个只有牲口和草料气味、再无任何援助的破旧马厩,怎样生下崭新的孩子?婴儿可放置哪里?产妇如何得到产后的照顾?吃什么喝什么?嗷嗷待哺的婴儿,在十二月的深夜有什么样保暖的襁褓?
今天我们看马槽故事,仿佛是品味最美的诗篇。马槽和光明如此诗情画意地融为一体!
但在两千多年前伯利恒的马厩里——
冰凉的马槽权且当婴儿床榻,产妇的疼痛哭叫,震落马厩墙壁的尘沙;小毛驴也哀伤主人命运的悲戚;最亮的一颗星在伯利恒上空,看着这孩子在如此荒凉的情形下英勇地降生……既无诗情画意,也没有可美化的温暖。
是最美的诗篇吗?
是的。是苦涩之诗。
是大地与穹苍泪光晶莹的受难诗篇!
小耶稣也是在拿撒勒村庄长大的。
与母亲马利亚、养父约瑟一样。
我们无从知晓从幼儿到少年耶稣成长的个中详情。福音书里记载寥寥。但有一两件事证明耶稣自小就体现出了上帝之子的身份。
我是否有理由再一次加以想象,使读者权且可以看到马利亚作为女人,她的劳苦与她的幸福?
在伯利恒登记上册后,她抱着婴儿随同丈夫返归拿撒勒。他们仍是牵着或骑着毛驴,做了一次尘土扑面的长途旅行。
丈夫是木匠,成天要忙乎的体力活很多;马利亚安于家务,尽力使三口之家过得舒适些。
哺乳期后学步的小耶稣,自然愿意常常跟在爸爸约瑟身前身后,看着爸爸把木材变成各种各样的器物。他闻惯了木料的气味,墨线的气味。飞舞的刨花子在他眼里相当有趣。平整的木板子会成为他玩耍的安全地方。他还不懂得大树怎样从山上被采下来,但他看见一根根木头变成了箱子柜子,或者成为精巧的勺子和擀面杖。爸爸休息时,还给他制作几个木玩具,一个小木人,一只木鸟,一个能拉动盖子的木盒……
马利亚幸福地看着丈夫和儿子在一起。这时她是否依稀想起天使加百列那神秘的预告?
但是,耶稣需要抚养长大,马利亚每天的辛苦,与普天下其他母亲一样,是数不清的繁杂之事。年复一年,青春的容颜退却,代之以主妇与母亲的坚强腰身。
所不同的是,马利亚看着儿子一天天长大,莫名的期待难免不断地冲击她。儿子将为犹太王的那些预言,对母亲来说是福音,也许更是格外的压力。照料这个儿子成长起来,似乎需要她双重的耐心。
读者啊,我想问一问:若你们身为母亲,抚养孩子成长,有一天孩子对你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你会是什么心情呢?
若是有一天你的孩子不认你为母亲,且口出冷淡的话,你是否伤心生气呢?
我曾见过多少母亲叱责孩子、抱怨孩子,言必“白养你了”这种气话。她们说时,自己已陷入愤怒和沮丧!
一个孩子不听话,不听从父母的意愿,尤其是自行其是,远离父母,多少都会让父母亲的感情受到伤害。
耶稣对马利亚情感的挫伤,也是那么难以理喻、不可思议。
一次是耶稣十二岁那年,母亲带他去耶路撒冷过逾越节{1}。庆节结束后,人群纷纷回家,马利亚夫妇原以为儿子夹在乡亲中,不必理会他;但要寻他却不见踪影时,他们着慌了,立即按照原路返回城中。他们在圣殿里找到了耶稣,只见他正出神地听几个长者谈论道理,而且不断发问。为找他又急又累的马利亚,自然会责备他擅自留在这里,使父母亲焦虑!
可是,耶稣顶撞母亲说:“为什么找我呢?岂不知我应当以我父的事为念吗?”
这话不仅令人费解,也会被认为是有意与父母相悖。“我父”并非指约瑟,而是上帝。
另一次不谐,发生在耶稣离家开始传道后。一天,马利亚独自去距离拿撒勒十四公里远的一个村子迦拿,参加亲戚的婚礼。她与儿子及其门徒不期而遇。当婚宴上的酒喝光了,马利亚自言自语“他们没有酒了”,是替人家焦急,随口说了一句话。我想她没有让儿子做什么的意思。
不料想,在一边的耶稣脱口而出,“母亲,我与你有什么相干?我的时候还没有到。”
如果马利亚脆弱,这句话足以让她哭泣!
或者,如果马利亚不另有思考,这句不恭的话,足以令母亲喘不过气来。
还有一次,发生在耶稣讲道的会堂里。当时耶稣正在讲道,马利亚前去探望他,要见他。
有人告诉耶稣:“看哪,你母亲和你兄弟站在外边,要与你说话。”
这不是快乐的相会吗?按照推断,耶稣会马上停下讲道,高兴地迎出去,见见母亲和自己的兄弟。或者,耶稣应告诉旁边人,让母亲安心等等自己,正做的事情做完后,他就出去看他们。
可是,事情根本没有这样进行。
平常人是多么难以度量耶稣的言行啊!
耶稣的反应是:他停下讲道,转而对告诉他消息的人说话——说的却是:“谁是我的母亲?谁是我的弟兄?”
这句话显然不是疑问句。因为这不属于打听询问的范畴。
所以,跟下来的情形是,他伸手指着门徒说:“看哪,我的母亲,我的弟兄。凡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就是我的弟兄、姐妹和母亲了。”
耶稣三次这样莫名其妙地对待母亲,岂不是让马利亚心里发凉了?
这样“否认”与父母的关系,还在耶稣钉到十字架上的时候。当时耶稣奄奄一息,突然他低头对十字架下的马利亚和门徒约翰说话,叮嘱他们将来要互相照顾。而他的话竟是:“妇人,看你的儿子!”
耶稣没有称呼马利亚为“母亲”,而代之以“妇人”。
当然,福音书里阐明这些事件时别有深意。耶稣的拒绝、反问及强调与血缘亲人的距离,都是出于他人子身份的另有隐情。亦即:他是上帝的独生子。
而作为耶稣的母亲,必须把这些事件理解性地消化掉,从而支持儿子去体现他特殊的使命,必要母亲也有一颗大心。
是的,平凡家庭的母亲,也能够做到尽可能地理解和支持儿女的选择。但是,这种支持在母亲一方义无反顾,而在儿女一方则是心怀报答和报恩之念的。
耶稣的言行,却十分容易引起亲情的隔膜。似乎是两者无关,或者有关,也未必紧要。
马利亚消化儿子耶稣的话,确实需要另外的理解力和更为特殊的爱。
做耶稣的母亲,势必受到考验。
儿子离开家乡四处漂泊,居无定所,母亲想见到他并不容易。儿子的所思所想,儿子身体力行的事情,也并不和母亲沟通和商量。母亲常常因为儿子杳无音信,只能自己闷葫芦一样依靠揣测,担忧,或是牵挂,都无济于事。
当初听说儿子在旷野深处独自徘徊,什么人都不见,四十天独处沙漠,在狂风与寂寞中一个人沉思,马利亚是多么心疼儿子、挂记儿子啊。
——有没有野兽袭击他?沙荒之地的强烈干旱会不会使他倒下?他带的食品能吃多久?四十天来,他靠什么维持健康?儿子日夜冥思苦想处于绝对的孤寂,他的神经会不会受到损害陷入疯狂?
马利亚在这四十天里,寝食难安,虽然晨昏都身体在家——心,却已经去寻找儿子了。她想要知晓儿子究竟怎样,恨不得把儿子唤回自己的身边!
然而,她晓得儿子决定的事情无法改变。自己只应该默默让他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她不能干预。
富有传奇的消息不断传来——
儿子使瞎子复明能够看见,使麻风病人身体光洁恢复健康,使已经病死的青年死而复生。甚至,儿子能从一个人体内驱逐魔鬼,等等。
他这些本事在家时没有显露啊,现在做母亲的听到后,也不能不感到惊奇。
但她也目睹了儿子的尴尬:
耶稣回到家乡拿撒勒传道,遭到乡亲们极大的不信任。他们几乎对他动粗,推推搡搡,把他赶出了村子。
马利亚却分明看到了儿子的变化。她觉得儿子出息了,他很有讲道的能力,他也很善待乡亲,即便他们对他不好。儿子没有反抗和回击乡亲的无礼,他谦和端方,不舍又无奈地离开故乡。
在母亲眼里,儿子并没做错什么。他宣讲上帝之道时,表情是那么美,那目光和神态令母亲多么喜欢!她多么为儿子骄傲!
儿子脚步匆匆,只留一个背影,离开家乡越来越远……
耶稣传道时光,是否马利亚在身边照顾他,我们不得而知。那些时候,已经有不少人围绕在耶稣身边,男人和妇女都自动跟从他。耶稣到处行走,随时讲道,没有固定的居住之处。有时,他睡在山上,有时,他睡在船上。他像一只飞鸟把种子带到贫瘠或者肥沃的土地上,风餐露宿。他和他的一行人,不求自己安逸,一心传播上帝的道,救助贫病的人。
福音书上那些耶稣一路上散发的言论,多么精辟发光!听者,仿佛渴饮沙漠之泉……
儿子身上发生的奇迹,是那为王道路的铺垫吗?
事情的发展,远远不是人们预期的那样。
只有耶稣一人,洞晓自己何种必然的牺牲。其余的,都是局外人。似乎人们的一腔盼望都落空了。
耶稣进入耶路撒冷,广受欢迎的那个场景,如此激动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