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到底怎么跳风险最小呢?
首先,培养内线,有空缺职位就跳。就公司雇用程序看,除非是流失率非常高的公司、领域,一般大规模招聘机会很少。一般公司出现岗位短缺,内部人员是最早得知信息的。而这时,招聘也主要依靠内部员工介绍,所以,如果你有了目标公司,不如看看有没有人可以推荐自己,那样跳槽的成功率要高很多,因为那时竞争明显少很多。所以,跳槽不一定非要等到年末年初跳槽高峰期,疯赶这个集。
其次,拿到自己的报酬后再跳。如果你是销售管理人员,而且本年度绩效相当不错,建议你应尽量在年底拿到红包后跳槽。毕竟你辛苦了一年,而且年终的三项指标核算(营收、销售费用、毛利)能帮助你估价自己在公司、行业与市场上的身价。销售及销售管理人员在劳动力市场上明显表现出需大于供的态势,企业当然乐意为稀缺的高端人才“保留”岗位。是否跳槽应视自己的竞争力、职业稀缺度、长期发展需要、对你生活的影响度等做出选择。
如果你看重个人的职业发展,而且得到的聘书质量明显好于现职位,那就不要计较眼前小利,踏实跳吧。
最后,“骑驴找马”或“骑马找马”。求职者最为关心的就是如何最大限度地化解跳槽风险、减少跳槽成本。那最保险的做法是不要急着辞职。先干好本职工作,同时,瞅着机会,一旦有了跳的可能,就迅速抓住机遇。现在很多职场的人都明白,没有和新东家谈好之前,不露任何的蛛丝马迹。
在谈到辞职理由时,也有一定的技巧。往往“想继续学习”、“出国深造”、“与家人团聚”等理由可以被接受。而如“人际关系太复杂”、“管理太混乱”、“公司不重视人才”、“公司排斥我们××的员工”等,这些理由则不会让新东家对你有什么好感。
四·当跳槽遭遇年龄门槛时
杨先生大学本科是拿了双学士学位,一个是地理专业,另一个是计算机网络专业。之后当过三年的教师,因为觉得比较枯燥就转行进入了IT行业。因为对这个行业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也是不断充电来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6年中,他从一个小小的网管员成长为高级工程师,也走上了管理岗位。但不幸的是,由于身体原因,杨先生辞职在家休养了整整2年。现在他身体已经康复,但出去找工作时却发现,年龄成了35的他找工作时遇到了很大的问题。虽然年龄大意味着经验足,但在招聘会上看到很多企业的招聘职位要求里面都是写着必须小于30岁。论技术,不管在硬件方面还是软件方面他都可以胜任,对各方面的知识了解得也比较全面,只是都不太精通。他现在希望继续从事管理工作,但因为实际的管理经验只有一年,所以去找一些大型企业的话,他们会觉得这样年龄的人只有一年相关经验好像太少了点。如果找一个小的公司的话,应聘的几率会大一些,但自己又觉得学不到东西浪费时间。杨先生究竟应该怎么样选择才符合这个年龄段的标准?
如果从职业发展规律来看的话,包括每个阶段都有一些课题要做的人。应该说35岁之前应该积累一些自己的专业的东西,35岁之前能够积累出来自己比较独特的领域,你可以拿得出手的,你可以靠它去吃饭,靠它去发展的那块东西。不管怎么说企业要人是为了为企业创造价值的。换句话说,如果你在35岁的时候,还同样能够持续创造,比年轻人创造更多的价值,人家同样会愿意用你。如果你创造不出价值,他们请年轻一点的人过来,给你创造同样价值的话,他宁愿选年轻人:因为年轻人更有精力,而且跟企业长期发展的可能会更大一些。所以从根本上你要保证自己35岁之后,不需要担心自己找工作问题的话,最根本的办法就是35岁之前积累出自己比较优势的领域。
对杨先生而言,对硬件、软件都很了解是优势,IT主管要的就是他这样的人才,管理者不是技术人员,不要非常精湛的技术,但必须要什么技术都懂一点。其实刚才说年龄、学历等等这些问题都是企业为了卡人所设定的一些表面的因素,当他觉得你这个人能力不适合的时候,他用各种外界的因素去控制。他用人唯一的标准就是在于这个人到这个职位是不是给我创造出价值,他有没有这个能力给我创造价值,这个是最主要的。年龄、学历、其他一切的东西,当你没有说服他的时候,这是一个表面的因素。所以专家建议杨先生再从能力上重新考量一下自己,是否真的可以担当起这个重任。如果觉得还有欠缺,不妨先去一家可以接受的企业锻炼一下,这样再跳槽的机会就会大些。
五· 跳槽之前该如何找好“跳板”
职业转换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难,只要我们找到“转行”的门道。面对一个全新的行业,如何跨越知识与经验的“鸿沟”呢?只要搭好了“跳板”,跳槽就会一跳过关。
参加“短期就业培训”
以IT业为例,专家建议参加学历教育、认证培训、短期培训都是转行成为IT人才的方法。如认证培训适合在职人员学习,因为认证培训时间短,而且是最新技术或最实际应用技术。参加“短期就业培训班”也是一种快速的好方式,这样的培训班一般是4个月左右的时间,按照工程项目开发的方式进行培养,到了工作岗位就能够迅速进入角色,承担起某一职位的工作任务。在做好准备后,就要选择最佳的切入点进入这一行业,如IT行业的应用软件开发或系统维护不需要去开发新的东西,只需要把现有东西熟练掌握就可以了,所以比较适合初入IT界的转行人员。
对于如今的用人单位来说,他们在招聘时会更看重应聘者的相关工作经历。换言之,“充电”并不一定能成为转行的跳板。
在公司内岗位轮换积累相关经验
岗位轮换是企业培养复合型人才及多面手的一种管理方式。对于有意转行的职场人士,完全可以借助于这种形式,在公司内选择新的岗位“转行”,不转换公司,只转换岗位,你不仅由于“人脉”畅通较快地适应新岗位,而且转行的成本要比离开公司转换低得多。
要转行最好先在公司内部寻找可能性。周略原是一家船运公司的单证操作员,但她感兴趣的是物流管理职位。专家建议她采用分步转行的方法,先从船运公司跳槽至一家日资制造企业物流部门任进出口专员,工作内容包括:负责进出口报关事务,准备报关文件,制作和办理报关单证、结汇单证,与海关、商检等相关部门联系,整理、分析每月的物流活动成本及效率等。显然,这份职业既运用到周略在船运公司积累的工作经验,又能让她接触到物流管理职位的部分工作内容。一年后,她在专家的指导下,获得了物流主管的职位。
寻找那些欢迎新手的公司
工作经验是转行者的“拦路虎”。经常见到招聘广告写着“有多少年相关工作经验”的要求,这只代表部分企业的聘用要求,我们不要以偏概全。
什么样的公司欢迎新手?一是在业内处于领先地位的公司喜欢聘用新手。越是有实力的公司,越喜欢聘用新手。我们见到世界500强的企业每年都要到大学招收大批没有工作经验的应届毕业生,他们招募有经验的人的机会反而不多。二是业务流程基本稳定的公司欢迎新手。该类公司经营这个业务至少3年,业务来源比较稳定,有一套规范的操作流程。
六·跳槽:该如何选择新东家
如果你考虑换工作,负面考虑可能包括:1.我恨我老板。
2.这里的薪水会把人饿死。
3.我在此不上不下,看不到远景。
4.我讨厌这个城市的天气。
没错,这些都是想换工作的理由。但负面陈述会引导人的思绪朝向不要这个、排除那个,逐渐走进窄胡同。不妨换个方式陈述想换工作的理由:
1.换到大一点的公司,发展机会较多。
2.我要多赚点钱。
3.我喜欢住在气候暖和的地方。
4.我希望在福利较佳的单位工作。
5.新的挑战令我振奋。
6.换一个新老板,可能会比较赏识我。
7.如果跳槽,我可以爬到较高的职位。
8.我的头衔会比现在好。
接下来,用十等级分别考量每个目标对你的重要性。假设你的想法如下:
1.较多机会;
2.较高薪水;
3.较佳地点;
4.福利较好;
5.挑战性高;
6.较好的老板;
7.较高的职位;
8.较好的职衔;
接着,发挥创造力,拟出所有可能的选择。在这个例子中,可能是一张相关行业所有候选资格的公司名单。依据重要性表中的项目,衡量每一家公司,看它们在这些方面的表现可得几分(仍采用十等级制评分)。
重要性×可能性=得分
然后,把两种数字相乘。例如:“机会较多”在重要性中得到10分,而甲公司这方面的表现是7分,所以甲公司在“机会较多”项目的得分为10乘以7,等于70分。同样的,“福利较好”的重要性是6分,若甲公司此部分得7分,则其在本项目得分为42分。
依样画葫芦,算出各家公司的总分;得分愈高的,便是愈符合你理想的工作环境。由于做决定的八大重要目标,系根据你的一般希望而定,并非针对任何特定公司。因此当“准当选者”脱颖而出后,就得把焦点移到它身上,考虑是否存在其他令你打退堂鼓的因素。譬如这家公司的人事流动率很高,让你不禁有些疑虑??把这些因素列入重要项目,对原来名列前茅的几家公司,再进行一次评估。如果还是同一家公司独占鳌头,显然其仍是利之大者;若有其他公司取而代之,重复“准当选者”的审查过程。
七·三招教你职场“撑杆跳”
现代社会竞争风险也不能不考虑,职业环境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多,每一次职场温度的升降,气候的冷暖都牵动着职业人的神经。生怕一不小心就地位不保,身价贬值。但是,在人人自危的情况下,仍有本领高强的职场大侠过五关斩六将,迅速窜红。据调查,职业经理人年前跳槽成功率达到40%以上,是什么让这部分人在逆境中保住身价,增加薪水的呢,让我们先一起来看看案例。
苏文,32岁,电子专业,企业中层经理。毕业后在一家大型机电企业做技术人员。从技术员做起,三年之后,升为技术部主管。他又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了专业技术师资格证。大量精力的付出,得到了回报,他被评为高级工程师。负责大型项目的运作。当然,在一步步的升职过程中,它的薪水也大副提升。后来,由于一个大型项目运营成功,他因出色的完成工作而被任命为整个工程部的经理。没成想,职位晋升了,他的工作也多了,不但要负责技术总监,还要做部门的管理工作。而他不太擅长管理工作。
天有不测风云,他上任不到半年,公司上层地震,经营战略发生转移。企业不再接大型的项目,而是转而作小型高科技产品的销售。所以,他们的部门也被压缩到了最精简的程度。资金投入不到位,大型项目的实施放不开,有几个骨干工程师也辞职了。他的工作更加繁重。他也想过辞职,但是,觉得自己做了多年技术工作,如果跳槽的话,竞争力肯定不如年轻人。他的管理经验缺乏,跳到企业转向管理层,职位和薪水很可能不如现在。所以,他一直犹豫。一年后,公司的情况仍然不见好转。他很苦恼,耐心也没有了,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如果苦苦坚持下去,公司会不会裁掉这个部门?如果跳槽,往什么行业跳,行业发展不稳定,自己往哪里转?
苏文的问题是当企业的发展战略发生转移的时候,他没有做好另谋出路的准备。企业不能提供给职业人发展空间的时候,人们就应该采取积极的方式应对的苏文一直拖,不去正视现实。而且他也遇到了他的职业发展的瓶颈,虽然做为总经理,没有管理工作经验的他会时常陷入混乱。因此他重新思考自己的职业之路势在必行。
要清楚在行业发展中自己到底值多少,职业之路发生危机时,怎样迅速适应变化并得到发展,专家给高级白领们支招,提供三个解决方法:
找出自身短板,短兵利刃变身价
木桶最短的一块板决定其容量,这个道理在职业人身上同样适用。自身竞争力的短板,往往影响优势的发挥。苏文缺乏管理经验,这使得他对跳槽没有信心,但是他有大型项目的管理经验,只是缺乏人事协调能力。如果应聘企业的中层管理者,显然他的竞争力存在短板。因此,职业顾问建议苏文学习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和绩效管理方法,加强沟通协调能力。通过对自己弱势的强化训练,他迅速提高,将自己的短板转化成优势力量。最后,他通过岗位分析,进行职业定位,成功的转职到技术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
站在企业高度,左右逢源定身价
当企业高层重组改变发展战略的时候,为了考虑运营成本,企业会逐渐将一些部门剥离。苏文所在部门就是因此而遭到挤压,致使他不得不从新考虑出路。问题出在他过于专注闭门造车式的工作。作为职业人,企业是个人职业发展的平台。企业的变化和个人职业发展息息相关。而这些变化,都会在平时显露出来,某种变化突然爆发的可能性很小。因此,和公司里的人搞好关系,探听来自高层的声音,有时候能指导你走出危局。那些小道消息,大多数情况下并非空穴来风。工作之余和同事聊聊天,喝杯咖啡,不是浪费时间。人才的专业素质、行业经验、实战运作能力,都要以企业的需要而定。企业的发展发生改变,这些也要相应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