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2194500000003

第3章 儒——“内圣外王 知行合一”的儒家思想

儒家是中国古代最具影响力的学派,在亚洲甚至是全世界范围内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各据其理,既然儒家学派在历史上占据了如此重要的地位,那么它又具备哪些高出其他学派的优势呢?关于它的研究,会不会艰深晦涩、令人望而却步呢?实际上,儒家文化是一个由历史积淀下来的产物,是千千万万个儒家弟子所有学术的浓缩精华。古往今来的研究者们在弘扬经典国学的同时,也在努力为我们阐述这样一个个通俗易懂,同时又能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的道理:什么是中庸之道?怎么做才能修身养性?儒家思想为何能得到大多数封建帝王的推崇膜拜?

1.儒家学说的三种主张——礼治、德治与人治

顾名思义,“治”指的就是治理国家,而“礼治”、“德治”和“人治”分别是治理国家的思想主张。这三种主张虽然都是儒家学说,但其核心思想却有所不同。北大国学大师梁漱溟先生曾经提出,儒家的这三种治国方略,是根据历史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应运而生的,而它们也从侧面反映了儒家思想与时俱进的特点。

在春秋战国那个社会历史变革时期,中国正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国家陷于一片混乱,各种社会制度都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其中包括“周公所制之礼”。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儒家开始主张恢复礼法伦常,推行以礼治国。

礼治,核心思想是建立森严的社会等级关系,使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定位,使自己的行为有法可依、有理可据。据北京大学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所考证,这一时期的具体社会制度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儒家认为,社会秩序到底是井井有条还是混乱不堪,就要看这种“礼治”的观念是否深入人心。为了保障这一观念的实行,儒家还对违反礼法的行为作出了相关处罚措施,从而针对“礼治”提出了“刑”的概念。梁漱溟教授也据此推断,儒家的“礼治”学说,和法家的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

德治,就是要建立起严格的道德观念约束人们的行为。这是一种超越法律,且深入人性的治国方略,也是儒家思想的精髓,在我国封建社会曾大行其道。著名国学大师梁启超曾撰文指出,儒家的“德治”学说以“感化”为手段,使人知荣辱、明是非、懂善恶、存感激,是一种深化到个人心灵的社会改造。而作为强制手段,“德治”学说也将监督和惩处的权力下放给个人,让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成为“德治”施行的保障力量,也就相当于“礼治”学说中“刑”的概念。

人治,同样是一种顺应现实需要而产生的儒家学说。这一学说建立在“德治”的基础之上,其核心思想是注重那些道德高尚的人,让他们掌握一定的权力,甚至居于统治地位,进而促使整个社会的道德进步,以达到天下大治的局面。但梁漱溟教授曾经指出,从“德治”到“人治”的思想学术转变,实际上是从“制度权力”向“个人权力”的转变。这一转变虽然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但由于缺少约束力,掌权者只能依靠自身的修养进行自我制约,而儒家的“人治”思想,也逐渐沦为了封建君主的统治工具。

2.什么是四书?什么是五经?

“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九部著作的合称,一向被儒家学派奉为经典。其中,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五经指的是《诗》、《书》、《礼》、《易》和《春秋》。根据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考证,儒家最早奉行的经典书目还有一部《乐经》,和其他“五经”合称“六经”,但是这本著作后来失传了,所以就成了现在人们所熟知的“五经”。

公元前136年,汉武帝设立“五经博士”(该称谓始于战国,汉武帝后成为专授儒学的官名),宣布废黜百家思想,而只有儒家学派拥有合法地位。这让儒家学派得到了空前大发展,也为儒家学派思想影响整个中华民族奠定了基础。到了南宋时期,一代大儒朱熹将四书五经整理成为系统书目,并首次使用了“四书五经”的综合称谓,使其成为后世儒家子弟的“教科书”。据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考证,我国汉唐时期儒家学子主要进行“五经”的研究,而从宋朝开始,则着重开始研究“四书”。

按照朱熹的说法,“四书”的阅读顺序应该是“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定其根本;再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最后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四书章句集注》)。

《大学》最早只是《礼记》中的一篇,在朱熹之前从来没有被单独提领出来。经过唐朝的韩愈、李翱和北宋二程(程颢、程颐)的推崇,朱熹才将其单独称“书”,并置于“四书”之首,认为《大学》是学习儒学的入门读物。

《中庸》和《大学》的来源相同,一般被认为是《论语》的精要所在。

《论语》无疑是儒家著作的重中之重,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等诸多领域,且内容精练,语言规范。

《孟子》也被朱熹编入“四书”之列。明朝以后,《孟子》一书成为科举考试的内容,被抬升到了一个空前的学术地位。但《孟子》的刊印却并非朱熹首创,汉文帝曾为《孟子》一书置“传记博士”,后蜀末代皇帝孟昶也曾命人将《孟子》刻入碑文。

在南宋之前,各个朝代对各类经书的选用有所不同,而实际上,这些经书的内容多有重复,有些甚至是从另一部著作中提领出来的。“五经”的出现结束了这种混乱的局面,除了传说中被秦始皇烧掉的《乐经》之外,其余五部经书成为宋朝之后的儒家经典。

《周易》,又称为《易经》或《易》,自古有“群经之首”的称谓。国学大师陈寅恪更是认为,它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之根本。该经书相传为伏羲所作,最初只有八卦,周文王衍生出六十四卦,并加注了简单的卦辞,最后孔子著成“十翼”,进一步阐述了《易经》的内容。

《尚书》,又称为《书》或《书经》,从汉朝开始被称为《尚书》,是我国最早的历史文献,记载了上至尧舜下到春秋中期这段时间的历史。司马迁认为此书的编者为孔子。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常说的“饱读诗书”,其中的“诗书”指的就是《尚书》和《诗经》。

《诗经》,又称为《诗》或《诗三百》。该经书共收录诗歌三百余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汇编集录。据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考证,《诗经》的编者为孔子。

《礼记》,又被称为《礼》,是从战国到秦汉的儒家思想的汇总,根据编者不同分为《大戴礼记》和《小戴礼记》。《小戴礼记》就是我们常见的《礼记》。“大戴”为西汉理学家戴德,“小戴”是他的侄子。

《春秋》,又称为《春秋左氏传》、《春秋古文》或《左氏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著者一般被认为是春秋时鲁国史官左丘明。《春秋》一书本来并非儒学著作,但朱熹将其编入《四书五经》,后来又成为科考选材,所以它逐渐被奉为儒家经典。

3.什么是“内圣外王”学说

北京大学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所认为,“内圣外王”是儒家的主要学术思想之一。“内圣”指的是君主对国家内部的治理调和,同时也被认为是儒家学子对自身品格的修行依据;“外王”指的是君主对其他国家的政策战略,而在个人修为方面,也是儒家学子处理人际关系的思想指导。然而,这一学说最早却见于先秦时期庄周的《庄子·天下》,其文如下:“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

众所周知,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学术思想也主要来自老子,但这一点却没有影响其学术对儒家思想的影响。儒道两家的关系,先有孔子问“礼”于老子,后来到了宋朝,儒释道三家学派逐渐融为一体,形成新的“理学”体系,三家之间的学术思想也就不分彼此了,而“内圣外王”就是“理学”的主要思想之一。

孔子曾经说过,“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也就是说,一个国家如果想要政治清明,社会秩序井然,就必须以道德为执政方向。只要将道德融入政治,就可以起到重大深远的影响,而如果政治没有道德作为支撑,那么就有失纲常,是无法长治久安的。孔子的这一学说,也是对庄子“内圣外王”学说的阐述,也为后世朱熹引入该学说提供了理论依据。

按照北大国学讲师张岱年的说法,所谓“内圣外王”,实际上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即先“内圣”,而后“外王”。张岱年先生的理论基础是“只有先将自己的修为做好,才能成功地治理他人”,而他的延伸意思也很明显,那就是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同样如此。所以,“内圣”是“外王”的前提,而“外王”也是“内圣”的保障,它们实际上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其实,这和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一个道理。

4.什么是“中庸之道”?

“中庸”一词最早出现在《论语·雍也》,就哲学层面而言,讲的是一种大智慧、大境界。“中庸之道”也被孔子称为“君子之道”,是儒门弟子修身养性的至上法则。这一哲学思想由孔子提出,再由孔子的孙子子思加以阐述说明,最终得以形成一套“天人合一”的系统理论。“天人合一”理论可以分为天道和人道。所谓天道,就是自然;而人道,包括各种行为准则。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曾做出分析,认为“天人合一”是指人类追循自然规律,并最终达到一种“与天同在,与道同存,与万物同生”的思想境界和心灵高度。反映到个人修为上,就是适应自然变化,找出自己在自然中的合理定位,而后做到进退有据和行止有度。至于这里所提到的“自然”,实际上涵盖了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接触到的一切事物,而“追循自然”,是指找出事物规律,然后改变自己去适应它,并最终得到自己想要得到的东西。

子思在他的著述中具体阐述了“中庸之道”,其中一个重要思想就是“致中和”。子思认为,人只有在找准自己的合理定位之后,才能做出正确合理的行为,即“静”时“中”,“动”时“和”(行动前做足准备,行动中有据可依)。所以,洞悉事物的规律,而后找准自己的定位,是做出正确决定的前提和基础。《弓与禅》序言中所提到的“道也者,须臾不可离”,说明了“中庸之道”对于人们日常生活、处事都非常重要。

北大国学教授辜鸿铭曾用政治主张详尽阐述“中庸”的妙处。在他的理论中,“无政府主义”和“独裁专政”分别代表两个极端,无论是哪个制度都无法使国家长治久安地走下去,而最终的中和方案就是“民主集中制度”。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曾用实例证明,在实际事务当中,这种理论指导往往会被人们抛在一边,转而被眼前的得失所蒙蔽,既不能做到“静时中”,更不能做到“动时和”。

在日常生活中,“中庸之道”的意义也是随处可见。比如,一个人如果欲壑难填,那么他一定会被烦恼和忧愁所困扰;如果一个人无所事事,毫无追求,他的生活又完全会被百无聊赖所包围。这就要求人们合理安排自己的工作生活,做到松弛有度,适可而止,并学会在得意的时候克制,在失意的时候自励,也就是能够洞悉“中庸之道”。

5.儒家思想中“德”和“智”是什么样的关系?

“仁、义、礼、智、信”是儒家的五大论点,其中,“智”指的就是智慧。“智”是先秦时期儒家的重要思想,在诸多儒家著作中都有详尽论述。那么,智慧如何获得呢?孔子提出了一个与道德合修的理论,确切地说是用道德准则来规范智慧。北京大学教授汤一介先生指出,按照儒家的思想,智慧的获得需要借助“仁”、“义”、“礼”、“信”来完成,或者说这五种文化就是“德”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们融合在一起,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最终使人达到君子甚至圣人的境界。

因此,德包含智,智又体现德。如我们耳熟能详的“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就是说有些事情我们可以通过智慧达到目的,但如果具体的做法不符合道德标准,就要坚决杜绝,因为一旦做了,就超出了道德的规范,实际上也就远离了“智慧”的范畴,甚至“聪明反被聪明误”。

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这实际上就是说,要为智慧和道德提供一个参照和标准,或者说提供一个具体的行为规则。规则一旦被打破,势必会群起而效尤,因为违反规则往往可以得到更多的眼前利益。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排队和插队,插队的人当然要比排队的人节省时间,但是如果大家都插队,那么必然造成拥挤、无序的现象。规则就是用来遵守的,一旦被打破就会逐渐被无视,直到大家期望建立起下一个有效的规则。儒家的智慧修养,其规则和指引就是道德,只有在道德前提下,才能有智慧可言,而失去道德规范,智慧必然就会误入歧途。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智慧和道德的关系就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爱财是人之常情,道德规范并不是为了限制人们的天性,而是要建立起一种有效的秩序。比如,现代社会的一些官员贪污受贿,这种取财之道明显不符合规则,这种智慧就失去了道德的规范,也无法称为真正的智慧。真正的取财之道必须是合理合法的,是可以公诸于天下的,是可以持续的,是建立在不侵犯他人合法利益之上的。智慧的修为同样如此,“善欲人见,不是大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意思就是说真正的智慧不是要让别人颂扬的,而所有见不得光的事情又都是邪恶的。所谓“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也应该包含在大智大慧者关于智慧的修为中。

智慧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之一,是儒学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道德又是儒家所追寻的终极目标。但不管是智慧还是道德,都不可能单独存在,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包含和被包含的。只有理清了其中的关系,恪尽职守,努力修为,才能最终得成圣者,成为先师。

6.“孝”和“悌”在儒家思想中的解读

“孝”和“悌”是一对相互并列的词语,在我国古籍文献中经常放在一起使用,称为“孝悌”。北大教授张岱年先生表示,想要弄清孝和悌的概念,就必须先要简单了解一下儒家关于“三纲”的定义。在儒家的思想体系中,社会上的所有关系都可以总结为君臣、夫妻和父子,即“君为臣纲”、“夫为妻纲”和“父为子纲”。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的矛盾又产生了,这就是哥哥和弟弟之间的矛盾。为了消解这一矛盾,儒学中又提出了“兄为弟纲”。其中臣子听君主的话,称为忠;妻子听丈夫的话,称为义;儿子听父亲的话,称为孝;而弟弟听哥哥的话,则被称为悌。

后来经过不断演变,忠义孝悌的意义不断衍变,但其根本意义都没有发生改变,而忠义孝悌也成为古代社会对臣子、妻子、儿子和弟弟恪守宗法纲纪的赞誉。隋唐之前,科考取士的方法还没有被国家推行,官员的任用除了继承外,主要依靠举荐,而孝悌就是举荐成为政府官员的重要指标之一。甚至在后世的科考取士中,儒家的孝悌思想同样占有重要地位,或者说科举考试本就是对儒家思想文化的考察。

《论语·学而》中对孝悌有具体的论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者,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意思是说,为人孝悌的人,极少有忤逆父兄的,而从来还没有见过极少忤逆父兄的人会犯上作乱或违反其他纲纪。由此来看,孝悌是君子立身的根本,也是奉行儒家思想的重要前提。这里所提到的“道”,实际上指的就是一种社会高度的规则和秩序,同时包含道德和行为两个层面,因为道德思想和行为举止实际上都是由文化决定的。所以,只要人人讲求孝悌,社会的根本规则秩序就可以建立,而根本的规则秩序,则是建立其他一切秩序的基础。

《论语·学而》中另有“入则孝,出则悌”的内容,意思是说一个人在家里尊敬父母,爱戴兄长,那么他到了社会上也一定可以谨慎处事,有礼有节,像对待父母兄长一样对待领导和朋友。由此可见,孝悌就相当于儒家教育中的学前教育,而且由家庭成员代为执行,这也说明家庭教育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影响。此外,孝行也被我国古代社会列入法典,比如古代官员的父母死后,要暂时弃官回家守孝,并且一守就是数年,守孝期间要素衣、素食,也不能有欢娱活动,名为丁忧。我国的丁忧制度从汉朝开始,一直沿用到清末,而且有严格的规定。如果一些官员贪恋权势,在父母死后不报告官府,按律要予以革职。当然,丁忧期满之后可以回到朝廷继续为官,如果实在国家事务繁重,也可以由皇帝下令不准丁忧,称为夺情,但这在历史上非常少见。

儒家思想以“仁”为本,而孝悌又是“仁”的根本,可见孝悌在儒家思想中的重要地位,乃至已经成为儒家的标志性文化之一。

7.儒家的“忠君”思想是如何成为统治工具的?

“忠”在儒家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仅《论语》一书中,“忠”便出现了十八处之多。北大教授翟鸿燊先生表示,儒家的忠最初并不是专指“忠君”,而只是一种君子修身的准则。比如“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意思是说,身为君子,要时刻保持警醒,反躬自省,防止自己出现不忠举动,对朋友不守信用或不读书。而这里对于忠的论述,也主要侧重于对人忠诚。这是对儒家弟子的要求,使他们做事尽心尽力,不要三心二意。《论语·子路》中说:“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意思是说生活起居要有严格规定,做事要时刻保持礼数,和人交往更要时刻忠诚,即使到了荒蛮的地方居住,这些法则也不能丢弃。

孟子对于忠作出了进一步解读,他在《孟子·滕文公上》中说,“教人以善谓之忠,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意思是说劝人向善,就是对天道的忠实,为天下人谋福利,就是仁爱。这也是儒家思想的又一大代表人物对忠的解读,从中可以看到,儒家所推崇的忠,仍然没有愚昧和迂腐的地方,甚至没有专门提到忠君这层意思。

对于忠君,先秦儒家也并不迂腐,因为当时的儒家思想虽然主张“忠君”,但却并不主张“愚忠”。比如,孔子主张“法先王”,也就是认为当时的社会制度应该恢复周朝时期的礼法,对于那些犯上作乱、破坏礼法的人,孔子十分厌恶。当时有一个诸侯僭(“僭”音同“见”)越礼法,按天子的规格使用仪仗,孔子就曾发出“是可忍,孰不可忍”的怒斥。意思是说,如果这样的行为都可以忍受,那么还有什么事情不能忍受呢?但与此同时,孔子在《论语·宪问》中,又有“勿欺也,而犯之”的言论。意思是说,君王有错误的地方,不要隐瞒不说,这样就等于是欺骗他,而要向他提出谏议,并且做好冒犯他的准备。此外,孔子还特意提到微子、箕子和比干。其中微子向商纣王进谏未果而退隐;箕子进谏未果而不问朝政;比干进谏彻底触怒了商纣而遭残杀。孔子认为他们对于天下苍生和天地大道都是忠的,而且也不认为他们对商纣王的冒犯有失礼法,反而大加赞扬。所以孔子又提出了“以礼侍君”和“以法侍君”。意思就是说,如果君主贤明,就一心侍之;如果君主不贤明,就只能按照礼法行事。

汉武帝时期是儒家思想的一次“大换血”时期。儒学大家迎合汉武帝,标榜君权神授,理出“三纲五常”。虽然儒家因此而一跃成为众家之首,并长期主宰我国传统思想,但儒学也从此成为了帝王的愚民之学。君权神授,就是把皇帝的权力放在一个至高无上的地位,任何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质疑。质疑就是不忠,不忠就要受到社会道德甚至是法则的责难,这就不可避免地使皇帝的权力失去了监督和限制。而儒家思想,也就成为了彻头彻尾的皇家统治工具,百姓却在统治者的淫威下越来越奴化,越来越愚昧,以至于要将自己的权利和幸福完全寄希望于统治者的贤明。

8.儒家关于“三戒”的智慧

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在这里,孔子从人的生理周期出发,把一生的修身养性分为三个阶段:

人在少年的时候,由于缺乏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几乎对什么事情都感到好奇。这个时候,因为不恰当的嗜好而造成行为失当,很可能会给人的一生带来灾难性影响。在这里,“色”指的是万事万物,因为世间的一切事物无外乎形色,所以古人常用色来指代万物,“戒色”就是要避免世间万事万物的诱惑。

人到了壮年的时候,不仅有了自己的见解,而且由于思维定型,通常会比较执拗固执,认为只有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因为这一时期人们的身体成长要快于脑力成长,所以通常动手要多于动脑。如果自己不能有效控制,外力又无法加以正确引导,很可能使人养成靠暴力解决问题的恶习。所以,身处壮年时期的人要戒掉“遇事先做,做了再想”的习惯。年轻人确实是血气方刚,但不能痴迷于争斗。

人到了老年的时候,都会比较患得患失——既怕得到,更怕失去,因此往往会抓住某样东西(哪怕这样东西对他完全没有益处)死不放手。心智衰退是人老后最大的恐惧,老无所依则更加让人心焦,做事难免出错,但不做事又只会更加心焦,所以就会对能够使自己取得安全感的事情或者事物过度依恋。比如乾隆,在位六十余年,退位时已经是垂垂老矣,经常办一些糊涂事,而且一直将皇帝的权力死死握在手中,以至于自己的亲生儿子都希望他赶快死去。由此可见,人老时最大的忌讳就是贪婪,而贪婪只会带来失控和歇斯底里,也就意味着失败。所以,老年人要戒免贪婪,而孔子将其称为“戒得”,也就是放下和顺应自然。

北大教授梁漱溟先生曾经教导他的学生,我们握在手里的东西并不一定是好的东西,能够为我们带来安全感的东西,也并不一定真的能够为我们带来安全。所谓“吾生也有涯,吾学也无涯”,能够为我们带来快感和安全感的事物无穷无尽,但我们的经历却是有限的,所以,只有在我们停下苦苦追求的脚步之后仍然存在的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而那些停下来后就会立即烟消云散的幸福,再美也只不过是海市蜃楼、过眼云烟。

时刻感念“简单是真,平淡是福”,也许就可以了解什么是真正的幸福了。其实,也只有明白如何得到真正的幸福,才是人生最高的智慧,而这也正是儒学中关于戒色、戒斗和戒得的智慧。

9.我国历史上对孔子的尊称

孔子号称“万世师表”,他的最大贡献就是把教育引向平民。在孔子之前,读书是贵族和统治阶级的事,普通人是没有机会读书的。孔子身处贵族阶层,饱读诗书却没有用武之地,所以他开坛布讲,倡导有教无类,遂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最终使儒家思想遍地开花,长青于中国历史两千余年。后世对孔子的众多评价中,最普遍地被人们接受的,同时也是评价最高的称谓是“素王”。这个称谓,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没有头衔的君王”,或者说他虽无君王之称,却有君王之实。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冯友兰先生也曾指出,孔子撰书立说是开王者之道,行王者之事,具王者之风,无王者之称,所以可称“素王”。

在我国古代,君主的样貌有特殊标准,因为是天之骄子,自然不能与世人相同。比如脸需要是国字型,然后鼻若悬胆,眼角上吊,耳垂肩,手过膝,等等。而实际上这是刘邦的形象,汉朝的统治者为了神化君权和巩固统治才如此宣传。但是很快就有人发现,孔子的形象居然和刘邦有些相似。传言,说孔子出生的时候天降麒麟,口吐玉卷,被上天封为“素王”,这个称呼也就这么流传下来了。后世君王大多用儒家思想作为统治工具,自然就要对孔子不断粉饰。当然,孔子德行高远,无需粉饰,也不会因粉饰而被玷污。古时臣子立下奇功,君王常会为其封地列侯,用以表彰和标榜贤能。各朝代对孔子追加封号,道理同样如此,也有安抚儒家弟子,让他们效忠皇命的意图在内。

汉朝时平帝追封孔子为“褒成宣尼公”,其中“褒成”是古国名,“宣尼”是封给孔子的谥号,“公”是爵位(在我国古代社会,爵位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其中公爵地位最高,男爵地位最低)。

北魏孝文帝封孔子为“文圣尼父”,其中“文圣”是对孔子的追封,而“尼父”只是一种尊称。

北周静帝追封孔子为“邹国公”,其中“邹国”是古国名,“公”是爵位。

隋朝文帝封孔子为“先师尼父”,“先师”和“尼父”都是尊称。

唐朝太宗封孔子为“先圣”,后改为“宣父”。其中“先圣”是尊称,“宣”是谥号,“父”是昵称。其子高宗封孔子为“太师”,是官位,俸禄和职务实际授予孔子的嫡传子孙,其他朝代的爵位同样由孔子的嫡传子孙领受。

武则天封孔子为“隆道公”,“隆道”是谥号,“公”是爵位。

玄宗封孔子为“文宣王”,“文宣”是谥号,“王”是帝王,寓意和周文王、周武王等并列,将孔子的地位推崇到了极致。

西夏为巩固统治,尤其信奉儒家思想,对于孔子的封号,在继承唐玄宗封号的同时,还进一步提升,直接封为“文宣帝”。这一称号,也成为我国历史上对孔子封号的最高级别。

元朝成宗复封孔子为“文宣王”。

明朝世宗封孔子为“至圣先师”,属封号或尊称。

清朝世祖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后改为“至圣先师”,属封号或尊称。

民国政府封孔子为“大成至圣先师”,同样属于封号。

10.古代的科举考试有没有年龄限制?

隋唐时期,国家开始用“科考取士”的办法招揽人才,一直到清朝末年为止,对参加科举考试的人从来都没有年龄限制。

据史料记载,公元901年的唐朝科举考试时,唐昭宗忽然心血来潮,有感于那些出身卑微并且年事已高的考生着实不易,就下令录取一些年事已高却仍在坚持应试的落魄考生,用以表示皇帝对民情的体恤。于是,负责科考的官员按照皇帝命令,挑出了五个符合条件的老翁,由皇帝御笔特批,成为当届的及第进士。唐昭宗在批书中写道:“念尔登科之际,当予反正之年,宜将异恩,各膺宠命。”这段话就是让他们知道这是皇帝法外开恩,而且御批的条文还被称为“赦书”,可见此举完全是一种施舍。按照规定,唐朝的官员年满七十岁之后就要正常退休,称“致仕”。而此次上榜的五位老翁,年过七十的就有两个,分别为曹松和刘象,其余三位王希羽、柯崇和郑希颜也都年过六十。

宋朝时,据范正敏的《遯斋闲览》(“遯”音同“顿”)记载,程颢(“颢”音同“浩”)八十二岁考中进士,而颇具传奇色彩的是,他居然考中了当年的状元。为了表达自己的感慨,程颢还写了一手《登科谢恩诗》。其中的最后两句是,“也只年少登科好,争奈龙头属老成”,道尽无限酸楚。

我国科考历史上应试年龄最大的是黄章,此人是广东佛山人,在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参加科考,时年一百零二岁。据说黄章自幼读书,十六岁开始参加考试,却一直到六十岁才考中进士,几经周折才进入国子监,但当时他已经是八十几岁的高龄了,很多官员被他的精神感动,多有看望和馈赠。一百零二岁参加考试时,黄章已经视线模糊,稍暗的地方就看不清路,所以考试时只能由官府特批,让他的曾孙提着灯笼在前面牵引照路。其情其景,可谓闻者伤心,见者落泪。

乾隆年间,同样是一位广东的学子谢启祚(“祚”音同“做”),以九十八岁高龄中举人,同样惊人听闻。不过此翁的心态比较好,他在中举后还写了一首诗,称为《老女出嫁》诗。诗文中谢启祚以老女自比,说道:“行年九十八,出嫁不胜羞。照镜花生面,光梳雪满头。自知真处子,人号老风流。寄语青春女,休夸早好逑。”

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的科举制度为国家供应了大批的人才,也让不少人从落魄子弟成为达官贵人,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社会文明。但在此之下,却隐藏着千千万万命运悲惨的无助学子。他们背井离乡,花费数年时间在路上,途径数千里赶往京城参加考试,有多少客死他乡,又有多少老死京城,却都无人问津。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对此表示,科举考试没有年龄限制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有效促成了人民的崇文思想,让很多优秀人才修习孔孟之道,不断为国家提供栋梁之才,促进国家稳定和发展;但另一方面,由于对当官发财的向往,很多人痴迷于读书考试,最后落得“读死书”、“死读书”和“读书死”的悲惨境地,以致让人发出“百无一用是书生”的慨叹。

11.国子监是什么样的办学机构?

我国自古就有专门培养国家干部的机构,其中国子监最具代表性。不过,由于这个机构不是对所有人开放,所以它在我国历史上很少有人提到,它也由此多了一丝神秘感。据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赵世瑜先生介绍,我国最早的国子监出现在西晋武帝咸宁四年(278年),后来国子监的名字几经更改,但最终还是沿用了本名。国子监的职能实际上有两种:一是全国各地官办教育机构(包括国子监)的行政中心;二是国家最高教育机构,负责培养国家的后备官员。

国子监的负责官员分为两级,一级是总管,称为国子祭酒,是行政官员,但同时也是学问精深的讲师,除了负责全国的教育工作外,通常也会负责皇储的教导工作。国子监中还设有若干个部门,具体部门各朝代有所不同,每个部门设一名管理人员,但他同时也是这个部门的讲师。所以国子监的官员都是一职多能,不仅负责管理,还负责教授课业。就国子祭酒来说,相当于今天的教育部长兼大学教授,当然他主要教习的还是《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

其实,国子监的入学资格并不是凭借成绩决定,而是身份地位。比如宋朝时规定,只有七品以上官员的子弟才有资格进入学习,其身份大体相当于地方应试的秀才。所以,国子监实际上是官宦子弟的学校。当然也有一些学习成绩优异的贫家子弟进入这里学习,但他们也必须有七品以上官员的举荐。到了各朝代末期,由于吏治腐朽,平民地主阶级的读书人多有通过行贿入国子监者。宋朝庆历四年(1044年),国家建立太学,国子监的教学功能被分离出去,开始主管教育行政。

辽国和金国也都设有国子监,但都隶属于不同的上级机构。元朝时国子监仍然是下属机构,隶属于集贤院并下辖国子学。也就是说,元朝的国子监仍然属于行政机构,国子学才是教育部门。此外,元朝的国子监也有二等,一等自然是蒙古国子监,负责蒙古族官员子弟的教育工作;二等是回回国子监,负责汉人官员子弟的教育工作。

明朝时国子监的行政和教学职能再次合并,但是由于明朝曾从南京迁都至北京,而南京的行政机构又都保留,所以有两个国子监。其中南京的国子监改称南京国子监,北京的国子监称为京师国子监,但实际上南京的国子监比北京的国子监规模要大,高丽、日本、暹罗等国都有留学生进入国子监学习。不过很可惜,南京的国子监并没有保留下来,而北京的国子监则一直到今天仍然存在,并对外开放。

清朝基本沿用了明朝的国子监制度,而且连地址也一并沿用,这也使得明朝北京的国子监得以保存。和明朝国子监的细微差别是规模,另外就是一些科目有所不同。清朝时因为统治阶级为满族,并且蒙古族也有一定地位,所以国子监也设立了一些满语和蒙语科目。清朝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国子监并入学部,正式在我国历史上消失。

12.“孔门四科”包括哪四科?

在北大中文系的书目中,关于“孔门四科”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孔子教导弟子的“文、行、忠、信”(《论语·述而》);另外一种是儒家所倡导的“德行、政事、文学、语言”。据司马迁的《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有弟子三千,因此他不可能不加区分地进行教授。北大中文系教授翟鸿燊通过对“孔门七十二贤”的研究,发现孔子十分注重因材施教,因为这些人在孔子的教授下所擅长的学术领域存在明显不同。

所谓“文行忠信”,其中,“文”主要是指儒家的各类经书典籍,一般认为《诗》、《书》、《礼》、《易》和《春秋》是孔子的教学用书。内容涉及文学、史学、哲学和政治等诸多方面,是儒家学派的精要所在,也是儒家教学的综合科目。

“行”可以简单理解为道德,因为道德实际上就是由行动来体现的。如果将上述的“文”比喻成理论知识的话,那么“行”就可以称为是实践经验。北京大学哲学(宗教)系在相关课题中提出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理论,实际上也是出自此处的儒家思想。孔子对于“文”和“行”都很重视,而且偏重于“行”,主张以实践为主。

“忠”字,顾名思义,就是忠实、诚信的意思。对于“忠”字的修行,孔子提出两个方面,一是对内,只有做到忠于所学,忠于道德规范,才能做到心安理得,自在洒脱;二是对外,只有忠于所言,忠心接人待物,才可以得到社会的认可。内外两“忠”,才能有所成就,获得人生价值,为世人留下财富,得到应有的推崇和爱戴。

“信”字的意义与“忠”字相近,但它主要强调的是对于言论的修行。所谓“人无信不立”,指的就是人一定要对自己说过的话负责任,更要信守自己许下的诺言,如果不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不可轻易允诺,而一旦允诺,就必须说到做到。孔子对于信的阐述是“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论语·为政》),即一个不守信用的人,别人将不知道如何对待他,引申义就是别人也不会信任他,并且也不会对他讲信用。

至于“德行、政事、文学、语言”,实际上是后世儒家学者归纳总结而来的,涵盖的内容更加广泛,涉及的规则也更加具体。其主要根据来自《论语·先进》,文中有如下记载:“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子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其中提到的德行、言语、政事和文学就是儒家所推崇的“四科”,而“四科”后面所跟的都是孔子的门人名字,表明他们是这一科目中的代表人物。其实,从中也可以看出孔子对弟子的教导是分门别类的,而他对弟子进行课业教授也主要分为“四科”,这也成为后世学者理解“孔门四科”的主流说法。

13.“孔门十哲”指的是哪十位贤哲?

“孔门十哲”是指孔子亲授弟子中比较有成就的十位大家,或者说儒家早期比较有代表意义的十位大家,分别是子渊、子骞、伯牛、仲弓、子有、子贡、子路、子我、子游、子夏。按照儒学科目分类,这十个人可以全部归入“四科”行列,其中“德行”科目包括:子渊、子骞、伯牛、仲弓;“政事”科目包括:子有、子路;“言语”科目包括:子我、子贡;“文学”科目包括:子游和子夏。

北京大学古代史研究中心对“孔门十哲”做出了具体介绍:

子渊,指的就是颜回,子渊是他的字,也有史料称其为颜渊。颜回是鲁国人,出身贫贱,并且终生清寒,又在29岁时早亡,但是他勤敏好学,不慕名利,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颜回过世时,孔子哭得很伤心,并要求其他弟子向其学习,因此后世也对颜回推崇备至。魏晋南北朝时人们开始将颜回的灵位放在孔子灵位旁一同祭祀;唐玄宗时颜回被封为“亚圣”;明朝嘉靖皇帝又将他封为“复圣”;韩非子也在《韩非子·显学》文中将颜回列为“颜氏之儒”。

子骞,即闵损,字子骞,鲁国人。闵损在孔子门下以“孝行”著称,汉朝刘向曾在他的《说苑》一书中有如下记载:闵损被后母虐待,吃穿都受到为难,但后母对两个亲生儿子却非常慈爱。闵损的父亲知道此事后非常恼怒,要将闵损的后母赶出家门。虽然按照当时的礼法规定,这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但闵损得知后却力阻他的父亲这样做——他认为后母对待自己一个人恶毒,其他两个兄弟却可以受到关爱,但如果将后母赶走,其他两个兄弟也要受苦了。闵损的父亲最后听从了他的劝解,后母也从此改头换面,像对待亲生儿子一样对待闵损。此外,闵损一生没有进入仕途,并且有明确地拒绝做官的言论和行为。

伯牛,即冉耕,字伯牛,鲁国人。冉耕一生德行高远,操守极佳,颇得孔子赏识。后来冉耕不幸得了麻风病,为了不传染别人而闭门不出,独自治疗,即使是孔子前去探望也只能隔着窗户。冉耕说:“恩师看望,本应亲自迎接行礼,但是为了不将病传染给恩师,只能让人认为我无礼于恩师了。”孔子非常感动,曾因此而发出对上天的不满,认为冉耕这样德行高远的人不应该遭受这样的厄运。

仲弓,即冉雍,字仲弓,鲁国人。冉雍虽出身贫贱,且他父亲的品行也不好,但冉雍却洁身自好,出污泥而不染。他心胸博大,德行忠厚,很受孔子喜爱。曾经有人用冉雍父亲的恶行攻击他,但冉雍说:“即使是最普通的耕牛,也可以生出小牛来作为祭祀用的神圣供品。”以此来证明自己一心向贤的决心。后世中,荀况(即荀子)对冉雍大力推崇,认为他是孔子之后的一代大儒。

子有,即冉求,字子有,又称冉有或有子,鲁国人。冉求为人谦逊,在孔门弟子中以多才多艺见称,同样是孔子非常喜爱的弟子之一。冉求曾任官职,政务得当,而且在理财方面也很有天赋,但冉求一生中最大的成就却是在军事上。公元前484年,冉求被任命为鲁国统帅,以巧妙的战术击败齐国,并趁机说服季康子(时任鲁国正卿,掌管朝政并兼任最高军事指挥官)迎回流亡在外十余年的孔子。唐朝开元年间,冉求被唐玄宗尊为“徐侯”;宋朝大中祥符年间,宋真宗又封冉求为“徐公”。

子路,即仲由,字子路,又称季路,鲁国人。仲由出身贫贱,但生性大度果敢,又好武艺,是孔子门下最具军事才能的弟子。孔子对仲由的评价非常高,曾说过,如果儒家思想不能发扬光大,他就去世外隐居,那时仍然跟随在他身边的恐怕只有仲由。仲由是孔子的忠实信徒,对于那些敢非议孔子的人向来不留情面,因此在他成为孔子的弟子后,孔子就很少再听到众人的非议了。后来仲由战死,年过七旬的孔子因此极度悲伤。

子贡,即端木赐,字子贡,卫国人。端木赐头脑灵活,对事物有独特见解,尤其善辩,《论语》中他与孔子的对答出现最多。但孔子对端木赐时有微辞,器重他不及颜回。端木赐一生最大的成就在政治和经济上——在政治方面,他曾游说各方势力,不用一兵一卒保鲁国周全;经济方面端木赐是当时有名的富商,也是孔子门下最富有的弟子。孔子过世时,端木赐未能及时赶回参加葬礼,所以孔子的其他弟子都是守孝三年,但端木赐却在孔子的墓前守候了六年,师生情谊可见一斑。

子我,即宰予,字子我,又称宰我,鲁国人。宰予在孔子门中以善辩著称,即使和孔子也常有争辩,比如对守孝期的规定,宰予认为三年过长,应该为一年,但孔子出于对孝道的遵行,驳斥了宰予的提议。《史记》中有记载宰予因参与政变被杀,不过据北大国学教授张岱年考证,被杀的人只是与宰予同字,实际上并非一人。唐玄宗追封宰予为“齐侯”,而宋真宗则追封他为“齐公”。

子游,即言偃,字子游,又称言游,吴国人。言偃在孔子门中以文学见长,他学识渊博,智虑高远,是孔子极为器重的一名弟子。孔子曾对言偃做出评价,“吾门有偃,吾道其南”,意思是说有了言偃这名弟子,他的儒家思想就可以传播到南方去了。当时,南方被认为是荒蛮未化之地,而言偃也是孔子门中唯一的南方弟子,难得的是他在文学科目上又可以排在第一名,其身份的特别可见一斑。

子夏,即卜商,字子夏,又称卜子夏,卫国人,但是据北大国学讲师钱穆先生考证,卜商为晋国人,现被主流学者采用。卜商心性灵动,文学天赋极佳,是孔子晚年最得意的弟子,他的最大成就在于对儒学的创新和发展。孔子也曾因卜商的见解而受到启发(《论语·八佾》),将儒学不断推向更高的成就。虽然卜商文采高绝,但他的人生并不顺畅,因晚年丧子,哭瞎了双眼。唐玄宗追封卜商为“魏侯”,而宋真宗则追封他为“魏公”。

14.儒家的“孔门六艺”是哪六艺?

北京大学古典文献研究中心认为,我国古代对“六艺”的说法不一,其中《周礼·保氏》中有言:“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另外一种说法是六经的别称,即《诗》、《书》、《礼》、《易》、《乐》、《春秋》的别称。而儒家最终取信的是《周礼·保氏》,并将其对“六艺”的阐述进一步总结,分别为“礼、乐、射、御、书、数”。

“礼”即礼节,包括对思想和行为的共同规范。“礼”可以分为“五礼”,分别为: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不管是对婚、丧、嫁、娶,还是对祭祀、拜师、出行、入学等诸多方面,都具有绝对权威的指导。

“乐”主要是指音乐、舞蹈和诗歌方面的技艺。在我国古代,这三样东西是不分家的,都是用于贵族阶级的祭祀或者享乐。其中,舞蹈的部分还可以细分为“文舞”和“武舞”。“文舞”包括“勺”,舞者在表演时空手或拿一些羽毛和丝带等轻盈物品;“武舞”包括“象”和“大夏”,舞者在表演时会使用刀和盾等道具,并在舞蹈动作中融入武术动作,饰演武官。我国古代的“乐”又可以细分为“六乐”,分别为:云门、大咸、大韶、大夏、大濩(“濩”音同“户”)、大武。

“射”就是射箭,在我国古代又有“五射”之说,分别为:“白矢、参连、剡注(“剡”音同“掩”)、襄尺、井仪”,分别代表弓箭手的五个境界。“白矢”是指箭支中靶后穿出靶身,在后面露出白色的“箭矢”,说明弓箭手不仅射箭准确,而且力道十足;“参连”是说弓箭手可以在“白矢”的基础上连续发射箭支,发射的过程可以在瞬间完成,通常情况下弓箭手背后的箭筒内有多少箭,弓箭手就可以一气呵成地射出多少箭;“剡注”即箭支在空中飞行的速度非常快,已经可以发出嘶鸣声了,说明箭支射出的力道更足;“襄尺”实际上是相对距离而言的一种说法,意思是说弓箭手的有效杀伤范围更大;“井仪”是弓箭手的最高境界,意思是说在以上四种境界之上,弓箭手可以一次发射四只箭支。也就是说,可以四四连发,箭箭中的,距离够远,力道也够足。

“御”指的是驾驭,主要指的是驾驭马匹,在军事中也包括战车或其他武器。“御”同样有“五御”之说,分别为:鸣和鸾、逐水曲、过君表、舞交衢、逐禽左。“鸣和鸾”,是说行车(马车)时挂在车上的铃铛响起来很有韵律,说明驾驶者对行驶的节奏掌握得很好;“逐水曲”是说驾驶者转弯的能力非常强,可以在水沼遍布的地方行驶而不使车子沾水;“过君表”是说驾驶者可以在接受君王检阅的时候腾出手来行礼,而仍然使车驾前行自如;“舞交衢”的意思是可以在道路非常艰险的情况下如舞蹈般优雅地前进;“逐禽左”是指驾驶者可以乘车与猎物并驾齐驱,并腾出手来从侧面将其猎杀。

“书”是指书法,包括认字和解译,而从整个学习过程来说,又分为“六书”,分别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其中,“象形”是认字的过程;“指事”、“会意”、“形声”和“转注”都是用字的过程;而“假借”是说可以在别人用错别字的情况下,仍然知道他要表达的意思。

“数”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数学,但算法都是中国古算法,其中多数都已失传,现在我国通用的数学,多为西方引进。“数”从低到高共有“九科”,分别为:“方田、栗布、差分、少广、商功、均输、盈朒、方程、勾股。”这些都是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结晶,从中可以看出,部分古算法一直沿用至今,如方程和勾股定理。当然,现代的算法和古代算法会存在一定的差别,但基本原理是不变的。

15.儒家的自我修身方法是什么?

北大教授翟鸿燊先生在他的著作中提到,儒家修身的总纲领分为八个科目,分别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修身是根本,格物、致知、诚意和正心是修身的具体方法,而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修身的实践过程,也是修身或者说儒家思想的终极目标。

儒学中的修身,就是让人们的行为逐渐符合道德标准,并让每个人都能了解整个社会,了解各种行为标准和社会运行规律,以“人人自治”而达“天下大治”。但是孔子同时指出,修身是一个艰难而漫长的过程,修行者必须能够抵御各种欲望的诱惑,并且持之以恒,最终养成习惯,才可以领悟到自然超脱的境界。

孔子在《论语·述而》中说:“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意思是说一个人坚持奉行君子之道,就可以成为圣人;一个人坚持好的习惯,就可以成为完美的人(君子)。孔子也从另一个方面表示,那些“临时抱佛脚”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人,是无法洞悉大道的。

至于修身的具体方法,儒家著作中也有相关的阐述,总体来讲可以称为“十修”:

第一,孔子认为修身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目标和计划,其中目标尤其重要(“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论语·子罕》),计划也必须完成。这两者相辅相成,循序渐进,缺一不可。

第二,人们修行的目标可以分为利己和利他,儒家思想认为利己者有害于社会发展,君子应该具备利他精神。利他不是害己,而是和谐共存,也可以称之为行善。孟子认为,君子和小人都在忙碌,不同之处只在行善和求利有别(“鸡鸣而起,孜孜为善者,舜之徒也,鸡鸣而起,孜孜为利者,跖之徒也,欲知舜与跖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间也。”《孟子·尽心上》)。

第三,人们在修行过程中难免遇到各种问题,儒家思想认为,怨天尤人是修身大忌,遇到问题首先要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

第四,修身过程中“自省”是一个很重要的手段。人们在生活中每天都要见不同的人,处理不同的事情,言行举止难免受到影响,如果不及时纠正不好的方面,不仅自身会偏离正轨,还可能因此对别人造成不良影响。孔子说“见贤思齐”;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孟子说“君子必自反”;朱熹讲“有则改之,无则加勉”,都是这个意思。

第五,是自信自强,但需要格外注意的是,这个自信必须建立在“自知之明”的基础上。人与人的天资条件和后天环境必然存在不同,但最终决定一个人命运的是思想认识。一个人可能在某些方面优于别人,也可能在某些方面劣于别人,这就要求每个人都要认清楚自己所处的位置,不因优越而自满,也不因不足而自卑,这样才能让自己得到不断发展。

第六,理智克己同样十分重要。正所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孟子·鱼我所欲也》),当我们认定了某个目标的时候,就一定要明白,虽然很多东西难以放弃和割舍,但一定要理智地克制自己,也唯有如此,才能尽快达成所愿。

第七,安贫乐道和安分守己是正身之道。所谓“宁静致远,淡泊明志”,欲望是无止境的,人们往往会在追名逐利中迷失本真,忽略自己内心的声音,而若是静心自问,其实太多的人所需并不多。当一个久经世故的人退出尔虞我诈的名利场,一定会由衷地感叹一句“平淡是福,简单是真”。

第八,实现自我价值。这种上升到一定高度的修为,必须已经具备了上述各种条件才可实现。用儒家的思想来说,实现自我价值就是一个“成己”和“成务”相结合的过程。以青年人的理想为例,在确定这个理想时要考虑到大环境的需要,如国家,然后将自己的理想和国家的需要联系起来,才是实现自我价值的上善之选。

第九,灵活善变。这里所说的善变不是让人们做“变色龙”,在儒家思想中,一直都很重视个体的随机应变和整体的与时俱进。《孟子·公孙丑上》中说:“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大锄头,我国古时的一种农具),不如待时。”意思就是修身者在没有遇到合适时机的情况下,要像雾豹和冥鸿(我国古书中善于隐遁的动物名)一样潜心修为,而一旦时机出现,就可以像云龙和大鹏(善于腾冲的神兽)那样直上九霄。

第十,人际关系。这一点实际上是综合的阐述,在具备了上述条件后,人际关系的建立并非难事。这里单独提领出来,是要说明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要完成一件大事,推行一种思想,都必须依靠众人的力量,而如果自己一个人闭门造车,最终是难以成事的。

16.汉武帝为什么“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北京大学教授林语堂曾撰文明确指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汉武帝利用儒家学说作为他的思想傀儡,兼并天下百家,使中国思想文化失去自由,完全置于统治阶层的掌控之下。而这一观点也在后来得到多数学者回应,并最终成为学术界主流观点。其实,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我国历史上还有一个比较深远的原因,而且这次历史事件对后世的影响同样不容小觑。

在春秋战国时期,各派思想家纷纷出现,他们各有自己的主张和观点,也有强大的系统理论在背后进行支撑,各国统治者所奉行的治国思想也各不相同,这种状况史称“百家争鸣”。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基本采用法家的治国思想进行统治。楚汉争霸时期,各家思想流派再次蠢蠢欲动,准备恢复昔日百家争鸣的局面。汉朝建立以后,刘邦为了得到更广泛的拥护和支持,废除了秦朝的禁书政策,使各家思想流派重新兴盛起来。经过数十年发展,道家和儒家齐头并进,成为最具影响的思想流派。随后的几位汉朝皇帝,基本都是采用道家思想,尊崇“无为而治”的治国方略,使人民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休养生息。然而,随着汉朝诸侯国制度的推行,国家权力逐渐被分解到地方公侯手中,统治阶层“无为而治”的方略,也使得地方势力越来越强盛。

公元前154年,汉景帝和心腹晁错商议,认为吴王刘濞的势力过于强大,应该削减他的属地。刘濞则联合了其他六个诸侯国以及匈奴等势力,以“清君侧,杀晁错”为名,率军向皇城西安挺进。汉景帝没有料到刘濞会起兵造反,慌乱中答应了叛军的要求,将谋士晁错腰斩于西安东市街头。但叛军并不肯因此善罢甘休,在没有了“清君侧”的借口之后,刘濞干脆揭开反旗,走上了明目张胆的武装夺权之路。叛军行至梁国(今河南商丘),此地的诸侯梁王是汉景帝的亲生弟弟,誓死将叛军阻拦在梁国境内,并紧急向汉景帝求援。直到此时,汉景帝才如梦方醒,派遣周亚夫和窦婴率军前去镇压,最后以“切断粮草”的计谋打开突破口,三个月内便将刘濞叛军击溃。刘濞在逃亡的路上被杀,其余六王也相继畏罪自杀,史称“七王之乱”。

“七王之乱”后,汉景帝意识到加强中央集权的重要性,便顺势将其他藩王的属地收归国有,统一由中央掌控,以致中央政府的权力达到汉朝以来的巅峰。但是由于各家学术思想在全国各地盛行,导致中央集权的理论基础受到威胁,所以汉武帝即位后,急需做出相应的措施。在当时的朝野中,以官员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和以窦太后为代表的道家思想交战正酣,而由于窦太后掌握着一定的实权,所以道家成为这一时期的汉朝国教。公元前135年,窦太后去世,窦太后的权力也随即被汉武帝取代。面对重新陷入混战的各家思想流派,汉武帝决定广招天下贤士,重新确立一家有助于他统治国家的思想。

公元前134年,全国各地的学者纷纷赶往西安,在汉武帝亲自主持的策问仪式上,以董仲舒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取得胜利。汉武帝对他提出的儒家思想大加赞赏,并最终确定了儒家思想为国家意识形态,相关律法的制定和道德的推广也据此完成。自此,儒家开始了对中国社会长达数千年的思想统治。但必须注意的是,汉武帝之后的儒家思想已经不是原本意义上的儒家思想,而是融入了道家、法家、阴阳家等各家流派的混合体,甚至儒家思想中的很多内容也被删改,而这一切的目的,都是皇帝为了更好地统治国家。

17.历代君王为什么要到泰山进行“封禅大典”?

据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考证,我国的“封禅大典”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而各个时期的“封禅”仪式都有所不同,目的也从最初的“祈求平安”到宣扬“君权天授”。最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齐鲁两国受孔子学说影响,儒家思想被广泛传播,众多儒生提出来祭祀天地,以体现君主至高无上的地位。因为祭天需要选择“国内”最高的山,而在齐鲁境内,最高的山就是泰山,所以泰山就成了祭天之地。渐渐地,泰山因此在中国文化中就占据了一席之地,被誉为“五岳之尊”,成为儒教的圣山。此外,为了显示泰山的神圣地位,管子还列出了一系列曾在泰山封禅的先贤圣人,如无怀氏、伏羲、神农氏等(《管子·封禅》)。

在这种文化和时代背景下,春秋时期的诸国君主便命人在泰山顶上筑起圆形祭坛,作为祭祀天神的场所,这种祭祀活动称为“封”;又在泰山脚下筑起方形祭坛,作为祭祀地神的场所,这种祭祀活动称为“禅”,合称“封禅”。“封禅”一说的来源,便在于此。历代君主们都到泰山封禅,以祈求年岁丰登,国家太平,君权安稳,天地共同保佑(“登封报天,降禅除地。”《史记·封禅书》)。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这一文化被延续下来,所以秦始皇也成为第一个到泰山“封禅”的帝王。在此之后,“封禅大典”逐渐演变成为最高级别的国家礼仪,而除了祭祀天地外,还先后加入了狩猎、游览、仪仗巡游、歌舞表演等形式,以至封禅大典的规模成了一个国家强盛与否的标志。

关于祭祀仪式,可以追溯到上古到夏、商、周时期,而祭祀的对象也从祭祖扩展到祭天、祭地、祭山川河流等。春秋时期百家争鸣,其中,讲究“克己复礼”、将祭祀纳入最高规格的国家礼仪的儒家思想,更是掀起了君权至上的学术思潮。

到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沦为皇权统治的工具,国家实行“独尊儒术”,祭祀仪式的规格也随之进一步提高。儒家弟子董仲舒更是提出“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的观点迎合汉武帝,让愚昧的百姓相信听信皇命就是听信天命,将皇帝的权力彻底推上神坛,也让臣子百姓更加盲目地服从皇权统治。汉朝的班固曾对泰山封禅提出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凡是推翻前朝、建立自己朝代的君主都会到泰山封禅,表明自己是接受天命才如此行事。从此,泰山在皇家仪式中的地位变得崇高无比,各朝代想要成就一番作为的皇帝都会亲临泰山,举行规模宏大的封禅仪式,以求使自己的行为得到更广大和深入的支持。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曾经做出统计,我国历代在位皇帝登临泰山封禅者多达数十位,不在位或者不是大一统社会下的皇帝登临泰山者,更是不计其数。由此可见,泰山的“封禅”文化已经根植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成为每一个尊崇儒家思想的皇帝的政治行为。

18.儒家为什么提倡“知行合一”

儒家思想中“知行合一”观点的提出,主要是针对程朱理学。程朱理学认为,“知”和“行”是两回事,应该分开修行,并且先修“知”,后修“行”。明朝儒学大家王守仁对此提出了不同意见,他认为知和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没有先后之分,更不能分开来对待。根据北大国学讲师张岱年解析,“知”和“行”的概念大体可以理解为“理论”和“实践”。按照王守仁的观点,知和行就是道德观念和道德实践,或者说是思想意识和实际行动,而“知行合一”就是要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相互促进、不断提升修行者品格的目的。

1508年,“知行合一”的概念首次被王守仁提出,他以道德意识和思想理念为核心,系统阐述了新儒学中关于“知”的定义。在阐述“行”的时候,他也先后引入了道德实践和实际行动的概念,并说明了知和行二者密不可分的关系。“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是王守仁提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儒家观点,使儒家思想有了一个很大的进步。儒家思想对于理论和实践的解读,也从此进入了“二者同出一源,名字不同但目的相同”的高度。

“知行合一”儒学新观点还有一个具有创新意义的改变,那就是反道德规范的阐述。在“知行合一”这个观点提出以前,儒家弟子都必须以道德规范为行为标准,需要按照这个标准不断规范自己的行为。但“知行合一”却提出了一个新观点——认为人的本性才是道德规范的最大力量,只有从本心出发,对道德标尺有足够的认同,心向往之,才是修习儒家思想的大道,而不是在外力和欲望的驱使下,使修习者强行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可以说,在儒学发展进程中,这一观点的提出具有划时代意义,而“知行合一”的儒家新思想也因此大受欢迎。

另一项创新观点是理论指导实践,实践验证理论。王守仁认为,经过时间洗礼的传统道德可以成为人们的思想指导,修习者的想法如果和道德规则不谋而合,会在心理上感到安慰。但如果修习者的想法和道德出现偏差,也不应该立即感到沮丧,并在不情愿的心态下努力向道德标准靠近,这样只会让自己的内心和行为都受到扭曲。修习者应该将道德和实际情况相对照,实事求是,以求“知”和“行”的“心心相印”。因为势随时移,任何一条曾经的道德标准,都有可能随着时代的变迁被淘汰,一味泥古不化,也有碍人格的健康。

王守仁延伸了宋朝理学家陆九渊的观点,并由此得到了反对程朱理学的理论根据。他认为,“知”是“行”的指导,而“行”是“知”的表现;“知”是“行”的开始,而“行”是“知”的进行。修习者在解读“知”的过程中,必须加入“行”的理念,这样才能全面深入地了解到“知”的含义;反之同理。“知”和“行”就如同一个跷跷板的两端,如果中间的支点不抬高,那么任何一端的升高,都将以牺牲另一端的高度为代价。

“知行合一”的思想对后世的影响极为深远——除了我国外,朝鲜、日本和东南亚很多国家都对这一思想十分推崇。日本海军大将东乡平八郎曾发出“一生俯首拜阳明”的感慨,并将此感慨刻在腰牌上;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他的名字“行知”的来源,正是“知行合一”。

同类推荐
  • 软实力博弈:媒介强度与文化势能

    软实力博弈:媒介强度与文化势能

    本书通过对美国等西方国家“软权力”、媒介垄断及文化渗透等方面的论述,建立起对全球传播的研究框架,分析了美国等西方国家文化传播的价值、实质和意义。同时指出,20世纪末以来,西方国家在全球形成规模庞大的传播体系,信息文化单向流动的问题愈加严重。发展中国家在世界传播体系中处于从属和被支配的地位,信息主权和民族文化面临着冲击。对于中国来说,大众传媒的发展战略应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并加大对外信息文化的传播力度,不断提升中华优秀文化的世界影响力。
  • 中国文史精品年度佳作(2011)

    中国文史精品年度佳作(2011)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贵州人民出版社推出的文史精品年度佳作所收录的文章正是以此为目标的。2011年正值辛亥革命百年,而《共和不和》《末世摄政王载沣的角色》《辛亥百年》和《三0二九广州起义之罗生门》从清朝、北洋政府、广州起义等多个角度全方位阐释了辛亥革命前前后后不为人知的故事,帮助读者全面而深刻地了解辛亥革命。卢荻、吴韶成和莫栋梁、项小米的文章向读者们介绍了为中国共产党取得解放斗争胜利做出突出贡献的地下工作者的生平,历史不会遗忘他们。而最后一类文章更为有趣,李洁非和吴正格的文章则分别从桃色与党争的关系和满汉全席的发展入手,揭示了明朝和清朝在政治上的变化及其带来的影响,见微知著,发人深省。
  • 安全灯谜集萃

    安全灯谜集萃

    本书收入的各类安全灯谜,为分上下两编。上编以安全题材为谜面,下编以安全题材为谜底,为了便于读者对灯谜的理解,作者对大部分谜作加了简注。同时,为了普及灯谜知识,帮助读者提高猜谜、解谜能力,作者专门编写了《猜灯谜的基本方法》和《猜带“格”灯谜的要领》两部分,分别介绍了24种猜谜方法和36种谜格知识,每种猜谜方法和谜格知识,都用3条灯谜为例进行讲解,形象直观,易懂好记。
  • 姓氏家族婚丧习俗

    姓氏家族婚丧习俗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回族的姓氏习俗、回族的家族亲族习俗、回族的婚姻习俗、回族的丧葬习俗等。
  • 服饰文化

    服饰文化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热门推荐
  • 使徒圣战

    使徒圣战

    这一切都源于一个古老的传说,相传掌管万物的【神】有七个孩子,每个孩子都聪明伶俐,精明能干,深受子民的爱戴,然而纯洁无暇的孩子们却因为受到魔鬼的诱骗而被欲望所吞噬,化作了欲望的使徒【贪食】、【色欲】、【暴怒】、【懒惰】、【伤悲】、【自负】及【傲慢】,欲望促使他们迈入深渊,他们亲手将神杀害,并且发誓要“净化”神的子民,一时间大地陷入灾难,万物湮灭,生灵涂炭而【使徒】自那以后也便消失于世。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双面总裁难伺候

    双面总裁难伺候

    代替姐姐嫁给准姐夫,好为难,感觉会过不下去……嫁给顾斐三年,姚若雨只是姐姐的替身,她姐是朵白莲花,老公是个睁眼瞎,她并不在乎,因为她也怀着不可告人的秘密。可,那位人人闻风丧胆神秘F先生怎么和自己老公越来越像?若雨问:“老公,你和F先生是不是一个人?”顾斐性感的薄唇抿成一线:“过来,感受一下再告诉我。”很久以后,姚若雨,默默吐槽,明明就是……后来的后来,她却发现F先生又和姐姐在一起亲密……
  • 十修

    十修

    在这个修炼之道百家争鸣的太平盛世,有这样一个人。没有显赫的家世,却要承担沉重的责任;没有阴狠毒辣的城府算计,也没有杀人越货的雷霆手段;没有做点好事,就能得到天大机缘的好运气;没有厉害的朋友轻易地对他舍生忘死;没有英俊的相貌,没有从不受疾病和伤势困扰的身体和心灵,更没有无缘无故永不枯竭的意志力;饱受摧残,但还坚守善良;本就匮乏,不能也不愿靠随处给予恩惠,收买人心;对所爱的人和事,还能豁出去那些不该豁出去的一切;明知道倒下就可以不再承受命运的轮番重锤,却头破血流也不认输,不敢死;这样的人,难道不该像个蝼蚁,不该籍籍无名,不该平凡得不能再平凡吗?但这样的平凡中,会没有精彩和神奇吗?这样的人,真的不能影响这个世界吗?或许,独孤涅可以用他的一生告诉你答案。
  • 惹上豪门:帝少的心尖宠儿

    惹上豪门:帝少的心尖宠儿

    她是杂志记者,专挖明星富豪的隐私,在记者界赫赫有名,人送外号‘八卦妹’而他是著名律师,家有万贯财产,更是唐氏的唯一继承人,风云一时无两。因为一次邂逅,他拉她到民政局,在她反应过来之前,盖下了大公章。“女人,这就是我对你的惩罚!”他嘴角微扬,一副阴谋得逞的味道。“你疯了!我们才认识不到五天,不对,算上见面时间,也才两天!”丁宁有种抓狂的感觉,她肯定是疯了才会跟一个才认识不到两天的家伙结婚。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请祖宗保佑

    请祖宗保佑

    “道友请留步!”“我是你祖宗!”“先有鸿钧后有天,陆压道人还在前!”“我是你祖宗!”“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讲的真好,此处应有掌声,但是……很抱歉,不装了,摊牌了,我是你祖宗!”
  • 许你浮华若梦

    许你浮华若梦

    十岁那年,她把失忆的他带回家,赐予他她的姓并给他起名。 三年的朝夕相处她以为他们之间已经达成了默契可一朝家族被毁,爹娘被杀哥哥们失踪,她被通缉而他则成为一国储君。 自那以后顾若梦明白这三年的时光不过是一场骗局,自那以后她决定一定要他付出代价。南浮华,被她救下南浮华认为是他这一生最幸运的事,既然救下了他那就要负责到底。 逃跑这是不可能的,毕竟救命之恩理应以身相许嘛。不会太虐哦!毕竟小虐怡情大虐伤身嘛。这是一部男主陪着女主一起成长的文。喜者入坑哦!
  • 泰兰德滴记忆

    泰兰德滴记忆

    2005年他们在《魔兽世界》中巧然相遇2016年他们在《魔兽》首映电影院重逢那一年,他们青涩懵懂辜负了爱情这一年,他们被生活抹去了棱角,是否还能够再续前缘。“李陌然,如果那一年........""筱筱,这个世界上,任何如果,都不会让我放弃对你的爱“
  • 单身中年

    单身中年

    “睡吧老公,明天还要见一个呢,没准那就是我要嫁的人。”在商海里折腾了二十年,一下子成了单身中年的老周,不断经历着离奇而又怪诞的第四类情感,捣腾了一圈,发现前面人挤人,后面人推人,进一步耗进去半条命,退一步搭进去一条命,加减法老周会算,赶紧停止发呆,继续上路。但如今,老周又遭遇了新一轮的身不由己……诚挚荒诞的朋友情义,惊艳凄美的“最后一枪”,光怪陆离的市井风情,信手拈来的生活感悟。各色中年男人竞相演绎无奈人生。