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府城真心热闹。
路边的商铺一个挨着一个,各种酒楼医馆布坊,来来往往的人,还有不时的吆喝声,小孩的跑闹声,大姑子小婶子的说话声。
沈佳佑在集市上走着。寻找着卖粮油米面的铺子。
看着前面一个二十多岁的男性抱着一个小女孩儿微微笑到,心想,自己也就比那个男的小一两岁,人家孩子都能打酱油了。
只见小女孩儿在玩着手里的竹编的球,球上缝了几根彩带,在阳光下,白皙的小脸晒得粉红,俏丽的像个水蜜桃。
手中的彩球在小女孩手里丢起来,接住。丢起来,接住。
突然,小彩球掉到了地上,越过了好几个人的脚下,滚到了沈佳佑前面。
小丫头扭了身子从她爹爹身上下来,就要往沈佳佑这边方向跑过来。
沈佳佑弯腰,准备帮小丫头把球捡起来。
这时,听得“驾,驾!”两声,突然,马路中间冲出来一辆马车,“快让开,让开!驾,驾!”赶车的小伙子边吼边赶,丝毫没有减速的意思。
眼看着一匹棕色骏马拖着一辆马车奔轶绝尘,速度极快。来往的行人尖叫着躲开。
而那个丫头的爹爹听到声音转过身去看马车的位置。
来不及了,等他爹爹再转过身反应过来,就晚了。只见沈佳佑一个箭步冲过去,伸长手臂把小女孩捞在怀里,在马车将要撞过来的那一瞬间,侧身一个跟头抱着小丫头就翻了出去。
可手臂还是被马车轮边蹭出了一到口子。
沈佳佑“嘶”了一声,看着怀里的小孩子,小脸吓得通红,眼眶里眼泪打着转儿,委屈的小嘴都瘪了瘪。
沈佳佑吁了一口气,孩子没事儿。
不然车撞过来,后果不敢想。
周围的路人也跟着捏了把汗。
丫头的爹爹这会儿才反应了过来。急忙跑过来从沈佳佑手中接过女儿,“瑶儿,怎么样,伤到了吗?”
小姑娘眨巴眨巴杏仁大眼睛:“爹爹,女儿没事,这个大哥哥救了我。”
女孩爹爹连连道谢。
“多谢兄台出手相救。都怪我这没及时反应过来,害兄台受了惊吓。”
“兄台可有伤到?”
“没事,没事,举手之劳,一点小小擦伤无碍。”
“在下唐雷。这是我家小女儿唐瑶。敢问两位兄台如何称呼?”
唐雷观察了沈佳佑。是个生面孔,以前从未在府城见到过,看沈佳佑虽然衣着简陋,却给人一种很干净利落的感觉,而且眉清目秀,样貌不凡,随身带了一股淡淡的清香。
这种香味,可不是一般人家能用得起的香料。
沈佳佑要是知道,这种香味,让别人闻起来就觉得很贵,他一定让衣服在金纺里多泡一会儿。
唐雷今年二十三,古铜色的皮肤,身材壮实,粗细适中的眉毛,一双狭长的眸子。是一家镖局分局的东家。
唐雷年纪轻轻,便从父亲手里接过镖局在县城分局的生意。
他感觉沈佳佑不是一般人。且自信看人的眼光不差。
“不敢当不敢当。在下沈佳佑,唐兄有礼了。”
“瑶儿,这位是沈叔叔。过来谢过沈叔叔。”
瑶儿从爹爹身上下来,右手放在左手上,两手放在左侧腰间,微微屈膝道:“瑶儿谢过沈叔叔,多谢沈叔叔救命之恩。”
沈佳佑越看越喜欢,:“不用谢不用谢。”说着手摸摸后脑勺,挺不好意思的。
说着,唐雷便盛情邀请沈佳佑一起去酒楼吃饭喝一杯。
沈佳佑摆了摆手,:“多谢唐兄邀约,只是在下的哥哥和妹妹还在城外等着,咱们以后有缘再聚。”
然后问了问唐雷粮米店的位置。便和唐雷和小姑娘告了辞。
沈佳佑顺着唐雷指的方向便看到了粮油店,进去买了半石细面。
半石面二钱银子,又买了一桶油,五担木柴。
路过杂货店的时候,又买了两个木盆,一个水桶。和十个碗,十双筷子。
出了趟门,一共花了快半两银子。
沈佳佑再次感叹钱不经花。
一边扛着一口袋面粉,一边把碗放进木桶,又把木桶落进两个木盆,端着扛着,就出了城。
刚出城门,眼尖的沈佳音看到二哥回来了,赶忙跑上去帮忙,把木桶啥的接下来抱着。
沈佳佑总算轻松了点。
这多亏进城的是自己,这要是换成大哥或者小妹进城,那指不定得把自己个累死。
东西都准备就绪。就等着明天一大早开张了。
在古代初次做生意的三人,激动的一夜没睡安稳。
凌晨三点,沈佳音就起来和面,揉面,擀面条了。
擀好一些面条,就撒上一些干面粉。
这样擀了半小时,已经做好了半盆新鲜面条了。
沈佳佑坐在一块木头上烧火,沈佳毅趁着天黑,没人看见,往锅里放了好些块牛油底料。
又拆了一些牛油底料,把包装袋扔回了空间垃圾桶里。
牛油块儿一进滚烫的水里,立马化了开,变成了浓厚的白色菌菇汤。
沈佳音把洗好的香菇放了进去。香菇要炖的久一点,才能进味儿。
差不多凌晨四点的时候。
已经能隐隐约约看到黑暗中往府城门口赶路的影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